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隨筆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筆作文 篇1
都快九點半了,按理說我這個時候應該上床睡覺了。但我就是要等作文審核了才睡,不然,很難入睡。夜很靜,窗外漆黑一片,群里的人也不聊天了,鳥兒也不叫了。只有那些蟋蟀啊什隨筆么的再叫。這一年,不知道蚊子送了我多少個“紅包”了,被蚊子輕輕一叮,就會起紅包,過了很久,才消掉。點蚊香呢?還是有幾只蚊子在我耳邊飛來飛去的,發出“嗡嗡嗡”的響聲,很煩。打算聽點音樂,我聽過的音樂不算多,同學們見多識廣,比我聽得多了。今天放學的時候,我們玩猜一猜歌名。一個同學唱,其余的人來猜一猜歌名,我只猜中了一首,唉!真失敗。我平時只是聽我喜歡的音樂罷了,沒有去聽其他的。今天找了好幾首我沒聽過的,總要聽一聽吧!同學問我,我回答不上來怎么辦?這么,剛說到音樂,隔壁放了一首歌,歌我聽過,是一首鬼片的歌,聽得我都膽小起來。大晚上的,為什么要放這首歌?想嚇人嗎?老天似乎聽到了我的心聲。隔壁換了一個節目,唱戲的,唱戲的'我不懂,我也沒心思去了解。大概只有一些老年人喜歡看戲吧!像我們這些小孩子,不是看動畫片,就是看那些有關于神仙之類的片子。
吃飯的時候,我吃得特別快,媽媽很慢,她是一邊看小說一邊吃,吃得比蝸牛還慢。我是很挑食的,不過今天的飯菜很好吃,我吃飯都能用狼吞虎咽來形容。我吃得很快,菜都被我吃掉一半,飯我只吃了半碗。媽媽還沒有吃呢!最后那些飯,我吃白飯,把一點辣椒放進飯里。我是廣西人,聽喜歡吃辣的,辣椒家白米飯我還是吃得下的。吃完飯,我洗了碗,我已經有兩三天沒有洗過碗了,今天不忙,就洗吧。碗差一點被我打碎,都是油,容易話,還好沒有掉,不然我又摔破碗了。
隨筆作文 篇2
夏季,沉迷在春風之中的暖意漸漸熟悉,那是去年沒抒發的余熱。
陽光在大地上灼燒出碎紋,水也匿藏在河底,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色我也不想尋覓。在平日里不愛走動的我,夏天便宅在家里,領略這電風扇帶來的一絲愜意,吱呀旋轉著的它似乎在傾訴這歲月的無情,使它變得那么老舊。
風是夏天的標志,因此我和喜歡在傍晚聽風。
余熱流淌在大地上,證明著傍晚的來臨,風,也靜悄悄的來了。不一會,風便攀爬上老樹的枝頭,開始只是輕輕的、輕輕的慢慢搖晃,仿佛在風中翩翩起舞。后來,風便狂野的舞了起來,使得樹們瘋狂的搖晃,葉子卻盡皆貼合,沒有一片是先被時所舍棄的'。我又嘆息起來,盡管夏風是四季中最豪邁的,卻遠遠不及秋風的三搖兩晃,葉子便簇簇的落下來,不再有和夏風抗爭時的那么團結,一片片無可奈何的落下,也對,畢竟這時的主角是紅彤彤的果實、金燦燦的麥穗,他們也早就別人放入了角落。
我忽而有一股惆悵的感情,鎖入我的心房,靠在路旁柳樹上,淡淡的風刮過我的臉龐,嘆了口氣,凝神望天。夏,你已累了么?
隨筆作文 篇3
星期六的早上,我和姥姥一起去逛商都,那里有賣花的、草、動物、玩具、衣服、鞋子……而且我的.心情也高興開心。
我和姥姥把到處都轉了一圈回來時看到賣玩具的叔叔再吹泡泡,姥姥就討價還價幫我買了一瓶泡泡水。
我的心情感到今天有趣事還真不少。
隨筆作文 篇4
前不久,公公和婆婆要去一個建筑工地管材料。這之后,我們也去了趟那兒。
還沒到工地,一輛輛裝滿沙土的卡車伴隨著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從我們眼前駛過,所到之處塵土飛揚。看見這番景象,我便說:“多來幾趟這兒,車都得多洗幾次。”
我不喜歡工地,更何況是這樣的:遍地沙石,數十輛卡車一會兒進,一會兒出,許多挖掘機在工地上橫行,還有整整七座塔吊一刻不停地工作著。更糟糕的'是,空氣中迷漫著讓人窒息的灰塵。如果你覺得這就夠糟糕了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走進公公婆婆住的房間,撲鼻而來的是一股股讓人中毒的甲醛味,真想嘔吐啊!
