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習慣的隨筆
關于習慣的隨筆1
1、習慣
有一些習慣,讓我有些不該。
習慣了兩手插在兜里,一個人走在傍晚的路上,風吹得臉頰生疼;習慣了蜷在陰暗的角落里,慢慢習慣無聲的哭泣;習慣了開一盞昏暗的燈,在學習時寫一下那些久別了的,文字徹起的華麗段落;習慣了別人說自己的.秘密。
這些習慣是什么時候養成的呢?
也許四開始寫密密麻麻的字的時候吧;也許是上課想打瞌睡的時候吧;也許是告別了童話書的時候吧。
習慣了剪清爽的短法;習慣了穿寬松的長袖衫;習慣了數學課上寫作文。
不該逃避,不該拋棄。
可我有什么辦法呢?
2、不得已
有些不得已,讓我變得虛偽。
不得已在老師面前裝做很乖的樣子;不得已每天放學到家就要拖著書包進臥室;不得已在老師巡視到身邊時埋頭苦學;不得已在父母朋友面前規規矩矩;不得已給自己的競爭對手說自己昨晚8點就呼呼大睡了來迷惑她。
我為什么要不得已?
因為這個世界不能由我主宰;因為這個世界惡總是比善多;因為這個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我不知道。
不得已忘記他,不得已鎖上日記,不得已撕掉未完成的小說,不得已收起五彩的顏料。
我知道必須這樣,可我仍然不愿。
3、靈感
一放假,靈感就全沒了,真的,不然,我不會如此無聊。
我覺得我快要死了。
關于習慣的隨筆2
這次暑假,我和媽媽去臺灣玩了一圈。
先去的并不是臺北,是高雄。到高雄的第一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去了高雄最有名的夜市——六合夜市。這條街很長,很寬,路邊全是各色臺灣小吃的鋪子和流動車,我先和媽媽看見了個叫大腸包小腸的東西,便心急火燎跑過去,付了錢,剛準備轉身離開,鋪子的主人就突然說:“謝謝您!”我當時便愣了一下,不過也沒有怎么在意。往后走,又看到了一個特色的東西——愛玉冰,我跑上前去,站在那個攤前看了好久,那個鋪子的主人看我在那兒躊躇不定,從邊上走過來:“小妹妹,你要什么?”
“這個是什么?”我指這一個小瓶子,里面裝著很奇怪的東西,說是果凍吧,也不像,說是水吧,也不像。“這個呀,這個就是愛玉冰啊!”
“我只聽說過愛玉冰,但是這到底是什么呀?”我隨便嘀咕了一下。
“它是用一種叫愛玉的種子曬干、揉碎,入入水中攪拌成“凍”狀。就是這個了。”那個攤主頓了頓,又繼續說,“我還有建議呢,你可以把它和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都混在一起吃,比原來的也好吃很多”
攤主指了好多個東西給我看,雖然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我還是照著她說的買了。
“小妹妹,你要買大杯還是小杯?如果是一個人,我建議你買小杯,如果是兩個人去買,大杯好了,買兩個小杯,不劃算呢。”她邊加調料邊跟我講。
“那就大杯好了。”
“好啦,小妹妹給你,謝謝。”轉眼間,她已經把一個大杯的'愛玉冰打包好了,送到了我的面前。
“……”我接過愛玉冰,剛想說出的話卻咽回了肚子。
好熱情啊……我想。在無錫買東西時,有過這種情況嗎?
我繼續走,在那條長長的,寬寬的街上,有好多好多,數不過來的美食。
聽說一種叫做度小月擔仔面的東西應該很好吃,看到了,便坐在店鋪桌子邊的椅子上,一個伙計就跑過來拿著一個菜單:“二位好,請問要吃什么?”
“這個,還有這個。”
“好的,謝謝。”他繼續記,“還有嗎?”
