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国产精品 人妻互换,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软件,男女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哲學畢業論文

時間旅行發生了嗎?

時間:2022-10-09 00:13:19 哲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時間旅行發生了嗎?

  【摘要】自狹義相對論發表以來,時間旅行一度成為哲學和物理學的熱門話題。通常的討論集中在時間旅行是否可能上,或期望通過時間旅行探討其他重要的哲學問題。本文主要討論的問題是:即使時間旅行是可能的,它能被證實嗎?如何被證實?換言之,我們如何知道時間旅行的確發生了?

  關鍵詞 時間旅行;時間旅行者;思想試驗

時間旅行發生了嗎?

  一、時間旅行是什么意思

  時間旅行的故事很多,而且充滿了幻想成分。對它的表述,包括發生方式、具體表現等等,在各個故事之間又不盡相同。但當提到時間旅行的時候,一定包含對“正常”時間秩序的違背。人們大概知道,什么樣的情況可以算做時間旅行,例如坐飛機到達另外一個時區等情況就不是。盡管如此,要為時間旅行下定義,仍然是困難的。畢竟,迄今為止,它還不是一個科學事實。

  關于時間旅行最廣為人知的定義,當屬大衛·劉易斯在1976年所給出的。他認為旅行者的出發和到達是兩個事件,當且僅當這兩個事件之間有兩個不等量的時間間隔時,時間旅行才發生。劉易斯還區別了這兩個不等量的時間間隔:一為時間旅行者的個人時間(personaltime),二為外部時間(externaltime)。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個人時間不等于主觀時間(subjectivetime)。人們為了說明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通常以“我坐在美女旁邊,感覺時光飛逝,夏天坐在爐火旁,覺得度日如年”為例,但這類例子多是不適當的,因為它們使用了心理上的主觀時間來說明時間的相對性,而狹義相對論所說的時間的相對性恰恰不是主觀的。如果有一種藥,吃了能讓人的主觀時間感延長許多倍,一個小時就相當于一天,這也不能算是時間旅行。時間旅行者的個人時間是可以客觀計量的,不是旅行者“覺得自己旅行了多久”,而是如果他有一塊精準的手表,他將“知道自己旅行了多久”。本文且把劉易斯的定義稱為DL,整理如下:

  DL:設時間旅行者S的出發為事件Es,且Es發生的外部時間為Te0,對S來說的個人時間為Tp0,Te0=Tp0;其到達為事件Ea,Ea發生的外部時間為Te0+Tx,對S來說的個人時間為Tp0+Ty。①當且僅當Tx≠Ty時,時間旅行發生。

  根據DL,我們能排除許多偽時間旅行的案例,例如通過冷凍技術進入休眠狀態直到遙遠的將來再醒來等。但對于DL,還需要一些補充說明使它能夠完整地表述日常語言,甚至能在形而上學討論中涉及到時間旅行案例。

  時間旅行必須有至少一個旅行者S,并且S能否實際到達目的時間,也是時間旅行是否發生的決定性因素。為了說明時間旅行者能否回到過去而完全不改變過去,有這樣一個思想實驗:通過一臺高科技儀器,人們能夠看到過去的一切,甚至有種完全臨境的感受,但與過去的事物之間不發生任何因果關系。但是,即使能夠看到甚至感受到的就是真實的過去,而不是依照歷史復原的過去,這種情況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時間旅行。盡管上述案例也可以說有時間差,旅行者S可能瞬間感覺到自己置身于幾百年以前,但S卻不是真正的時間旅行者。

  如果把關于旅行者S的全部生理信息掃描、記錄下來,再通過某種方式發送到過去/未來,并在過去/未來重組另一個完全一樣的S,嚴格來說,這種情況也不能算時間旅行。容易引發爭議的是,如果構成旅行者S的粒子被完全分解,同時將這些粒子通過某種微細的時空孔道送回過去,再重組為S,這種情況是否算時間旅行?在這種情況下,爭論的關鍵或許在于分解又重組后的S是否還是原來的S。這個問題,在我們通常的對人格同一性的探討中也會涉及,在這里是否時間旅行并不是重點,可以暫時放過一邊。綜上所述,通常人們說的時間旅行,要求有一個旅行者并且這同一個旅行者能夠實質上到達“目的時間”。

