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論文
金融創新是我國商業銀行在當前經濟金融環境當中必須采取的發展戰略,通過實現金融創新和業務范圍的擴大,拓寬收益來源渠道,實現服務和管理的全面升級,增強在市場當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從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現狀來看,效果并不明顯,仍然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阻礙。商業銀行普遍缺乏金融創新的意識,經營管理體制和金融創新技術較為落后,銀行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且風險防范意識較為薄弱。同時,由于我國整體金融體制改革較為落后,使得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面臨著巨大的阻礙。為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就應當針對具體的問題采取針對性辦法和策略,解決金融創新道路上面臨的重重阻礙,使得商業銀行未來發展能夠越來越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確保其未來發展的長足性和持續性。
一、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概述
所謂金融創新,主要指將金融業當中的各種要素進行重新組合,金融機構和金融管理當局出于對經濟利益和效益的考慮,通過對機構設置和業務品種、金融工具以及制度安排等進行創新變革,從而開發出新型的金融服務和工具。簡而言之,金融創新的根本動因即出于對利潤的追逐,以轉移風險和降低成本為主要目標,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主要途徑,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商業銀行相較于國有銀行,其根本的經營目標即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由于其經營方式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因此,在日趨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就需要通過不斷發現新的利潤來源,開辟新的市場。金融創新作為一種新型且高利潤、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的金融發展方式,必然會受到商業銀行的青睞。
二、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現狀和金融創新的必要性
從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現狀來看,面臨的問題仍然較為嚴峻。首先,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安全性較低,主要表現在資本充足率較低,且不良貸款率仍較高。其次,從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來看,盈利能力指標和經營能力指標方面,盈利能力和經營能力均較差。因此,隨著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與世界經貿交流合作越來越深入,來自國際和國內巨大的壓力將會導致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面臨空前的難題。只有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對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全面優化和升級,才能有效增強自身抵御競爭的能力。金融創新作為一種高效率和高收益的金融方式,只有在發展過程中,將其貫穿到整體的經營體系當中,才能發揮金融創新的巨大效用,實現商業銀行未來發展實力的不斷增強。
三、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1、商業銀行缺乏金融創新的意識
我國銀行管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是實行計劃經濟,銀行業市場的壟斷情況較為嚴重。主要表現為,有關管理部門在對商業銀行進行考核時,只以存貸款的指標是否完成作為考核指標,不對其經營利潤情況進行有效考核。在這種管理規范模式下,許多商業銀行對于員工的考核也關注于存貸款指標是否完成。這樣一來,只以任務指標的完成作為經營目標,造成銀行經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導致其對于盈利的意識不強。同時,商業銀行在經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上也較為缺乏,導致其缺乏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力支持。是否進行金融創新,對于商業銀行的發展也就沒有很大壓力逼迫和動力支撐。
2、我國金融體制改革較落后
從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情況來看,雖然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不斷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的深化改革,但其市場化進展仍未徹底,金融機構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仍較差。就銀行業來講,政府的行政主導和干預作用較大,政策對于整體銀行業的影響較大,控制力較強。商業銀行在實際運營發展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其在發展當中的自由性較差,經營利潤發揮空間受到較大限制,致使其在業務發展和金融創新上的動力不足,及時開展相應的創新工作,也只是表面工作,起不到實際作用。如機構增設和簡單的業務擴張,并不能實現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3、經營管理體制不利于金融創新
我國許多較大的商業銀行均由專業銀行轉化而來,往往習慣于傳統的競爭壓力小、市場化程度低的經營方式,對于市場的敏感度和針對性較弱。在職能部門的設置上,只以職能或者產品為中心進行分工,而不會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職能部門和業務流程的的設計和分配。此外,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暢,資源得不到合理分配,且無法進行有效共享,導致整體銀行內部的協作能力較低。此外,對于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工作而言,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業務拓展部門,沒有專門的業務創新人才,缺乏金融創新激勵機制,導致金融創新工作無法有效開展。
4、金融創新技術較為落后
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其對于金融創新的發展也是極為重要和必要的。從發達國家金融創新的經驗來看,唯有實現金融技術的創新和提高,才能為金融創新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實現多種金融服務功能,滿足業務拓展的需求。從我國的商業銀行技術現狀來看,技術基礎落后,且后續發展的動力不足。首先,銀行的業務數據分散存放,數據無法有效匯總集中,也無法實現信息的共享。其次,沒有有效的客戶服務系統,業務范圍較小,無法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務。此外,網上銀行的功能仍較單一,沒有便捷的交易功能,僅能實現簡單的信息查詢。
5、銀行從業人員的素質不夠高
