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教師閱讀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隨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閱讀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閱讀隨筆1
我班里有一位叫陽陽的孩子,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也從不與教師或小朋友交流,每天就喜歡在活動室里跑來跑去,快樂的時候會高聲喊叫,生氣的時候會就地打滾。我很擔憂陽陽的發展,所以格外關注他。在觀察中,我發現陽陽除了喜歡在活動室里跑,有時還會在閱讀區里停留,常常會把書架上的書搬到地上,然后再放回去,偶爾也會拿起其中一本翻一翻。我意識到這也許是引導陽陽的契機。
一天,我拿著繪本《和爸爸一樣》,故意坐到陽陽身邊閱讀。不一會兒,我感到他向我投來了好奇的目光,便舉起書轉向陽陽:“陽陽,你看過這本書嗎?”他搖搖頭。我連忙說:“那你想看嗎?我們一起讀這本書好嗎?”“好!边@是陽陽第一次認真地回應了我。那天,我和陽陽一起讀完了這本繪本,心情如陽光般燦爛。
從此以后,我經常找機會和陽陽一起讀書。我發現那些內容幽默、色彩鮮艷、視覺沖擊力強的繪本是他的首選,所以我經常會在閱讀區投放一些他喜歡的圖書,以吸引他去閱讀。我除了陪他閱讀,還會就書中的內容與他作些簡單的交流。開始他的話很少,但我還是不厭其煩地與他交流,只要他能和我互動起來,哪怕只是一個眼神、一個肢體動作,我都會給予鼓勵。漸漸地,他看的圖書越來越多,和我的`交流也多了起來。有時他還會主動問我一些問題。再后來,我就引導陽陽與小朋友一起閱讀,就這樣,陽陽和小朋友的交流也慢慢地多了起來,并且也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戲了。
因為閱讀,陽陽打開了心扉,愿意向教師傾訴自己的想法,愿意與小伙伴們分享自己的感受,逐漸建立了自信,融入了集體。這就是我和陽陽的讀書故事,它沒有激動人心的場面,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有著最真實的成長記憶。
幼兒教師閱讀隨筆2
今天有幸看了由吳放著作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的書籍。在翻閱目錄的時候,一下就被有關美術標題所吸引,“幼兒美術欣賞的特點”有感而發。
培養幼兒欣賞作品的能力,不僅能提高幼兒鑒別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幼兒的自身的能力,同時也是為之后幼兒學習技能和創作作品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雖說這是教師經常去做的事情,但并沒有受到重視。教師自身沒去重視它,小朋友怎么會去認真呢!就譬如我在進行印畫活動《多變的云》時,在最后一個環節交流幼兒作品出現了問題。當我問到,“你覺得哪副畫好,為什么?”時,孩子們都沒有去仔細地思考就直接說到,“好看!”我又追加地問,“好看在哪里?”他們卻說不上來了。這平時難道沒有問過,沒有說過嗎?都不是,經常進行的環節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之后我想了很久,其實就是在平時幼兒在進行美術活動的時候,教師沒有注重到細節上,如讓幼兒觀察顏色的多樣性上,畫的圖案上和其他同伴上有什么不同,讓幼兒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相信孩子們才會去欣賞同伴的作品,才會懂得欣賞,在懂得欣賞的基礎上才會去探索和發現,才會創作出好的作品出來。因此要創作出好的作品是一環扣一環的,一環出錯了,就會影響到其他環節。那怎么樣才能讓幼兒更好得去欣賞呢?在通過閱讀吳放著作之后,我有所感悟和啟示。教師和幼兒往往比較注重審美結果的獲得,而忽視了審美欣賞過程的融入與參與。首先在美術課上和日;顒又袨橛變禾峁┴S富多彩的美術欣賞材料,是豐富幼兒美術經驗,提高幼兒藝術鑒賞力的好方法,值得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大力推廣。
另外欣賞遠比理解要重要得多,教師常常在欣賞范畫的時候會問,“你喜歡它嗎,喜歡在哪里?”等類似的問題,但幼兒卻一下子不能說出個所以來,教師就會很著急,是不是孩子們理解不了了,甚至有時候一定要將幼兒引導到自己的理解上,這樣就會產生了誤區,長此以往下去就會使幼兒在這方面的興趣和快樂都剝奪了。其次當教師在準備美術欣賞課時,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需要,不可能全班幼兒的欣賞水平步調一致,教師要注意滿足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
【幼兒教師閱讀隨筆】相關文章:
《童年》閱讀隨筆03-31
隨筆散文閱讀02-26
英語閱讀的教學隨筆10-10
培根隨筆閱讀心得02-11
閱讀教學隨筆02-07
有關閱讀的隨筆美文02-13
短篇隨筆散文閱讀05-28
幼兒教師隨筆08-17
閱讀隨筆慶幸曾經擁有03-05
得到亦是幸福閱讀隨筆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