  另外,時間旅行的概念還隱含了另一層意思:必須是在同一個世界內部的旅行才算數。比如說,時間旅行者S走出他的時間機器,放眼四望,他果然和設定的一樣,來到了二十年前,一切都和他記憶中完全一樣,他還看到一個年輕人,貌似是20年前的自己。只是,S到達的“目的地”并非他所在的世界W 的二十年前,而是與之完全一樣的平行世界W’的二十年前,他看到的年輕人也不是自己,而是完全一樣的S’。只要能力所及,S可以任意改變W’ 中的狀態,甚至殺掉S’,因為這里沒有“改變過去” 的矛盾,對于W’來說,S只是一個毫無關系的天外來客。至多,W 和W’ 變得不再完全一樣———但這沒有任何意義。

  二、時間旅行并未被證明為不可能

  2009年6月28日,物理學家霍金舉辦了一次舉世聞名的宴會,專門招待時間旅行者。主人很熱情,香檳和美味都不缺,唯獨缺了來賓。霍金直等到宴會時間結束以后,才通過媒體,鄭重地發布了宴會的請柬,公布已然結束了的宴會時間和地點,并將宴會的錄像上傳到互聯網,以此表明面向過去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墒,沒有時間旅行者“按時”出席宴會的事實,并不能得出時間旅行必然不可能的結論。理由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時間旅行雖然可能,但只能基于宇宙中偶然生成的蟲洞,旅行者自身不能決定旅行的目的時間和地點;又或者這個實驗本身需要改變過去,因為霍金在得到無人參加宴會的結論之后,才發布請柬,如果有時間旅行者返回當時當地,歷史將被改變,因此無人出席,等等。

  盡管霍金對正向的時間旅行充滿信心,但他同時深信反向時間旅行①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了一個悖論:如果科學家能夠隨心所欲制造蟲洞(wormhole),返回任何他想返回的時間、地點,那么他返回一刻鐘之前開槍殺死自己,就會制造宇宙中不允許存在的悖論。在哲學上,我們通常稱這類悖論為“外祖父悖論” (grandfatherpara?doxes)。曾有很多哲學家撰文解決這個悖論,著名的包括劉易斯(1976)、恩曼(1995) 等。他們的總論證思路大致是:既然自然中不允許存在矛盾,那么如果時間旅行是可能的,宇宙中自會有某種避免矛盾發生的限制。例如,在科學家準備開槍殺死過去的自己或自己的祖父時,被香蕉皮滑倒了,或者子彈卡住了等等。總歸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發生,導致“自殺/殺人” 的企圖不能成功,從而避免矛盾。這看起來很像詭辯,其核心的觀念是:如果向過去的時間旅行是可能的,而矛盾的產生只是邏輯上可能的,并不代表它必然會成為現實,那么這兩者是有差別的。試想,一個小心避免改變過去、以免發生后果未知的意外的科學家回到過去;抑或一個瘋狂的科學家,冒著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的危險,向過去的自己開槍。后者發生的概率難道會更大嗎?另外,如果向一瓶可樂開槍,不可能既打中又沒打中,因為這是邏輯矛盾的。而大自然不允許邏輯矛盾,這與外祖父悖論的情況又有什么不同?大自然不允許邏輯矛盾,外祖父悖論也就同樣不可能發生。

  反向時間旅行的反對者還提出了許多其他悖論,如逆因果以及自生信息等。不過,其支持者也進行了相應的有效反駁。本文的重點不在于討論這些悖論,只是說明反向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至今仍未被否定。并且,在閔氏空-時或蟲洞等物理學前提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嚴肅考慮它如何可能實現。既然如此,不妨設想一下,即使時間旅行在科學上是可能的,它的成功能被檢驗嗎?它在什么條件下能被檢驗?

