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孩子交往能力能起到什么重要性
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就必須學會社會交往。那關于培養孩子交往能力能起到什么重要性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培養孩子交往能力能重要性。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交往的重要性。
1、人是社會性動物,人無法離群索居。
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從他人那里獲得信息,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智能,以及溝通協調,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2、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指進行積極的社會交往,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掌握和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及控制自身行為能力,用以適應社會的心理特征。
3、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和活動能力,然而今天我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人們寵著愛著,呵護著,要啥給啥,惟恐待慢著他。
他們從出生那時起就生活在一個“獨立王國”似的單元內,是這個“王國”里的“小皇帝”,他們什么都不缺,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
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有著不良的習性——不合群。
如:有的孩子比較自私,不讓別人碰他(她)的東西;有的孩子有點霸氣,愛發小脾氣;也有的孩子不愛說話,見人就臉紅,害羞靦腆等表現,這些不良的習性將阻礙著他們今后的社會活動。
所以,從幼兒起就開始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4、幼兒將來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能否協調好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能否勇敢地擔負起社會責任,能否樂觀地對待人生等,決定于幼兒期的生活積累和受教育的狀況。
幼兒階段的社會性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比傳播知識、訓練技能更為重要。
二、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的原因
1、城里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容易被嬌生慣養,身上普遍存在著高度自我、任性的特點。
2、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的世界里,缺乏與大自然交流的機會,尤其缺少和伙伴們在大自然中奔跑的感覺,感受不到來自大自然的信息和快樂。
他們集體感和團隊精神弱些,會比農村的孩子對家庭的依賴性更強,加上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去操心,父母全都包辦代替,這樣一來將使許多孩子失去與人交往的機會。
3、有了電視DVD、計算機等現代設備,孩子可以不出家門,就能消磨時間。
電視看得越多,就越缺乏人際交往技能。
因為在看電視時,人總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人的想像力和主動性都受到很大限制。
而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兒童則需要與他人的視線接觸,需要與他人的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需要主動地在頭腦中形成獨特的形象,需要體驗自己行動的效果。
但是電視卻把這些機會都給剝奪了。
也就是說:體驗觸覺、行動、對話等的機會就減少了。
4、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疾病也會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呢?
1、給幼兒創設交往的環境和機會。
2、開展分享活動,教給幼兒交往的方法。
3、舉辦節日活動,增加幼兒交往的機會。
4、開展角色游戲,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5、善于發現優點,創造與集體交往的機會。
6、注意交往中幼兒的個體差異。
7、注意樹立父母的榜樣作用。
怎么培養孩子交往能力
1.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交往教育
父母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喜歡交往,并教給孩子有關交往的從本能力。如教給孩子交往用語:
(1)禮貌用語,如見到同伴主動打招呼:“你好!”“我叫xx。”“有空來我家玩。”
(2)協商用語,如“給我看好嗎?”
(3)致歉用語,如“對不起。’
除了教給孩子交往用語,還應教給孩子交往時的態度、表情、動作。當孩子游戲時,父母可以以“大朋友”的身份參加到孩子的游戲中去,指導孩子正確地使用禮貌用語,會連貫、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等。父母要正確地指導孩子的交往方法,比如,孩子與小伙伴在一起時,要懂得好玩的一起玩,好吃的一起吃,并懂得關心和愛護比自己小的小弟弟小妹妹等。
2.鼓勵孩子與小伙伴交往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交往的需要,如1,2個月大的小嬰兒在父母對他微笑或擁抱撫摸他時,他的小臉上就會露出快樂滿足的表情。因此,對于還不能白由行走活動的孩子,父母要注意經常逗孩子,和孩子起玩,撫摸孩子,滿足孩子交往的需要。當孩子逐漸長大到兩三歲時,孩子開始對身邊的小伙伴產生了交往的欲望,孩子喜歡小伙伴,愿意與小伙伴一起玩,一起游戲。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孩子與小伙伴交往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因此,年輕的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積極與小伙伴交往,讓孩子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掌握交往的方法,學習同伴的優點,掌握協調解決與小伙伴沖突的能力,增進與小伙作的友誼。
3.積極為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與環境
幼兒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環境和更多的交往實踐中才能得到段煉。父母要積極為孩子創立一定的交往條件,創設交往的環境,積極組織孩字的交往。如父母經常帶孩子希望朋友親戚,熱情接待來訪的客人,歡迎鄰居家的小伙伴來家做游戲、玩耍等等。父母在孩子的交往中,要積極正確地引導,而不要妄加千涉。如在孩子之間發生沖突爭吵時,應讓孩子白己去解決,讓孩子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山父母包辦,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也讓孩子學習了與小伙伴協調關系的交往本領。
4.對孩子進行友愛教育
在孩子的社會交往活動中,有時候會出現各種的不良行為,如孩子搶占玩具,故意打人,對長輩沒禮貌等等。這種不良的行為往往會使友好積極的交往轉化為沖突消極的交往,不僅影響孩子之間的友誼,也不利干孩子的健康心理的發展。因此,父母對孩子要多進行友愛教育,如教孩子學會關心別人,學會善解人意教孩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等等。父母可通過講故事、看電視或電影,或通過自身正確的影響等,以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來教育孩子,給孩子樹立友好交往的榜樣,讓孩子明白友好相處的道理,培養孩子的友愛之心。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起很大的作用。作為家長,除了要在外面認真工作、團結同事以外,還應與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在家是時候創設良好的家庭生活氣氛,互敬互愛,團結民主,這樣才會形成孩子的“與人為善”的交往思想。
5.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方式,家長可以帶孩子或邀請鄰居家的孩子來自家玩,或到戶外參與幼兒的游戲,在玩中給孩子提出要求,使孩子在游戲過程中 體驗分享的樂趣。如:一起玩玩具時,不要爭,不要搶,要學會謙讓;搭積木,要告訴孩子團結同伴,和伙伴友好相處,若是孩子這樣做了,其他小朋友 也會這樣做,長此以往,同伴之間就會建立起一種和諧、親密的關系。
【培養孩子交往能力能起到什么重要性】相關文章:
父親對于孩子有什么重要性06-05
關于孩子行為規范有什么重要性09-21
關于幸福家庭對于孩子有什么重要性09-30
孩子閱讀的重要性09-06
培養孩子閱讀的心得01-06
培養孩子的禮貌禮儀08-21
家長培養孩子心得05-06
培養孩子習慣的心得11-24
關于培養孩子的語錄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