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隨筆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筆作文 篇1
“點頭瘋”屬疑難雜癥。人得上頭像叩頭蟲,不由自主地經常把頭上下猛摔,難以喝水、吃飯。一杯水喝進嘴的一兩口,一碗飯十口有九口就落在地上,得了此病,心煩意亂,人不安寧。
衛生廳長的父親,就得了嚴重的“點頭瘋”,省市醫院住院治療效果不佳。親朋好友從電視、報刊雜志看到這方面信息,就及時轉告,馬上送去就醫,去過不少全國專業醫院,中西醫、針療、艾灸、熱敷等治療無效。最后送往上海、北京各大醫院治療,錢花了不少,病患還是原樣。
父親的病成了廳長最鬧心的事。請來的保姆,嫌難經管,都是干不到一月,工錢不要,留張紙條,就偷偷地溜走了。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自老父生病,廳長百般孝順,幾年如一日,鄰里親朋非常佩服。但廳長有最大的心事:管的醫療衛生工作,父親的病不是要命的,都治不好,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一般老百姓的疑難雜癥又是啥結果呢?
廳長帶著省工作隊,下鄉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幫扶活動。鄰村有位民間醫生找他反映情況:說他家祖傳診所被縣上衛生督查隊關閉了,原因是不具備醫生資格,取締行醫。已經當了幾十年的醫生,趙廳長要求診所繼續開。
廳長問:“你啥文聘?督查隊咋說的?”
民醫答:“中學,上過兩年縣衛校,靠祖傳醫方治病。督查人員說,省上文件通知,行醫人員必須醫科大學畢業,考有行醫資格證的,取締非法行醫。我不具備條件,屬非法,必須終止行醫。”
“縣督查隊是按文件精神辦的,沒錯!”廳長肯定了縣督查隊的做法。
“請問廳長,醫圣孫思邈、名醫李時珍是哪個醫科大學畢業?又是在哪里考的行醫資格證?打擊取締的應是沒有醫術、騙錢害人的`江湖游醫,不應取締行醫多年,掌握實踐經驗的在民間受尊重的老醫生。一刀切僅憑文聘定行醫資格,是不符合實際的,特別在農村就會造成缺醫生,給群眾帶來不便,耽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機會。”民醫不滿地質問辯解。
廳長感到民醫說得有道理,問題也無法答復,發出的文件,沒有慎重的結合農村實際,調查研究不夠。
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汗流滿面的一位病人家屬,打聽到民醫就來找。請民醫去給兒子治病。民醫說:“我的診所被查封了,取締了我的行醫資格。沒法看了!才來找廳長。”
病人家屬說:“我兒才二十歲,是獨生子。肚子痛,縣醫院說不行了。回來抱著一線希望,無論如何請你去看看,哪怕治不好,我們也就無怨無悔。”
廳長說:“快讓我帶來的醫療隊治!”
病人家屬說:“聽到消息,我們趕來,請著看過了,專家也說沒救了。”
“走,我去看看。犯法就這一次,從今起金盆洗手再不治病了!”民醫隨病人家屬急奔。
廳長緊跟去看,病人痛得哭喊聲撕心裂肺,民醫用針、刀在前心后背挑割,又用椒樹根土和泥滾搽,不到半點鐘,土中抽出無數根白絲。病人沒了聲音,家屬認為兒子走了,哭天喊地,大放悲聲。
廳長悄悄地離開了。民醫喊:“別哭了,睡一會就好。”
病人睡醒,感覺一切正常,就去找廳長,請求讓民醫的診所扯封條。廳長獨訪名醫,說了好多推心置腹的話。民醫也理解了政策精神,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嚴管醫務界是對的。
“點頭瘋你能治嗎?”廳長問。
“能治!”民醫答。
“請你去省城治療個病人。”廳長說。
“不去了,發誓再不行醫,免漲閑氣。”民醫回復。
“我父患點頭瘋,跑遍全國都未治好,就請你給我幫個忙。”廳長懇請。
民醫拿出一塊土,攪在水里,要病人一天喝三次,三天喝完。第一天病情緩解,第二天病情更輕,第三天病情消失。病人痊愈了,贊揚民醫:“真是天下名醫!”
廳長的父親,風風火火地從銀行提來兩萬元,一定要民醫收下,表示感謝!說花了不少錢,受了不少痛苦,都治不好,多虧民醫妙手回春,是終生不忘的恩人。并要兒子另付藥費,問民醫啥藥這么得勁?
