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隨筆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隨筆作文 篇1
暑假結束了,我真的好想問:“有時間休息嗎。”
我的暑假沒有休息的時間的。開學的第一天,媽媽不到七點就叫醒了我,說:“佳琪,別睡了,可以讀書了!”沒睡醒的我揉著眼睛說道:“知道了!”我懶洋洋地起來,無精打采的坐到桌前,垂頭喪氣的拿起課本來讀。
中午了,我吃完飯后想:“終于有機會放松了。”不出一部就被媽媽攔住了說:“給我看書去。”我抬頭看見媽媽眉頭緊皺起來,我就知道媽媽生氣了,便只能乖乖樓去看書。從吃完飯開始看一直到晚上吃飯的`時候才停下來。
我好想休息呀,我知道自己已經差別人一大截,可我也在努力奮斗。請您可不可以不要抓得這么緊呢!我多么想傾述,多么想大哭,但是我沒有時間去做這些事情,每當傍晚的時候,我會從窗戶口看出去,其他小朋友玩。只有這樣才能不是我難過,傷心,不使自己和其他朋友覺得有差別。戎老師說的對:“小孩子是多么天真無暇,一點都沒有壓力和煩惱。長大了,壓力卻也一點點長大,煩惱一點點的侵蝕著我們的大腦。
這個暑假是我一整個“杯具”,它在侵蝕我們的身體似的。
隨筆作文 篇2
那一段,每天為了生意東奔西跑,有時候飯都顧不上吃,一天天都不知道時間去哪里了,好像自己的靈魂已經不在了,只剩下一副軀殼行尸走肉的活著,突然有一天,一個姐姐對我說,有時間出去走走吧,我們一起去西藏,去看看那個世界上唯一的一片凈土,那里的風景更美,可以讓你寫出來更好的文章。
年輕的時候,去過好多地方,那時候只是一種少年對遠方的一種渴盼,去了無數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江河的一瀉千里,大海的波瀾壯闊,高山的巍峨深不可測,還有走在異鄉細雨淹沒的陌生的大街,突然想家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疼,讓你有一種沒有根的飄零的凄苦。那時候去遠方,沒有目的,自己也不知道尋找什么,有時候去火車站,在眾多陌生的站名里,找一個非常富有詩意的名字,買上一張票就去了,其實等你走到了,才知道再美麗的風景,只不過是人們道聽途說的一種歷史和文化的廣告而已,看景不如聽景,因為每個人對風景的想象是不一樣的,如同在網絡,每一個頭像背后,都是一片美麗的風景,等有一天你走到了風景面前,你才知道這片風景與你的想象大相徑庭,因而你會后悔,還不如不見面,因為想象永遠是最美麗的風景。
二十年前的一個夏天,在山西太原火車站,我坐上了開往風陵渡的火車,在我的想象里,風陵渡一定會有蘆葦浩浩蕩蕩,一定會有夕陽西下的昏黃里,一個披著蓑衣,滿臉古銅色的滄桑的船夫,吸著旱煙袋,端坐在一葉小舟上,等著有人過渡,等我走到的時候,才知道風陵渡只不過是一個很古老的地名,沒有蘆葦,沒有渡口,也沒有船夫,只有一座氣派的大橋凌空飛架,這里屬于晉南,分別屬于山西,陜西,河南三省交界,所以雞鳴聞三省 ,那一天很熱,對于心血來潮的一趟旅游的懊悔讓我有一種虛脫的不舒服,我來到一瀉千里的黃河岸邊,靠在岸邊一棵大柳樹下,腳伸進冰涼渾濁的河水里,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醒來已經是一片暮色蒼茫,四周只有陌生的水聲和空曠的寧靜,我感覺頭痛欲裂,搖搖晃晃去了一個附近的村子,找了一個鄉村旅館住了下來,那一夜我發高燒,極度的`頭痛欲裂里,讓我突然非常想家,突然非常想自己的父母親。
