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人物孔融被殺的原因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閱讀歷史人物的經歷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人物孔融被殺的原因,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范曄《后漢書孔融傳》曾對此作過詳細的描述。
孔融與曹操交惡是以曹軍攻克鄴城,曹丕納甄氏開始的。
具體有如下幾件事:一、在給曹操書中嘲曹丕納甄氏系“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二、嘲征烏桓。
認為烏桓之所為,相當于古之肅慎氏及丁零,是草芥小患,不值得興師動眾遠征;三、嘲酒禁。
“時年饑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以一種諧謔性質的玩笑語氣說:“天垂酒星之曜,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由是觀之,酒何負于政哉?”文中“多侮慢之辭”。
四、最使曹操難以容忍的是,他上奏《宜準古王畿之制》,主張“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意即尊崇天子,擴大漢室實權,明確與曹操實行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相抵牾,引起曹操的極度忌恨,于是殺機頓起。
歷代許多學者認為孔融與曹操沖突主要是雙方性格矛盾所致。
張璠《漢紀》認為“是時天下草創,曹、袁之權未分,融所建明,不識時務。
又天性氣爽,頗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
……太祖外雖寬容,而內不能平。
”這里說的“不識時務”、“天性氣爽”、“狎侮”等,表現了孔融的迂腐、疏狂的性格。
而“外雖寬容、而內不能平”,則反映了曹操的心理狀態。
陳壽在《魏志。
崔琰傳》中也說:“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
”這里也道破了孔融被殺的雙方性格上的原因,即孔融的“恃舊不虔”與曹操的“性忌”。
此外,袁淑的《吊古文》說其“文舉疏誕以殃速”;顏之推《顏氏家訓。
文章》稱孔融“誕傲致殞”,這些都是從性格因素上去尋求原因。
當然也有人認為孔融“差不多是因為酒送了命的”。
如王瑤《中國文學史論集》講今孔融集有曹操制酒禁二表,皆措辭激昂,為飲酒辯護,而且明指說“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為戒也”。
積嫌成忌,最終惹怒曹公,在狀棄市。
解放以來,許多論著從政治上加以解釋。
如50年代末討論曹操問題時,郭沫若《替曹操翻案》一文認為孔融被殺是由于他與曹操的“法令相抵觸”,呂今果在《曹操是什么政治力量的代表》說孔融是“在政治上對曹操不滿的人”,吳澤在《關于曹操在歷史中的作用問題》中認為曹操殺孔融是為了“清除世族地主反動言論及其代理人”。
60年代相繼出版的一批文學史,也多持此類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的《中國文學史》認為建安七子中,孔融年輩較長,“政治態度與其他六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終于被殺”。
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也認為“孔融政治上是曹操的反對派,終于被殺”。
也有若干著作從派系上分析孔融被殺的原因。
如翦伯贊《中國史綱要》講:“曹操統一中原后,開始向那些不親附自己的士人展開了進攻。
”他聲稱要“整齊風俗”,“破浮華交會之徒”,先后殺掉了最狂妄的名士孔融等人。
表明曹操企圖進一步突破大族名士勢力的挾制,以樹立專制統治。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也寫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于侍才做世,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
”孔融因瞧不起曹操,“多侮慢之辭”,于是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規不軌”的罪名處死。
余冠英在選注《漢魏六朝詩選》時寫道:孔融“性剛直,放言無忌憚”。
曹操憎惡他屢次違忤,不受籠絡,不愿親附,又怕他名高望重,成為自己的反對勢力,終于將他殺害。
這些說法都是從政治上出發來探析孔融被殺的原因的。
1983年《學林漫錄》第七集刊載了徐公持《孔融為什么被殺》一文,以為僅僅從政治上加以分析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因為孔融在許多具體問題上,曾表現出與曹操合作的態度。
在《崇國防疏》中指斥劉表,投入曹操陣營,以他在當時士大夫中
的巨大名聲,助了曹操一臂之力。
招王朗書中,對曹公又大表欽佩。
三首《六言詩》中,也從政治上對曹操加以熱情頌揚,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中把曹操譽為齊桓公。
徐文認為后期除了孔融在政治上確實對曹操有某種不滿外,還應當從他的性格上去尋找原因。
其重要性實不下于政治方面的因素。
孔融疏狂,因為他系名門出身,為孔子二十世孫。
又自少譽滿清流,養成了自視甚高,目空一切的脾性。
他和一些權貴實力人物,向來都不融洽,早年他曾受司徒楊賜之命,奉謁去賀何進由河南尹升任大將軍。
因何進沒有及時接見,他就奪謁還府,投劾而去。
惹得何進大怒,派了劍客要去追殺他。
若不是左右勸阻,孔融早已喪命。
后來他在北海,又同虎踞河北的袁紹結了怨,終于兵戎相見,使袁紹對他恨之入骨。
孔融與曹操的不大不小的磨擦,那種不分場合的冷嘲熱諷,盡管主觀上不一定都具有政治上的敵意,客觀上卻肯定地只會破壞曹操政令的嚴肅性,損害盲操個人的權威,使其終于忍無可忍,因此孔融的被殺,除了政治因素外,還帶有相當濃厚的性格悲劇色彩。
那么曹操為什么要處死孔融呢?
