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15篇[優]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教育隨筆1
今天課間操后,我看到教室內的地上有紙,要求孩子們把地上的紙拾起來,當孩子們聽到我的話后,都爭先恐后的蹲在地上拾起來,只有張靜涵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看到她這樣,我問她:“你為什么不拾紙?”她說:“不是我扔的。”聽到她的話后感到有些生氣,就說:“誰規定不是你仍的就不拾?”她仍然坐著不動,以前她經常是這樣的。所以,我決定召開一次討論會。
上課了,我跟小朋友們說:“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如果地上有紙,但不是你扔的,該不該拾起來?”當小朋友聽到我說的話后,都紛紛議論起來,大多數孩子都說要撿起地上的紙,又有個別孩子提出了相反的意見。我讓小朋友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時,張雨涵小朋友說:“地上有紙,雖然不是自己扔的,但是如果不拾起來,地面會很臟,地上亂糟糟的,會破換我們的心情的。”這時張智皓又說:“保持環境衛生,我們人人有責,應該拾起地上的紙。”“對,對。對,應該拾起地上的紙,這樣地面會干凈的。”又有幾個小朋友說。我又讓持相反意見的`孩子說出自己的理由,他們的理由是:誰扔的誰拾,這樣是對他們的懲罰,他們會記住的,以后就不再往地上扔紙了。當孩子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后,我分別對他們的意見進行了肯定,因為都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孩子們已經有了是非觀念。但是我最后又強調了隨便扔紙是不對的。當我說到這里,聽到張智涵小朋友說:“老師,我錯了,今后不再往地上扔紙了,”聽到他的話后,我非常高興,因為他能勇敢的承認錯誤了。可見我的教育方法是有效的,今后要采取多種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爭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2
今天上午我組織幼兒上了一節游戲課,“搶椅子”的游戲,在游戲中我講解了游戲的規則,和玩法。在第一輪“搶椅子”游戲戲中,我請了十個小朋友為一組。游戲中每一個幼兒的個性都充分的反應了出來。第一次鈴聲停后李子玉被淘汰了,接著第二次第三次,可是在第五次問題來了鈴聲停后李俊瑤和崔新坤同時搶到了一把椅子。這時他們兩個又同時站起來讓座了最后李俊瑤留下來。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兩位為了一個玩具差點吵起來。這是怎么啦?事后我問崔新坤今天怎么不爭了呢。他的回答好讓我欣慰。老師你不是說小朋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謙讓。是的,我們在平時活動中就是讓幼兒懂得大家在一起關心、愛護、幫助謙讓,世界才是七彩的,生活是美好的,豐富多彩。
幼兒教育隨筆3
這幾天,我感冒了,頭疼、喉嚨疼,但還得堅持上班。
孩子們聽到我沙啞的聲音,比平時安靜了許多,活動時,幾個小朋友圍在我身邊問:“老師,你感冒了嗎?“老師,你頭疼嗎?”還有幾位小朋友向我介紹經驗:“老師,你多喝水,喉嚨就不啞了。”
“老師,你喝大青葉吧,媽媽感冒時,就喝大青葉,可管用啦!”
