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育隨筆-老師請您走慢點兒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教育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教育隨筆1
為了安全,每次戶外活動我都要求孩子們排好隊跟著老師一起下樓。可每次排隊開始時隊伍還很整齊,或者是說排在前面的孩子整齊,而隨后后面的孩子就會亂糟糟地沒有秩序。為此我總要在排隊之前費很大的功夫強調排隊的規則,然而情況并未有所好轉。
直到有一天孩子的一句話,才讓我找到了事情的真正原因。
這天像往常一樣,強調了如何排隊下樓后,我在前面帶著小朋友們往樓梯口走。開始時我會時不時地回頭看看孩子們的.情況,一切都很有秩序。到了樓梯口,我用同樣的速度邁開步子就下樓,只聽緊跟其后的王一帆一邊很賣力氣地下著樓一邊情不自禁地發出了一聲抱怨:“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我都跟不上了!”雖然聲音很小,但我還是聽到了。我停下腳步,回頭看著孩子們下樓的情況,這才發現:有的孩子很努力地要跟上最前面的孩子,無奈自己的動作不是很靈活;而跟在后面的動作發展較好的孩子看到最前面的孩子跟著老師跑著下樓,就很興奮地超過隊伍跟著跑起來。于是就有了這種情況:下樓慢、手扶欄桿的孩子后面跟著一隊遵守紀律但很著急的孩子,樓梯間跑著一些速度快但不遵守規則的孩子。
我叫住正跑得興奮的劉梓哲問:“你為什么不排好隊?”他說:“曹哲走得太慢,跟不上前面的小朋友!”我又小聲問王一凡:“是不是老師走得太快了,你們跟不上?”他點了點頭。這下我才明白為什么每次下樓前再三強調要排好隊一個一個下樓,而下樓時又會出現很多的“不遵守者”。
我及時調整步伐與速度,走走停停,不斷觀察后面孩子的情況,這樣動作慢的孩子能跟上,動作快的孩子也不用著急,隊伍自然而然也就整齊了。
我們常說要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看到的,同樣,我們也要放慢腳步,用孩子的速度來走路!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的成長路線,從孩子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老師們,你放慢腳步了嗎?
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教育隨筆2
為了安全,每次戶外活動我都要求孩子們排好隊跟著老師一起上、下樓。可每次排隊開始時隊伍還很整齊,或者是說排在前面的孩子整齊,而隨后后面的孩子就會亂糟糟地沒有秩序。為此我總要在排隊之前費很大的功夫強調排隊的規則,然而情況并未有所好轉。
直到有一天孩子的一句話,才讓我找到了事情的真正原因。
這天像往常一樣,強調了如何排隊上樓睡覺后,我在前面帶著小朋友們往樓梯口走。開始時我會時不時地回頭看看孩子們的情況,一切都很有秩序。到了樓梯口,我用同樣的速度邁開步子就上樓,只聽緊跟其后的一個小朋友一邊很賣力氣地上著樓一邊情不自禁地發出了一聲抱怨:“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我都跟不上了!”雖然聲音很小,但我還是聽到了。我停下腳步,回頭看著孩子們上樓的情況,這才發現:有的孩子很努力地要跟上最前面的孩子,無奈自己的動作不是很靈活;而跟在后面的動作發展較好的孩子看到最前面的孩子跟著老師跑著上樓,就很興奮地超過隊伍跟著跑起來。于是就有了這種情況:下樓慢、手扶欄桿的孩子后面跟著一隊遵守紀律但很著急的孩子,樓梯間跑著一些速度快但不遵守規則的孩子。
我叫住正跑得興奮的一個小朋友問:“你為什么不排好隊?”他說:“前面的小朋友走得太慢,跟不上其他的`小朋友!”我又小聲問了一個小朋友:“是不是老師走得太快了,你們跟不上?”他點了點頭。這下我才明白為什么每次下樓前再三強調要排好隊一個一個下樓,而下樓時又會出現很多的“不遵守者”。
我及時調整步伐與速度,走走停停,不斷觀察后面孩子的情況,這樣動作慢的孩子能跟上,動作快的孩子也不用著急,隊伍自然而然也就整齊了。
我們常說要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看到的,同樣,我們也要放慢腳步,用孩子的速度來走路!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的成長路線,從孩子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老師們,你放慢腳步了嗎?
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教育隨筆3
這個老師很細心,把孩子們排隊下樓梯的一個小秘密記錄了下來!
也許我們從小班開始就教育幼兒上下樓梯要靠右走,不奔跑、不跳躍、不擁擠、不交談,扶好把手等安全知識。也許你會埋怨為什么每次下個樓梯總是亂七八糟、零零散散,有的會拉下很大一截,然后又跑著跟上隊伍。也許你把責任都推給了孩子,總是責問他們為什么上下樓梯不跟上,是不是在說話、吵鬧、東張西望。那么,你有沒有想過孩子上下樓梯的速度,而你有沒有放慢腳步等等他們呢?看了這篇文章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突然覺得自己好慚愧,原來一直以來最主要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于是,第二天天氣很晴朗,我趁帶孩子們下樓做操有意地觀察了孩子們的上下樓梯。這天像往常一樣,強調了如何排隊下樓后,我在前面帶著小朋友們往樓梯口走。開始時我會時不時地回頭看看孩子們的情況,一切都很有秩序。
到了樓梯口,我故意用同樣的速度邁開步子就下樓,到了二樓樓梯口我停下腳步,回頭看了看孩子們下樓的情況,這才發現:有的孩子很努力地要跟上最前面的孩子,無奈自己的動作不是很靈活;而跟在后面的動作發展較好的孩子看到最前面的孩子跟著老師跑著下樓,就很興奮地超過隊伍跟著跑起來。于是就有了這種情況:下樓慢、手扶欄桿的孩子后面跟著一隊遵守紀律但很著急的孩子,樓梯間跑著一些速度快但不遵守規則的孩子。我又故意叫住正跑得興奮的祝雪晨問:“你為什么跑?”他說:“陸心妍走得太慢,落下好大一截了!”我又小聲問米米:“是不是老師走得太快了,你們跟不上?”她點了點頭。
這下我確定以及肯定了自己的問題。明白了為什么每次下樓前再三強調要排好隊一個一個下樓,而下樓時又會出現很多的.“不遵守者”。做完操上樓梯時,我及時調整步伐與速度,走走停停,不斷觀察后面孩子的情況,這樣動作慢的孩子能跟上,動作快的孩子也不用著急,隊伍自然而然也就整齊了。
我們常說要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看到的,同樣,我們也要放慢腳步,用孩子的速度來走路!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的成長路線,從孩子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老師請您走慢點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大班教育隨筆-老師請您走慢點兒09-17
關于走的隨筆05-25
雨中,走一走隨筆07-22
老師的教育隨筆05-08
老師教育隨筆09-23
教育老師隨筆02-03
老師教育隨筆09-29
推薦老師教育隨筆05-10
幼兒老師的教育隨筆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