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碩士畢業論文答辯自述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有關問題研究》,下面我將本論文選題的初衷,研究的背景意義以及文章主要框架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下匯報,懇請批評指導。
選定這個題目來源于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是山東地稅系統的一名地稅干部,××××年,在參加省局的一次培訓會議的時候,大家無意中談到了社保費征繳的問題,當時征管處的一位領導非常自豪的對我們說,當年他是如何的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以及政府的壓力,才沒有將社保費代征這塊業務從社保部門接收過來。當時我心里就有了一個疑問,對于一個部門來說,業務范圍的擴充應該是一件好事兒啊,不僅能夠擴大部門的社會影響力,同時新業務的增加也代表著人員編制的增加、部門經費的增加、領導職數的增加,為什么我們地稅部門不愿意接收呢。后來我私下請教了我們部門的這位領導,他給我說,目前來說,社保費的征收,對于地稅部門來說,只是代征,我們不是執法主體,在具體征管上就會缺乏有效的征繳措施和處罰手段,而且還要和社保部門進行協調配合,地稅部門夾在中間是很麻煩的。從那以后我就注意留心這方面的問題,我就想,如果將社保繳款轉變為一個稅種,是不是有可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呢,于是我就帶著這個想法請教我的導師孫永勇老師,在他的指導幫助下確定了論文課題,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孫老師的耐心指導,同時,我本人也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經過多次修改調整最終成文。
本文研究的核心意義在于,通過針對目前社會保障籌資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我國開征社會保障專門稅種的政策建議,重點對以“稅”的形勢征繳社保資金的優勢進行分析,同時探討社會保障稅種開征的征管模式和可操作性。理論方面,從社會保障籌資理論分析入手,站在合理選擇社會保障資金籌集方式的角度對社會保障稅進行理論研究,明確相關的概念,闡述社會保障稅相關經濟學理論基礎。實踐方面,通過對部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征社會保障稅的模式和經驗進行分析,為我國社會保障資金籌集方式選擇提供理論參考。然后從我國現行資金征繳模式的問題出發,提出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面臨的主要障礙,最后提出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必要準備和具體稅制設計構想。從以上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結構可以概括為,從理論分析和實踐分析入手,提出相關的問題和政策建議,最后從操作層面闡述具體設計構想。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本文的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 文章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第一章 導論部分。
作為本文的開篇,首先論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義,以及相關國內外研究現狀,最后簡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指出文章創新和不足之處。
第二章 社會保障及社會保障稅相關問題概述。
對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稅相關問題以及理論基礎進行論述分析。
第一節 社會保障稅的概況。明確了社會保障稅的相關概念、基本要素、特點、設置的方式、資金的來源渠道、繳款本質以及作為稅收的一般作用等內容。
第二節 社會保障稅相關理論基礎分析。首先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理論,馬克思從應對社會風險的角度,提出的“六項扣除”理論,為建立社保基金提供了理論基礎。然后介紹了庇古的福利經濟學說。他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為基礎,從提高社會總效用的角度,指出在國民收入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只有通過稅收等再分配手段將富人的財富轉移給窮人,才能實現帕累托最優的效用總量的最大化。最后介紹了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他從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的角度,闡述只有通過稅收進行再分配,才能擴大社會支出,刺激消費和投資,實現調控經濟燙平經濟周期的目的。
第三章 社會保障稅的國際比較和借鑒。在這一章里對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社會保障稅收制度及實踐進行介紹,分析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對社會保障籌資方式選擇的影響,為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合理選擇社會保障資金籌集方式提供經驗借鑒。發達國家主要介紹了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社會保障稅體系。發展中國家主要介紹了巴西、智力和新加坡的社會保障稅體系。
第四章 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有關問題探討
這也是本文的核心章節。擬對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包括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障礙等內容。
第一節 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必要性分析
在這一節里首先闡述了目前社保資金籌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包括覆蓋面窄、統籌層次低的問題。收繳和管理上的不統一、不規范的問題以及缺乏相關監督運營機制的問題。同時說明了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優勢,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可以緩解財政支出的巨大壓力。
二是可以提高資金征繳的剛性和法制化程度。
三是可以兼顧公平和效率,統一社會保障資金的收支。
四是可以發揮稅收杠桿作用,調節收入分配。 五是有利于加強稅收體系的國際協調。
第二節 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可行性分析
在這一節里闡述了現階段開征此稅種有哪些有利條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多年來社會統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開征統一的
社會保障稅奠定了征收基礎。
二是多省的社會保障稅式征收的實踐為開征此稅種打下了良好的征管基礎。
三是近年來公民社會保障意識的增強,為社會保障稅的開征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
四是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開征此稅種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五是世界各國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可以學習和借鑒。
第三節 開征社會保障稅需面臨的主要障礙 主要提到了三點內容:
一是我國地區間社會經濟文化狀況的巨大差異與稅收相對統一性之間存在矛盾,需要加以解決。
二是社會保障稅的開征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稅種,比如很可能會影響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的稅基。同時,開征此稅種無形中提高勞動力成本,可能會影響就業市場和企業競爭力。
三是“稅”和“費”之間的轉換和銜接過程中的有關問題需要加以解決。
第五章 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具體設想
包括開征此稅種的一些必要準備以及具體的稅制要素設計等內容,包括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以及具體征管環節涉及的相關問題。
以上就是本文的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
關于論文的不足之處。限于本人的理論水平有限,對籌資的理論分析不夠深入。同時分析方法上,過多依賴經驗分析,缺乏數理推理。
關于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方向。近幾年我在實際工作中包括與全國各省市的稅務同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地稅部門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目前稅收收入受地方政府干預和財政體制的影響較深,地區間稅源惡性競爭時有發生,很多地方都存在一定的虛收空轉、甚至是混級混庫混稅種的現象,如果開征社會保障稅,地稅部門能否在具體的征管操作環節把握好,地方政府會不會考慮到自身利益而強壓地稅部門進行一些違規操作,從而侵蝕稅基,在這一點上我也不是特別有信心?紤]到文章觀點的一致性,這個問題在文中沒有涉及。但是從長遠來看,我認為,社會保障繳款的稅式征收一定是更有效率的,以稅的形勢籌集社保資金必然是一種趨勢,這需要更加深層次的政府績效評價機制和財政體制的改革相配合。這也是我今后想要深入學習和研究的方向!
【碩士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相關文章:
碩士畢業論文答辯自述范文06-24
碩士畢業論文答辯11-13
畢業論文答辯自述11-13
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11-14
畢業論文答辯自述模板11-13
碩士畢業論文答辯(精選7篇)05-26
論文答辯自述11-14
碩士論文答辯ppt10-26
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通用5篇)11-13
論文答辯自述(精選6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