那么差的環境,我就問了,為什么要在工地里干活呢?回鄉下種點田,和街坊鄰居談談天多好啊,何必要在那么臟的地方折騰自己呢?媽媽告訴我:“沒辦法,賺點錢嘛,真不行就回家不干了唄。”
我真想讓公公婆婆趕快回鄉下。
隨筆作文 篇5
第一次杜培根隨筆集是剛上初一的時候,那時是因為它是課本指定的課外讀物之一。記得第一次讀培根隨筆集時,可能是由于年齡還小,我并沒有領悟到其中的哲理,反而覺得很悶。第二次翻開這本書,是因為父親,他認為我長大了,是應該學會如何做人的時候了,于是我便再次翻開了這本書。
為了能更好的理解這本書我還特地查了一下培根的背景: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倫敦,是伊麗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的次子。他十二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輟學,未獲得學位。他從十六歲開始給英國駐巴黎大使當一個時期的官員。由于18歲時父親的絞死,未能給他留下什么財產,他開始攻讀法律,二十一歲時找到一個律師的職業。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開始的。二十三歲時他被選為下議院議員。伊麗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為她的繼承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顧問。雖然詹姆斯拒不采納培根的勸告,但是他卻賞識培根,在詹姆斯統治期間,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為法務次長,1618年被任為英國大法官,一個與美國法院院長大體相等的職務;同年被封為男爵;1621年被封為子爵。
但是樂極生悲,培根隨后便大難臨頭。作為一個法官,培根當面接受訴訟當事人的“禮物”,雖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卻顯然違反法律。他在議會中的政敵正想抓住這個機會把他趕下臺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關押在倫敦塔,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同時,還被罰了一筆巨款。國王不久就將培根從獄中釋放出來,免除了對他的罰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終結。現在到處都有高級政客因受賄或以其它手段來踐踏公眾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當這樣的人被捕時,他們往往起訴為自己辯護,聲稱每個其他人也都在行騙。如果認真對待這種辯護,看來那就意味著行騙的政客會逍遙法外,除非懲罰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話卻與眾不同:“我是這五十年來英國最正義的法官,但給我的定罪卻是這兩百年來議會所做的最正義的譴責”。有這樣一種積極而充實的政治生涯,似乎就無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氣和在本冊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學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動。
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隨筆》最初發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補。伯特蘭·羅素說他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培根隨筆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經典著作。歷史上位高權重又著書立說的人并不少,但培根的思想在歐洲那個還未結束中世紀的黑暗的年代,已具有自由主義的萌芽。他在《隨筆集》里的“論宗教統一”、“論帝王”、“談革新”或“論有息借貸”等章節中提出的獨到觀點許多為后來的資產階級思想者所采納,吹響了反攻封建制的號角。即使培根本人仍以鞏固王權的角度出發想要改良上層建筑存在的弊端,但他的思維卻沒有僅限制在一個保守的崇奉信條的圈子里,他站在一個評覽世事的高度,對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主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他優美并且務實的行文間可以發現,培根對某些主題的分析還殘存有貴族化的觀念,但已在盡力從一個就事論事的原則狹隘袒陳見解了,時而借用格言警句畫龍點睛,令得短小的評論鮮活豐滿。礙于時代和階層的局限,偏頗之處在所難免,然而《隨筆集》里處處閃耀尊重本性的光芒,層層流露睿智深邃的真知灼見,使培根的作品仍為今所愛。
《隨筆集》中包含許多洞察秋毫的經驗之談,其中不僅論及政治而且還探討許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論述科學哲學的.可以說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現代哲學家。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現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他那淵博的學識連同精彩的文筆與科學和技術相共鳴。