在金融創新當中,需要的銀行從業人員包括決策人員、一般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決策人員主要的職能是針對創新業務進行統籌分析,了解該項業務的發展前景、盈利狀況,并對其實行作出最終的決策。一般業務人員則需掌握我國的相關金融政策,并能夠對國內外的金融產品有較深入的了解,為客戶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務。開發人員則主要進行金融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確保產品具備較強的操作性和較大的盈利潛能。然而,我國的銀行從業人員普遍素質不夠高,缺乏現代商業銀行的業務知識,無法滿足金融創新的需求。
6、風險防范意識較薄弱
從風險防范意識來看,商業銀行因其較強的獨立性,且需要對自身經營的盈虧進行自我消化,因此,應當具備較強的風險防范意識,能夠擁有科學全面的風險防范體系。然而,我國的商業銀行大多由計劃經濟環境當中轉變而來,并沒有市場化運行經驗,且因習慣于國家承擔風險的經營狀態,往往無法轉變經營的理念,風險防范意識較為薄弱。雖然有些商業銀行建立了風險防范制度,但多為應付檢查的表面工作,沒有針對市場風險的具體性防范措施。隨著我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當中的不斷深入融合,我國的金融競爭壓力將越來越大,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
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策略探討
1、加強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理念
為實現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應當加強其金融創新理念,從確立盈利觀念、市場觀念和客戶觀念入手,實現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理念的樹立和深化。就盈利觀念而言,應轉變計劃經濟時期的盈利觀念,注重銀行未來的實際盈利。在以存貸款為考核指標的同時,將銀行經營利潤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指導員工進行銀行的盈利發展,在專業的金融開發人員和決策人員的推動下,實現金融的創新,提升服務的質量,使得銀行產品更加豐富。其次,加強市場觀念和客戶的建立,以市場的需求為經營導向,結合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服務機制,開發創新業務,推出適宜的金融創新產品,以滿足日益豐富的客戶需求。
2、深化我國金融體制改革
深化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以改善商業銀行的運行機制,為金融創新提供基本的體制保障。首先,應當確保銀行內部管理方式和運行方式的有效改革,并轉變經營機制,提高銀行的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其次,在完成主體銀行的深化改革之后,有序有效地推行到分支機構當中,使得分支銀行的管理機制和考核機制都能得到有效改善,確保銀行的體制改革能夠滲透到每個環節當中。此外,為保證商業銀行的有效運行,避免出現違法違規等經營行為,應當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于商業銀行的監督作用,有效約束其在改革過程中以及改革完成之后的經營行為。
3、健全銀行經營管理機制
應當健全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從銀行的內部組織機構和運作機制上入手,實現銀行整體運作機制的健全化和嚴密化,為銀行的金融創新提供重要保障和強勁動力。首先,應當使得銀行的業務流程得到精簡,實現業務辦理的高效化。其次,建立與創新業務同步的管理制度,使得每項創新業務都有明確的操作規程和客戶風險提示,確保金融創新過程擁有嚴密的制度保障。此外,應針對客戶信息進行有效管理,通過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建立,使得客戶信息能夠得到充分掌握,并根據其信息情況了解其服務需求,從而為其提供針對性服務,確保金融服務有較強的針對性和主動性。
4、加強銀行服務和技術創新
未來的商業銀行競爭主要方向即體現在服務和技術上。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將成為商業銀行運行發展的主要目標。因此,應當建立服務創新的理念,將服務創新貫徹到日常工作的每個環節,利用創新的服務來提高銀行的市場影響力,吸引到更多的優質客戶。同時,技術作為金融創新的重要保障,不斷進行金融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才能確保銀行的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應實現銀行科技應用水平的提高,實現辦公自動化,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核算系統惡化決策支持系統,同時,實現業務處理和管理的電子化,為金融創新技術含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5、提高銀行從業人員的素質
金融創新需要充足的人才保障,實現銀行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才能確保最佳的金融創新效果,為銀行的業務拓展和服務優化提供人力支持。首先,應當建立健全銀行從業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機制,明確人員的責任和義務,保證管理過程的公平性和公開性,并建立健全銀行從業人員的激勵機制,使得其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并能夠進行自我的發展和提升。其次,應當健全教育培訓機制,通過完善的培訓實現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以滿足金融創新的技術和素質需求。此外,應注重銀行企業文化的建設,以有效感染人才對于銀行較強的歸屬感,從而增強銀行員工的凝聚力。
6、加強銀行的風險管理
金融創新的有效開展,能夠有效的降低或轉移銀行的部分風險,但其自身也會帶來部分風險,使得銀行的在面對傳統風險的同時,還需有效解決金融創新帶來的新的風險。為此,應當加強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并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制定相應的防范管理辦法。首先,應當建立健全銀行的風險預防體系,通過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和對金融創新活動的有效審查,有效規避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其次,針對不可控風險的發生,當無法實現有效預防時,則應通過提高自身抗風險的能力,將風險造成的損害降到最小。改進資產質量,提升抗風險能力,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抵御。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論文】相關文章:
互聯網金融模式與金融創新論文10-09
互聯網金融在商業銀行盈利的影響論文10-11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論文10-12
互聯網創新引領金融的新時代論文10-13
對金融投資學教學創新研究經濟論文10-13
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創新趨勢論文10-10
金融創新培訓心得02-17
金融創新培訓心得范文02-24
信息化在金融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和創新論文10-12
金融證券論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