他們兩個人之間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其實孔融在長大之后也是十分有名的一個人,他在很小的時候便表現出了對學習濃厚的興趣,并且很年紀輕輕就掌握了詩書禮法,后來通過讓梨一事名揚天下,成為當時世人稱贊的一個神童。
不過在他長大之后卻喜歡抨擊時事,而且在對當時天下大事進行評論的時候口無遮攔隨心所欲,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不過,由于孔融在當時有很高的地位,所以那些被得罪的人也沒有辦法。但是孔融這一生最做得最錯的一件事就是得罪了曹操。
當時曹操可是敢挾持漢獻帝以命令天下諸侯的梟雄,孔融雖然在當時名氣很高,但是在曹操眼中,他就是一個無用的書生,自己想要他的性命隨時都能取走。不過曹操對于孔融還是十分惜才的,多次給孔融機會,希望孔融能夠來自己手下工作。
但是孔融卻心高氣傲十分驕傲自滿,完全不把曹操的面子當回事,甚至在公開場所羞辱曹操,認為曹操就是一個敗壞國家朝政的奸臣賊子,這就讓曹操對孔融十分不滿。自己好心好意想要讓孔融輔佐自己共謀天下大事,誰料孔融不但不領情,甚至在公開場合羞辱自己。
于是便動起了殺心,但是當時的曹操并沒有下手,真正讓曹操想要殺掉孔融的,是孔融向漢獻帝所說的那的一系列建議。當時漢獻帝明面上還是漢朝的皇帝,但是已經沒有絲毫實權,他只是曹操手下的一個傀儡。
但是孔融卻多次越過曹操,直接向漢獻帝進言,希望能夠削弱曹操的權力,甚至還公開辟護常年不交稅務的劉表等大軍閥。劉表雖然是漢朝后期實力非常強大的一份軍閥,手中掌握著十分龐大的軍隊,但是由于他常年不納稅,使得天下百姓對于劉表也是議論紛紛。
但是漢獻帝卻始終沒有下令對劉表進行討伐,原因就是他想保留劉表的實力,幫助自己擺脫曹操的控制。而曹操自然也明白劉表是自己的一大威脅,因此聯合其他地方諸侯一同想要出兵討伐劉表,正當漢獻帝猶豫不決的時候,孔融進言希望能夠保留劉表的實力。
曹操當然也知道孔融這次向漢獻帝進言完全是為了針對自己,可能他是希望讓劉表和曹操互相針對,以此來求得一種平衡的關系,但是最終劉表還是在曹操等一眾諸侯的聯合攻擊下身敗名裂。
有好幾次孔融還公開建議漢獻帝廢除曹操的爵位,剝奪掉曹操手中的軍隊,以此來求得天下太平。在孔融看來,東漢王朝之所以腐朽無能,天下之所以混亂不止,就是因為曹操等一眾手中掌握大權的諸侯出現,才使得天下大亂。
制止這種情況的唯一方法就是殺雞儆猴,首先剝奪到曹操手上的兵權,以此為戒,那些諸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到恐懼,天下就會太平。但是,當時的漢獻帝手中已經沒有任何權利,雖然他貴為一國之君,但怎會對手中掌握巨大軍權的曹操構成威脅呢。
孔融這次進言,也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曹操忍無可忍,隨便找了一個罪名將孔融處死。當時孔融被曹操殺害的時候還有兩個孩子,其中女兒才只有七歲。曹操在得知這件事后,便要將兩個孩子抓過來一起處死。
那兩個孩子也知道自己即將命喪黃泉,于是那名小女孩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哪有巢穴被人損壞雞蛋還能夠安然無恙的呢?意思就是說,他早就預料到自己會被曹操所害。然后便說了一句,如果死去之后能夠與父親相聚,這正是我們兩個人所期望的,隨后便被曹操處死。
【歷史人物孔融被殺的原因】相關文章:
歷史人物作文03-02
歷史人物小學作文03-03
《孔融讓梨》教案(通用11篇)06-08
歷史人物作文三篇06-01
精選歷史人物的作文3篇05-03
精選歷史人物作文3篇04-30
精選歷史人物的作文四篇05-08
精選歷史人物作文四篇05-06
【精選】歷史人物的作文4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