民醫說:“千江泥。祖傳秘方:‘馬踩千江泥,能治點頭瘋。’因為沒有成本,所以我分文不收。”
后來,廳長了解到民醫用祖傳秘方,治好不少疑難雜癥,特別是醫院無法治療的病人,只要經過民醫的手就會起死回生。省醫院的院長,聽了廳長談的情況,派人暗訪得到證實,聘請民醫為省醫院醫生。
民醫診所重新開張了,不過名稱換了,是“千江泥診所。”注明:“省醫院疑難雜癥治療分部。”
周耀 甘肅省作家協會、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會員。甘肅徽縣政協工作。郵編
隨筆作文 篇2
15歲的盛夏,那一段迷失了方向的青春,黑暗,漫無邊際的黑暗、沉淪、掙扎,誰能救贖?
第十五個夏,孤獨而漫長……
窗外傾盆大雨,添食了燥熱,天氣卻并沒有涼爽下來,反而過度沉悶。桌上手機不停雀躍著,汐呆呆的望著窗外,仿佛一切都與她無關。而手機那一邊,卻一直不死心。
焦灼筆墨,靜靜地坐在電腦旁邊,想要寫些什么,但卻什么都寫不出來,明天、未來,都是忙音。從三年前母親去世開始,她就再也不是乖乖女了。原本單純的生活被搞得一塌糊涂。
寫不出來什么,索性不寫。QQ里,朋友那一欄一個人都沒有,這就是她的生活,突然想起了許嵩的《灰色頭像》心狠狠的抽疼了一下。他的話還殘留著,分手,并沒有打破她一向的冷靜。
從來都不會向他人訴說,已經厭倦了被忽視,被嘲笑,所以選擇冷漠。手機停止了呼叫,而她卻按下了回復鍵,熟悉的聲音傳來,這讓她稍稍感覺到了安慰。
“汐姐姐,為什么不接我電話!”
“好累哦。”好像沒聽見似的,跳過話題。
“你這老太婆,累了來這兒,哥哥我借你肩膀。”
“屁,小屁孩,少和姐姐我廢話。”
聽到罵聲,對方不氣反笑,“汐汐,你終于恢復正常了啊,我來找你咯!”
“不要,走遠點!”
“恐怕不行了,我已經在你家門口了。”
“那又怎樣,給姐姐回去!”還是一貫的態度。
“快來開門吧,別人不了解你,我還不來了解你嗎。”
“自己走,我不想重復,再見。”毫不留戀的掛斷,不是真的討厭,而是害怕,連自己都不知道害怕的'是什么。
青春,就是迷茫。找不到前進的路,找不到他們所說的燈塔。
夜,難眠。一如他,一如他們。
是啊,最后明白的是什么?是喜歡?不!是愛吧!
——致所有迷茫的青春
后記:
母親的去世,對于一個12歲的小女孩必定是一個莫大的打擊,最后的自我防備,只有冷漠。愛過,也痛過,不是不想再愛了,只是心老了,所以,傷害的是他人也是自己。
寂寞是種罪,是女孩一貫的信仰。在孤獨的夜里,連呼吸都難受,像是森林里刺猬。
想要靠近,卻害怕靠近。
隨筆作文 篇3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題記
細細密密的小雨迎來了一個遲來的夏季,純凈的陽光透過郁郁蔥蔥的樹葉在柏油馬路邊呈現斑駁,繚亂的影子。初夏的一切看起來是那么的溫暖而美好。
打著遮陽傘在人行道上慢悠悠的晃著,愜意而舒適,忽然想到了《山停夏日》。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我似乎體會到了詩人沉靜的浪漫心境。在山間幽靜的古典庭院,入眼是綠樹濃蔭,人們在樹下搖扇乘涼。不高的樓臺在碧水中留下倒影。藍天、白云、綠樹、樓閣,豈不美哉!
