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資本市場視角下的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想到寫畢業論文就頭疼,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碩士畢業論文范文,希望能幫助大家緩解頭疼!
摘要: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經濟由弱變強之路,可以說就是一個產業不斷調整的過程。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在不同的產業中重新分配社會資源,使資源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這都離不了資本市場的參與。
關鍵詞:資本市場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調整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我國經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激烈的競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國要想贏得競爭,產業結構調整就迫在眉睫。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離不了市場化的競爭機制,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有限的資源流向技術含量高、效率高的行業,控制資金的流向就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突破口,我國需要一個市場化的資本市場來支撐產業結構的調整。因此,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優效率的配置,對于我國的產業升級,增強我國經濟的競爭力,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資本市場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理論
(一)資本市場的相關理論
資本市場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現代經濟的顯著特點就是社會化大生產,這就要求企業應擴大規模,而資本的投入是企業規模擴張的前提。在現實社會中資金持有者與投資者并不是相同的,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和信息不對稱,兩者很難自己有效地達成協議,資本市場將兩者連接起來,促進了資本的形成,因此資本市場是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
資本市場的作用。資本市場是現代經濟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本市場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三個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首先,融通資金,把資金需求方和供給方有效的溝通起來,動員社會閑置資金為經濟發展做貢獻;其次,使社會資源得到最優的配置,使資源從效率差的行業流向效率好的行業,從而淘汰落后的產能;最后,能夠根據資本市場上的參與者的風險偏好和資金實力來分散風險,資本市場上有大量的金融產品,各種金融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是不一樣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建立投資組合,從而分散風險。
(二)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理論
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使一個國家的經濟從低級層面向高級層面發展,F在很多經濟學家對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現在比較認同的觀點有:羅斯托通過研究發現,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一個優勢產業來帶動,這個優勢產業的發展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使整個產業升級調整。赫希曼在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時,認為發展中國家不可以把資源分配在所有產業上,必須把有限的寶貴資源放在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上,進行非均衡的發展,慢慢的實現產業優化調整。
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要義就是:通過一定的機制將整個社會的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使資源流向效益高的產業,從而提高整個經濟社會的效率。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兩種不同的調整機制:計劃調整和市場調整。計劃調整,就是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來決定資源在各產業中的分配;市場調整,就是發揮市場的功能,通過供給和需求的不斷變化來調節資源的分配。但是不管是市場調整還是計劃調整都有不足,計劃調整容易造成對經濟的過度干預,使市場產生較強的擾動;而市場有時候是失靈的,對很多變化的調整都是滯后的,會形成一定的浪費。因此成功的產業結構調整,應該是兩種機制的結合,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推動經濟的發展。
二、資本市場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關系
(一)資本市場與產業結構調整關系緊密
經濟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產業結構的調整,離不了經濟的發展,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時, 面對著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產生了發展新型高科技行業淘汰落后產業的壓力,同時此時積累了一定的資本,有一定的實力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時,政府往往會選擇幾個產業進行大力的扶持,國家會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通過資本市場驅使資金向這些行業流動,同時完善的資本市場也能夠順利完成由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幫助產業資本的形成,從而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資本市場和產業市場血肉相連,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可見一個完善的資本市場對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是多么重要。
(二)完善的資本市場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1、是產業調整的重要條件。資本市場能夠有效的配置資金資源,使資金從效率低的行業流向效率高的行業,因此能夠督促產業進行提高效率的結構調整。資本市場有大量的產品種類,各種類型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和風險偏好進行資產組合,資本市場上因投資者的投資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投資者對各個產業都有一個價值判斷,并且通過做空做多表現在資本市場上,使有效率的產業可以籌得足夠資金,而效率差的產業很難融得資金。在資本市場上可以進行參股、控股等交易,通過股權的集中或分散來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從而加快制度內的結構調整。
此外,完善的資本市場能夠快速有效的實現資本的聚攏,在資本市場形成規模優勢后,就可以為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在資本市場上方便的投融資,可以讓高層次的產業突破資金的束縛,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進行快速的發展,進而帶動整個社會結構的升級。