我喜歡一種心情旅游,陽光燦爛的一個日子,放下塵世間所有的世俗和繁忙,一個人帶著耳麥,去坐上一輛開往不太遠的遠方的客車,在搖搖晃晃的客車,在車窗外一閃而逝的陌生的風景里,有一種心曠神怡的心情飛躍的快樂,其實有時候去旅行,不需要名山大川,那些地方,不僅僅有高昂的門票,還有被各種各樣的游客涂抹的面目皆非的不愉快,也不需要名剎古廟,我們朝拜的是一種心情,不是一種虛假的神胎,還不如去一個荒郊野外,一片從來沒有人關注過的碧波蕩漾的池塘,一片從來沒有人涉足的樹林,一戶熱情樸實的農戶,雞鳴狗吠的村落,那地方的第一個腳印是我們,那里我們喊出來的聲音是我們的,那是可以裝得下我們所有疲憊的旅游勝地。
有時候去旅游,其實是一種心情的放縱,是一種情感的流瀉,是一種快樂的揮發,去年五一小長假,我和三個網友姐姐一起拼游去石漫談水庫,我們四個有說有笑在漯河打的,那個地方我不知道來過多少回,不過不同的人相陪,就會有不同的心情,因為美女也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這種人文風景與大自然的旖旎巧妙的相映成趣,那一天我們排著隊走在通往河邊的小路,那一天很熱,三個姐姐短裙長發,打著一柄五顏六色的遮陽傘,我在前面走,三個姐姐緊相隨,我們穿過一個個門戶打開的農戶的門口,我們穿過一大片果園,我們爬過一個沼澤地,我們坐在涼風習習的湖邊的大石頭上斗地主,我們在一個好像自己村子的人的鄉村飯店吃手搟面,那一天我喝的酩酊大醉,然后在三個姐姐的攙扶下坐上了回漯河的客車。
西藏據說是世界上最后一片凈土,我想人們之所以想去西藏,不僅僅是因為地域的遙遠,更多的是想尋找一個荒無人煙的安靜的地方,讓疲憊的心可以在一種生命的靜寂的爬山涉水里,有一種心情的愉悅,高聳入云與藍天相接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可以讓我們煩躁不安的心被凈化,轉經輪的聲音,可以讓我們有一種宗教一樣的神圣,青稞酒的清香,可以讓我們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迷離,布達拉宮的巍峨莊嚴,喇嘛的一本正經,藏羚羊的一閃而逝,這些美麗的畫面都會如同清泉和福音一樣蕩滌我們疲憊不堪的靈魂。
有一天我一定要去西藏,姐姐,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隨筆作文 篇3
冬臨,南方的冬天總等不到雪花。
今年初冬就開始盼望著能期遇一場蕭然的飄雪,哪怕不把我眼中的世界裝扮得銀裝素裹,也要伸出雙手讓潔白的雪在我掌心淺淺融化,有暖暖的心一定能溫暖這個冬天。
還記得去年隆冬,等待冬雪就像盼望家書的日子。終于在一個不經意的清晨,窗外的樹葉上結了一層薄薄的白霜,還是那么欣喜,干冷、凌冽的北風總算吹出了冬天的氣息。小心翼翼刨了一團放在茶碟,用手指輕輕壓下,留下的指痕也是那么歡喜。可還沒等清晨氤氳的霧氣散開那些白霜已化為了水滴。哎!真是羨慕北方的孩子,能在雪地里放肆奔跑留下數不清的腳印、在銀白色的童話里歡呼笑鬧放歌響徹云霄!而我只能蜷縮在沙發中手捧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聽著范曉萱的“雪人”然后傻傻地望著窗外。不過我還是不想坐以待斃,雖不能踏雪尋梅,但我還是可以穿的像個雪人似的去欣賞驛外斷橋邊,那開無主的寂寞。
原來一直喜歡桃花,那是春光里嫵媚的.光華。那日,第一次感受到了梅的純凈嫻雅。冬的嚴寒和風霜孕育出人間雪中獨放的旖旎。這頑強的生機穿越了徹骨的寒夜和季節在萬物枯寂時含苞待放,這一抹嫣紅是上天的饋贈、也是對人間的洗禮。若用美麗來形容梅花實太俗氣,一番傲骨、一片冰心、一脈幽香,卻讓懂得的人有醉得個熱血沸騰的濃烈。
是醉了,還是在夢中?
是別離的心疼繾綣了季節的彷徨,還是梅香迷離了世事的過往。
一生會有幾多苦難和迷惘,記得梅的寂寞并不憂傷。
早已分不清今夕何夕、只道人生若只如初見......