“老師,你買個罐頭吃吧,打火。”
連幾個調皮的小家伙也趕來向我“獻計獻策”。
看者孩子們關切的'眼神,聽著他們純真的童言,我陶醉了,病痛已與我無緣。
我愛這群孩子,孩子們也把他們純潔的愛奉獻給了我。
幼兒教育隨筆4
我班今天有個活動,是新學期開始了,小朋友之間用互換禮物的形式認識朋友。孩子們懷里都抱好了將要交換的禮物。
李澤儒的禮物是一包糖,手提式包裝非常漂亮,很是誘人。我請他第一個來送禮物。他說“我想把禮物送給每個小朋友。”我問“為什么?”他眨了眨眼睛說“我的糖很好吃,我想讓他們都吃到我的糖。”真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于是,我幫助他打開包裝,請他去分禮物。我對小朋友提出建議,如果你收到李澤儒的禮物,就送給他一個擁抱或者一個kiss。小朋友都照我的話去做了。李澤儒最喜歡的彤彤得到禮物后,她高興地在李澤儒的臉上親了一口,看他一副幸福的樣子,我也為他而高興。
等他把手中的糖都分給小朋友之后,我請他站到我面前,然后問:“李澤儒,為什么小朋友這么喜歡你呀?”他說“因為我給大家糖吃了。”我故做驚奇的樣子,“哦,你對大家這么好,難怪大家都喜歡你呢?”他笑了笑。“那你以前打小朋友的時候,他們有沒有親過你呢?”他搖了搖頭說:“沒有,我打他們,他們也打我了。”“是嗎?所以李澤儒要對小朋友好,小朋友才會喜歡你,知道嗎?”他用力地點點頭。我繼而轉向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李澤儒對你們這么好,還給你們糖吃,你們喜歡他嗎?”小朋友用很大的聲音回答說“喜歡”我順勢引導小朋友“我們一起謝謝李澤儒吧”孩子們齊聲說“謝謝李澤儒”。我也在他高興時候抱起他響響地親了一口。
通過這次互贈禮物活動,我要讓他知道“你對別人好,人家也會對你好”這個簡單道理。教給他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有利于他與人融洽地相處,更好地與人交往。
幼兒教育隨筆5
教學方法很多,效果卻不同。在實踐中我嘗試運用“無聲教學法”,效果不錯。
每學一首兒歌,當教過兩遍后,幼兒大致了解兒歌的內容,興趣就有些減退,注意力也不再那么集中,這時,我就對幼兒說“小朋友,現在看誰耳朵靈,眼睛亮,知道老師再教哪句兒歌,看誰學的快。”孩子們突然看見我只動嘴卻不出聲,注意力馬上集中到老師的嘴上,開始興致勃勃地根據口型去分辨判斷老師說的是兒歌的哪一句。判斷出來后,我再逐一講解,幼兒既記得牢,又理解的快。
當我用“無聲教學法”教過幾遍后,孩子們很快記住了,并牢固掌握了兒歌生動的情節,有趣的內容。
“無聲教學”使我認識到:只要老師在活動中能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注意用新穎多變的'方法,調動起幼兒的興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并非難事。
幼兒教育隨筆6
認真對待“小報告”
每到課間,便成了孩子們打“小報告”的時間,對于孩子們的'小報告,我原來也只是應付著或點頭表示,可最近一件事讓我對小報告有了新的認識。
有一天,午飯后我在清理桌面衛生,劉歡一小朋友跑來和我說劉歡成小朋友逃學了,我隨口說:“你去叫他回來吧,等我收拾完畢一點名,劉歡一還真不見了,于是,我邊騎車去追趕,把劉歡一帶回了幼兒園。
從那以后,我對“小報告”不再持應付狀態了,從而使一些危險因素化為烏有,我真正體會到:蹲下身來聽一聽孩子們的小報告是有益于教師的,從此以后我非常重視“小報告”也及時進行處理,他關系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
幼兒教育隨筆7
1 系扣子
小班的孩子,自己獨立穿好外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總是在要求幼兒自己穿好外套的同時,幫著他們系扣子(或啦啦鏈 ),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整理好幼兒衣服,還避免了那種大家都要求老師幫忙的我紛亂場面。
義軒正一手抓著扣眼,一手握著扣子,努力地想把紐扣塞到扣眼里,費了半天勁也沒成功。“來,老師幫你。”我很快就幫義軒把扣子系好了。“好了,一會媽媽就來接你了。”
我繼續幫其他小朋友整理好衣服,義軒悄悄地站起來,走進了盥洗室。義軒要做什么,我悄悄地跟過去,只見義軒把外套的的扣子連拉帶拽地全部解開,一雙笨拙的小手,一手抓扣眼,一手握扣子,努力地把扣子往扣眼里塞。他的神情非常專注,小嘴撅著,眉頭皺著,口水流下來也沒察覺。義軒好不容易吧=把每一個扣子扣好,常常地舒了一口氣,用手拽了拽衣角,對著鏡子美美地照著,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接著,義軒挺起胸,甩開雙臂,踢著正步往外走。看到站在門外的我,義軒愣住了,有點不知所措,我抱住義軒親了她一下。“義軒,你會子自己系扣子真棒!”
