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一月初,全國各地都收到霧霾的影響,一些城市PM2.5指數更是突破300!!讓我們通過這份2017年中國霧霾城市排行榜,了解中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吧!
2017年中國霧霾城市排行榜
呼吸困 | 城市排名 | PM2.5年均值 |
難指數 | (微克/立方米) | |
1 | 邢臺 | 131.4 |
2 | 保定 | 127.2 |
3 | 石家莊 | 122.6 |
4 | 邯鄲 | 114.2 |
5 | 衡水 | 107.6 |
6 | 德州 | 106 |
7 | 菏澤 | 100.6 |
8 | 聊城 | 99.8 |
9 | 廊坊 | 99.3 |
10 | 唐山 | 98.4 |
11 | 安陽 | 94.6 |
12 | 淄博 | 94.6 |
13 | 萊蕪 | 93.4 |
14 | 宜昌 | 92.1 |
15 | 臨沂 | 91.9 |
16 | 濟南 | 91 |
17 | 荊州 | 88.8 |
18 | 濟寧 | 88.2 |
19 | 滄州 | 88 |
20 | 鄭州 | 87.6 |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昨日,市氣象臺拉響今年首個“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1月3日10時到5日20時,主城9區將出現能見度小于3000米的霾。市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我市各地以陰雨天氣為主,中東部地區有弱降雨過程,但氣象條件并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
發布今年首個霾黃色預警
市環保局監測中心數據顯示,1月1日至3日,主城區空氣質量指數(AQI)在170~194之間,屬于中度污染。
昨日9:30,市氣象臺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1月3日10時到5日20時,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南岸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將出現能見度小于3000米的霾。市環保局監測中心數據顯示,1月1日至3日,主城區空氣質量指數(AQI)在170~194之間,屬于中度污染。昨日10:00,主城空氣質量指數(AQI)已達194,屬中度污染;15:00,主城各個監測點已基本在200以上,其中,天生監測點達273。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劉毅表示,我市雖然拉響霾黃色預警,但就近幾年情況看,重慶尚未拉響過霾橙色預警,而此次距離橙色預警的標準,即空氣質量指數達500以上,還差得遠。“相關部門在達到霾黃色預警時,就會有相應對策,如嚴控粉塵、實施人工降雨等措施,因此,一般不太可能達到橙色預警。”
迄今已發布11次霾預警
劉毅表示,霾預警分三級:橙色、黃色、紅色,預報的等級用語分別對應為中度霾、重度霾和嚴重霾。3日上午發布的霾黃色預警信號,即中度霾。
霾預警不能隨便發,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空氣質量指數。空氣監測屬于環保部門,環保部門會將監測數據提供給氣象部門,主城監測點如果有10個監測點的空氣質量指數(AQI)達200以上,市氣象部門結合未來天氣趨勢,屬于不利污染物擴散,霾將會持續才可能發布霾預警,并且發布前會報市政府。
自2014年起,市氣象部門開始發布霾預警,其中,2014年發布霾預警3次,2015年發布5次,2016年發布2次。2017年1月3日的霾預警,為我市第11次發布霾預警信號,也是今年首個霾預警。
針對目前的霧霾天氣,有無辦法消散?劉毅介紹,人影辦已做好了人工增雨準備,但能否“增雨破霧”目前無法確定,因為必須要有降雨過程。
《霧霾防護常識十三問》全文如下
1、 什么是霾?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霾一般呈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藍色。根據市疾控中心2013-2015年相關研究發現,霧霾主要成分有水溶性無機離子(硝酸鹽、硫酸鹽和銨鹽離子等)、金屬和類金屬(鉛、鎘、砷等)、碳類物質(有機碳和無機碳)等。
2、霧霾對人體有影響嗎?
霧霾對人體是有影響的!據資料顯示霧霾對人體的影響一般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直接影響:主要是大氣污染物濃度在短時間內急劇增高時,人群可因大量吸入污染物而造成急性危害,出現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癥狀,如咳嗽、咽喉痛、頭痛等癥狀;如果長期接觸會引起慢性炎癥、機體免疫力下降、過敏等。
間接影響:可通過長期的間接效應,如通過影響太陽輻射和微小氣候、產生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形成酸雨等影響我們的健康。
3、霧霾天氣為什么要減少外出活動?
