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計算機教學
中學計算機教學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
摘 要:計算機課程教學是一門基礎課程,涉及軟件工具較多,操作步驟對于初學者來說較為繁多,操作過程多變。
在學生初學階段,如何掌握基本的操作,并通過學習讓學生提高興趣是非常關鍵的。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最應該解決的理由。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 教學目前狀況 遵循原則 學科整合
隨著信息時代快速發展,計算機已進入現代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角落,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知識,成了現代人類的“熱門”學科。
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不懂計算機技術的人已經被稱為“新文盲”。
“電腦要從娃娃抓起”。
計算機教育的普及要從小抓起,中學是計算機教育普及的關鍵階段。
計算機學科對中學生來說,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發興趣,要使學生的自發興趣在時間和空間的考驗中成為永恒或更加高漲,就需要教師的智慧了。
中學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們不能把枯燥乏味帶給學生,要使學生們學習得有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
因此,激發學生求知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目前狀況
1、缺乏專業計算機教師。
雖然現在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擁有了具有計算機、信息電子等相關專業的專職信息技術教師,但是數量卻極少,更多的還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或轉行,專業知識可想而知,教學上只能是現學現賣,更談不上對其他老師的培訓和指導了。
2、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興趣點不一致。
由于受家庭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間的水平差距非常大。
少部分家中擁有電腦的同學已經能夠非常熟練地操作電腦,有的甚至可以制作自己的主頁、動畫等,而還有相當數量的同學卻僅會簡單的打字、畫畫,有的連開機都不會,甚至還有極少數同學之前從沒有接觸過電腦。
另一方面,許多對學習電腦知識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學生,究其理由,主要還是被電子游戲所吸引。
在很多學生的概念中,計算機就等于是游戲機。
3、對信息技術教育認識不到位。
首先是學校方面。
由于社會對學校辦學質量優劣的評價標準是基于該校考試評價成績的好壞,這就導致學校的精力都放在語、數、英等幾門主要學科方面,從而忽視了其他學科的教育質量,這其中就包括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
其次是家長方面。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仍然是當前絕大多數家長的主要思想,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才,而他們眼中成才的標準就是以后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學。
加之出于對孩子沉迷電腦的擔心,于是他們不支持甚至反對自己的子女花時間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上。
二、中學計算機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遵循實用性和通俗性相結合的原則。
計算機技術復雜、高深、學生很難理解這些理由。
為了使學生易于接受,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復雜的理由簡單化,把高深的專業術語通俗化,以簡單、通俗、清晰的語言向學生介紹計算機知識。
2、遵循實踐性和理論性相結全的原則。
計算機科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特別注重動手上機實踐。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重點應放在學生的上機操作過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對計算機的使用。
讓學生在上機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3、遵循娛樂性和知識性想結合的原則。
計算機技術雖復雜、高深,但也充滿無窮的樂趣。
計算機中的各種娛樂軟件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讓學生在娛樂中理解計算機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潛在因素,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變“苦學”為“樂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學生親自動手掌握了計算機技術時,會感到莫大滿足和歡樂。
三、中學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有機整合
在實際教學中,計算機教學要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我們不能把計算機教學看作是一門學科,而把它看成是一種工具,一種能達到教學目的的工具,要想盡辦法把計算機教學貫穿到每一門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推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
1、計算機教學能鞏固和提高中學生的英語認識能力。
計算機教學離不開英語。
計算機的操作過程中,無處不是英語詞匯的認識和理解過程。
磁盤操作系統(DOS)的第一個命令就是一個英語詞匯,如復制文件命令“COPY”就是漢語“抄寫”的意思;磁盤格式化命令“FORMAT”就是漢語“格式”的意思;“視窗”操作系統(WINDOWS)也一樣,中是沒有復雜的命令,而是用鼠標(MOUSE)點擊,但它的第一個程序也是一個英語詞匯,如“開始菜單”就是“START(開始)MENU(菜單)”。
這樣,學生可以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認識和鞏固一些英語詞匯,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認識能力。
2、計算機教學能鞏固和提高中學生的漢語的拼音認識能力。
計算機教學離不開漢字操作系統。
漢字系統操作下的漢字輸入法有很多,主要有區位碼漢字輸入法、拼音漢字輸入法、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等等。
在這些漢字輸入法中,最簡單、最適合中小學的莫過于拼音漢字輸入法中的全拼漢字輸入法。
全拼漢字輸入法的編碼好為漢字的漢語拼音字母。
如“漢”的輸入編碼“han”。
中小學生對漢語拼音可以說是最熟悉的,他們在學計算機的拼音漢字輸入法同時可以鞏固和提高對漢字拼音的認識能力。
3、計算機教學能鞏固和提高中學生對漢字結構的認識能力。
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是一種基于漢字筆劃結構的漢字輸入法,它將漢字分解為基本字根,如“型”拆分為“一”、“廾”、“刂”、“土”。
這種輸入法要求對漢字的結構要有很深的了解,這樣才能避開拆字錯誤而輸不出漢字,通過這種漢字輸入法的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漢字結構的理解。
4、計算機教學能發展和提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
中學生的思維形式是從具體的動作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的邏輯思維。
在計算機教育中,中文WINKOWS9.X操作方便,圖形界面美觀。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這些具體、形象的圖形界面來理解和掌握WINKOWS9.X的一些抽象、高深的操作策略和設置策略,從而培養和提高中小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計算機教育是本世紀末教育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工具。
通過計算機教育,可以讓學生理解科學技術在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使他們成為堪當重任的跨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 曾華.談中學計算機教學的五種策略[J].考試周刊.2010年02期
[2] 趙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我見[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年06期
【中學計算機教學】相關文章:
中學計算機教學語言10-07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論文10-08
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10-08
試析計算機輔助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10-08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論文10-08
論計算機教學10-26
小學計算機教學10-08
計算機教學論文10-09
計算機教學的模式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