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危重癥護理學組建設和管理模式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的建設和管理模式。方法成立以護理部主任為總監,護士長為組長,骨干護士為成員的三級管理組織架構,明確各成員職責,對全院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監控和管理。結果成立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后,危重患者護理質量合格率由90.20%提高至97.34%,危重患者滿意率由93.23%提高至97.08%。成立前后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的建立規范了護理流程,提高了護理質量;降低了護理風險,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提高了骨干成員的綜合素質,增加了人才儲備;提升了學組成員的科研能力。
關鍵詞:危重癥;護理;管理模式
危重患者病情變化快、護理過程復雜且致病死率較高,易引發醫療糾紛[1]。護理工作是醫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與患者的接觸最為密切,臨床風險事件易發生在護理工作中,特別多發生在危重患者的護理工作中[2]。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已成為護理管理者的當務之急。2011年10月本院通過建立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對全院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監控和指導,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成立于2011年10月,設立了以護理部主任為總監,護士長為組長,骨干護士為成員的三級管理組織架構。組長為呼吸內科護士長、副組長為重癥監護室護士長、骨干成員要求工作經驗5年以上,參加全軍專科護士培訓的護士優先選拔,選拔了分別來自普外科、腦科中心、監護室、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燒傷科、急診科等15名護士,這些科室平時危重患者多。
1.2職責分配總監根據護理部年度工作計劃和臨床護理工作的需求,提出總體要求,下達任務,并在每月護士長例會上對各專業學組的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1)組長職責:①在護理部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各科室危重患者護理理論的學習和技術指導。②定期召開危重患者管理小組會議。組織各骨干成員匯報講評本階段各科室危重患者的護理情況,反饋臨床相關的護理問題,進行信息交流,總結經驗。③定期組織巡查工作,進行各科室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檢查,并上報護理部巡查情況及提出整改建議。④帶領組員參與科室會診,指導科室及時正確地落實各項護理措施,提高對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⑤定期向護理部上報周期性危重患者的護理情況及年度專業組的工作情況。⑥帶領組員總結危重患者的護理經驗,探索護理工作新方法,積極開展護理創新和護理科研。
(2)組員職責:①小組成員在各科護士長領導下開展工作,落實危重患者管理小組的管理規定。②參加學組的學習,通過學習相關理論和實踐操作,提高專科理論及實踐水平。③負責本科室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監控,指導護士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及操作培訓。④重視人文護理,指導本科護士加強護患溝通,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⑤檢查危重患者護理計劃單的制定是否正確完整,各項評估單是否及時填寫,評估是否準確,發現問題立即報告護士長并制定個性化防范措施。⑥遇疑難危重患者時,及時上報學組,組織會診,完善各項護理措施。⑦根據學組的工作計劃,承擔危重患者護理相關理論的授課。⑧總結危重患者的護理經驗,探索護理工作新方法,積極進行護理創新和護理科研。
1.3觀察指標觀察成立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前后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合格率及危重患者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建立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前后危重患者護理質量合格率及滿意率比較,見表1.
3討論
3.1規范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量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護理學科的進步,促進了護理專業技術的不斷規范和創新[3]。護理技術學組和專項護理技術打破了目前實體科室間技術交流的壁壘,實現專項技術全覆蓋,可以促進護理專項技術的普及和護士的不斷進步[3]。專業學組成員通過對全院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監控和管理,將臨床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信息交流、探討,制訂了《機械通氣管理手冊》及《人工氣道管理手冊》,建立了全院統一的質量標準,從表1可看出成立了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后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由90.20%提高至97.34%。
3.2降低護理風險,提高患者滿意度在護理危重患者時,由于其病情重、變化快、搶救多、工作預見性難,護理風險明顯高于普通患者[2]。科室在遇到疑難危重患者時,要及時上報學組,組織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會診,完善各項護理措施。而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內成員也不定期對全院危重患者護理質量進行監控和管理,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意見,降低了護理風險,從表1看出成立了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后危重患者滿意率由93.23%提高至97.08%。
3.3提高了骨干綜合素質,增加了人才儲備不重視人才儲備及人才梯隊建設是科技發展的最大障礙,只有實施良好的人才儲備計劃,才能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4]。根據《中國護士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年~2010年)》要求:在保證臨床基礎護理質量的基礎上,以提高臨床若干專科領域護士的護理技術水平為著力點,培養臨床專業化護理骨干,促進護理工作的專業化發展,是護理事業的發展方向[5]。通過危重專業護理學組的建立,對學組內成員進行培訓及每月組織一次學組內學術交流,提高了學組成員的理論水平與專業技術能力;學組成員負責本科室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監控,提高了成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專科護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4提升了學組成員的科研能力危重癥專業護理學組的建立,使學組成員有了具體的工作方向,能針對性地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收集第一手臨床資料,為自己的科研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曾湘宜.護理流程管理在危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2):84-85.
[2]張梅,翟鳳平,梁爽,等.風險管理在臨床危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8,10(20):58-59.
[3]劉云,孫琳,張愛琴,等.臨床護理虛擬學組建設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5):464-466.
[4]孫琳,張愛琴,蔣琪霞,等.以專業學組為平臺強化護理骨干培養的做法與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3):54-55.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S].2005:7-20.
【危重癥護理學組建設和管理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學習理論的護理學多媒體教學建設的論文10-10
外科護理層級管理模式研究論文10-12
骨科無痛病房護理管理模式研究論文10-12
淺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研究論文10-11
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研究論文10-12
關于管窺高校宿舍文化和學風建設論文報告10-11
企業工商管理的未來發展與管理模式論文10-10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論文10-11
現代建筑企業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討論文10-10
農業經濟轉型與管理模式的變革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