此后,我不再主動給孩子系扣子、拉拉鏈,而是重新教給孩子系扣子,拉拉鏈的方法,并編了兒歌幫助他們記住系扣子,拉拉鏈的要領。孩子需要自己親自去嘗試生活在的一切,也有自己做事的強烈愿望,作為老師,要善于引導孩子自己做事,并讓孩子們真正懂得并掌握解決的方法。
2這次是老師錯了
“啦啦啦……”孩子們正在上音樂課,唱行很認真。我發現耿藝豪坐在那里,低著頭在玩手指頭呢,唱完以后,我表揚了唱得好的小朋友,批評了上課不認真的小朋友,我用眼睛看看耿藝。他似乎知道錯了,臉紅了。
“現在我們再來唱一遍”,孩子們唱行可認真了。我特意看了看耿藝豪。他坐在那里還是沒唱。這下我可生氣了,孩子們唱完后。我批評了他,耿藝豪仰起了小臉,一副委屈不服的樣子。
下課了,我問他:“你音樂課上為什么不唱歌呢?”“老師,我的嗓子……”沒等藝豪說完,從他那沙啞的聲音中聽出他是感冒了,原來是這樣,我不禁自責起來。
“耿藝豪,對不起,剛才是老師錯了,不該批評你,你的嗓子不好,不能唱歌,老師錯怪你了”,我當著小朋友們的面給他道了歉。孩子全部使勁地鼓起掌來。這次是老師錯了。
3 接待啼哭幼兒十法
一、參觀教育法
二、笑臉相迎法
三、美化環境法
四、情感關懷法
五、交新朋友法
六、耐心等待法
七、旁敲側擊法
八、戰術退卻法
九、撫愛法
十、團結友愛法
4 小小玩偶用處大
小小的手指玩偶,使用恰當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記得有一次我在教唱《蜜蜂做工》時,我做了一只蜜蜂指偶,整節課中蜜蜂指偶做主角,一會兒飛到花園中,一會兒飛到花叢中采蜜……
幼兒對它很感興趣,注意力一直很集中,我就抓住蜜蜂勤勞做工的有利時機去感染幼兒,激起幼兒的共鳴,達到了教育幼兒勤奮學本領,像蜜蜂做工一樣,學好多本領,這比平時單純談話要生動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在教幼兒其他內容,如講到河馬、大象、鴨子等,我巧用玩偶“河馬”、“大象”、“鴨子”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師們不妨多多發揮小小指偶的作用。
5 大膽的放手,孩子更有發展
今天下午的手工課,我一改以往的做法,不是我教孩子做什么,而是把孩子們準備的材料,還有我認為孩子們能用的材料都發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做玩具,并跟孩子們說好了,自己根據自己所需要的`材料看能做出什么玩具,就做什么,最好能做出與別人做的不一樣的玩具。孩子們都很興奮,因為老師放手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玩具。
我沒有插手,只是來回巡視,叮囑他們注意安全,并在適當的時候幫助極個別的幼兒找點需要的材料,孩子們做的熱火朝天,看,王宗帥用一只易拉罐,在上面貼上眼睛、鼻子,一個小人做成了,真漂亮;李志偉用一個大酒盒這里剪去一塊,那里粘上一塊,一座小房子出來了,雖然不怎么精致,但也特別自豪,因為是自己親手做的。李為正呢,拿來橡皮泥和瓶子,用橡皮泥做好小魚什么的再貼到瓶子上,在做泥貼瓶子,不一會兒,一幅海底世界出來了……
到最后,大部分孩子都做出了自己最喜歡的作品,雖然不怎么精致,但孩子們都很興奮,因為是自己親手做的。通過這節課,我認為大膽的放手,孩子們更有發展,因為我們的孩子特別有創新,以前做不出,是因為我們不放手,而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老師們,放手吧,讓我們的孩子更有發展。
幼兒教育隨筆8
新學期開學已經快有一個月了,加入我班的孩子都很快的適應,他們的爸爸媽媽很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讓我感到很欣慰。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教育好孩子,孩子們也對我們老師格外親切,和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不再是剛開始哭哭鬧鬧不讓我們靠近的孩子了。他們會對我們說:老師,我喜歡你。和老師說一些很感動的.話語。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班的靜靜小朋友,有一天吃午飯了,我給他們都分好了飯,孩子們都在安安靜靜的吃的挺帶勁的時候,靜靜突然說老師快坐下吃飯吧,我聽了這句話,心里熱乎乎的,孩子真的長大了,知道關心老師了。真的懂事了,耳邊時常聽到孩子們童真的話語,老師你也躺下休息休息啊!老師我幫你。等等屢見不鮮的一些小事情,都會讓感動不已。孩子們都長大了,學會了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知道現在自己已經是真正的小班生了。加油吧,孩子們!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開開心心,快樂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9