“不用了。”
“好的,謝謝,馬上就來,請稍等。”
其實并沒有多久,他就來了:“讓你們久等了,對不起。請慢用。”
我吃完面,又往前走。看到了一種很香的烤肉,叫骰子牛。去買了一份,那烤肉的人在烤肉的時候還說:“您稍等,謝謝。”
就連我路邊買了個玉米棒,那個賣玉米的阿姨還說:“謝謝你哦,小心燙哦。”
這……這什么情況啊?為什么要謝我啊!我干什么了嗎?這下我完全摸不著頭腦了:“媽,他們謝我干什么?有,有什么好謝的?”
“這,這應該是一種習慣吧。”
“什么習慣,要一天到晚說謝謝的呀!”我更不理解了。
“習慣于感恩呢?”媽媽問我,我卻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我們不是用錢去買他們的東西嗎,哪里存在所謂的感恩呢?”
媽媽并沒有回答。
繞了臺灣大半圈了,卻幾乎都是這種情況,每次都搞得我摸不著頭腦,媽媽也不給我解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來臨走了,到臺北去買肉松。媽媽要去左邊,那個營業員要去右邊,貨架之間太窄,結果她們就撞到一起了。再準確點兒說,是老媽一轉身,然后撞到了營業員。可是讓我無法理解的一幕又出現了,那個收銀員幾乎沒有經過半點思考,就脫口而出了一句:“對不起。打擾到你了。”然后就匆匆往右邊走去。
我沒有問,憋著,到了機場才悄悄的問老媽:“媽媽去買肉松的時候,是你撞的她吧?”
“對呀。”
“那為什么不是你道歉,是她道歉呢?她要到什么歉呢?”
“我不說,她不說,這場面不就尷尬了嗎?”
“習慣嗎?”我問。
媽媽,還是沒有回答。但是,我想我可能大概已經懂了。
“習慣啊。”
關于習慣的隨筆3
在別人眼里我是一個活潑。心細,做事有序的孩子,可我有時做事卻丟三落四,馬馬虎虎。對于這個不好的習慣,媽媽不知說了多少次,我總是把它拋到了九霄云外,沒放在心上。依然做自己的小馬虎。
有一次,老師留了一大堆的作業,我飛奔回家后,剛要寫作業,一翻書包,才發現自己的作業本和筆袋落在了班級,我一瞬間,全身是汗,全身像有火在燒著,我趕緊告訴媽媽,媽媽帶我去學校,可惜大門已經關了,看門的老爺爺不讓我們進入校園,說這是規定。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我問媽媽該怎么辦,媽媽說:“我給你們班主任打電話吧,讓她和老爺爺說一下,讓我們進去拿東西。”終于,經過老師的保證,我們進去拿出了本子和筆袋。回到家,媽媽生氣地說:“你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我平時說你,你不吸取教訓,非要弄出點事情來,你才肯罷休,還好是件小事,萬一壞了大事,你后悔都來不及。”我松了一口氣,這次可長了記性,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想要改掉這個毛病。
每個人都有一些習慣,或好或壞,習慣對我們相當重要,一個好的習慣可以使我們終身受益,可以讓我們成功。媽媽曾告訴我說:“注意你的習慣,它會決定你的未來和命運。
習慣是我們長期重復地做而導致的',我要從每件小事做起,從小埋下好習慣的種子,長大后讓好習慣伴隨我成長。
我相信有了好習慣就像嚴冬里遇到了炭火;像酷熱的夏天遇到了濃蔭;像浮躁的心靈吹來清爽的涼風;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燈塔,我一定要養成好習慣,讓好習慣決定我的未來。
【習慣的隨筆】相關文章:
關于習慣的隨筆08-23
這樣的習慣_隨筆03-17
這樣的習慣隨筆03-17
散文隨筆習慣11-29
好習慣生活隨筆10-07
只是習慣-隨筆日志10-05
習慣與沉默美文隨筆10-11
習慣成自然隨筆02-21
幼兒傾聽習慣教育隨筆07-02
教育隨筆-把快樂養成習慣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