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統一風電場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原則、內容、深度和技術要求,特制定《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規劃建設的大型風電場項目,其它風電場項目可參照執行。
第二章 編制依據和任務
第三條 進行預可行性研究工作時應對風電場項目的建設條件進行調查,取得可靠的基礎資料。應收集以下幾方面的資料:
1、收集附近長期測站氣象資料、災害情況,長期測站基本情況(位置、高程、周圍地形地貌及建筑物現狀和變遷,資料系列,儀器,測風儀位置變化的時間和位置)和近30年歷年各月平均風速;
2、從風電場場址處收集至少連續一年的現場實測數據和已有的風能資源評估資料,收集的有效數據完整率應大于90%;
3、風電場及周圍1:50000地形圖和1:10000-1:5000地形圖。當場址區地形圖為實測時,應同時提供電子版的地形圖;
4、場址區工程地質資料;
5、風電場所在地區社會經濟概況及發展規劃,電網地理接線圖,電力系統概況及發展規劃等;
6、風電場所在地的自然條件、對外交通運輸情況;
7、工程所在地的主要建筑材料、價格情況和有關造價指標;
8、項目可享受的優惠政策等。
第四條 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務:
1、初擬項目任務和規模,并初步論證項目開發必要性;
2、綜合比較,初步選定風電場場址;
3、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
4、風電場工程地質勘察與評價;
5、初選風電機組機型,提出風電機組初步布置方案;
6、初擬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
7、初擬風電場接入系統方案,并初步進行風電場電氣設計;
8、初擬施工總布置和總進度方案;
9、進行初步環境影響評價;
10、編制投資估算;
11、項目初步經濟評估。
第三章 編制內容和技術要求
第五條 概述:簡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務及本期建設規模。
第六條 建設的必要性:簡述當地煤炭、水能等常規能源及開發條件,當地風能資源的情況,電網的電源組成及電源結構優化的要求。從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角度并結合地區能源結構、電源優化及電力市場的實際,分析論述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及興建本工程的必要性。
第七條 項目任務和規模
1、項目任務:闡述風電場所在地區的經濟現狀及近、遠期發展規劃、電力系統現狀及發展規劃,結合地區能源供應條件,從發電和環境保護以及地區特點等方面論述工程的作用和意義。
2、項目規模:根據項目所在地區的能源資源、電力系統供需現狀、負荷增長預測、本項目對系統的影響和要求,以及項目開發條件,論證并確定風電場的項目規模。
第八條 風電場場址選擇
1、根據規劃報告,選擇若干風電場作為候選場址進行比較研究。
2、論述各候選風電場場址的地理位置、風能資源、工程地質、地形和交通條件。
3、簡述候選風電場場址建設規模及風電機組接入系統條件。
4、根據地形地貌和測風資料,對各候選風電場的風能資源進行初步評價,結合初步技術經濟比較,選定本期開發的風電場場址。
第九條 風能資源
1、根據收集的附近長期測站資料,初步提出相應的評價和結論,并分析該地區風況年變化及季節變化規律。
2、簡述風電場場址處風能資源測站情況(位置、高程、周圍地形地貌及儀器),整理出各測量高度的實測數據。
3、應根據風電場測站資料,整理出風電場風速頻率曲線、風向玫瑰圖、風能玫瑰圖及測風年月平均風速變化(1-12月)直方圖和代表日風速、風功率密度變化曲線,同時計算風電機組輪轂高度年平均風速和風功率密度。
4、對風電場場址的風況特征和風能資源應作出分析和評價。
5、附圖(略)
1)與風場測風塔同期的相關長期測站風速年變化直方圖
2)相關長期測站連續20年-30年的風速年際變化直方圖
3)風電場測站全年的風速和風功率密度日變化曲線圖
4)風電場測站全年的風速和風功率密度年變化曲線圖
5)風電場測站全年的風速和風能頻率分布直方圖
6)風電場測站全年的風向玫瑰圖
7)風電場測站全年的風能玫瑰圖
8)風電場測站各月的風向玫瑰圖
9)風電場測站各月的風能玫瑰圖
10)風電場測站各月的風速和風功率密度日變化曲線
第十條 工程地質
1、概述區域地質概況,評價區域地質構造穩定性,按現行《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確定場址地震動參數值及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
2、初步查明風電場場址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巖體風化、不良地質作用、水文地質、巖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等。
3、初步評價場址的工程地質條件,提出巖土體物理力學性質參數的建議值和地基處理的初步建議。
第十一條 機型選擇和發電量估算
1、機型選擇:根據當前風電機組的制造水平、技術成熟程度、價格以及風電場項目對機組國產化率的要求,結合風電場的風況特征、安裝條件和設備運輸條件,擬定若干不同的機型方案;根據風電場的風況特征,估算各機型方案的理論年發電量,經比較初步推薦機型。
2、風電機組布置:論述風電機組的布置原則,并提出風電機組的初步布置方案。
3、發電量估算:根據風電場現場實測資料或相關補充資料,并考慮各種損耗,估算風電場年上網電量,并提出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和容量系數。第十二條 電氣
