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計算機網絡構架及行業應用論文
摘 要:隨著計算機應用的不斷普及,計算機網絡作為連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產物,已被廣泛廣泛應用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本文著重論述了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及結構組成,分析了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與拓撲結構,并從社會進步與發展“科技能源”的角度,探討了計算機網絡在社會行業中的重要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網絡拓撲; TCP/IP協議 ;數據采集
一、 計算機網絡的內涵及組成
計算機網絡是在網絡協議的控制下,完成對一臺或者多臺計算機的以及終端設備的物理結構上的連接,并運用網絡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以及相關的網絡軟件,實現對不同地域的計算機信息數據的傳輸與共享。
一般來將計算機網絡通常由網絡硬件(即網絡硬件設備)及網絡軟件(起到驅動網絡硬件運行的作用)兩部分組成。在網絡中,網絡硬件對網絡的連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常被譽為網絡系統的“物質基礎”,常見的網絡硬件有:計算機、路由器、調制器、集線器以及相關的傳輸介質(如銅線、光纜等)。網絡軟件是實現計算機網絡得以運行的工具,它的應用不但實現了網絡資源的合理分配與管理,而且為網絡資源的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持。常見的網絡軟件有:網絡操作系統、網絡連接協議、以及網絡通訊軟件等。
二、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通常我們談論到的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是在網絡的分布范圍的角度將計算機網絡予以分類的,其中局域網的應用較為廣泛,它是局限在一個小區域內的網絡連接方式,它具有數據傳輸速度快、可考慮高、誤碼率低、以及對于網絡節點的增減方便快捷的優點。
按照網絡數據的交換方式,計算機網絡分為:電路交換網(運行機理類似與電話交換模式,即在數據信號的發送與接收端建立一個獨立的通信通道)、報文交換網(采用的是存儲與轉發的原理,在接收到傳輸與接收數據請求時,首先把數據存儲在數據的緩沖設備中,并將數據處理后,尋找空閑的發送渠道,將數據傳出)、分組交換網(與報文交換網相比,它增加了電路分組交換功能,即在進行數據傳輸時,先把數據分為等長的數據組,再利用存儲轉發技術進行傳輸,傳輸時,分組交換只占有通信過程中的一段通信通道,從而節省了數據的通信鏈路,提高了網絡數據的傳輸效率)
此外,計算機網絡按照通信媒體的應用,分為無線通信網和有線通信網;按照行業應用又可分為校園網、電子商務網、企業網等。
三、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TCP/IP協議以及無線通信技術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源自與拓撲學,它分析的是網絡單元之間的形狀與性能的關系。在形狀構建方面,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是把服務器等類型的網絡單元看做獨立的點,把數據的傳輸通道看做一條線,通過點與線的結合,探究點線與網絡圖形中面的關系。
3.1 常見的拓撲結構
(1)總線形結構:它采用的是共享數據傳輸路徑的原理,把所有的數據傳輸請求都發送到總線上,并運用總線進行數據傳輸。當發出數據傳遞請求時,總線形結構控制下的數據,可能會被多個節點接受,載通過物理地址的分析,執行數據的接受與否。
(2)星形結構:星形結構是通過點鏈路和中心點的連接來實現信息數據的傳輸的,在中心交換設備接到數據后,對數據加以處理,通過存儲轉發技術與其他的通信站點鏈接,完成數據的傳輸。在星形結構中,中心節點在網絡的穩定與可靠性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3)環形結構:它是一個典型的閉合鏈條式的通信回路。在環形結構中傳遞的數據呈現單方向運行的特點,與其他的工作站點沒有從屬關系,減少了數據傳輸延時現象的產生,從而也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準確率。
3.2 TCP/IP協議
TCP/IP是一個基于雙向約束和定位兩層的程序。TCP協議屬于傳輸層協議,它主要負責數據信息的收集并把這些數據拆分成若干個小的數據包,數據包再通過網絡傳輸到TCP的接收段,接收端的TCP層再把接收到的數據還原成原始數據。TCP支持的應用協議主要有:FTP、Telnet、SMTP等。
IP協議則屬于互聯網的定向協議,它與TCP協議結合共同構成了TCP/IP協議的控制核心。通過IP協議可以將網內的數據定位到指定的接收端上,也就是說,在互聯網的每一個節點上都有一個獨立的、唯一的地址,來實現數據點對點的傳輸。
3.3 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
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在進行數據傳輸時,是在特定的通信協議下進行的,可以說它實現了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有機結合,是一種新型、高效的計算機通信方式。其中,數據的傳輸速率是評價網絡穩定性能的重要砝碼,信道容量決定了網內的最大的信息傳輸量,數據傳輸過程中的誤碼率是衡量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的重要指標。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是以計算機應用以及技術網絡為核心,通過無線的通信線路將不同地域的數據終端以一種特殊的協議方式連接起來。
四、 計算機網絡在行業中的應用
4.1 TCP/IP協議在控制型多媒體教室中的應用
TCP/IP協議由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組成。在多媒體教室的應用中,TCP/IP協議可以向指定IP地址的教室網絡中控主機發出控制指令,完成IP所在教室的智能化、遠程化的控制。TCP/IP網絡的應用,省去了學校額外布線的投資,更無需改變校園網的物理地址。
在多媒體遠程集中控制上,是通過計算機網絡作為數據傳送媒介,用TCP/IP協議的指令模式,向指定的IP地址發出遠程控制信號,對該IP所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智能化控制;在多媒體的智能人性化控制上,除了應用TCP/IP協議定向性外,還體現了TCP/IP網絡的擴展性、可靠性,并可以通過網絡對多媒體設備進行狀態查詢、控制等功能。
4.2 計算機網絡的數據采集在零售行業的應用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加,很多零售行業都在大規模的擴張勢力范圍,當這種分銷網絡受到空間地域限制時,銷售終端的數據采集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通常表現為:終端客戶資料傳遞給總部不及時、無法實現數據的共享等,這樣一來,作為行業的總部將無法準確的判斷市場需求情況,使得企業陷入盲目生產,庫存積壓,成本增加的怪圈。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引入,以及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零售行業的數據采集步入了信息化、網絡化、移動化的時代。尤為突出的是數據采集的掌上管理。它是基于移動終端+ GPRS/CDMA+WAP PUSH+管理后臺的管理模式,并計算機無線網絡和手機GPRS來實現終端數據即時采集和即時管理的。它的顯著優點是:能迅速準確的收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終端信息,使零售行業能及時根據市場情況作出反應和調整。
移動數據采集,一方面是通過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網絡結合對終端數據進行快速收集,再通過計算機的輔助設計功能對數據加以整理,以獲取市場的最新的銷售數據,幫助零售企業制定合理的生產與庫存管理方案,也為銷售總部的經營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化的管理平臺對各個銷售終端的客戶進行售后服務以及“數據庫”的定向營銷。
參考文獻:
[1]郭晉洋;基于IP寬帶網的遠動系統實時數據傳輸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2]袁泉;基于服務元網絡體系結構的實時數據傳輸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3]于奕寧;B/S體系結構在教務管理系統中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淺析計算機網絡構架及行業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經典]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7-20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7-20
(熱)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14篇07-20
計算機技術在傳媒行業的應用論文10-10
計算機網絡營銷在市場中的應用論文10-11
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論文10-11
淺析計算機網絡病毒和網絡安全維護論文10-13
淺析論文開題報告03-08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的應用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