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專護理專業畢業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護理專業大專畢業論文范文
護理專業大專畢業論文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希望護理可以幫助各位同學。
產婦的心理狀態與護理
摘要:目的:孕婦在產前多會出現各種心理變化,進而影響到宮縮痛,也可能加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直接影響到產婦的順利分娩。
本文通過多年來的婦科臨床經驗,對孕婦產前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孕婦的護理措施,以保證孕婦順利分娩、母嬰平安。
方法:從分娩的1546例中隨機抽取533例進行問卷調查。
結果:212例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209例表現為極度煩躁,焦慮不安,97例表現為對分娩的痛苦難以承受,15表示出對臨產知識的渴望。
結論:不同的產婦對手術的心理反應均有不同之處。
因此,護理時應根據各年齡段產婦的心理反應程度、種類,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使其順利度過手術關。
關鍵詞:產婦 心理狀態 護理
1 資料
多年來的婦科臨床護理經驗使我們了解到孕婦臨產前多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變化,直接影響宮縮痛,加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影響到產婦順利分娩及母嬰的安全。
因此,加強產前孕婦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
本文通過自2009年以來的1546產婦中隨機抽取的533例孕婦的追蹤調查發現,產婦中緊張恐慌的占39.7%,煩躁不安的約為39.2%,對分娩帶來的痛苦難以承受的為18.1%,而對臨產知識極度渴望的占3%。
2 原因與方法
2.1 原因分析。
通過產婦分娩前產生的一系列不利于分娩的反應,本文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對產婦的順產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1]孕婦產前的主要心理變化。
根據我們醫護工作者的多年工作總結,孕婦預產期臨近的時侯,她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與害怕。
當她們看到醫生、助產師嚴肅的面孔及其他產婦疼痛的表情時,常產生緊張害怕的心理 [2]。
對分娩過程的擔心,主要是擔心分娩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
當即將分娩孕婦躺在病床上時,她們擔心分娩是否順利,孩子是否健康,助產人員技術上是否過硬,并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邊[3]。
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關心和幫助,盼望盡快順利結束分娩產婦臨產前或分娩過程中會出現煩躁與不安,一般產婦對宮縮疼痛都不能忍受,特別是宮縮較強的產婦,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著助產人員,希望寶寶快快來到人間,盡早結束分娩。
2.2 解決措施。
為了消除或減輕產婦的緊張、擔心、恐懼等各種心理問題,我們醫護人員通過觀察與病例分析,總結出如下有效措施:
2.2.1 入院時的產前宣傳教育。
首先要進行人性化護理。
醫護人員要熱情接待每一位產婦,尊重她們,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照顧她們,使她們有一種親人般的感覺。
針對患者不同的職業、文化背景、心理素質,積極進行溝通交流,與產婦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4]。
2.2.2 產前的全面檢查及分娩過程中的護理要加強產前監護,產前需要做全面的檢查,應向產婦說明檢查的目的意義,并將結果及時告知產婦,消除其擔憂的心理。
對產婦進行全面檢查時,要認真觀察產程、宮縮持續時間及間隔時間、胎頭下降情況及胎心是否正常、產婦的精神狀態、大小便情況,都要一絲不茍,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對她們提出的要求,要盡量滿足,使其懂得只有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保持體力,才能保證母嬰的安全與健康[3]。
在進行檢查操作過程中,要注意態度認真,手法準確、輕柔、熟練,觀察細致,讓產婦有一種信任感。
對妊高征患者要注意異常情況的發生,如眼花、頭痛等出現時要及時告訴醫護人員。
由于產婦對宮縮痛的耐受力與各人對疼痛的耐受力有關外,還與心理狀態有關,并且占很重要的位置。
當產婦的心理狀態不佳時,常表現為一有宮縮就呻吟不止,大喊大叫,不能自我控制,甚至拒絕飲食,使體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導致宮縮無力,造成難產。
助產人員應根據產婦的不同情況盡量給予鼓勵、安撫與陪伴,經常巡視,以交談的方式減輕產婦的疼痛[2]。
由于產婦會對宮縮產生恐懼而影響休息,從而導致宮縮乏力,產程延長,這時護士可以貼近產婦,目光平視親切注視,在宮縮時可給腰骶部按摩,或將手放在產婦腹部觸摸,講解疼痛時可以配合深呼吸來緩解疼痛,切勿喊叫哭鬧,以免消耗體力。
