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了解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什么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英語課堂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課堂教學隨筆1
這學期是我任教高二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教學。由于教學對象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同行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英語學習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自己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最初接觸這兩個班的學生的時候,我還不重視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但一開始我就碰了釘子。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為教學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測出來才知道不如人意。
后來聽同學們反應,才知道我講的口語大部分同學聽不懂,而教學的部分內容同學們以前從來未接觸過,更加重要的是,這一屆的學生的英語基礎是我教過的學生中最差的。
一方面,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B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而A班的同學比較死板,學習欠積極性,雖然學生數目大,但下層面而也廣,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
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英語教學的老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
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
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幫助班上的同學起英文名,盡量多講一些關于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引導部分同學上互聯網的英語網站,在網上交上了“penfriendinAmerica”,讓他們更了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因為只有英語水平提高,他們才能達到交異國筆友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例如在B班,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
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后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組織學生早讀,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本學期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復習,考試后進行學科總結。從考試可以看出兩個班的平均水平相差很大,A班的差生面相對較大。
所以在考后的時間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兩班的差生輔導上,特別是A班,以縮短差距。另外,還發現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夠強,所以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輕松學,容易掌握。而學習結果證明,適當輔導差生對班的整體發展有很大幫助。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做,多想,多向同行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英語課堂教學隨筆2
靜下心來,回首從事小學英語教學14年來,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小學生要想學好英語關鍵是學習習慣的養成,而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經有意識培養形成的。我們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有步驟、嚴格地訓練學生。
一、聽英語的習慣
1、要學會一種語言,第一步就是要聽。聽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聽得清,才有可能模仿;聽得準,才能說得對。
2、課上,每節課都應拿出5到8分鐘放錄音或是讓學生跟讀,或讓學生靜聽,以讓學生模仿,訓練聽覺。
3、課下要讓學生養成聽磁帶(原版純正口音)、看英語節目的習慣,這個最好每天要堅持。
二、說英語的習慣
開口說英語的習慣,老師應采取多鼓勵幫助表揚的方式,并且做到循序漸進。
1、教師盡可能地用英語組織教學,堅持多說,積極給學生創造外語學習環境。尤其是對于初學英語學生而言,教師就是傳遞英語語言的第一人。因此,教師的語音、語調、語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個性。只有讓學生聽清教師對新詞、句的表達,才能真正減輕對錄音的聽力難度,從而盡情模仿,建立學習的信心。
2、課下要多與學生在一起,用英語交流,設立英語角,讓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
三、讀英語的習慣
“讀”的'訓練也是我們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讀得多了,也就為口語表達打下了基礎。
1、采用多種方法激勵學生開口讀、敢讀、愛讀。
對模仿準確和積極舉手的孩子加以肯定和表揚,孩子們便會大膽地讀。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不長,在40分鐘內要想讓“讀”有更高質量,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用多種讀法激起學生“讀”的欲望:對新單詞的鞏固,可用看教師口型讀、學生互讀;對感情色彩較濃的對話進行分角色朗讀;對較難篇目進行跟錄音讀或小組內互讀;除此外還有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都是較為實用的方法。
2、充分運用班班通電子課本,讓學生跟讀標準的發音。
四、規范書寫的習慣
小學是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書寫習慣的養成將影響深遠,尤其是在農村,家長只關心孩子語文、數學的成績,認為英語是上初中以后的事。因此,更加需要教師更有力的監督和指導。
1、字母的規范書寫。字母的書寫看似簡單卻很重要,它是規范書寫詞句的前提。其實26個字母對于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來講并不陌生,關鍵在于筆順的更正和占格,但只要教師多加以引導、示范,再讓學生利用描紅、書空、聽寫等方法并不難克服。
2、詞句的規范書寫。到了四年級,隨著學習要求的提高,學生便開始詞句的書寫。此時就非常需要教師時時提醒和更正,采用激勵方式,把書寫規范的作業進行展覽和評析,逐一提高書寫速度和準確性,并訓練整看整寫的習慣。
常言說:“教是為了不教”。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一個人有效地進行學習,隨時獲取新知識,使其終身受益。
【英語課堂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英語課堂教學隨筆11-11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隨筆05-15
英語課堂教學通用隨筆11-25
課堂教學隨筆04-02
優秀的課堂教學隨筆05-03
課堂教學隨筆優秀12-15
課堂教學隨筆小學數學10-08
《給予樹》課堂教學隨筆10-08
教師課堂教學隨筆11-07
優秀的課堂教學隨筆(精選15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