一天上午,上操時間到了,整好隊,我在隊前帶孩子去操場,當走到樓梯時,我看到一張廢紙靜靜地躺在地上,我猶豫了一下,沒有撿起,繼續向前走。這時,明明小朋友看到后忙跑過去撿起那張紙放進了垃圾箱內。我看見他的舉動,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心想平時總對孩子們搬一條條的紀律,要講究衛生,做一個愛勞動、講衛生的好孩子。現在自己卻面對面前的廢紙熟視無睹。再者“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在院內墻壁上懸掛著,經常看到。現在卻難得彎下腰去做那些該做的小事。
做操回來后,我平和的對孩子們說:“孩子們,對不起,剛才老師做了件錯事,你們知道嗎?這時孩子們一臉的不知情,我接著說:“去上操時,老師看到了地上有一張廢紙,卻沒有撿起,真是不應該,同時我要表揚明明小朋友,他很愛護公共衛生,他把廢紙撿起放進了垃圾箱內。他比老師做的好,以后咱們都要向他一樣愛護公共衛生。
事后,我一直在想教育難道僅僅是一些僵硬的規范,或者僅僅是教師對孩子說教使用的一種工具?仔細想起來,好遺憾,我們的行為何止于此。比如:要求孩子不大聲說話,自己卻愛大聲吼孩子;要求孩子不吃零食,自己卻當著孩子的面吃定西;要求孩子認真鍛煉身體,自己做操時有氣無力;要求自己……如此種種,教師的威信又從何而來?以己昏昏,絕不能使人昭昭。教育是一種喚醒,是一種示范引導,更是一種正視。教師無小事,事事皆楷模,孩子無小事,事事皆教育。
其實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鏡子里面,外面都有幾十雙敏感、善于窺視出教師優缺的孩子的眼睛在盯著我們,請伸出你的手,彎下你的'腰,別再吝嗇一個小小的動作。我們的一言一行,可能是“助燃劑“,也可能是”滅火器“都容易被孩子們效仿,身教勝于言教,只有一身作則,才能喚起孩子們向上的動力,才能更好的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幼兒教育隨筆10
1、好心做了錯事
觀察小金魚是我們班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這天早上,祺祺突然跑到我的跟前慌張的說“老師,老師我們的小魚死了一條。”我帶著滿腹的疑惑,立刻來到現場,這時孩子們正圍著魚缸在紛紛議論,劉梓辰連忙用手比劃著一邊說道:“是李子涵弄的,我看到他把手伸到魚缸里邊,把小魚給捏死了”“對,就是他”金垚急忙的說。這是只見旁邊的子涵低著頭,撅著嘴,困惑的看著魚缸,看到子涵的神情,我連忙克制住自己的情緒,急忙走到子涵的跟前拉起他的手問道“是不是你做的,老師知道你是個好孩子,是個誠實的孩子,快告訴大家吧!”這時只見子涵“哇——”的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道:“我剛才看到小魚被石頭壓住了,我想把金魚救出來,所以——”子涵哽咽的說不出話來。聽完子涵的話,我連忙說“金魚遇到困難了,你可以通知大家,我們一起來想辦法,不一定要用手去把金魚抓就出來,如果手用力過大,就會把金魚給捏死的,對嗎?”聽完我的話,子涵使勁的點了點頭。看到身旁孩子們生氣目光而又疑惑的表情時,我連忙解釋“其實子涵是想做好事的,可不小心變成了錯事,我們大家就原諒他吧,以后我們要多多學習怎樣養金魚,好嗎?”聽完我的話,孩子們臉上頓時露出了寬容的笑意。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在對待孩子做事時,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出發點,理解孩子的用心做事,給予原諒,給予寬容,換一種心情對待孩子的錯誤,也是我們對孩子們愛的一種方式。
2、感受童真享受幸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每天和孩子們在朝夕相處中發生的事情也特別多,有許多都已淡忘,唯獨這兩件事讓我久久難忘……