  三、如何知道時間旅行發生了

  對于時間旅行,與霍金的宴會相關的還有一個有趣的疑問:如果時間旅行在邏輯上是可能的,并且在物理上又是可以實現的,那么從今天此刻開始算起,以后一旦有反向時間旅行發生,不論它的起點是在多遙遠的未來,只要它的目的地是今天此刻的過去,它就一定“已經”到達終點了,盡管它可能仍“未曾” 開始。舉例來說,公元3046年,一個小型時光機把一枚高科技精制的水晶頭骨送回瑪雅人的時代,并拋送到某一瑪雅文明的舊址中,讓它被塵土和植物掩埋。這個時間旅行如果發生了,那么旅行的主角———那枚水晶頭骨,假設到今天仍未被人發掘的話,它已經在那個遺址中靜靜地埋藏幾千年了,雖然它的時間旅行要等到遙遠的3046年才開始,而它的誕生或許也并不比3046年早多少。如果反向時間旅行是可能的,這個例子就是一個合理的推論。這類推論還會引發一種宿命論的質疑:是否一切都是注定的?例如,如果來自3046的水晶頭骨已經在瑪雅遺址,則它參與的時間旅行必然將要發生,未來的人沒有決定是否將它送回古代瑪雅地區的自由。這個問題可以暫時放在一邊,因為即使在正常狀態的世界中,是否有自由意志也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另外,除了在時間軸上結果排列在原因前面之外,它與正常時間秩序中的因果決定論也沒有太大的差別。更何況,如果事實如此,那我們也只好接受。

  那么,如果時間旅行可以真正實現,即使在未來成千上萬年之后才能實現也好,為何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一例記錄在案的時間旅行案例?試想一下,如果時間旅行的技術得到普及,人們走到“有關部門” 簽個證,再買上一張印著“公元1900” 的票,那么大街上應該隨處可以碰到這些未來來客才對。當然,對這件事也有各種解釋。首先,或許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包括我們之前的時代,對于未來的人來說都太平淡無奇了,因為在我們之后直至時間旅行得以實現的那個時代,這之間還會發生許多波瀾壯闊的事件,以至于沒有人想要回到我們這個時代以及之前的許多時代。還有一種解釋是,未來的時間旅行技術受到某種限制,該限制可能是理論的或是現實的,以至于旅行者們無法向過去行進太遠,由于這種限制以及時間旅行實現的年代距離現在很遙遠,所以那些旅行者無法回到這個時代或是更早。又或者,反向的時間旅行已經發生了①,卻至今仍無人知道。在截止目前的人類歷史中,的確有來自未來的旅行者出現,只是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有人說,這就已經不是一個形而上學問題,而是認識論問題了。但是不論如何,這并不影響我們對它進行討論。

  實際上,這也是關于時間旅行可能性的悖論之一。盡管已經有了關于它的各種解釋,有的比較牽強,有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我們如何確定時間旅行最終發生了呢?面對一個水晶頭骨或某個物件,我們憑什么能知道它是時間旅行者?當然,我們可以做個碳十四測試,或類似的考古檢測,看看它的年紀。但是,這里測試的是它的個人時間,并不能代表它的個人時間與外部時間的關系,也無法說明它是否經歷了時間旅行。如果說我們檢測出一個東西它的歷史悠久,甚至比已知的地球存在的年齡還老呢?這時,我們首先會傾向于認為地球的年齡比已知的更老,我們以前關于地球存在時間的學說是錯誤的。同理,如果人們突然發現一個高科技產物,它所包含的技術含量遠遠超過人類當前已有知識的邊界,那么或許它來自未來,又或許是外星球高智慧生命向地球發送的信號,但到底來自哪里仍然無法確定。

  RoyA.Sorensen在“Timetravel,ParahistoryandHume”一文中,集中探討過這個問題:如何說服休式的懷疑論者,使其相信某人的時間旅行者身份。他指出,有些反實在論者認為當且僅當有人可以斷言P時,P才是可能的。如此,時間旅行滿足下列條件的表述時才成為可能:邏輯一致、明晰、沒有乞詞(question?begging) 傾向,并且對于所發生的現象,時間旅行是最好的解釋。Sorensen認為,沒有任何情況能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時間旅行最終是無法證實的。

  不過,在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中,Sorensen是站在休主義的懷疑立場上來挑戰時間旅行的。如果是這樣,那么無法證實的事情或許還有很多。在Sorensen那里,證實時間旅行的唯一途徑是:能夠無矛盾、清晰、完整地表述出關于一次時間旅行的全部主觀感受及時間旅行發生的科學原理,接著用“最佳解釋” 證明法(bestex?planation),說服旅行和自己和他人———時間旅行的確發生了。在此,讓我們做一些新的嘗試。