擦汗,宮縮間隙喂水,鼓勵進食,扶持協助排便,使產婦身體放松,情緒安靜,增強自信,從而取得較好的鎮痛效[5]。
如遇特殊情況應及時報告值班醫生,針對情況及時處理,有分寸地向產婦說明情況,不要驚慌失措,要有條不紊地去處理,避免給產婦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負擔,遇見心理狀態不平衡的產婦,我們要從各方面著手實施心理護理,使她們順利地度過這一難關[3]。
總之,助產人員要及時了解產婦的思想狀況,了解她們對妊娠分娩生理常識的掌握情況,了解產婦對疼痛的感受,解釋臨產后各產程的生理變化和正常分娩過程。
從而消除其恐懼、緊張、憂慮、煩躁等心理問題,有利于產程的順利進展[5]。
加強與產婦的交流溝通,與產婦密切接觸,態度和藹,使她們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視,以增加她們的信心,把顧慮、恐懼的心情轉移到積極的行為中,以最佳的心理迎接分娩的到來。
3 結果
通過對產婦的心理狀態的調查,得知產婦大多存在心煩焦躁,惶恐不安等不利于順產的緊張心理,針對上述心理狀態,歸納總結了對產婦入院時的心理和生活上的護理要點,從而消除其恐懼、緊張、憂慮、煩躁等心理問題,有利于產程的順利進展。
4 結論
目前,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在孕婦產前做好心理護理非常重要,通過對這些產婦的觀察和護理,使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多接觸產婦,才能更好地掌握她們的心理狀態,才能更好地進行省全方面的護理。
而心理護理要從“心”做起,捧出心與產婦交流,用我們學到的護理知識和護理能力共同參與創造,使服務對象獲得身體和心理舒適,更好地體現我們的個性化護理。
參考文獻
[1] 王珍菊.心理護理在婦產科臨床中的作用.中外健康文摘(醫藥月刊),2008,02(154)
[2] 初產婦分娩前后的心理特征及其護理.中國護士網2005,05(20)
[3] 梁俊峰,楊東霞,李紅陽。
心理護理在分娩過程中的作用,中國醫學創新,2010
[4] 杜霞.產婦的心理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7,10,6(20)
[5] 李琳.淺談臨產孕婦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7,10,14(28)
臨產婦的心理狀態分析與護理干預
【摘要】 目的 探討臨產婦的心理狀態分析與護理干預措施。
方法 本文通過對臨產婦進行心理狀態分析并給予護理干預,觀察護理干預前后臨產婦心理狀態的變化對產程及產后并發癥的影響。
結果 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減輕臨產婦精神壓力,調動臨產婦主觀能動性,提高臨產婦自然分娩率,降低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結論 提倡改變產時服務模式,建立以人為本,以循證醫學為指導人性化服務理念,從而適應社會進步、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及人們對健康服務的綜合需求。
【關鍵詞】 臨產婦;心理狀態分析;護理干預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順利與否, 直接關系到母嬰的安全與健康。
在醫學模式轉變的今天, 影響分娩的三個因素產力、產道、胎兒及其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被充分認識和解決, 影響分娩過程的第四個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在分娩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難產率、剖宮產率, 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12月收住產婦 496例為對照組,1~3月收住產婦523例為研究組,兩組產婦孕周、產次、并發癥、體重、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條件進行陰道分娩均無嚴重合并癥。
1.2 方法 兩組均選擇婦產科整體護理模式病房,對照組接受傳統健康教育。
研究組在臨產開始時,安排一名助產士對產婦進行溝通,取得孕婦信任及同意前提下再填寫問卷調查表,據問卷調查表中產婦心理問題及醫務人員掌握資料對臨產婦進行心理分析,并進行有效溝通、針對性護理干預。
對不同產程孕婦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
助產士在助產時常用適宜的技術,進行生理、心理、體力全面支持。
2 產婦心理狀態分析
2.1 緊張恐懼感 初產婦從親威、朋友、同事處聽到有關分娩的負面訴說, 怕分娩時疼痛、出血、難產、產生緊張恐懼心理。
2.2 焦慮急躁感 由于初產婦產程較長, 特別是宮縮逐漸加強而產生的劇烈疼痛, 使產婦變的焦慮而急躁, 產婦的緊張、恐懼、焦慮能增加體內兒苯酚胺的分泌, 使宮縮乏力, 致產程延長, 同時精神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紊亂, 睡眠、進食減少。
2.3 不能按時進食和很好休息, 精神和體力消耗較大, 可能影響宮縮和產程的進展。
2.4 來自社會家庭方面的影響,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一部分人存在重男輕女現象,對存在重男輕女的產婦及家屬做好思想說服工作,糾正其不正常的心態,囑其家屬多說些鼓勵性的話,幫助產婦渡過這一時刻。