有一天我上主班,在上完兩節課后,孩子們圍著我說個不停,劉梓辰拉著我的手說:“宋老師,我和你說說過年的時候我們是怎么過的吧?”“好啊!”我隨口一說,劉梓辰打開了話匣,說個不停,可是這時我卻特別想上廁所,我忙打斷他:“對不起劉梓辰,我想上廁所,回來后你再接著說,好嗎?”“好吧!”梓辰認真地說。就在我關上廁所門時,劉梓辰還趴在門底下的洞口處喊:“宋老師,你拿紙了嗎?我給你撕了一塊。”我哈哈大笑:“謝謝,我有!”他這才回到了教室。在一個周六上午,我們進行了我們班的“每周一折”活動,當孩子們在吃桔子時,我還在一邊忙碌,把他們的作品穿在一起,裝點我們的教室,就在這時王浩林拿著半塊桔子往我的嘴里塞:“宋老師,你也吃一塊吧!”我一邊干活一邊微笑著對他說:“謝謝你,兒子!”林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結果很多孩子響應他都往我嘴里塞桔子,我連忙說:“謝謝,老師不吃,你們趕快吃吧!”這兩件小事一直影響著我的情緒,這種幸福的感覺始終縈繞在我的身邊,在家中、在幼兒園我屢次提到他倆,當夜深人靜時,我也在想:為什么這兩個孩子這么善解人意?其實這倆孩子是非常調皮的,平時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提醒,有時還得批評。看來再調皮的孩子也有他最可愛的一面,這就要求我們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批評過后要鼓勵和肯定,并給他指明方向,讓他們知道老師是非常喜歡他們的,也許就是這樣一種先抑后揚的方式,讓他倆在肯定中提升了自我,所以和老師的關系會越走越近。
小小的孩子有著豐富的自我世界,恰似一張張五彩繽紛的畫,等著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添畫、去涂色、去描繪。我們幼兒園老師應該像細雨潤物一般,走進孩子的世界,去體驗孩子的感受,為孩子的需要、為孩子的成長尋根問源。
3、正確認識孩子吮吸手指行為
最近我們班孩子有吮吸手指的,總覺得這是一個壞毛病、壞習慣,就會很嚴厲的說他們,今天看了《幼教園地》上的一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其實孩子吮吸手指時有很多原因的,看他是否缺少感興趣的玩具?最近有沒有令他不安的事情?他在幼兒園是否碰到麻煩的事情?他是不是與好朋友分開了?家中是否發生了大的變化?大人陪他的時間是否比以前減少了?大人之間是否有沖突?大人是否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等等。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讓孩子輕松愉快的成長。書上還提了一些建議:
1、豐富孩子的生活。多和孩子做游戲,多陪他玩,多和孩子聊天,多帶孩子到自然界走走。
2、不要嚇唬小孩。
3、給還創造一個溫馨、愉快的生活環境。只要我們努力,隨著孩子心理的日益輕松,相信孩子的吮吸手指行為習慣一定會逐漸的消失。
4、走進童心世界
跨進了幼兒園的大門,來到這如詩如畫的童心世界。看到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臉,聽到孩子們甜甜的叫我“老師”,我的心情無比欣喜。
然而,面對孩子玩具仍滿地,還要發脾氣的情景,面對剛剛入園哭鬧不止,又打又踢的孩子,我卻束手無策。于是,我努力調整自己,迅速和孩子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當我興致勃勃地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卻有孩子尿濕了褲子,我收起責備的話語,為孩子換上干凈的衣褲。孩子們不會畫畫,那就從只畫圓圈畫起……當我發現在我的指導下,孩子們能做簡單的游戲,能畫圓圓的太陽時,那絲絲縷縷的甜蜜,不知不覺中,已經滲進了我的心底。
孩子們一天天成長,我卻覺得自己變小了。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孩子們一起在花叢中看蝴蝶翩翩起舞,聽蜜蜂嗡翁采蜜。炎炎的夏季,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螞蟻搬家,感受夏天的雷雨。涼爽的秋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撿樹葉,做粘貼。寒冷的冬季,我和孩子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我愛孩子們的聰明伶俐,愛孩子們的憨厚質樸,更愛他們的無憂無慮。我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我。曾經,我教孩子們唱歌,唱啞了嗓子,有個孩子從家里為我帶來一片“金嗓子”。曾經,有個孩子回老家,特意從杏樹上為我摘來幾個杏子。曾經,有個孩子,看到我中午值班總吃泡面,而去向媽媽要兩塊錢,說要請老師吃飯……
走進童心世界,我感到一種甜蜜的溫馨,就像月下飄來的悠悠的琴聲,彌散在我的耳邊。像遠處淡淡襲來的茉莉花香,浸潤著我的心田。
我珍惜每一個孩子的微笑,我珍惜每一個孩子的問好,我珍惜孩子們期待的神情,我珍惜孩子們急切的盼望,我珍惜講臺上那神圣的時刻,我珍惜游戲時那歡樂時光,這是孩子們給我的純潔的饋贈,這是孩子們對我的心的呼喚。
我將永遠在這如詩如畫的童心世界里耕耘,直到皺紋爬滿我的臉頰,歲月漂白了我烏黑的頭發。
5、給我一個擁抱!