  (一)論點一

  時間旅行需要一個旅行者。在反向時間旅行中,如果設定的目的地①比旅行者開始存在的時間要晚,那么它可能會遇到過去的自己。正向時間旅行也可同理類推。這里第一個論點是:只有當時間旅行者在旅程的終點遇到過去或未來的同一個自己,才可能首次②確定時間旅行成功的發生了。

  1.當且僅當:不處于相同個人時間點上的同一個旅行者,共同呈現③在同一個外部時間中,才能首次確認時間旅行的發生。

  2.在時間旅行的事實未經證實以前,亦即在首次時間旅行被確證以前,除了時間旅行者本人,沒有任何其他人能夠從外部證明1。

  3.時間旅行的確證,要求時間旅行者遇到自己,并認出自己。

  論點一看起來太牽強了,雖然聽起來有些道理,但未必能夠成立,下面筆者將進行更為細致的考察。

  有人會說,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時間旅行如果發生了,它就會有一個物理過程———至少在我們這種定義下是。那么,在這個物理過程中,或許時間旅行者會沾染上什么獨特的、只有在時空的某種縫隙中才存在的宇宙粒子;或在時間旅行過程中,旅行者會有特殊的感覺,例如看到奇異的光波、感覺到失重等等;類似的情況可以想到很多,并且在現實中極可能就是這樣。但這些都是時間旅行的經驗,所有這些都必須在時間旅行的實際操作中被發現并得以檢驗,否則永遠都是些假說,也就是說時間旅行必須是已經實現的。這包括三個方面:一、它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二、該理論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三、它的成功已經得到了證實。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觀測在時間旅行的過程中會發生哪些異常現象。于是問題又回來了,上述第三點是如何可能的?時間旅行成功發生了嗎?

  盡管如此,論點一能否站得住腳,還需要進一步的仔細考察。下面的思想實驗,就是針對前提1的反駁。

  思想實驗一:

  假設在公元2015年,物理學家志明在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密室制造了一臺時光機,他親自做初次試驗,設定的到達時間是公元2016年。他在密室中放置了一臺極其精密的計時器,時光機艙內也有一臺。到達目的地后,他看到艙內的計時器顯示60分鐘,這期間他一直保持著清醒,走出艙門,看到密室依舊封閉,密室中的計時器顯示1年。時間旅行的主角是志明,這次旅行,他的個人時間與外部時間顯然不相等。

  這說明此次時間旅行試驗的成功,無須找到2016年的志明就能證明這件事。

  另外,如果上述向未來的時間旅行真的發生了,我們能否找到2016年的志明,甚至2016年的志明是什么意思,這都是值得懷疑的。如果在第一次向2016年的時間旅行完成之后,志明選擇不再進行第二次時間旅行,又或者向過去的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總之,因為種種原因志明沒有回到2015年甚至2016年之前的任何時刻,而是在到達2016年以后,繼續正常的生活,只是比他所有的同學都年輕1歲。外部時間的2015年(旅程開始時) 到2016年(旅程結束時) 之間,在正常時間秩序的世界中沒有志明。2016年之后,也只有一個志明———位于同一個時空坐標點上。這種情況下論點一就無法成立。

  由于時間的方向性(time?sarrow),正向與反向的時間旅行并非完全對稱。部分哲學家和物理學家認為,只有正向的時間旅行是無矛盾的,甚至在物理上有可能實現,而反向的時間旅行則不行。如果做正向的時間旅行,即使目的地是不遠的未來,能否見到未來的自己,仍是個未知數。這就要求我們區別對待兩個方向上的時間旅行。

  (二)論點二

  讓我們修正論點一為如下的論點二:只有當時間旅行者在目的地遇到過去的同一個自己,才可能首次確定反向的時間旅行成功的發生了。撇開正向的時間旅行不談,論點二是否能成立呢?

