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
【摘要】
計算機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現在計算機的使用主要以網絡為基礎,很多軟件的使用,都需要在網絡連接的環境下。而網絡上大量的病毒和木馬,對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安全,產生了很大的威脅。研究在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的概念和作用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的現狀。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論文
現階段,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均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均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在普遍應用的同時,也出現了私有信息被侵犯以及數據損壞的情況,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就會為相關行業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因此,在應用計算機網絡的時候,一定要對其應用安全進行深入的分析,保證各項工作安全可靠地進行。
1、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的新問題
1、1 病毒感染
病毒就是一種編碼程序,將其植入用戶計算機之后,就可以得到用戶的一些信息與網絡應用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病毒往往出現在QQ去聊天的時候,具有黑屏、計算機無響應等情況。起初,病毒只是一種惡作劇,隨著病毒的不斷擴展,一些思想不正的人就利用病毒竊取信息。通常情況下,這些人均是利用一些傳播速度快、破壞力強、繁殖力強的病毒程序竊取信息,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后來又根據不同網絡環境設計了一些相應的病毒。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包括:下載文件、QQ去聊天、接收文件等,不同病毒程序產生的安全問題不同,對計算機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1、2 木馬入侵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普及,病毒問題的網絡應用安全問題主要表現為木馬入侵。以往木馬就是一種依靠傳遞信息進行犯罪的行為,在郵件發送越來越便利的條件下,郵件便成為了木馬入侵的主要途徑。通常情況下,用戶郵箱經常收到一些垃圾郵件,這些垃圾郵件中可能攜帶木馬。如果用戶不小心打開了攜帶木馬的郵件,其中含有的木馬程序就會立即啟動,進而入侵用戶的計算機,在不知不覺中竊取用戶信息,并且對用戶計算機程序進行惡意篡改,導致用戶計算機運行出現差錯,甚至出現計算機癱瘓的情況。
1、3 病毒攻擊
1、3、1 通過傳輸協議發動攻擊
病毒通過特殊協議漏洞,惡意利用超載等形式,對計算機系統進行針對性的攻擊,導致系統出現崩潰或者癱瘓的情況。協議攻擊的典型實例就是通過TCP/IP協議中的“三次握手”漏洞,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攻擊,通過大量數據包流入的方法,耗盡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出現計算機系統癱瘓的現象,影響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
1、3、2 通過操作系統開放端口發動攻擊
在系統軟件中,存在著一些邊界條件、函數指針等漏洞,在地址空間產生錯誤的時候,就會出現惡意攻擊端口服務的情況。病毒利用軟件中的特定報文,使軟件運行出現異常,導致計算機系統或者軟件出現癱瘓的情況。比較典型的實例就是OOB攻擊方式,主要就是對Windows系統139端口進行隨機發送,展開攻擊,導致CPU運行非常繁忙,對計算機系統的正常運行產生一定的影響。
1、3、3 通過偽裝技術對主機發動攻擊
在病毒攻擊中,通過偽裝技術對主機發動攻擊是最為常用的手段。病毒主要通過對路由、IP、DNS等信息的偽造,讓被攻擊主機無法明確請求,導致主機系統出現問題。同時,偽裝技術的應用,使被攻擊的主機系統無法準確判斷信息來源,進而無法做出正確的應對行為,使計算機系統出現崩潰或者癱瘓問題。
2、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的新對策
2、1 病毒防護技術
在計算機網絡應用中,一定要采取相應的病毒防護技術,保證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病毒防護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未知病毒的查殺技術,主要是對虛擬執行技術的突破,結合眾多防護技術優勢,開發出來的一種病毒查殺技術,可以準確查殺病毒。
(2)智能引擎技術,主要就是在掃描技術的基礎上,對其不足之處進行相應的改進,結合其優勢,開發的一種延緩病毒庫的病毒技術。
(3)病毒免疫技術,此種技術主要就是對病毒進行免疫,通過強化自主訪問的方法,對系統進行控制與保護,實現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
(4)壓縮智能還原技術,此項技術可以對文件進行還原與壓縮,從而使病毒暴露。
(5)嵌入式殺毒技術,此項技術主要就是對容易受到攻擊的程序進行保護,通過程序接口的方式,降低病毒攻擊程度,目前,此項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并且適用性較強,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病毒防護技術。
(6)應用殺毒軟件,現階段,我國普遍應用的殺毒軟件有瑞星、毒霸、360、金山等。在安裝應用殺毒軟件之后,必須對文件進行及時的更新,并且對計算機進行定期的殺毒、木馬檢測、系統修復等,第一時間處理系統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針對新購硬盤與軟盤而言,一定要展開殺毒檢測,避免病毒感染,及時修復系統漏洞,保證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
2、2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就是通過自定義安全規則,對系統展開隔離控制的一種技術。首先,防火墻技術能夠對網絡通信予以控制,并且根據過濾技術、狀態監測技術、應用網關技術等相關技術,對內外網通信予以訪問控制。其次,防火墻技術能夠分析網絡數據的合法性,在網絡入口處,對主機和外網交互信息展開過濾,保證信息安全。最后,在防火墻技術基礎上,安全管理人員可以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對MAC、文件傳輸等予以控制,保證網絡的安全。
2、3 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能夠對計算機中沒有授權的入侵現象予以檢測,并且在出現此類情況的時候,進行及時報告,這是一種檢測計算機網絡攻擊行為的常用方法。在運用入侵檢測技術的時候,可以在入侵者沒有危害計算機系統的時候,明確入侵者行為,并且利用系統防護技術,進行相應的入侵驅逐。通過入侵檢測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降低惡意攻擊的危害,并且對入侵行為進行記錄,為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2、4 加密保護技術
對于網絡傳輸數據篡改或者竊取問題,可以進行數據加密保護,將相關數據轉換成密文,如果沒有密鑰,即使被篡改或者竊取,也無法對數據進行有效的還原,這樣就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系統的安全運行。其主要包括兩種方式:對稱加密保護技術、非對稱加密保護技術。對稱加密保護技術就是指加密與解密密鑰是一致的,此種加密方式一般都是利用DES進行計算;非對稱加密保護技術就是指加密與解密密鑰不同,這樣每一位用戶都具有一個密鑰,具有很好的保密性,可以滿足每一位用戶的需求,并且保證了數據的安全。
2、5 身份認證技術
身份認證技術主要就是系統對用戶身份識別的過程,其本質就是對用戶信息展開保護,并且禁止非本機用戶進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用戶的信息。身份認證的手段主要包括指紋認證、密碼認證、動態口令等。身份認證的主要特點就是,只有在確認用戶身份之后,才可以讓用戶進行訪問,避免了非本機用戶對本機用戶信息的篡改與竊取,為計算機的正常、安全使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網絡安全是一個非常系統的綜合問題,涉及了技術、使用、 等方面的知識,在分析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時候,一定要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考慮。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安全策略,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才可以保證網絡信息的完整與安全,為用戶使用計算機提供可靠保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其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在保證網絡安全的時候,需要加強每個人的參與,提高網絡安全意識,進而加強對自身信息的保護,實現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經典]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7-20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7-20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與發展論文10-08
計算機網絡的遠程技術應用論文10-09
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論文10-09
(熱)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14篇07-20
高校管理中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論文10-09
計算機網絡技術生活應用論文10-09
淺析計算機網絡構架及行業應用論文10-09
計算機網絡在電視臺中的應用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