溫暖的夏風把我從紛紛擾擾的.思緒中拽了出來。抬眼望去,紅底白字的廣告橫幅隨著風微微顫動,前些日子被雨打落的枯黃樹葉也被卷在空中,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風止,樹葉脆生生的被打落在地上,那隔世的響聲像是穿越了紅塵的悲歡離合,像是見證了歷史的周而復始。樹如此老,而我如此年輕,提著包聽著自然的聲響,看著歲月的年輪,好像自己要去赴一個早已綿延在記憶里的前世千年之約。
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聽到身后傳來幾聲鳥叫。不免得回首,眺望著西邊那輪橘紅色的落日,泛著氤氳的陽光。已是黃昏,看太陽一寸一寸的沉下去。穿過人行道,走進喧囂的街道,穿過依舊熙熙攘攘的人群,漫無目的地逛街。天色終于沉暗了,天邊甚至出現了黃昏的第一顆星星,散發出深邃堅硬的銀光,把藍色的云襯的格外柔軟。就像是一顆精美的裸鉆被放在了藍色的有柔軟質感的絨毛中。有人說:黃昏的時候出現的第一顆星星叫做黃昏曉。
天快要黑了,我該回家了。沒有了彷徨與猶豫,走過繁華的街市,走出紛擾的人群,遠離塵世中的熱鬧與喧囂。明天或許很快會到來,但是走過的昨天會越來越遠。我們所走過的路亙古不變,變得只是自己的內心。
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隨筆作文 篇4
到了收割的季節,我和爸爸、媽媽、姐姐、還有大姨父、二姨父回外婆家幫他們收谷子。
到了外婆家,我們就向田里走去,天上烈日炎炎,照的我們都睜不開眼睛。我看見農民伯伯們都在忙著搶收,雖然他們都忙的汗流浹背,但是臉上去掛著豐收的喜悅。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要把收割好的谷子運回家。外婆、媽媽和爸爸負責把裝好的谷袋子搬到田邊上,大姨父、二姨父還有外公就負責吧田邊的谷子運回家。我和姐姐也沒有閑著去幫忙搬谷子,一開始我和姐姐共同抬一袋,可是怎么也抬不動,我們看見二姨父是用拖的辦法,于是我和姐姐用力的拖起來,剛拖一會兒,就累的氣喘吁吁,可回頭一看才拖到一半呢。心想:以前外公和外婆是怎樣吧這些糧食運回去的呢?那該多累呀!看著隔田的人們辛苦地勞動著,我想起了那首《憫農》中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于是,我和姐姐又開始搬動起來,終于把第一袋谷子搬到田邊的車上。可那時我和姐姐累得都快沒有力氣了,全身都是汗,汗水還流到眼睛里,真難受啊!我們休息一會兒,又開始搬第二袋,第三袋……突然我看見外公運谷子的車子卡在一個坑里,外公在前面拉媽媽在后面推,可是車子怎么也不起來,我和姐姐連忙跑過去幫忙推車,使勁的`拉了又拉推了又推后,車子終于向前走去。時間也一點點過去,一趟又一趟,在我們的努力下終于把收好的谷子全部運回了家。我和姐姐又累又興奮的一下子倒在凳子上大口大口的喘粗氣。
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終于明白了勞動的艱辛;我也懂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義。
隨筆作文 篇5
靜靜的夜。
宿舍的床板上,室友的鼾聲有節奏地起伏著。
這是星期天的前夜,也是我難得的不眠之夜.
我喜歡夜,靜謐而和諧的夜總能給人帶來許多遐想..對于一個習慣了用文字交談的人來說,夜是再好不過了.夜靜得足夠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夜黑得足以在手電筒的圓環下看不到第二個人的影子.于是我深深地愛上了夜.
然而,平常的日子我是不敢在夜里逗留的,憚于白天的課業,憚于學校的紀律,憚于瀕于近視的眼睛……于是,每周這難得的一個“自由之夜”便顯得尤為珍貴。周日大半是自習,下午后兩節又沒課,可以大睡一覺,什么也不用擔心。
在暖暖的被窩里,用手電撐出一片水波似的柔光,被子蒙著頭,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剩下的6個小時都歸自己支配了,除了假日,什么時候能有這么優厚的待遇呢?
握著筆在白色的紙上暢游著,用清晰的頭腦跟夢中的自己交談著,于是,世界變得虛幻了,夢變得真實了,活躍的思維從筆尖一直淌到紙上,匯成一條涓涓的細流。筆是撐船的長篙,向清水更清處慢溯,平靜的`湖面,泛起層層漣漪,于是,溫暖的小窩里,一片海闊天空……
只有這時,才能毫無顧忌地把心里話擺到外面的世界,才能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不必擔心會被人偷聽,無須害怕會有人偷看。這是一個真正自由的空間,思緒可以肆意地翱翔,筆尖可以自由地馳騁。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那些荒誕而又耐人尋味的問題,有足夠的耐心去整理那些繁亂卻載滿心情的文字。
縱使什么也不寫,單是那么靜靜地待著,也足以讓心靈滿足到感動了。當然手電筒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比那一環環幽幽的白光更可愛的了。裹著被子靠在床的一頭,手電就躺在豎起的枕頭里,一環一環擴散到對面的墻上。然后,就那么靜靜地靠著,聽著室友喃喃的囈語,忍不住會想起剛剛會做夢的孩子。于是,明白了,夢中的人,永遠都長不大。
“夜,美在它那分恬靜與凄涼,不要以為,靜與美沒有聯系,沒有喧嘩,獨自躺在床上,感受夜帶來的幸福聯想,不要以為,凄涼就代表不美,沒有繁華,獨自立在曠野,仰望滿天星斗閃耀著冰冷的光輝……”
這就是夜的魅力。讀朱敏的詩常會讓人感到一種共振的戰栗,仿佛那些文字是專為我而寫。
是啊,誰說靜與美沒有聯系?沒有喧嘩,獨自躺在床上,感受夜帶來的幸福聯想。
靜靜的夜,窗外吹著清爽的風。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的作文05-29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
隨筆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