  思想實驗二:

  如果有一天,科學家認為反向的時間旅行是高度可行的,并計劃通過實驗證實這一點。他們建造了一個封閉的密室,密室中有一個能在一小時內,向四周無間斷地發射特殊射線的發射器,并在當天的中午十二點啟動發射。兩年以后,他們再將一個封閉的時間機器送回兩年前那天,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之間。時間機器一旦到達目的地,艙門就會打開,露出里面放著的黑色接收板,該接收板一旦感應到發射器發出的特殊射線,就會變成紅色,且釋放一定熱量,觸發已設定好的時間機器的機關,此后令艙門關閉并返回兩年后的未來。兩年以后的科學家們,只要等待時間機器返回,并檢驗艙內的接收板是否變紅,就可以確認反向時間旅行是否發生了。

  既然如此,也就無須時間旅行者遇到同一個自己,論點二是完全多余的。

  上述思想實驗二的反駁看上去很有道理,即如果反向的時間旅行技術能夠實現,其它的實驗設計也不會有任何技術上的困難。但是,這個思想實驗的設計本身是否也是多余的呢?不論何時,一旦反向的時間旅行技術被掌握,科學家們無需等待,只要做如下決定,即“不論花多少時間,一旦按照該技術造出時間機器,馬上將之送回此時此地”,再張大眼睛看看眼前是否有時間機器出現,立即就可以知道他們掌握的時間旅行技術是否可行。這也是霍金否定反向時間旅行所采取的策略,與思想實驗二并無實質上不同,但卻讓人感到相當奇怪。這豈不是等于說,在任何時候,只要掌握了有關“反向時間旅行” 的知識,就同時會有一臺時間機器出現在面前嗎?否則,這個知識就是錯的。再向前推一步,只要有一個人立志研究“向過去的時間旅行”,并決定一旦成功必然將時間機器送回他立志研究的那一刻。于是,只要有人立下這個志愿,立刻就能夠檢驗自己是否會取得成功了。到這里,這類思想實驗變得越來越奇怪。我們又回到了本文第三部分開頭提到的問題:如果反向時間旅行是可能的,并且將要發生———不論將會花費多少時間來實現它,為什么至今還沒有旅行者(事實上,時間機器①本身也是旅行者)出現?

  這個問題貌似“不大嚴肅”,但如果要嚴肅的探討時間旅行問題,還是需要認真地對待它。要通過實驗證實“反向時間旅行”是否可行,思想實驗二似乎是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但是它卻無助于我們解答原來的問題。我們必須承認,的確有這種可能,首次反向時間旅行不會是這樣發生的,而是出于一種偶然;又或者反向時間旅行的目的地無法被人為設定。另外,思想試驗二這類案例中,證實時間旅行的正是掌握相關知識的科學家,但是即使我們承認在將來一旦有科學家掌握了關于“向過去的時間旅行”的知識,他就即刻證實了它,但這種情況也太遙遠了。并且,毫無疑問,那位科學家出于種種原因,沒有向我們傳達他的知識?偠灾,問題又回來了,反向時間旅行“已經” 發生過了,但我們無法辨別;蛟S,現在此刻要知道反向時間旅行是否已經發生,我們要做的和能做的事,只是把潛在的時間旅行者找出來。

  四、來自未來的時空旅行者能否被識別

  下面,讓我們重點考察論點二如何能夠成立。如前所述,時間旅行必須至少有一個旅行者。但是,該旅行者本身的屬性,一直被默認為與時間旅行的相關事實無關。然而,在時間旅行是否“已經”發生的最終認定上,不同類型的時間旅行者,恰恰在這一點上有所差別。讓我們先看下面的思想試驗。

  思想實驗三:

  志明坐在咖啡廳里,面前放著一杯拿鐵。去洗手間回來后發現桌上又多了一個一樣的空杯,就放在原來的杯子旁邊。

  這時,服務員春嬌走過來,給空杯里添上水,并對志明說: “我想告訴你件事,其實我是時空穿梭計劃的實驗員,裝水的杯子來自三年后的未來,并且,它其實就是這個裝拿鐵的杯子。我用一個杯子同時裝著水和咖啡,是不是比魔術大師還厲害?”

  志明笑著說: “你這個不該叫魔術,應該叫騙術,只動動嘴皮子就行了,這個魔術也太好變了,我也會。”

  春嬌說: “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這是個事實!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杯子在各個方面都是完全一樣的。”

  志明看了看兩個杯子: “嗯,是一樣的,右邊的杯子姑且稱之為B杯,比左邊的杯子A杯,多了一些使用的痕跡,這里多了一條劃痕,其它都一樣。可是,一摸一樣的杯子多得是,有什么出奇?照你這么說,任何兩個規模生產出來的東西都可能是一個嘍?這不能說明問題。”

  春嬌:“可是,你看看A和B一致的程度有多高,釉的顏色、各個部位的厚薄都全無分別,即使用最精密的儀器檢測,它們之間在任何方面都沒有哪怕最微小的差別。只是如果使用碳14鑒定,會發現B比A舊三年。”

  志明:“即使如此,人工制造兩個物理屬性完全一樣的杯子,也不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也是完全可能的,這也不能表明它們就是一個杯子。”

  春嬌:“那還需要什么證明呢?如果我把關于時光旅行的全部科學原理告訴你,并起用一個錄像機把全過程錄制下來,仍然不能說服你嗎?”