今為梅花小詞一首只當凌亂記憶的書簽:
“陌上石徑斜,暗香獨自幽,已是江雪復水寒。
長亭離人淚,古道迎君梅,策馬不忍顧。
化作飛雪狂蝶舞,只有春知處。”
隨筆作文 篇4
有一種感覺,常常會勾起人的回憶。
有一種思想,偶爾會感覺閑暇。
那就是工作一天之后,面對視窗,浮想聯翩的思緒。
古人說,窗戶是建筑的眼睛,不錯,透過這個臨街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外面各種有趣的事情。之后,就會成為一種心靈加工的場景。
月明星疏的夜晚,獨坐窗前,燈影連著稀疏的人潮,以及對面燈火通明的窗戶,里面傳出的笑語歡聲,以及一些依稀的靚影,讓人不禁想起,多少故事,就這樣在窗戶之后上演著。
難怪很多人在自家的窗戶外,都要好好修飾一番。或因為明亮,或因為是對外的形象塑造。
在很多文學或者小說里,窗戶就這樣被很多文化人渲染著。或歐式古樸,或現代時尚,不一而足的城市窗戶,也在每家的樓里樓外呈現。
想想也是一種難得的情趣,青年時代,對于窗的感受,那就是愛情的純凈,如花一般的思緒,常常在窗戶的角落上演。因為那是愛情的活生生的動人場景,不管花園如何沁人心扉,臨窗的感受,就是愛情的意境。城市沒有回避的秘密,很多故事都是如花香一樣心醉。
人生也是一樣,沒有多少年的青春,也沒有多少個四季的輪回。在自家的庭院里,看著花開花謝,也就是數個春秋,數個輪回。沒有誰躲得過這種風華的年齡,而最終成為衰敗的風景。如此,真有種“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不過,這種是文學意境,對于如我輩平凡人來說,這種高層次之感受,沒有必要,也無法企及。只能面對每天的生活,擠擠公交車,坐坐公園小凳子,看看潮來潮往,人來車流的城市,也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風景。
不管生活的真在什么地方?也不管內心的情歸何處?做好每天的工作,就是一天的完美落幕,第二天依然一樣抖擻著精神,用飽滿的熱情,迎接著曾經失去的一切。
雖然,偶爾翻翻回憶,那只不過屬于內心自己的空間。就像現在站在窗前,多少繁星眨眼,多少月色落入窗前。但無法想象這些都是屬于誰?也無法盡收眼底。只有心靈的'那片土地上,可以隨意翻起來,想用什么方式播種就用什么方式播種。
因為一個人,也需要有自己封閉的空間,至于窗外云卷云舒,繁華熱鬧。那些都是屬于別人,每個人的生活,自有每個人的享受空間。
現代不像過去,可以手里拿著紙筆,然后裝出文化人的樣子,或揮毫一曲,或卷書一縷。現在是信息社會,不是過去的古董思維,很多都進入了另一種感受里,空間也更大,那就是信息的魅力。
所以,讀書的感受沒有過去濃了,看著一字一句的推敲,也沒有過去實在了。無非是寧靜的時候,輕輕翻上一本書,看是認真勤懇,其實最終也會被一些生活瑣事耽擱下來。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在這樣的秋意涼涼的季節,悄悄臨窗而望,或者是感嘆,或者是思考,都有著很多思潮。無非就是那種“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不關我等事,還要憂心忡忡。
不過,或許是因為秋的臨近,或許又是一天放飛的心情。但不管怎么樣,“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季節到了,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一切。
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著外面的風景不想想也是難免,星月明,中秋也臨近,思維落差一點,也無可厚非。因為想一想,心情自然明朗,就像外面朗朗笑聲的情侶一樣,生活如此平靜,又何愁之有?
隨筆作文 篇5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處劃破了。一條口子雖長,但不深,星星點點地流著一點血。我毫不介意,拿紙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繼續給孩子們講故事。
誰知道眼睛特別“亮”的楊楊竟然發現了:“姜老師,你的手流血啦!”聲音雖然輕,但關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聲中,孩子們都將目光轉向了我的手指,并且紛紛嘟囔著:“姜老師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們關切的眼神,我笑著說沒事的,希望就此結束這件事。沒想到,孩子們可不想就此罷手。
細心的朱朱說:“老師,你怎么不用創口貼啊?”
王芷欣緊跟著說:“姜老師,用了創口貼就不疼了。”
雯雯還指著自己手腕上的“傷疤”說:“我上次也弄開了,媽媽給我貼了創口貼。”
……
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真不少,這時的我不得不佩服他們了:“老師沒有帶創可貼,就不貼了吧,沒有關系的。”
“那我明天給你帶個創口貼吧!”小朱朱真的很有愛心哦。
“我也給你帶!”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搶著說了。
我感到心里一陣陣暖流涌起。“不用了,姜老師家里也有的,明天我自己就貼好了哦!”于是我又開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在活動室門口接待孩子們。“姜老師,給你一個創可貼哦!”小朱朱遞給我一個創口貼。說實話,我被感動了,原來他昨天不是隨便說說的,原來小朱朱確實把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師,我也給你帶了創口貼!”調皮的小宇竟然也有這份細心,他爺爺還跟我說:“昨晚一回家就說要帶創口貼了!”原來小宇心里是有我的,可惜平時還因為他的調皮我老是生他的氣,我不禁臉紅了,有些后悔。
“姜老師,我幫你貼上吧!”天真可愛的杭杭拉著我的手,非要親手貼上她帶的創口貼。我蹲下來,頭一次像一個孩子一樣,享受著被人照顧的感覺,這是一種多么奇妙、甚至讓人迷戀的感覺啊,而給我這種感覺的竟然是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看著她認真的表情、細心卻顯笨拙的動作,我忍不住在她的頭上親了一下,多可愛的孩子啊!