《隨筆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膾炙人口的,如《論友誼》中,“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于孤獨的人不是屬于人而是屬于獸的。”這句話將“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這兩句諺語概括起來,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論友誼》中的另一句話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句話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的那么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兩點。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于“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后天的,是內在美。
《培根隨筆集》的許多篇目都是催人上進的,他在教導父母怎么對兒女時,頗有見地地指出:“父母對子女在管教上要嚴,在錢財上宜松,這才是上策。”他在教導父母怎么教兒女最好時告誡人們:“人們(父母、教師或仆人無不如此)往往不夠明智,慫恿子女在年幼時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時兄弟失和,家無寧日。”培根認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長宜及時為他們確定將來從事的職業并加以培訓。也不可過分
遷就兒女的心愿,以為他們會為早年的愛好而奮斗終生。如果子女有強烈的愛好和超人的天賦,則不妨順其自然。培根還說“子女是父母的辛勞苦中帶甜,也給他們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對生活的憂慮,卻也減輕了父母對死亡的恐懼。”只用了兩句話就把父母與兒女的關系說得那么透竊,難怪雪萊評價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種優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一動人的美感,他的論敘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他在指導人們怎么讀書時,頗有見地地指出:“有些書可只讀其章節,有些書可大致瀏覽,有少量書則須通篇細讀,并認真領悟。”他在指導人們讀什么書最受益時告誡人們:“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培根認為,讀書可以使人心曠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連身體上的各種痛苦,都可以通過讀適當之書而令其開豁。
培根的話語既使人們開闊了眼界,也能使人們頓悟.全書立意高遠,描述了培根先生一生的種種經歷,不得不看。
它就是我們人生這本書的“卷首語”。
隨筆作文 篇6
人的大氣,是內心世界的積淀,于無聲之處見涵養,讓人產生內心的欽佩;人的`大氣,是外觀世界的袒裸,于無形之處見真諦,讓人感嘆由衷的崇敬。
人的大氣,是遺傳因子的天賦,是與生俱來的秉性,更是生活磨礪中的凝聚。
大氣,是一種修養。與君子欣然相待,而赤誠相交;與小人亦遠亦近,而敬而遠之;不以自己的淵博而挑戰無知的淺薄,而常以自己深思熟慮的見解求得眾人的共識;遇事不慍不惱,而坦然處置。
大氣,是一種謙虛。雖然見賢思齊,卻由衷默然相承;雖然出類拔萃,卻從不沾沾自喜。一生謙遜好學,而博采眾長;終身不懈不怠,而勵志奮進。
大氣,是一種澹泊。不爭得失,不爭名利,更不與小人計較是非;逆之坦然擔當,順之欣然承受;雖崎嶇坎坷,卻勝似閑庭信步。
大氣,是一種態度。不奴顏卑膝 ,不阿諛奉承,而是憤世嫉俗,見賢思齊,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做人,時刻秉持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大氣,是一種深度。胸襟,猶若大海般深淵而開闊,舉止卻如大山般綿亙而兀突;讓人感到深不可測卻高山而仰止。
大氣,是一種境界。大氣,不僅僅是一種性格,而是人格的魅力。大氣,是人的綜合素養對外界噴涌的一種無形的力量,是一種人性的自然流露。
大氣,是一種高度。胸負,遠高志向;立事,高瞻遠矚;洞察,高屋建瓴;談吐,大方得體;行徑,開闊昭人;處世,親和相諧;一生坦蕩而求君子緣分。
隨筆作文 篇7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六年級的生涯都掠行四分之一樂。時間很緊,可在班上卻盡是放松。因為在緊張的氣氛中摻合著濃濃的友誼。友誼!
我是一個奇怪的人,有很多很多朋友,也許吧,有些人天生就比較能交朋友。呵呵。我是個小女生。雖然,男女朋友都有很多,但女生自然是大多部分。好多個小女生聚集在一塊兒,難免會談論些什么,反正七零八散,轉轉悠悠,談天說地。女生就是這樣,不是啰嗦,而是女生的習性。在現實中,在網絡中,都有許多人是這樣。反正就是說,說什么都好,不停就行了。也許吧,有點啰嗦,不過別怪無夕,無夕是在沒有材料了……朋友,真的很可貴。無夕為我有那么多的好朋友而感到幸喜和開心。現實中,有陸,有pig,有張……小荷上有月雨,有茜,有哥……無夕真的很高興,很開心,真的。我現在總算懂了一句話——一個人有許多朋友,是那個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其實,世界上游許多東西是一些人得不到的,而有許多東西是一些人本來就擁有的。像朋友。有許多單一的人走在路上,孤獨的.背影,無奈、凄涼。而有許多成群結伴的人們走在路上,影子在燦爛的陽光下一抖一抖地,那樣歡快跳動的樂符,那樣溫馨、甜蜜……
結交了這么多朋友,無夕很滿足,很幸福。謝謝那么多人都愿意和無夕做好朋友。無夕不會忘記你們的。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
隨筆作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