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1
從事多年的幼兒教育中,往往大班孩子由于年齡的緣故,調皮好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朝氣蓬勃成長的年齡,他們幾乎沒有一刻的安靜,個個都像小老虎。有時候實在是被他們的聲音吵得頭昏腦脹,為他們的“不良”習慣氣急敗壞。有一天,晨間接待時我讓幼兒玩積木,可一會兒的.功夫,屋里就像趕大集一樣的熱鬧:有站著的、有趴著的、有扯著嗓子喊的,簡直是人聲鼎沸。我連著說了好幾句“請安靜”,孩子們充耳不聞。我想:再喊,我的聲音也不及他們的高啊!還是另想辦法吧!我拿起桌子上的一本教材,翻到一個故事《愛唱歌的大恐龍》,嘿!正好可以對癥下藥!我輕輕的念了一遍題目,有幾個孩子把目光投向了我。我又念了一遍:故事《愛唱歌的大恐龍》。這下,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開始講故事,并且是用輕輕的聲音講。孩子們安靜極了,都被有趣的故事吸引了。講完故事,我讓幼兒自己思考一下:自己從故事中懂得了什么?我們該怎樣做?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回答了問題,我又告訴他們:剛才小朋友的聲音就是噪音,老師很不喜歡,咱們誰也不要當“愛唱歌的大恐龍”。
以后,每當哪個孩子的聲音太高了,我就對他暗示:不要當“大恐龍”哦!這個孩子馬上會心一笑,說悄悄話了。看!這就是故事的魅力!
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2
和孩子們一起看《姥姥去了遙遠的地方》,班上一名女孩子竟然哭得淚流滿面,傷心至極,我問她為什么哭啊?她說,我怕我媽媽去了很遠的地方,永遠永遠也回不來了,一開始我還以為她媽媽真的外出什么的,問了一下,她說她媽媽在家里,看來是孩子太多愁善感了,好一會才平靜下來。之后,我問其他的孩子,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另一個女孩子說,我小的`時候,我媽媽把我一個人丟在鄉下,我好久都沒有看到媽媽,我好想媽媽。可見,孩子們內心深處曾經所受到的情感創傷,是很難愈合的,孩子們是會記在心中的。
一次,在講《我爸爸》時,在畫面的最后一頁說道:我爸爸常常逗我哈哈大笑。班上一名男孩子說:“我爸爸從來都沒有逗我哈哈大笑”我是能感觸到的,他的爸爸很寡言,可能確實沒有做過讓孩子感到開心的事情。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和爸爸奶奶在一起生活,雖然性格很開朗、活潑可愛,討人喜愛,但可見孩子內心還是缺少愛的。很多時候,我們老師對他的小小批評,他會立刻大哭起來,走到你身邊,一雙無辜的眼神看著你,似乎是在請求老師的原諒,直到要罵的老師哄哄他,才會停止。可見,他的內心是很無助的,是很期盼我們老師對他的愛。令我感動的是,當看到班上其他小朋友講故事時,他說:“老師,我不會講故事,我爸爸沒有教過我。”之后,他說:“老師,我會講故事了”我說那你來講吧。于是,他從圖書角拿出一本拔蘿卜的書。我就給他講,幫他那好耳麥。他做掌握介紹后,把圖書傷的畫面說了一遍,我為他的勇氣和執著而感動。
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3
昨天由于需要下午醫院陪護岳父,我需要一放學就去市人民醫院,原計劃將沒有完成作業和違反紀律的學生午間留校就只能泡湯了。但經過連續三周的實施,孩子們的規范意識和不完成作業的人數,已經大為減少。目的就是讓孩子們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留置只是外在措施而已,迫不得已為之。
今天下午由于人手不夠,還得我去。就不能將昨天和今天的兩類孩子,留置學校。一些孩子甚是失望,有些孩子說老師不算數,有的說看不到同學留這兒,自己不開心。真的讓我沒有想到,難道留置,就是我們的目的?難道作業按時完成和違紀,就是留置的價值,就是完成作業的原因。有些孩子看到同學留置,就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同時有些孩子根本沒有聽老師的講解。為什么不在留置?一是昨天他們的'表現確實不錯,違反紀律的少之又少,又沒有影響課堂。同時昨天上午的記錄,沒有五個孩子記錄同一個人的。我又問了班里的學生,昨天下午的課堂,也是比較安靜的。我覺得也沒有必要,非要懲罰這些犯小錯誤的學生了。沒有教師在,他們能做到安靜考試,已經了不起了。二是醫院里有病人需要我照顧,做兒女的應該做到孝順。我必須給大家做榜樣,要你們孝敬老人,我就要做好。我相信你們也會支持老師的。但為了不耽誤你們的課,老師將下午的課,也調到上午上,這樣上午一晌都是我的課。不過,我會給大家調節的時間。大課間學習《七彩陽光》,最后一節給大家娛樂時間。
