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物理牛頓運動定律
導讀:牛頓定律是什么?牛頓定律的考點有什么,小編為你總結了全面的知識點。
考點一: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
1.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
(2)牛頓第一定律是慣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只與質量有關
(3)肯定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4)牛頓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實驗總結出來的一條獨立的規律,并非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
(5)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從運動效果上說,相當于物體不受力,此時可以應用牛頓第一定律
2.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a與F、m的定量關系,特別是a與F的幾種特殊的對應關系:同時性、同向性、同體性、相對性、獨立性
(2)牛頓第二定律進一步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決定于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初始狀態
(3)加速度是聯系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的橋梁,無論是由受力情況確定運動情況,還是由運動情況確定受力情況,都需求出加速度
3.對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
(1)力總是成對出現于同一對物體之間,物體間的這對力一個是作用力,另一個是反作用力
(2)指出了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特點:“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質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同時出現、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效果不同
考點二:應用牛頓運動定律時常用的方法、技巧
1.理想實驗法
2.控制變量法
3.整體與隔離法
4.圖解法
5.正交分解法
6.關于臨界問題
處理的基本方法是:
根據條件變化或過程的發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況的變化和狀態的變化,找到臨界點或臨界條件(更多類型見錯題本)
考點三: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的幾個典型問題
1.力、加速度、速度的關系
(1)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決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與加速度的關系,合力只要不為零,無論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為零
(2)合力與速度無必然聯系,只有速度變化才與合力有必然聯系
(3)速度大小如何變化,取決于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方向之間的關系,當二者夾角為銳角或方向相同時,速度增加,否則速度減小
2.關于輕繩、輕桿、輕彈簧的問題
(1)輕繩
①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②同一根繩上各處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③認為受力形變極微,看做不可伸長
④彈力可做瞬時變化
(2)輕桿
①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桿的方向
②各處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③輕桿不能伸長或壓縮
④輕桿受到的彈力方式有:拉力、壓力
⑤彈力變化所需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
(3)輕彈簧
①各處的彈力大小相等,方向與彈簧形變的方向相反
②彈力的大小遵循的關系
③彈簧的彈力不能發生突變
3.關于超重和失重的問題
(1)物體超重或失重是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或對懸掛物體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體的實際重力
(2)物體超重或失重與速度方向和大小無關。
根據加速度的方向判斷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則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則失重
(3)物體出于完全失重狀態時,物體與重力有關的現象全部消失:
①與重力有關的一些儀器如天平、臺秤等不能使用
②豎直上拋的物體再也回不到地面
③杯口向下時,杯中的水也不流出
牛 頓 運 動 定 律
一、夯實基礎知識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理解要點: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運動與力的關系,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屬性——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這就是慣性。
慣性反映了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大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 。
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公式 F=ma. 理解要點:
(1)牛頓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體的運動規律;反過來, 知道了運動,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況
(2)牛頓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時效果,即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它的效果是瞬時對應關系,力變加速度就變,力撤除加速度就 為零,注意力的瞬時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3)牛頓第二定律是矢量關系,加速度的方向總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
(4)牛頓第二定律 F=ma 定義了力的基本單位——牛頓(使質量為 1kg 的物體產生 1m/s2 的加速度的作用力為 1N,即 1N=1kg.m/s2.)
