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融市場學項目化實訓課程改革研究論文
本文闡述了《金融市場學》項目化改實訓教學改革,旨在增強學生的未來就業競爭力,改變傳統知識認知模式化的教育方式,以思-學-做的基本邏輯重構課程的內容,打破傳統學科章節的邏輯認知思路。本課程將金融市場劃分為銀行市場、保險市場和證券市場三類實訓項目,運用學生展示、小組討論和模擬計算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崗位技能和基本素質。
一、《金融市場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標
金融學學科是應用經濟學的重要門類之一,教育部1999年將其定位為金融專業六門主干課程之一。該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金融專業的基本理論,還要求其掌握專業實踐的操作技能。現代金融教育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很多211本科院校都建立了金融實訓室,許多民辦院校也紛紛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對學生實訓課程的改革和完善,紛紛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從企業人才需求的角度設計新的專業方向,以提高學生的滿意度和人才需求單位的滿意度。
根據我們對湖北金融行業抽樣的銀行、保險和證券公司調研結果,我們將課本內容章節結合行業實訓的資料進行課程實訓模塊的設計。之所以進行項目化的設計,是因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可以劃分為好幾項工作內容,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完成每一項工作內容。本課程項目的劃分依據某個職業崗位的工作流程確立,這與以往傳統的以章節劃分項目的實訓方式不同。傳統的章節式劃分是從邏輯層面對行業知識點進行再重組,重視學生的認知層面,而忽略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簡言之,從理論到實踐在傳統教學中是缺失的。實訓化課堂內容,是根據工作崗位能力要求,教師自己安排上課的材料,設計讓學生操練的項目,讓學生在不斷的重復練習中獲得對知識的記憶能力。這種做中學的模式注重項目成形的結果,而不是最終卷面的結果。打個比方,傳統的藝術設計課只告訴學生什么是藝術設計,其功能和作用是什么,現代的藝術設計課則要學生根據老師指定的方向,自己創作出作品,然后老師來評定他們的作品是否符合特定的功能和特定的作用。換句話,實訓項目是對具體的工作流程的再現,而不是對所有工作流程的抽象。我們知道,一個人掌握知識可以從其理論認知層面和操作層面考察,理論認知考核方式是從卷面上讓學生將頭腦里儲存的內容重現反映在卷面上。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則以他們完成老師布置的工作任務的情況來考核。對于實訓項目的考核設置,就不是傳統的非對即錯的思維方式,而是看學生是否正確達到了項目設置的目標。根據項目完成的程度或者過程逐步細分評分標準。對于高職類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長處恰恰不是對理論的記憶,而是動手能力的展現。我們通過近年來的教學發現,許多學生不愿意記憶,有的甚至以交白卷的方式反抗傳統的知識型考核方式,而如果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權,運用項目組合的方式,他們對課堂的參與度更高,并且在展示過程中他們會獲得更多的自信。
我們對《金融市場學》這門課程的改革目標設定為:我們從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崗位設置出發,從銀行、保險和證券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和展示金融市場的發展動向,結合最新的實訓材料,對原有課本重復的部分進行刪減,增加與未來幾年金融崗位相關的最新行業法規和行業動態,依據企業對人才的崗位設置制定相關的課程實訓模塊。
二、《金融市場學》課程項目化實訓內容設計
我們根據行業發展的現狀,增加了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刪除了課本中與其他課程相重復的內容。設計如下實訓內容:
三、《金融市場學》項目化實訓教學方法設計
本課程主要采取三種教學方式:
第一,學生自主演示教學的方法。教師布置同一項目讓學生自選金融主體,自行組織材料進行PPT展示。比如在項目一的課堂組織中,我們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一個銀行,登陸其網站并截圖做成PPT,向全班同學說明自己所選銀行的網上服務類別、基本內容和流程等等。在每一位同學演示完以后,老師當場進行點評和提問,就展示的具體內容進一步要求學生闡釋和說明。然后每一位同學給講演的同學現場打分,老師也給學生打分。其中老師分數權重為80%-90%,以控制學生之間的關系對分數的公平性。
第二,學生對同一個問題課堂討論。比如在做項目二的保險業務,講到保險市場調研的時候,我們要進入對保險調研的基本方法。學生可以上課的時候集思廣益,對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保險方法進行描述。老師對每一種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們自己比較哪一種方法是比較有效的,幾種方法之間進行選擇。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保險市場調研的基本表格。保險的風險管理部分,教師布置一個案例,學生可以先設計,然后教師將學生的防范進行對比,并且一起討論哪一種方案是最優的,為什么是最優的。最后老師公布答案,讓學生們自己評判自己是否還有改進之處。
第三,教師通過項目化練習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文科類的學生,特別是高職高專的學生計算能力普遍不高,甚至有畏懼心理。如果學生計算錯了,教師要幫助其克服畏難的情緒,努力建立自信。所以我們進行計算題設置的時候,同類型的題目要多準備題目,不僅要告訴學生公式是用哪一個,還要告訴他們公式之間的聯系,以及什么時候用什么公式。
四、《金融市場學》項目化實訓小結
我們對《金融市場學》項目化實訓課改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金融市場發展現狀,參與到課堂教學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貫穿未來崗位的職業技能和能力培訓,根據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實際情況開發其潛能。
首先,項目化實訓貫徹學中做與做中學的基本思想。我們針對金融課程普遍比較抽象,學生無法感性理解金融市場的現狀,我們將每章節的內容細化為每一個項目。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抽象思維比較弱,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為核心展開的認知模式去培養學生,學生學習很困難,也沒有任何的興趣。高職高專學生優點在于樂于動手、動腦,樂于從做事中學習。所以我們課程改革的方向是盡可能按照他們的認知特別設計課程的表現形式。教師確定方向,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材料。然后教師向學生演示如何用PPT 形式展示自己對金融市場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單純老師的講解,學生被動吸收知識的局面項目化實訓課程的初衷在于設計與工作流程相似的實踐環節,將金融類行業需要的基本員工素質融合進訓練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再是被動地記憶,而是練習中加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其次,增強學生的參與能力,增加學生的自信。學生對自己選擇的金融機構越了解,對其具體的工作崗位有更多的了解,意味著其主動尋找類似崗位的意愿更強烈,未來就業方向更容易確立,也越能夠在未來新員工培訓中展露頭角,先人一籌。同時,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判相結合,學生之間存在更直接的良性競爭,學生更容易展現自己最自信的一面。
最后,項目化實訓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金融行業的變化,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對傳統行業的沖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許多虛擬貨幣相繼登臺亮相,互聯網技術的升級換代,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汲取前沿的知識,讓學生觸摸到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教學生認知世界是傳統教育的功能,現代教育不僅要告訴學生現狀和歷史,更要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到未來行業的變革之中。
【金融市場學項目化實訓課程改革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電氣自動化技術實訓課程教學研究論文10-09
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的項目化改革研究論文10-09
數控加工實訓課程教學改革與意義論文10-13
數控加工課程實訓教學改革探索的論文10-09
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研究論文10-09
地域建筑文化課程改革研究論文10-09
建筑施工實訓管理研究論文10-09
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文化邏輯研究論文10-09
中藥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0-11
經濟法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