  志明: “不能。設想有一架錄像機,一直拍攝B杯,從時間旅行開始至結束,一直對準B杯拍攝,可我仍然看不到時間旅行的發生,我看到的只有一只杯子,或者是以某種方式相對于背景在運動的杯子,從而推知時間在流逝———而不是錄像機的靜止畫面,僅此而已。”

  春嬌: “所以,不論A杯與B杯如何一致,你都不能相信它們是一個杯子?”

  志明: “沒錯,因為它們明明就是兩個!所謂物質,不正是它所占據的空間嗎?”

  春嬌: “的確,如果來玩數數游戲,可以數出兩個杯子。但我可以說,它們在本質上是同一的,只是數量上不同一。”

  志明: “這要看你如何定義‘本質’,根據某一種定義法,我也可以說咖啡館里這許多個一樣的杯子,都是‘本質同一’的,同時也是數量上不同一的。但是,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不得不接受A與B是完全同一的。試想,如果我切掉A杯的把手,B杯的把手也會不見,因為它是未來的A杯;但如果切掉B杯的把手,對A杯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盡管如此,這個場景對我來說仍然是不可想象的。試想,把B杯放在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璃罩內,切掉A杯的把手,B杯的把手將會怎樣不見?真是太奇怪了。不如讓我來試試。”

  志明一口喝完咖啡,并試圖把A杯摔碎,春嬌立即制止了他,并說道: “你的想法是很合理的!但是,這種試驗要求改變過去,會發生什么是不可預料的!因為旅行者自身的過去狀態,決不能因為時間旅行的事實而發生改變。如果你打碎了A,極有可能你所見到的B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因為未來的科學家不會用一個破碎的杯子做試驗,甚至A的碎片在未來都不知散落在何方。A杯破碎的同時,B杯很可能已經被替換為C杯了,雖然可能在形式上看起來還是一樣。不過,此刻在A杯沒有被打破時,B杯的確實是來自未來的同一個A杯。”

  在上述思想實驗三中,春嬌無法說服志明,使他相信A杯和B杯是一個杯子。在已經有一個人(春嬌) 知道“A杯經歷了時間旅行” 這一事實的情況下,普通的旁觀者(志明)仍然無法被說服。

  康德認為, “一切物體都有廣延” 是一個分析命題。也就是說,占據空間是物體的本質屬性,是從物體本身的概念中分析出來的。而物體同一于自身,即它所占據的空間,也是最基本的命題。即使在古老的特修斯之船(theshipofTheseus)的思想實驗中,人們圍繞A船與B船到底哪一艘是原來的船而爭論不休,但誰也無法否認首先要區別A船是A船、B船是B船,它們占據著不同的空間,是相互區別的不同物體,才談得上討論它們各自與原來的船有何關系。即使有人認為A船和B船與原來的船都是一艘船,但這種立場才是需要證明的立場,因為它違背人們的直覺,即A與B分明是兩個東西。

  可以想見,在日常生活的這個世界中,辨識出來自未來/過去的物品是不可能的任務。就算發現了兩個完全一樣的物體,并把時間旅行的過程及其理論完整地表述出來,按照Sorensen的說法則是總有比時間旅行更合理的解釋。

  那么,如果時間旅行者是人,情況會有所不同嗎?如果我們見到兩個長相、年齡相同的人,會認為她們是雙胞胎;長相相似、年齡不同的人,就是其他血緣關系。我們還可以想象與思想試驗三類似的情境,春嬌費盡力氣卻無法說服志明認同她是一個時間旅行者。

  不過,第一個知道時間旅行發生了的人,應該是春嬌本人。那她是如何說服自己“我時間旅行了”呢?或者,春嬌能說服自己嗎?

