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濟法的社會責任
經濟法的社會責任
摘 要:企業是現代經濟社會的極為重要的經濟組織,對于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企業社會責任,在經濟法視角下非常有必要研究企業社會責任。
本文主要介紹了經濟法視域下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組成內容,分析了經濟法和企業社會責任兩者的統一性,并且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社會責任制度的法律思路。
關鍵詞:經濟法;社會責任
現代經濟社會中,企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很多社會主體都開始意識到企業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不只是作為一個經濟團體。
企業社會責任制度中不單單要求企業需要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且應該承擔部分社會責任。
經濟法視野下,應該保證企業創造經濟利益的基礎上不會對社會其他主體利益造成損害。
為此下面筆者針對經濟法的相關法律法規作為討論準繩,全面、深入分析經濟法規制的企業社會責任。
一、經濟法規制下的企業社會責任內容
(一)內部社會責任。
企業承擔的內部社會責任也就是企業對于員工的責任,員工是企業中活躍度最高的勞動力因素,是支持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企業最為重要的利益相關方。
而且,員工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中流砥柱,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為企業發展奉獻自己最大的力量,因此企業也應該自覺承擔為員工進行職業規劃,促進員工自身發展的社會責任。
比如,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一些專業技術能力培訓,為員工多提供一些發展平臺和機會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
(二)外部社會責任。
經濟法視域下,企業外部社會責任通常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對消費群體的社會責任。
企業發展和消費群體有著密切的聯系,而消費群體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利益相關體,同時也是最終接受企業服務或者企業產品的人,是企業最終的經濟效益來源。
然而因為個體的力量較為薄弱,而且分布較為分散,因此在社會經濟鏈條中仍然處于弱勢地位。
②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
一般企業對債權人的責任通常包括恪守誠實信用、確保交易安全以及履行債務責任等方面。
不管是企業,還是債權人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系中都是平等地位。
交易相對方或者銀行作為企業重要的利益相關方,其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不單單會直接關系到自身效益,同時對于經濟市場的穩定以及誠實信用都會造成很大影響。
(三)泛社會責任。
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會不斷消耗各種社會公共環境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會破壞環境資源,因此企業一定要承擔起保護環境資源的社會責任。
因為保護自然環境及資源會直接關系到炎黃子孫后代的事業,企業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規范及標準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切實保護自然環境,不斷提高企業環保水平,將企業發展對于環境資源帶來的額外負擔盡量降至最低。
二、經濟法和企業社會責任的統一性分析
企業社會責任實際上充分體現了經濟法的價值理念及其本質特征,也就是說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法的實質價值其實是相同的。
法的基本價值定義就是滿足人們對于法律客觀屬性的需要,法的價值是研究法的重要基礎,法的價值目標是人的需求,而法律是重要載體。
因此價值具備一定的主觀色彩。
同時,經濟法的社會本位理念和企業社會責任保持相同,經濟法主要是立足于經濟發展角度上調整、干預、管理各種社會公共性經濟活動的所有法律法規總稱。
經濟法中凡事都立足于公眾利益,以社會本位為主要核心思想,最大限度的提高社會整體經濟利益,進而促進經濟快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企業作為一個營利組織,雖然最先考慮的是自身的生存以及發展,然而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一定要站在社會本位的角度上來思考。
其次,經濟法是企業落實社會責任的一種重要途徑,企業社會責任體現了道德義務以及法律義務,經濟法作為法律義務的主要法律依據是企業社會責任興起的重要基礎,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依據。
三、經濟法下不斷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制度的建議
(一)制定健全的誠信體系,鼓勵企業自覺、主動承擔責任。
不管是制定什么政策,一定要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盡可能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而且應該加強企業的監督、管理,盡量做到將微觀經濟管理理念轉變成宏觀經濟管理理念,引導企業社會責任慢慢朝著法制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其次,相關的經濟立法應該進一步整合市場監督管理體制,適當提高企業做出違規、違紀等行為的法律成本,而且應該把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情況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如果企業能夠自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可以給予減稅、優惠貸款等相關獎勵政策,進而營造出一種有序、誠信的市場運行環境。
(二)將政府職能具體化,大力推廣信息披露機制。
政府部門、立法部門是督促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部門。
在《經濟法》立法原則下,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積極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而且應該嚴格按照標準化評價模式來監督、管理企業社會責任。
而且應該嚴格按照《經濟法》指導合理利用政府部門完善市場經濟缺陷,進而促進國內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制政策,督促企業嚴格根據相關法律發揮執行。
為企業社會責任提供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是督促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有效手段,為此國家應該盡快出臺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明確規定企業的法律義務及道德義務,對企業進行社會道德約束以及法律約束。
企業應該嚴格監督企業各種違法行為,鼓勵群眾參與監督,杜絕違法企業,從而樹立法律權威。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非常有必要立足于經濟法視角下分析企業社會責任,從法律途徑不斷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制度,督促企業認真落實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洪明. 從經濟法視角看“法治中國”的價值目標[J]. 法制博覽,2015(06).
[2] 劉惠英. 經濟法視角下的企業社會責任[J]. 科技展望,2014(23).
【經濟法的社會責任】相關文章:
經濟法的社會責任原則05-07
淺談經濟法中的經濟法責任論文03-25
社會責任報告04-01
社會責任報告08-20
經濟法的社會實施論文(精選15篇)04-25
經濟法的私人實施及社會實施論文03-22
社會責任報告通用05-30
社會責任報告范文07-02
經濟法責任二元結構的重組與反思論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