子荷有兩天沒來上幼兒園了,媽媽說早上起來哭得厲害,怎么都不愿意,我們也一直在找原因,可是想來想去在幼兒園也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啊。苦惱……
今天早上孩子們開始吃飯了,子荷還沒有來,今天肯定又不來了,我這樣想著,門突然開了,子荷媽媽進來了,可是沒見寶寶,我剛要問,子荷從媽媽身后跑出來,嘴里喊著韓老師向我跑過來,我趕緊張開雙臂,跟子荷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今天早上很高興,我并沒有急于詢問前兩天沒來的原因,而是說很想她、小朋友們也很想她,子荷看上去很高興。
今天課上,我們一起表演故事,子荷很喜歡,就多叫了她兩遍,他看上去很興奮。
希望明天早上子荷也能高高興興的給我一個擁抱啊!
懂事的涵涵涵涵是個漂亮又懂事的孩子,老師們都很喜歡她,以前涵涵每次來幼兒園,都愛哭鼻子,可現在涵涵每次都是高高興興的來,而且和媽媽說再見,涵涵在做活動時也非常認真,不信你們看一看就知道了,
6、請關注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科學家發現:兒童很多能力的發展和個性品質的形成也有“關鍵期”。如有人提出:1歲半—4歲是發生興趣的關鍵期,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文字的關鍵期,2—3歲,5—6歲是兒童形成和發展數概念的兩個關鍵年齡階段,如果錯過了某種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則以后將永難補救。
朋友,當你的孩子處于學前教育階段,你們曾關注過孩子注意力的培養嗎?因為注意力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你們又曾注意過發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嗎?因為學齡前的`兒童將以驚人的速度獲得語言能力,它是入學后學習書面語言文字的重要準備;同時,你們曾時時注意激發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嗎?因為這是創造性學習活動的前提。
已有的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智力發展的關鍵期不是在大學時期,也不是在中學階段,而是在幼兒時期。再如,一位名叫布魯姆的美國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在5歲以前。如果以一個人在十七歲達到的智力水平為標準,那么,他在四歲時的智力發展已達到50%,到七歲時已達到80%。可見,對學齡前兒童的智力開發有多么重要!
兒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敏感期和關鍵期,3—6歲是進行早期教育智慧訓練的大好時期,請關注孩子的年齡階段,請關注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7、善于發現孩子們的快樂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玩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這里有一個大蟲子。于是草地下還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仔細擦干凈泥土一看:哎呀,原來是一塊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著嘴,氣呼呼的樣子到現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后,幼兒可有自己的戰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里、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在幼兒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那么我想這就是快樂的事吧。
8、老師我為什么不和她不一樣?
一天,幾個小朋友都來告狀:浩浩老是在小女孩那里尿尿,小朋友們都笑他,他為此哭了起來。我生氣的叫過浩浩問:“浩浩,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是男孩。”“那你為什么老在女孩那邊尿尿?”“老師,我們男孩和女孩為什么不一樣?她們為什么尿尿時蹲著,我們站著呢?”啊,我明白了:他只是好奇罷了,只是對這方面的事情不了解,想了解一下!
