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東戶籍新政策2017
2017年山東戶籍改革最新政策
小馬拉大車”“胖身子穿緊身衣”,許多大規模的縣城、城鎮受限于鄉鎮管理體制和行政框架限制,發展活力和增長潛力得不到充分釋放。
目前中國超過10萬人的鎮已經有200多個。
需要在制度上為這些鎮成為新的中小城市提供支撐,所以今年準備加快出臺設市標準,推動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合理地設置為城市。
要加快拓展特大鎮的一些功能,進一步擴大10萬人以上特大鎮的管理權限。
除了增加中小城市的數量,還要提高中小城市的質量。
近期出版的由發改委編寫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顯示,中國農民工流向地市級以上的占70%以上,而流向小城鎮的不到10%。
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務設施、水平等方面和大城市還有較大差距,對產業布局、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人才的吸引力遠不如大城市。
要增加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下一步必須改善公共資源的配置方向,讓更多產業、創業者到中小城市去,從而吸納更多人口。
要在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的基礎上,強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產業功能、服務功能和居住功能。
山東戶口遷移手續申請流程條件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大城市的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為了能夠讓農民工朋友真正的融入城市,戶籍制度改革是必由之路。
農民工很難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主要原因是他們在城市的社會保障不夠完善,不能與市民享有同等的醫療、教育等待遇,從而也導致部分市民有有色眼鏡去看待農民工,不能給予農民工一個理性的認知,排擠農民工。
實則不然,農民工為城市的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隨著城鎮化的建設,城市也越來越需要農民工的不斷付出來補充我們現在服務也用工難的現象,所以通過改革戶籍制度,從而讓農民工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還需要多方做出努力:
,戶籍制度的改革需要徹底進行,國家需要統籌規劃農轉非的條件,讓異地農民在新的城市也能便捷落戶。
第二,需要各個城市的公安局戶籍科,進行聯網,合理分工,統籌工作,讓戶籍制度改革落實到實處。
第三,若想真正的改變農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的尷尬狀態,不僅需要戶籍制度的改革還需要相關部門把醫療、教育、養老等問題都合理的規劃,從而讓農民工在城市中享有同等的社會保障。
2017年農民必知的土地政策有哪些?
①土地確權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國家提出,確保到2018年底,除一些少數民族及邊疆地區外,基本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②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在北京市大興區等232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允許以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在天津市薊縣等59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允許以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均在2017年12月31日前試行。
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能抵押貸款
具備處分權的兩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開展使用權抵押融資,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適用范圍是此前國家確定的15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縣(市、區)地區。
④進城農民“三權”將自愿有償退出
2016年年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對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機制。
現在,有的地區已經在試點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機制。
⑤“土十條”出臺,讓農村土地更好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提出十個具體舉措,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為重點,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務劃定了時間表。
⑥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申報承建高標準農田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發布《關于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事宜的通知》,公布了2017年及以后年度的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事宜。
文件明確提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申報承建高標準農田;畝均財政資金投入不超過1500元。
2017年新政策將帶來怎樣的變化?
①土地確權完成后,再申請土地的難度上升
眾所周知,土地確權的目的是為了三權分置,明確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部分地區的農民已經拿到了土地承包經營許可證。
然而,現在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土地資源都比較緊張,很少預留機動地,而且沒有一定的流轉機制。
②土地價值有望大幅提升
依據最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農村集體建設性用地將會與國有土地一樣同等入市了,屆時農村的集體土地的價值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農民因此可能會獲得更多的福利。
③退出宅基地補償可能會有所提高
現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買房落戶,農村形成大量的空余或閑置宅基地,如果這些宅基地得不到合理利用,就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所以,隨著2017年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多個地方將會把鼓勵農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的政策落實到實處,同時提升退出農民的補償金額。
2017農村戶口新政策有哪些
一、征地補償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城市擴張對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農用地被大量征用。
盡管一些農民通過征地補償一夜暴富,但這畢竟是少部分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失去了土地,成了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的“三無”人群。
同時,由于不同地區征地補償差異大,導致很多農民對征地補償的心理預期較高,而實際上并不能得到滿足,使得農民有反對或者抵制征地的行為。
近年,各地因征地引發的社會矛盾屢見不鮮。
專家預測:到2030年失地和部分失地的農民將超過7800萬人,因此征地補償是農民關心的一大問題!
2017年變化: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消息,從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獲悉,土地管理法修改已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農村土地與國有土地不能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大會上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建議修改土地管理法,兼顧土地的資源與資產雙重屬性原則,堅持物權平等保護原則,提高征收補償標準。
這個意見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始試點,一旦推廣開來,農民被征地的補償就會更多,農村戶口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二、農業補貼
2016年的玉米直補已經發放完畢,有不少農民朋友問我,為什么今年他家有地但卻沒有得到國家發放的補貼?
其實是應該的,今年的直補是直接補貼給種地的人,有些農民雖然家里有地,但是土地承包出去了,自然是得不到補貼。
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是補給的真正種地的人,而不是廣義上的農民。
2017年變化:
農業補貼不再是農業戶口的人頭分了,而是補給真正種地的人。
三、新農合
2010年,新農合個人繳費每年僅20元,隨后以10-20元的增幅逐年遞增,到2017年,個人繳費標準將漲至每年150-240元(不同省市的繳費標準不同)。
新農合繳費金額雖然格漲了,但是給農民帶來的好處也越來越實在。
以前新農合異地報銷、異地結算十分麻煩,而2017年這個問題能得到更好的解決!
2017年變化:
16年制定的《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異地就醫聯網結報實施方案》提出,2016年底前,完善國家和省級新農合信息平臺,基本建成新農合異地就醫信息系統,實現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報,開展新農合轉診住院患者跨省定點就醫結報試點。
2017年底前,基本實現新農合轉診住院患者全國異地就醫聯網結報。
這樣就給農民看病帶來更多的實惠。
【山東戶籍新政策】相關文章:
西安戶籍最新政策04-03
有關養老、戶籍最新政策05-15
2017河北省戶籍最新政策05-15
戶籍的證明09-13
戶籍注銷證明06-24
戶籍證明樣本08-10
關于戶籍證明11-03
戶籍證明范本11-15
戶籍證明優秀02-06
戶籍證明范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