每項管理學生的措施,要讓孩子們理解了,不能將措施做為目的。
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4
我們寶寶班的寶貝兒們大多都是2~3歲左右的孩子。剛進小托班時,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腳亂中度過的:這邊剛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邊那個已經尿褲子了;前面的喂飯的勺子剛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經在我背后吐了起來;這頭剛拉開一對打架的.幼兒,那頭的孩子手腕兒又多了兩排牙齒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個人掰幾個人來用,兩只手根本不夠使喚,頓時覺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腳。這一切,對于從未帶過小托班孩子的我來說,基本上接近崩潰,各種情緒交織著我,不知如何是好;后來園領導和同班老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給我鼓勵與支持,在她們的幫助下我慢慢地領悟到很多竅門。
托班幼兒年齡小,需要多安慰,多一些擁抱,多一些豐富有趣味性的短故事,就會幫助寶貝們消除焦慮感和陌生感,熟悉幼兒園生活;在這些基礎上,最重要的還是離不開游戲,各種小游戲能夠使寶貝們愉快、充實的度過每一天;通過小游戲,孩子們能從中掌握托班基本生活常規和體育游戲,能在教師協助下,學會簡單的自我服務,使孩子們更好的健康、愉悅的成長。
在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同時,為了我們寶寶班的小朋友們,我嚴格要求自己,與孩子們共同成長,爭取在孩子進步之前飛速進步。
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5
今天中午的午休不是我管班,抽空出去看了一下兒子,了解一下近況。(他一直希望媽媽去看他,無奈媽媽總是沒時間)回來時遠遠的就聽到教室里一陣吵鬧聲。原來 管班 老師組織讓孩子們讀課外書,這群小家伙看著看著就說空話了,有些生氣,平時的紀律教育并不少,而且每天也講故事給他們聽,努力在營造一個“書香班級”的氛圍,卻總是這樣,事與愿違。
下午第一節課是品德與生活課,想到今天要講的內容正好是校園生活,如何管好自己,如何不影響別人或不被別人影響,這都是我們要在校園中養成的一種生活習慣。于是就把這節課的主題“偷換”了一下,因為在我看來對著不動的書本學里面的道理,倒不如從生活的'活教材出發來得更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
上課伊始,很鄭重的與孩子們談了今天我看到最初一幕的感受,一個詞——傷心。又告訴他們,喜歡聽 葉 老師講故事,就應該耐下心來,從書中去看更多的故事,因為課外書是所有好故事的源泉。
其實知道孩子們并不是真的故意調皮,他們認識的字是有限的,很多只能借助拼音。可能這樣讀起故事來,不能像我們成人一樣有滋有味。但不管怎樣讀課外書的習慣還是要努力培養的。
于是還有時間多,請孩子們拿出課外書,再讀,靜靜的,我們看誰最認真,被故事吸引了!我也拿出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跟著一起讀。
也許是因為教育過了,也許是我的示范,大部分的孩子都安靜看了,只有極個別的還是一會兒把書翻到前面一會兒翻到后面無所適從,但已經知道不去影響別人。教室里靜靜的,這種感覺真好。
很快便下課了,看到沉浸在書中的滕立為、吳婷燁、蔣文迅還坐在位子上品嘗著書的香甜。真希望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
【教育隨筆:和孩子們一起看書】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和孩子一起成長08-05
和女兒一起走過的考級的日子教育隨筆03-23
與孩子們一起快樂讀書-散文隨筆10-07
學數學,我和兒子一起努力教育隨筆03-23
我和孩子們的讀書路的小學教學隨筆10-08
讓學校成為孩子們讀書的幸福天堂教育隨筆03-23
和孩子一起成長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0-07
昨晚和同事一起焦慮雜文隨筆03-22
我和隨筆一起長大作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