經市疾控中心2013-2015年相關研究表明:在門窗密閉的情況下,嚴重霧霾天氣室內PM2.5濃度要低于室外濃度三至四成,因此建議霧霾天氣時要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尤其要減少戶外運動的時間和強度。
4、霧霾來了要不要戴口罩?如何選擇?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霧霾天如果必須出門佩戴口罩是最主要的防護措施。任何口罩都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建議選擇防護性好的口罩。
根據國家標準,口罩的防護級別由低到高分為四級:D級、C級、B級、A級,分別對應不同的空氣質量情況。A級對應“嚴重污染”,在PM2.5濃度達500 ug/m3時使用; D級對應“中度及以下污染”,適用于PM2.5濃度小于等于150 ug/m3的情況。
口罩使用時應遵照其使用說明佩戴。佩戴時必須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密閉性越好防護效果越佳。
5、佩戴口罩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佩戴口罩。口罩的密合結構和過濾材料會增加呼吸阻力,降低舒適感。不同人群佩戴口罩要注意:孕婦佩戴防護口罩,應注意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如配有呼氣閥的防護口罩,降低呼氣阻力和悶熱感;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而且其臉型小,一般口罩難以達到密合的效果,建議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兒童防護口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等特殊人群佩戴口罩時建議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口罩不適合長時間佩戴,一方面口罩外部吸附了顆粒物等污染物,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口罩內部也會積累呼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長時間呼吸不到新鮮空氣,會使人自身免疫力下降。
非一次性口罩佩戴要注意定期清洗,更換濾膜,不戴時要妥善保存。
6、霧霾天氣戶外活動回家后,如何注意個人衛生?
霧霾天氣外出活動后,衣服、口鼻、裸露的皮膚都會附著霧霾中的大量污染物,可持續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建議外出回家后及時脫掉外衣、洗臉、洗手、洗口鼻,減少污染。
7、為什么兒童和老人要更加注意霧霾防護?
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環境比成人更加敏感;老人機體抵抗力低,通常患有基礎病,霧霾中大量的灰塵、顆粒會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所以兒童和老人更要注意霧霾的防護。
8、霧霾天氣出現咳嗽咽喉痛等癥狀怎么辦?
霧霾天氣人群大量吸入污染物造成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癥狀,如咳嗽、咽喉痛、眼部紅腫流淚等,建議必要時對癥治療,以緩解癥狀。建議有基礎病的敏感人群,霧霾天減少戶外活動的同時也要減少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注意隨時增減衣物,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9、 家庭如何挑選空氣凈化器?
空氣凈化器對凈化空氣有一定的作用。挑選時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明確使用目的,要選購對PM2.5有凈化效果的凈化器;第二要關注凈化器的性能指標,根據國家標準,一臺真正有效的空氣凈化器要做到能效指標“三高一低”:
高潔凈空氣量:潔凈空氣量(CADR)是凈化器的凈化效果指標,CADR值越大,凈化器的凈化能力越強,凈化效果越好。
高累計凈化量:累計凈化量(CCM)值越高,凈化的污染物越多,濾網壽命越長。
高能效值:能效水平越高,越省電。
低噪音量:儀器工作噪音一般低于50分貝屬于相對安靜的,選購時可以觀察樣機進行直觀感受。
第三空氣凈化器要達到凈化效果,必須根據房間面積、凈化器的功率和凈化效率等情況,持續開啟一定時間后才能有效降低室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在購買時需留意產品說明書,一般在產品說明書上都注明了空氣凈化效果檢測單位出具的檢測報告或合格。未給出實驗條件,表述過于簡單甚至絕對化的產品要慎重購買。
10、空氣凈化器使用應該注意那些事項?
空氣凈化器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凈化效果,建議按照產品說明更換或清洗過濾材料。如果發現凈化效果明顯下降或者開啟空氣凈化器以后發現有異味,就要及時更換過濾材料和清洗過濾器。而且空氣凈化器中的凈化材料也是有使用壽命的,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應根據污染程度和使用時間及時更換。室內污染較重時,可以提高濾料的更換頻率。更換空氣凈化器內部材料時要做好自我防護,如更換濾網時要佩戴手套和口罩,防止更換過程中接觸和吸入被截留的有害物質。
11、吸煙對室內空氣有影響嗎?
室內吸煙對室內空氣影響較大,據市疾控中心實驗數據表明,在30m3實驗艙中,燃燒1支香煙,室內PM2.5濃度就可達500ug/m3以上。因此建議避免霧霾天氣時在室內吸煙。
12、霧霾天氣時家庭如何合理烹飪?
居家烹飪也是室內PM2.5的一個重要來源。根據市疾控中心相關研究表明,廚房(門窗關閉)中采用煎、炒、炸等烹飪方式,即使開啟油煙機,其瞬間PM2.5濃度也可突破800 ug/m3;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擴散至客廳、臥室等。而采用蒸、煮烹飪方式時廚房內PM2.5濃度變化不大。因此建議:在霧霾天氣做飯時,應關閉廚房門,并開啟油煙機;天氣重污染期間,盡量采用蒸、煮的方式;完成烹飪后,應繼續開啟油煙機5至15分鐘。
13、霧霾天氣時要如何注意居室環境衛生?
霧霾天氣時人類室內活動增多,在門窗關閉的情況下,可使室內PM2.5濃度逐步上升。因此,建議在重污染天氣居室清掃宜采用濕式清掃法,使用沾濕的墩布、抹布等進行室內清潔,并適當增加頻次。如果霧霾散去應及時開窗通風最少15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