……
一樣的早晨,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幾張創口貼,十幾張來自于孩子手里的創口貼。看著這一張張小小的創口貼,我有種流淚的沖動。這豈止是一張張小小的創口貼,我看到的是在這小小創口貼背后的濃濃深情,是孩子們對我的一種關心、一份關懷、一片愛意!
我最親最愛的孩子們,衷心地祝愿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干凈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環節
洗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水龍頭了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復提醒常規要求“要這樣,那樣的”,可效果總不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點的關系,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游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并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時,我也加入進來,并有節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干。我動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兒紛紛跟著我學了起來。“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有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演兒歌內容,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感受,并能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你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去動腦筋,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這點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這樣,幼兒才能體驗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為。僅僅一個洗手的習慣,我們也要考慮很多。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孩子們更多更強的獨立能力。
教師應做有心的人,從孩子長久發展的利益考慮,我們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更要親自參與到幼兒的實踐活動,體驗孩子們的需要,制定的常規制度應隨時調整,并改變教育方式,形成真實的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隨筆作文 篇6
兒時,我家門前有一棵粗壯的白玉蘭樹,雖然樹陰只夠我們幾個孩子乘涼,但那時,卻是我們永久的樂園!
那時一個暑假,白玉蘭花開得好美、好香。我愛沿著粗壯而筆直的樹干向上爬,摘下一束束散發著醉人幽香的白玉蘭,往下拋給我的同伴們。我們總會激動地笑著,叫著。我像猴子一樣,輕巧地爬上樹頂,摘下最香、最美的一捧,向樹下的伙伴,雙手一揮,作“天女散花”狀。
每當此時,我們都會聽到隔壁啊婆的.叫喊聲:“你們這些小孩子,就只會毀了白玉蘭。”我們一見狀,便會知道是啊婆要打白玉蘭了。啊婆是個愛花之人,尤其是白玉蘭花,因為它象征高潔,是那樣的純潔和無暇。
每當啊婆帶市用長竹打白玉蘭,我們都會爭先恐后地上前去幫助,都希望能在事后得到美麗的白玉蘭花。我們就分派一個人打白玉蘭花,其他的幫忙撿花。竹子不住地敲打著白玉蘭樹,花兒和著枝葉絮絮地往下落,眼前只是一片白,如雪般冰清;香氣,如夢幻一般朦朧。笑聲,銀鈴一般響起!
當我們聽到啊婆轉身說:夠了!夠了!是停下來,才發現地上早已滿是翠綠的白玉蘭葉子,還有躺在地上的許許多多的白玉蘭花伙伴們手中已是滿滿的一篩子!
我們眼看啊婆愛憐地挑出一些枝葉,撣去灰塵,然后把它們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大篩子里啊婆看見我們個個期待的目光,又從大篩子里挑出了一大捧的白玉蘭花給我們,并告訴我們回到家要把白玉蘭放在很淺的碟子里,然后用水把白玉蘭養著,這樣可以令白玉蘭保持著一周左右的香氣我們也可以把它們曬干,然后夾在書頁之間,那么香味酒會永遠地散發于字里行間!
我們都收集了很多白玉蘭花但我選擇了后者,我愿意把它永久地收藏起來我不希望白玉蘭花謝!
后來,我就永遠地搬離了這個歡樂的地方在同伴們大聲地對我說再見的那一天,我回想起了那一朵朵已經干枯了的白玉蘭花,我用一個玻璃瓶把它裝起,掖在懷里,然后拋入了附近的一條小河我把我童年的歡樂與夢想封在了其中,我在默默祝愿將來有一天拾到這個瓶子的人,說不定她也是一個小姑娘,正在抱著布熊數著那些五彩的糖果,在她好奇地打開裝滿我的夢的玻璃瓶時,能不能感受得到我童年時的快樂與夢想呢?也許,我正在等這樣的一個開啟我的童年玻璃瓶的人!
很久以后,我去過一次那令我懷念的地方我站在白玉蘭樹底下,又在回憶我那裝滿白玉蘭花的玻璃瓶啊婆去世了,那年的花兒開得很淡,花兒零碎、稀落、謝了很多,也沒有一個有心人來,在樹上竄上竄下地來摘、打白玉蘭。那一個個小伙伴們也各奔東西,或遠居他鄉,惟獨留下散落的白玉蘭花瓣,為泥土奉獻著芬芳!
花開,花謝!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的作文06-27
(經典)隨筆作文09-01
(精選)隨筆作文09-05
[精選]隨筆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