2、催生主導部門的擴散效應。資本市場能更好的促成主導部門的擴散效應。主導部門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力軍,會有較大的資金需求,沒有完善的資本市場是很難實現的,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和風險分散功能很好的滿足了這一要求。當主導部門高速增長的時期過后,生產效率的提高速度以及生產成本下降的幅度都會降低,這時主導部門的效應會傳到其他行業中去,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會推動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可能會產生更高的生產力,形成新的主導部門。完整的資本市場一般都會有創業板市場,創業板的出現為極富創造力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強大的資金需求,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3、資本市場在產業的各個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產業的初創階段,產業是個新生事物,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風險極高,靠債券很難融得資金,必須靠股票進行籌資。國際上成功的做法是建立二板市場,從而為這些高風險的企業募集到資金;在產業的成長期,企業快速增長,產生了巨額的資金需求,資本市場通過多樣化的金融工具為企業籌集到了足額的資金,加上資本市場上的流動性方便了企業之間的相互參股、控股,在成長階段完善的資本市場有效的解決了企業在資金上的約束;在成熟階段,產業要進行投資的改造升級,以及進行新產品的研制,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資本市場可以通過債券、股票等形式為企業進行融資;在衰退階段,這些產業出現萎縮,投資嚴重老化,大量的資源不能再呆在這些產業,資本市場可以有效的將資源轉移到其他的產業中,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完善資本市場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策略
(一)國際經驗的有益借鑒
1、美國經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美國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蕭條,美國為此開始了長期的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互聯網、通訊技術和計算機軟件等高科技,實現了從制造業向信息業的轉變,同時也用信息化技術改造了原有制造業,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經濟的再次起飛資本市場至關重要,特別是納斯達克,孕育了蘋果、微軟、谷歌等高技術企業。從美國的經驗可以看出,要想使經濟獲得高速的增長,就必須靠創新的推動;要想把高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就必須要有資本市場的配合,要建立二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等平臺,為極富創造力的高科技公司融得足夠的啟動資金,從而將高科技孵化成現實的生產力。
2、韓國經驗。韓國經濟的發展,離不了政府的產業政策,韓國政府為實現韓國的工業化,在不同的時期結合國內外的局勢和需要,會重點扶持一些產業,為這些產業優先注入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產業會不斷的變化,引導著韓國的產業升級。從上世紀80年代起,韓國的產業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整,由傳統的重工業轉向高科技行業,投資的主體由政府變為民間,也就在這個時期韓國的資本市場也逐步由自由走向成熟,促成了韓國的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的優化同時也帶動了韓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深化。韓國的經驗就是:第一,產業調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要同時進行,兩者是絕對不能分開的;第二,資源的配置決不能一直靠政府的引導,這樣會造成資源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資源的浪費,就在適當的時機引入市場競爭,靠市場的力量發揮作用;第三,資本市場的發展要和國家的產業政策結合在一起,還要預防過度的金融泡沫。
(二)資本市場能支持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
我國缺乏高端技術,創新能力不夠,產品的層次比較低,比較優勢薄弱;只有量的擴張而沒有質的突破,我國的傳統行業規模很大,但生產效率比較低下,造成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足;對于高科技發展的投入,還是我國的一個弱項,高科技對我國整個經濟的貢獻很小,發展潛力有限;谖覈膶嶋H情況,參考國際上的成熟經驗,可以確定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方向。首先,提高現有產業的生產效率,使現有的產業升級,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其次,通過對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正確引導,重點扶持我國的優勢產業,通過優勢產業的發展帶動我國整體經濟的調整,同時要關閉落后的產業,讓資源撤出這些領域,杜絕資源浪費;最后,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重點發展高水平的第三產業,讓高科技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從現階段我國產業的現狀和發展重點來看,資源的分配必須要依靠市場的機制,沒有了競爭和市場機制,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就不會有效率。資本的非市場化是造成我國產業不合理的重要原因,產業結構調整首先要進行資本的市場化,完善的資本市場能更有效率的分配社會資源,促進高科技行業的發展,淘汰落后產能,因此完善的資本市場能夠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
(三)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能夠對產業形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可以大大加快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
第一,我國的資本市場投機過剩,戰略投資者過少,因此要加強對投資者的培養和引導,理性投資;第二,我國的金融產品種類過少,政府要降低法律的門檻,促進金融產品的創新;第三,不能僅僅依靠滬深兩市來為企業融資,這樣很多高科技企業籌集不到資金,建立多層次的資本交易市場;第四,進一步加強證劵發行的市場化力度,不論是增發還是配股均要引入競爭,促進產業的結構調整;第五,我國對上市企業的業績表現缺乏約束,要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優勝劣汰;第六,大力發展融資的中介機構,幫助更多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
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引入競爭機制,發揮市場的配置資源功能,會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分配,促進新興行業的發展,淘汰落后的產業,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
四、結論
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表現,經濟發展史就是一個先進產業取代落后產業的過程,推動著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非常不合理,處于世界產業鏈的低端,因此我國面臨著巨大的產業結構調整壓力。我國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很大原因上是因為我國的資源沒有實現市場化,很多產業的發展靠政府的主導,推動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就是要實現資源的市場化。資本市場和產業是緊密聯系的,資本市場的完善,可以引入足夠的市場和競爭機制,合理的配置資源,使新興產業得到足夠的資金等資源,逐步淘汰落后產業,從而實現我國產業的結構調整。因此,我國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促進高科技的發展,提升我國經濟的層次,推動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羅美娟.證券市場與產業成長[M].商務印書館,2001
2.王蘭軍.股票市場功能演進與經濟結構調整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3.王軍,王忠.資本市場作用于產業結構調整的機制探討[J].濟南金融,2002.10
4.洪銀興.資本市場: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資本市場視角下的產業結構調整研究】相關文章:
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研究10-06
低碳經濟視角下產業選擇與對策論文10-09
生存教育視角下小學游泳教育研究論文10-11
淺析產業結構調整的金融支持機理和路徑研究10-08
低碳經濟視角下城市環境研究論文10-08
存體存態視角下的隱喻轉喻關系研究10-05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調研報告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