3 護理干預措施
3.1 建立良好醫患關系,幫助孕婦了解相關產科知識 助產人員理解孕婦出現心理反應是面對臨產應激反應,且事先做好準備。
既要考慮孕婦性格,又要琢磨其可能面臨其他心理問題,充分取得孕婦信任,建立良好醫患關系。
首先,向孕婦及家屬詳細講解各產程生理現象,如何配合醫務人員、宮縮原理,介紹羊水和胎心監測情況,讓產婦及家屬了解產程進展及胎兒安危。
在第一產程鼓勵孕婦多進食水,及時排出大小便并在室內適量活動,連續電子胎兒監護讓孕婦觀看胎兒胎心及宮縮,給予相應講解,密切觀察產程,胎心變化、胎兒頭下降,宮口擴張等,如有問題要找原因及時處理,定時連續觀察宮縮持續時間、強度、規律性、間歇期時間及胎心,并給予記錄保存,認真畫產程圖,為診斷提供依據。
3.2 認真傾聽孕婦心理感受,緩解其心理障礙 孕婦緊張、害怕是由于對環境的陌生,要想戰勝心理上情緒障礙,要與她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在與他們溝通時,讓其了解陰道分娩與剖宮產利弊,剖宮產不是唯一絕對安全分娩方式,找出孕婦對生理現象認識偏差,與孕婦一起通過認真分析,讓其對分娩全程有個正確認識。
盡量滿足孕婦心理需要,最大限度減輕產婦痛苦,縮短醫患間心理距離。
3.3 全面健康教育和合理情緒療法 助產人員在孕婦臨產時要使用支持一表達式療法,如勸導、啟發,鼓勵、支持,并配以表揚、給予希望,使產婦盡可能充滿希望,以便順利分娩。
通過全面健康教育,減輕產婦焦慮、恐懼。
心理學中一個重要規律是“可知和可控”應激事件對人體造成傷害低于“不可知和不可控”應激事件。
助產人員充分利用接觸產婦機會,向產婦講解有關內容,使產婦了解“可知可控”信息,從而使其盡可能調整自己的心態、控制自己行動,利于分娩順利進行。
3.4 緩解焦慮、急躁感 ①選派有經驗的助產人員,結成“一對一”式服務, 嚴密觀察產程進展, 密切監測胎心及產婦的生命體征。
引導產婦對自然分娩的正確認識,不必懼怕、擔心等心理負擔。
使產婦感覺到醫護人員對她的關心、照顧, 在心理上增強對疼痛的耐受力。
②允許丈夫陪伴分娩,丈夫可以給妻子以精神安慰和鼓勵,生活上的照顧和關心,丈夫的一言一行都會使妻子信心百倍,消除產婦的恐懼感。
保持待產環境的安靜、整潔、光線柔和, 必要時鼓勵產婦離床適當活動, 以分散注意力, 促進產程, 以消除焦慮和急躁情緒, 樹立起自然分娩的信心。
3.5 第一產程的護理干預 鼓勵產婦在宮縮間歇時間, 少量多次進食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 供給足夠的飲水, 以補充能量和積蓄充沛的本力。
指導或幫助產婦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 以減輕疼痛, 避免過多的消耗體力, 同時了解產婦對分娩知識掌握情況及嬰兒用品的準備情況, 以消除焦慮和急躁情緒, 便于產婦順利進入第二產程。
3.6 第二產程的護理干預 助產人員關心、體貼產婦的痛苦, 不斷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 告知胎兒和產婦一切正常, 給產婦安全的感覺。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助產操作, 鼓勵和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 以增加腹壓,促使胎兒下降和娩出。
宮縮間歇時全身肌肉放松, 安靜休息, 保存體力, 等待下次宮縮時再做屏氣。
并對產婦的配合給予贊揚。
使產婦保持信心, 順利娩出胎兒。
3.7 第三產程的護理干預 胎兒娩出后, 立即告知產婦嬰兒安全降生。
這時讓產婦看自己的小寶寶, 并皮膚接觸。
此期產婦易引起情緒激動, 影響對子宮收縮的調節, 導致宮縮乏力而大出血。
因此, 一方面給予子宮收縮劑加強宮縮, 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 另一方面對產婦進行安慰,囑其不要過分激動, 并向產婦宣教有關母乳喂養知識。
總之, 醫護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和愛心。
分娩雖是自然生理過程, 但對臨產婦生理和心理都是一個挑戰, 醫護人員的一個微笑, 一個觸摸動作, 是對產婦的有效安慰, 增加親切感, 指導產婦有效配合分娩, 嚴密觀察產程, 及早發現產婦的心理、生理變化, 及早干預, 使每個產婦都能安全度這一痛苦而神圣的時刻。
參 考 文 獻
[1] 黃醒華,項小英,等.自然分娩的產時服務模式探討.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7:385-387.
[2] 李益民,章磊玉,等.健康教育評價指標應用于腹部手術病人健康教育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4,4:250-253.
[3] 王若楷. 現代分娩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4] 黃忠琴,林秋麗,譚艷慶,盧惠娟.急性重度軀體創傷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及其相關性分析.南方護理學報,2004,6:5-7.
【護理專業大專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大專護理專業畢業論文10-26
大專護理畢業論文10-08
護理大專畢業論文10-05
護理大專畢業論文大全10-26
護理大專畢業論文范本10-26
大專醫學護理畢業論文10-26
護理大專畢業論文致謝10-26
大專護理畢業論文題目10-05
護理大專畢業論文模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