1、初步擬定風電場升壓變電所與電網連接點的位置、輸電電壓等級、出線回路數。進行專門的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設計,并繪制風電場地區的電力系統地理接線圖。
2、根據風電場的本期裝機容量和可能的最終裝機容量,初步擬定風電場專用升壓變電所的主接線,選擇主變壓器的容量和臺數,并繪制升壓變電所的主接線簡圖。
3、初擬風電場的電氣主接線方案的設計原則,選用主要設備的原則。根據初選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單機容量和臺數,選擇風電機組出口側和風電場高壓側的電力電纜的型號、規格,并估算長度。
4、分別敘述風電場和升壓變電所監控系統的功能、主要電氣設備的繼電保護配置原則,并列出風電場和升壓變電所主要設備清單。
第十三條 土建工程
1、簡述風電場場址的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場區的地形地貌、該地區的地震設防烈度等。
2、簡述本項目推薦的建筑總體布置方案,包括為生產運行服務的永久性輔助生產房屋、辦公室、生活及文化福利等永久房屋建筑和室外工程,以及供水、供熱、排水等公用配套設施工程,并簡述各建筑物的結構形式和建筑標準。
3、簡述風力發電機組的基礎選型及基礎設計。
第十四條 施工組織設計
1、概述工程對外交通現狀及近期擬建的交通設施,初選場內外交通運輸方式;簡述施工場地條件及自然條件。
2、說明主要建筑材料來源,初選施工用水、電供應方式。
3、初擬施工總布置方案,初估施工用地面積。
4、根據有關方面對施工工期的要求,初擬施工總進度方案。
第十五條 環境影響評價
1、環境影響評價
1)敘述項目影響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狀況。
2)敘述本項目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有關因子影響的預測和評價。
2、節能和減排效益:根據風電場年上網發電量,計算節省的原煤量和減排的S02、C0、C02、NOx氣體和灰渣。
第十六條 投資估算
1、編制說明
1)工程概況:概述工程特性、工程規模、對外交通條件、主要工程量及施工工期;說明主要投資指標;說明資金來源及籌措計劃。
2)編制原則和依據:說明投資估算采用的主要編制原則、依據和方法;說明估算編制的價格水平和費用標準。
3)基礎價格:說明人工及主要材料價格水平、主要設備價格及運輸方式;說明主要建筑、安裝工程單價計算原則。
4)投資分析:分析影響投資的主要因素,并說明投資高低的原因。
2、投資估算表
1)總估算表
2)設備及安裝工程估算表
3)建筑工程估算表(包括臨時工程)
4)其他費用估算表
5)分年度投資估算表
第十七條 財務效益初步評價
1、概述:簡述風電場的項目規模、年上網電量、建設工期及其財務評價計算期(包括建設期和經營期)。
2、財務評價
1)簡述本項目建設資金的籌措和貸款償還條件,并說明資本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外資(如需要時)和內資貸款額度,內外資貸款的利率、寬限期、貸款償還年限,建設期利息及匯率。
2)初步估算風力發電項目的總成本費用,根據建設項目財務基準收益率要求及風電場項目電價測算方法的規定,測算經營期上網電價。進行清償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計算項目財務評價指標,包括全部投資、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工程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資本金利潤率及投資回收期,并提出工程項目財務初步評價結論。
3)財務評價附表
a)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b)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
c)總成本費用表
d)損益表
e)還本付息表
f)財務現金流量表(全部投資)
【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相關文章:
關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10-19
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08-21
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06-04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1-15
編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07-24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指南10-07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流程09-20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點及內容10-23
2016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精選)08-06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精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