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貿易就業前景分析
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在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應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國際貿易就業前景分析,歡迎閱讀。
一、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領域
從一般意義上來講,國際貿易專業的主流畢業生主要成為三類國際貿易從業人員:海關、商檢、商務局和貿易公司的熟練的貿易業務操作員;科研機構的貿易理論及政策的解讀傳播者;國家政府的貿易政策的制定者。
1、貿易業務操作員
絕大多數國際貿易專業的同學經過4年的本科學習,都會成為熟練的貿易業務操作員。
貿易業務操作員是指那些熟悉貿易流程,為企業達成外貿交易提供服務的人員。
例如,企業商務談判中熟悉貿易條款,能為企業選擇合適的交易方式的人員;為企業提供包括訂立運輸合同、租船訂艙、貨物運輸及裝卸、出口報關報檢等服務的貨物代理;通過了國家報關員資格考試,幫助企業順利通關的報關員;熟悉信用證流程,能正確審單、制單完成信用證結算的人員等。
如果一家企業到國外去進行商務談判,主談人肯定是這家公司的領導,談判人員至少要包括1個技術人員——處理各種技術問題;1個財務人員——合理分析價格;以及1個貿易人員——具體負責合同交易條款。
這一類人才都是接觸最基本的實際業務,要求能夠熟悉并完成某一個或某幾個貿易流程。
2、貿易理論及政策的解讀傳播者
高校從事國際貿易專業學科教育與研究的教師、研究員、國家貿易政策解說者就是貿易理論及政策的解讀傳播者。
現代國際貿易理論起源于西方,約束交易的法規慣例也大多是由國際商會的機構制定的,將這些內容引入國內就需要有專門人員的分析介紹。
一般的,跨國大型企業更關注對國家貿易政策的解讀,他們會及時調整企業戰略,保持其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3、貿易政策的制定者
貿易政策的制定者一般指在國家政府機關或民間行業組織內制定對貿易方式產生影響的政策法規的人員。
加入WTO以后,中國國際貿易各類業務不斷向縱深發展,中國政府的入世承諾不能直接影響企業對外貿易活動,而是要通過對國內相關法規的修改和制定才能直接約束企業行為,這一過程就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二、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待遇
2009年,有調查機構做了一項有關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情況的基礎調查。
調查顯示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3年內的薪酬情況。
(1)畢業生1年薪酬:69%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畢業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6%。
。2)畢業2年薪酬:54%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畢業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2%。
。3)畢業3年薪酬:44%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畢業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3%。
三、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熱門
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政府對外貿易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外貿管理工作,到外貿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業務及國際市場的營銷工作,到國家機關、國民經濟綜合部門、商業部門、涉外企業、合資企業、大型工商貿易公司或企業從事貿易經濟實務操作和經營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等。
四、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潛在行業
1、市場/公關
職業概況:企業通過媒介的介紹、傳播,和觀眾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在公眾面前樹立并強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而在這一系列活動安排中,專業公關是企業的好幫手。
薪酬水平:2000—4000元/月不等。
前景詮釋:隨著渠道管理的盛行,公關人才的需求看漲,這個行業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需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晉升到總監級更需經歷長時間的奮斗。
2、營銷人員
職業概況:國際經濟與貿易同樣需要懂得專業業務的營銷人才。
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后,企業在對外貿易上,開始重視專業知識的作用,有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基礎的銷售職位,逐漸成為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薪酬水平:在銷售這個職位上,報酬的差別很大,不少職位的基礎工資很少,因為報酬完全建立在銷售業績的基礎上,每做成一筆生意都可以得到傭金。
對于工資建立在銷售業績上的銷售人員來講,壓力是巨大的。
但同時,回報也是巨大的。
前景詮釋:優秀的銷售人員需要的素質包括了積極的進取心、堅持不懈的態度、與其他人良好溝通的技巧、給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談中營造舒適氛圍的能力。
3、行政/后勤
職業概況:一般以國際貿易業務為主的企業,要求行政/后勤從業人員有國際貿易專業知識背景,這樣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本企業的日常業務。
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前景詮釋:每家公司針對行政人員,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
但是行政人員不僅要有企業主營業務的專業知識背景,還需要財務管理等知識的支撐。
擴展:
學科介紹
含義
國際貿易學是研究國際間商品與勞務交換過程中的生產關系及有關上層建筑發展規律的科學。作為一門學科;國際貿易學是一種部門經濟學,是經濟學科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研究對象既包括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也包括國際貿易政策以及國際貿易發展的具體歷史過程和現實情況。
國際貿易學是研究國家(地區)間商品與勞務交換的理論與方法的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發展迅速且具有很強實踐性特點的學科。作為一門應用經濟學學科,國際貿易學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企業國際化經營、國際商務與全球營銷、國際貿易風險分析與規避,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制定國際化經營戰略和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國際貿易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分析手段。
國際貿易專業屬于經濟學學科范疇,主要以經濟學理論為依托,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但是在學習這些經濟學之前,要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比如,會計學原理、統計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經濟法、國際商法、證券投資、財務管理、管理學原理等課程。在學習完上述課程之后,就要接觸到國際貿易最核心的知識了,就是國際貿易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即:國際貿易理論、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結算、國貿英文函電、外貿口語、外貿寫作、外貿談判技巧、國際經濟合作、跨國公司理論與實務等,當然最重要的課程為——國際貿易實務,也稱作進出口貿易實務,或對外貿易實務。
研究任務
它的任務是要研究國際間貿易產生與發展的原因和貿易利益在各國間進行分配的制約因素,并要揭示其中的特點與運動規律。
研究對象
(一)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各發展階段國際貿易發展的具體狀況、形態、特點及其規律性;
(二)國際分工與國際市場;;
(三)國際貿易理論與學說,主要是關于國際貿易的原因、基礎、載體、條件、特點、模式、走向及規律的研究與闡釋;
(四)國際貿易政策、措施與管理;
(五) 主要國際貿易參與國對外貿易的理論與狀況,包括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發展的特殊性。
研究意義
歷史上每一代著名的經濟學家都把國際貿易問題作為其經濟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研究和探討。從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重商主義研究如何通過對外貿易帶來財富,到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之后的凱恩斯主義研究如何通過對外貿易創造就業機會;從英國古典學派的代表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研究自由貿易能對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何種利益,到德國歷史學派的代表費里德里!だ钏固匮芯勘Wo貿易會對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帶來何種好處;從馬克思論證對外貿易是阻止一國利潤率下降手段的理論,到列寧提出資本主義發展離不開國外市場的學說。這些經濟學家和經典作家們的理論與學說,為國際貿易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國際貿易就業前景分析】相關文章:
就業前景分析10-05
2022就業前景分析08-03
職業就業前景分析09-15
藥學就業前景分析10-05
法學就業前景分析10-05
翻譯就業前景分析10-05
英語就業前景分析10-05
德語就業前景分析10-05
專業就業前景分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