我想,這也許是許多孩子所關注的問題,于是我利用活動課時間向小朋友講解。我把浩浩叫到旁邊,講了一個故事: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爸爸就送給媽媽一個禮物:精子,媽媽也送給爸爸一個禮物:卵子。精子和卵子也成了好朋友,并變成了一體,在媽媽的肚子里的小房子里慢慢的長大,等過了10個月,媽媽肚子不舒服,就到醫院去,在醫生的幫助下,一個小寶寶來到了世界上,這就是你們。媽媽送給爸爸的禮物永遠是x,如果爸爸送給媽媽的是y,那么生出的就是男孩,如果送給媽媽的是x,生出的就是女孩。因為爸爸送給媽媽的禮物不一樣,所以生出的寶寶也不一樣,那么男孩和女孩就各有各的秘密,背心和褲頭遮住的地方就是秘密的地方不要隨便得讓別人碰和摸。“浩浩你聽懂了嗎?”浩浩點點頭,小朋友也高聲說聽懂了,我們都有小秘密,不能讓別人碰和摸。
經過一節課的講解,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懂得了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學會保護自己。我也懂得了怎樣對待孩子的好奇心。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一味的稱為壞,應細心的講解,耐心的教育。
9、讓批評有點甜味——自尊心保護
從不值得完全肯定的行為中,找出有積極因素的方面予以肯定
并不是兒童所有行為都是值得肯定的。對于兒童不值得完全肯定的行為,父母也不能置之不理,應該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
如果兒童的不當行為是偶然的(不是針對成人的),兒童對自己的行為也不太關注,父母可以暫時予以漠視,等待兒童的自動修整。
如果兒童對自己的不當行為比較關注,成人應該告訴兒童自己真實的感受――對不當行為的不贊成。但不要把孩子“一棒子打死”,全盤否定。應該從中找出行為中的積極因素進行肯定,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成人的批評。這樣,也不會傷害兒童的自尊心。
當然,成人對孩子行為中積極因素的肯定,也必須實事求是,是確定應該肯定的。只要父母有這種意識,就一定會找出積極的因素。
案例:陶行知的批評
陶行知先生是偉大的教育家。
他在當校長的時候,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并讓他到校長室去。
等陶先生回到辦公室,那位男生已經在等他了。陶先生掏出一顆糖交給男生,“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
接著,陶先生又掏出一顆糖,“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那位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
“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掏出第三顆糖遞給他。
這時,男生哭了。他既感謝校長對他的理解,又后悔自己的粗暴。“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好,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
陶先生又掏出第四顆糖,“你說的對。既然你已經認錯了,我再獎你一顆。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用磚頭打同學,絕對是不能允許的,陶先生否定了學生的這個行為。但陶先生并不因此否定學生的所有行為,而且實事求是地肯定了這個學生正當的行為。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本身,就是偉大的教育力量。
幼兒教育隨筆11
一天下午,我班小朋友要到院子里做體育游戲,小朋友們輕輕的走出教室,在場地上按順序站好隊,何明和程濤兩人在隊伍錢你推我搡,爭當排頭。我對他倆說:“你們兩個都想當排頭,但都不遵守紀律。所以,請你們站到最后,他倆低著頭,無可奈何的排到隊伍后面。
做游戲時,何明一會兒跑到這邊,一會兒又跑到那邊,在隊伍里來回亂竄。起初,我有點生氣,轉念一想,責任不在孩子,我把他倆由排頭攆到排尾,實際上是一種處分,處理問題如此輕率,難怪孩子會有抵觸情緒。幼兒爭當排頭這是一種向上心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孩子,人人爭當排尾還有什么進取精神可言。當然,排頭不應是搶來的,當上排頭之后i,還要有點責任感。小孩子的競爭有待老師的.正確引導。第二天,我在班里承認了錯誤,并告訴大家,愿意當排頭不是壞事,但應做到兩點:一、出教室要快;二、要聽明白老師的意思。
幼兒教育隨筆12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最近我發現了一種現象,有些家長在孩子離園時總會問老師:“今天孩子學什么知識了?今天需要輔導嗎?每天回家我都問他,可他什么也說不出來。”這是一種好現象,說明隨著幼兒的成長,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知識的積累和智力的開發。家長們的心理是值得認可的,但同時也反映一個問題。幼兒時期的教育不同于小學,許多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幼兒進行交流,所以也不能真正體會到孩子到底學了什么。與孩子交流溝通也是很重要的。問他學了什么、太籠統,孩子不會總結今天我學什么了。因為孩子每天都會接觸很多新的知識和新鮮事物,他很難講清學了什么。所以家長可以改變一下詢問的'方式,如“今天和老師玩什么游戲了?活動時老師提問小朋友回答什么問題了?今天玩過什么玩具,怎樣玩的?見了什么事物?給媽 媽唱一首歌,畫一幅畫兒吧?”等等。這些具體的問題孩子就知道怎樣回答了。與孩子交流也是一門學問,我們老師和家長們都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
幼兒教育隨筆13
星期二下午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我們便決定讓孩子們去遠足到學校南邊南湖公園玩一玩
說遠足其實路也不太長但這一次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樂趣
由于園長事先安排我和孩子們得以進入公園花房一飽眼福在花房里孩子們可謂大開眼界有許多日常生活中不常見植物都集中在這兒像滴水觀音、富貴竹、山茶、杜鵑、文竹、發財樹、仙人球……有孩子因為家中種植了一些植物認識幾種但大部分孩子還第一次集中見到這樣場面其中樂趣可想而知這遠足樂趣之一
出了花房孩子們參觀了南湖公園有湖水、小橋、各個不同園區有櫻花園據說里面種滿了櫻花每年三月初櫻花盛開一美景可惜此次孩子們來得不時候沒有見到;桃花島一片桃林在桃花盛開一定也粉紅一片其美麗也異常很可惜孩子們也沒能看到即便如此孩子們在老師指引下分別認識了石碑上字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其樂之二同時明年三月我和孩子們定會如期而至觀賞這美景
園中還有一處布滿體育運動器材區域這更適合我們孩子玩耍孩子們看見了玩具如一群小鳥般四散飛去每一種玩具都試一試玩一玩真正放飛了孩子心啊這其樂之三
遠足有樂趣也有對孩子們身體素質及體能檢測在回來路上一群孩子仍興奮有余高唱歌曲而至校門;一部分孩子則有些疲倦還有一些孩子嚷嚷著喊累呢!