  在這里,我們只關心反向時間旅行,并且不考慮春嬌是否掌握關于時間旅行的科學知識,也不考慮春嬌的旅行是否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以及她旅行的方式。旅程結束后,她發現自己置身于原始森林中,還看到了恐龍卻沒有人,這可能是侏羅紀公園。她發現自己目擊甚至卷入了重大歷史事件,但這可能是平行世界。這些類似狀況都無法滿足Sorensen提出的最佳解釋條件。

  但如果春嬌見到另一個自己,就可以肯定她進行了反向時間旅行。問題在于,春嬌能否知道她見到的是另一個自己。為什么那個很像自己的人,不是自己從小就失散的雙胞胎姐妹或她的女兒呢?當然,這個問題在正常時間順序下,也可以同樣被問及: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為何是同一個人。只是在正常時序下,有物理因果和心理因果的連續性,并且顯然我擁有統一的意識、占有唯一的空間位置,如果我能被稱作是占有一個空間位置的話。繼續前面的問題,讓我們假設春嬌的記憶力完全沒問題,看到另一個自己,她會記得那時的自己位于何處、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甚至她可能回憶起那時的自己曾經看見對面有一個長得和自己很像的人,只是比自己年長,等等。她可以繼續觀察,甚至可以跟過去的自己互動,并將這一切與自己的記憶相互印證。當這些證據足夠多時,她就可以據此判斷那就是過去的自己。但為什么不是平行世界中的自己呢?當所有的一切都與春嬌的記憶不差分毫時,根據不可辨別性原理,這個世界就是春嬌原本屬于的世界。

  Sorensen也認為,在時間旅行的證實上,旅行者本人是最有優勢的,但旅行者說服了自己并不足夠,她還必須說服別人,否則這也很可能是她自己的神經在某個方面出了問題,或是產生了幻覺。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時間旅行因此是無法被證實的。這涉及到如何看待“真知識”(JTB) 的問題。即使最普通的信念(believe),例如今天下雨了,也會面臨同樣的困境。更何況,集體共同持有錯誤信念的例子并不鮮見。又或者,時間旅行者可能到達一個無人類存在的目的時間,這并不能否定時間旅行發生了。所以,在這里,筆者認為只要時間旅行者自己知道自己是時間旅行者,對于首次證實時間旅行的發生來說就足夠了———至少有一個人知道。若要繼續追問,會被休主義懷疑的信念太多了,關鍵在于這一界限如何劃分。退一步說,如果春嬌遇到并認出了過去自己,她未必不能說服其他人。首先她能講出完整的時間旅行故事,或許她還掌握相關的科學知識;其次, “她們” 有同樣的DNA,或許還有相同的傷疤;并且,她還擁有過去的春嬌的全部記憶,等等。這一切足以使得反向時間旅行滿足“最佳解釋”條件,從而說服其他人。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時間旅行的概念得到廓清的前提下,鑒于時間旅行并未被證明為不可能的,甚至已經有物理學理論暗示了它的可能性,那么時間旅行案例的成功發生,是否能被科學實驗證實?或者說我們如何知道、如何檢驗時間旅行的成功發生?本文得出的結論是:正向時間旅行的發生固然能夠得到證明,而反向時間旅行的發生,在適當的條件下也可以得到證明。這一條件就是論點二,即當反向時間旅行的旅行者是人(理性和智力、記憶等都健全的),并且當這一旅行者在目的地見到過去的自己時,才可能知道反向時間旅行發生了。而直到這一旅行者認出過去的自己,才首次有人確定的知道反向時間旅行的確發生了。

【時間旅行發生了嗎?】相關文章:

空間和時間的旅行教案10-12

《空間和時間旅行》語文教案10-07

語文教案空間和時間旅行10-07

我長大了嗎作文05-22

我長大了嗎?作文03-15

孩子,摔疼了嗎作文05-16

我學會了嗎教案03-08

你聽到了嗎作文06-08

你的簡歷跟上時代了嗎?10-26

今天,你喝水了嗎教學方案1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成a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老司机影视|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狠狠热精品免费视频|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丰满多毛少妇做爰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v在线| 九九热线视频精品99|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制服| 97se狠狠狠狠狼亚洲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av女色优精品| 国产偷抇久久精品a片69| 男男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天天在线看无码av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老牛|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欧美丰满大乳高跟鞋| 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成α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强奷漂亮雪白丰满少妇av| 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