(5)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步驟: ①明確研究對象 ②受力分析 ③運動分析④當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的不同階段受力情況有變化時,那就必須分階段進行受力 分析,分階段列方程求解。
(6)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的動力學問題解題思路圖解如下: 牛頓第二定律 加速度 a 第一類問題 運動學公式 可見,不論求解那一類問題,求解加速度是解題的 橋梁和紐帶,是順利求解的關鍵。
受力情況 運動情況 另一類問題 3、 牛頓第三定律: 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加速度 a 理解要點: 牛頓第二定律 運動學公式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賴性,它們是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 為自已存在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同時變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質的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疊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求它們的合力,兩 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這應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區別。
(5)區分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一對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的共同點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條直線上。
不同點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不同物體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種性質的 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質的力; 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 而平衡力中的一個消失后, 另一個可能仍然存在。
4. 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體具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超重。
處于超重狀態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 F(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于物體 的重力,即 F=mg+ma.; (2)失重:物體具有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失重。
處于失重狀態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 FN(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 的重力 mg,即 FN=mg-ma,當 a=g 時,FN=0,即物體處于完全失重。
6、牛頓定律的適用范圍: y (1)只適用于研究慣性系中運動與力的關系,不能用于非慣性系; FN x (2)只適用于解決宏觀物體的低速運動問題,不能用來處理高速運動問題; Ff x (3)只適用于宏觀物體,一般不適用微觀粒子。
a ay 二、解析典型問題 mgx 問題 1:必須弄清牛頓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ax 300 例 1、如圖 1 所示,電梯與水平面夾角為 300,當電梯加速向上運動時,人對梯面壓力是其重力 的 6/5,則人與梯面間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圖1 . 問題 2:必須弄清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
加速度與力是同一時刻的對應量,即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例 2、如圖 2 所示,一質量為 m 的物體系于長度為 L2 一根細線上,L1 的一端懸掛在天花 板上,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 ,L2 水平拉直,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現將 L2 線剪斷,求剪斷瞬時物體 的加速度。
L1 L2 圖2 θ 1 問題 3:必須弄清牛頓第二定律的獨立性。
例 3、 (多選)力 F1 單獨作用于某物體時產生的加速度大小為 3m/s2;力 F2 單獨作用于該物體時產生的加速度大小為 4m/s2,
則兩 力同時作用于該物體時產生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1m/s . 2 ) 2 B.4m/s . 2 C.5m/s . 2 D.8 m/s 問題 4:必須弄清牛頓第二定律的同體性。
加速度和合外力(還有質量)是同屬一個物體的, 所以解題時一定要把研究對象確定好, 把研究對象全過程的受力情況都搞清楚。
例 4、一人在井下站在吊臺上,用如圖 3 所示的定滑輪裝置拉繩把吊臺和自己提升上來。
圖中跨過滑輪的 兩段繩都認為是豎直的且不計摩擦。
吊臺的質量 m=15kg, 人的質量為 M=55kg, 起動時吊臺向上的加速度是 a=0.2m/s2,求這時人對吊臺的壓力。
(g=9.8m/s2) 問題 5:必須會分析臨界問題。
例 5、如圖 4 所示,細線的一端固定于傾角為 450 的光滑楔形滑塊 A 的頂端 P 處,細線的另一端 拴一質量為 m 的小球。
當滑塊至少以加速度 a= 向左運動時,小球對滑塊的壓力等于零, 當滑塊以 a=2g 的加速度向左運動時,線中拉力 T= 。
圖3 P a A 圖4 450 問題 6:必須會用整體法和隔離法解題。
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相互連接參與運動的系統稱為連接體.以平衡態或非平衡態下連接體問題擬題屢次呈現于高考卷面中,是 考生備考臨考的難點之一.
例 6.質量為 2m 的物塊 A 與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計,質量為 m 的物塊 B 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 ,在已知水 平力 F 的作用下,A、B 做加速運動,A 對 B 的作用力為多少? 問題 7:必須會分析與斜面體有關的問題。
例 7、如圖所示,質量為 M 的木板放在傾角為θ 的光滑斜面上,質量為 m 的人 在木板上跑,假如腳與板接觸處不打滑。
(1)要保持木板相對斜面靜止,人應 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么方向跑動?(2)要保持人相對于斜面的位置不變,人 在原地跑而使木板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么方向運動? θ 問題 8:必須會分析傳送帶有關的問題。
例 8、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 A、B 兩端相距 s=3.5m,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 =0.1,物體滑上傳送帶 A 端的瞬時速度 vA=4m/s,到達 B 端的瞬時速度設為 vB。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傳送帶不動,vB=3m/s B.若傳送帶逆時針勻速轉動,vB 一定等于 3m/s C.若傳送帶順時針勻速轉動,vB 一定等于 3m/s D.若傳送帶順時針勻速轉動,vB 有可能等于 3m/ ) 2
【高一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相關文章:
物理牛頓運動定律01-05
牛頓運動定律中的哲學思想10-05
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范圍教案10-08
牛頓經典語錄10-05
經典牛頓語錄集10-07
《牛頓請客》教案10-08
高一物理期末總結11-19
高一物理教案11-30
高一物理課件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