幼兒教育隨筆14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摩擦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入園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老師,珂珂哭了!”“老師,是浩杰打她了。”“我親眼看見了。”珂珂在哭,浩杰也委屈的要掉眼淚。珂珂與浩杰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入園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于是我讓兩個講一講事情的起因。珂珂邊抹眼淚邊說:“浩杰打我。”浩杰分辨說:“沒,我沒打他。”看兩個人的樣子,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浩杰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浩杰,你能告訴我是怎么回事嗎?”“我想跟她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常發生沖突或爭執,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幼兒教育隨筆15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能天天面對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的笑臉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慶幸自己是幼教隊伍中的一員。人們常說:“和孩子在一塊永遠也不覺得自己會老”,是呀!孩子,是陽光下的花朵,在明媚的季節里綻放;我們,則是他們人生路上的那片綠葉,托起花朵,蓬勃綠意。而這片綠葉若想撐起花朵,首先則需自我成長、自我充滿生機。
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便是學習。每一個人要成功都必須不斷地自我分析、自我了解。韓愈《師說》中提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古人如此,現代人亦如此。毛澤東曾說:“我們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學習“,這就彰顯了同事的重要性。我們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工作,這意味著我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與同事們一起度過的。好好把握這段時間,一是真誠而謙虛地吸納身邊人的經驗,因為同事們一路走來、灑下心血和汗水而獲得的“真經”是彌足珍貴的,惟有虛心地向同事學習、求教,才會把“真經”學到手;還必須善于發現同事的優點和長處,規避對方的缺點和短處。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善于從別人身上收獲對自己有所震撼的有益的東西,驅使自己不斷向前,追趕上去;警惕那些導致過失、失敗的原因,這樣才可以使自己少走彎路。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質是要放平心態,充滿勇氣的。
記得我剛接小小班時,雖然自己有過幾年的工作經驗,但是對于小小班還是一無所知。那時我剛轉來幼兒園也沒多久,跟同事們還不熟悉,面對工作上的問題也很有壓力,眼前一片茫然。園長就為此專門組織了一次教研活動,請有經驗的老師和我們分享帶小小班的經驗。起初我不以為然,認為同是做過幾年幼教工作的老師,能有什么我沒有體會到的經驗呢?活動中,老師們給我們分析了新入園孩子的常見表現和應對措施,在家長工作上提出好的建議,從中我學到了不少有關小小班的孩子的特點以及照顧、呵護他們的`一些好方法。這些應用于日后的工作中,成效更是立竿見影的。
我這才更深刻地理解到,若想要繼續進步,就要走到同事當中去,少說多做,用心聽、用心看、用心琢磨,時刻保持著謙虛、好學的態度,多向老同事學習業務知識,學習他們身上的好品質,聽聽老教師在以往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這是在學校和書本上無法學到的;多向新同事學習那種對工作十足的激情和對孩子的熱情。所以說,同事們在教學、生活中的點滴經驗將是我今后工作取得進步的法寶之一。
每個同事都是一種推力,運用從他們那里學習到的東西把問題解決掉,促進工作上一個新臺階,這也是創新的結果,我應該時刻帶著新的思維觀念,勇于向同事學習,否定陳舊的工作方法和思維方法,大膽創新;從身邊做起,從手頭的小事做起,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
幼兒教育隨筆06-26
(經典)幼兒教育隨筆07-22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8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8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