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大班教育隨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育隨筆1
一天早晨陽陽媽媽早早來到幼兒園站在門口對我說:“馬老師,我給陽陽請幾天假,因為她這幾天發燒。”“還有個事情,您千萬別取消她的節目啊,孩子特別上心,就想來幼兒園練節目,可是她發燒,我沒敢讓她來,您看行嗎?”我笑了笑,當了這么多年教師,家長與孩子的這種迫切心理我特別能理解,所以我馬上回應道:“行,沒問題。”怕陽陽媽媽不放心我又補充了幾句:“這孩子特別聰明,學什么都很快,并且特別有上進心,這些節目她都練習過,回來后肯定能跟得上,您放心吧。”
“老師,咱們元旦活動時,孩子穿什么衣服啊?我先幫他準備出來,一定把我兒子打扮的帥帥的”。
“馬老師,班級什么時候元旦聯歡活動啊?我好先向單位請假,咱班元旦聯歡我一定要參加”。
“馬老師,元旦活動班級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你盡管說,我一定來”。
活動當天,每位到場的媽媽都可謂是盛裝出席,每位小朋友也在爸爸媽媽的共同陪伴下興高采烈的來到幼兒園。
不難看出,孩子與爸爸媽媽們對本次元旦活動都是那么的上心,那么期盼,我們沒有理由不把此次活動舉辦成功。
在元旦聯歡活動還沒有正式開始前,園領導組織各班教師觀看了每一個班級的“元旦聯歡節目”,看過后給人的感覺無論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的元旦聯歡活動都是那么精彩,小班的小朋友雖然年齡小,可是孩子們帶來的表演是那么可愛,總之每一個班級的節目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創意,看過其他班級的`節目后,又給了自己許多靈感,我把這些靈感應用于班級的活動中。園領導組織班級教師觀看各班的節目,目的也是讓每位教里師通過觀看其他班的節目,來吸取經驗,增長見識。有這樣的領導,我們沒有理由不把此次活動舉辦成功!
元旦聯歡當天孩子們表演的節目那么精彩,孩子們表演時的狀態那么好,所以在領導與家長的共同支持下,在老師與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元旦聯歡是成功的。
整個活動結束后每個人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那么就讓我們期待下一個聯歡。
大班教育隨筆2
給孩子多一點“獎勵”教師必須正確看待自己的教育對象,必須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熱愛、關心我們的孩子。
這是我們做教師搞好教育的前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幼兒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現代幼兒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來到活動室,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迎接還未來的孩子們。今天李沐錚小朋友怎么啦,由媽媽抱著上幼兒園,時間比平時遲了一些。
平時他可是個活潑好動,甚至有些蠻橫的孩子。可今天他卻伏在媽媽的肩上,一動也不動……李沐錚媽媽對我說:“昨天夜里李沐錚發燒很厲害。
剛才看了急診,打了針。今天我和他爸爸都抽不出身來,這不,還得把他送來,要麻煩老師您了。”
我連忙上前接過李沐錚,抱在懷里。看著這個往日的“調皮大王”今天成了“乖孩子”,我心里多了一份疼愛。
我摸摸孩子的額頭和手,渾身很熱。孩子們見我一直抱著李沐錚,都圍了上來,有的問:“李沐錚怎么了?”有的摸摸李沐錚的手,還有的拉著我的手不放。
我說:“李沐錚今天感冒了,今天有點發燒,你們快回自己的座位上去。”隨后,我對大家說:“李沐錚今天最聽話了,我才抱著他。
以后誰聽話,誰是好孩子,我就抱誰。”過了一會兒,我把李沐錚放到小床上,給他蓋好被子。
他已經醒了,我告訴他好好躺著,一會兒我再過來給他倒水喝,他聽話地點點頭。這一整天,他都比以往聽話多了。
第二天李沐錚來幼兒園時不再像往日那樣沖進門來,而是在緩緩靠近我。他怯生生地問我:“老師,我以后不再調皮,也不打人了,你還抱我嗎?”我點點頭,說:“君無戲言嘛。”
一邊轉向小朋友說:“昨天李沐錚小朋友表現很好。以后我們每天評選出兩個表現最好的'小朋友,老師就用這種方式表示給他們獎勵。”
說完,我又抱起李沐錚,孩子們一齊為他鼓掌。從這一天起,不但李沐錚像變了一個人,全班小朋友的紀律也一天比天好,再也沒有出現過打人、爭吵等現象。
我們每天評選出兩位好孩子,而實際上擠到我面前讓我抱一抱的,何止五個十個。這都說明了這種溫暖的獎勵辦法是一種集教育與愛為一體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大班教育隨筆3
一天在做操作冊的時候,我意外的發現子謙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并且正確的做出來,接下來在閱讀課中,他也能很快的掌握呢,真不錯。我看到后,表揚說:"子謙這么棒,都能讀出來了,并且學的速度非常快,進步這么大。"子謙高興得看看我。
在后來得一段時間里,我發現每次做操作他都能自己完成了。每次學新課都能掌握的不錯。子謙以前非常活潑,每次上課都坐不住,精神很散,更是不能回答問題,每次操作都是給他進行單獨指導。這個學期他真是意外的`進步非常大,好像他的進步就在這一剎那。不但上課能開口讀書,操作還非常好,而且都能在上課的時候主動積極的舉起手,并且回答的還不錯。每次學完新課都能回家讀給家人聽,家人都對他的進步感到非常高興。
子謙的進步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他的改進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得了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我們要耐心的等待。
大班教育隨筆4
特殊孩子特殊照顧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伙
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僅一只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此刻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潛力也比較差。對于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隨時帶著他,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并不時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個性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必須要留意,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只“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伙伴一樣去玩耍、去游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游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最后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
老師就應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煉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游戲,都就應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群眾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
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明白并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幫忙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大班教育隨筆5
這段時間,班里的孩子玩起了“石頭、剪刀、布”的游戲,雨軒出了個布,浩然出了個小剪刀,“咔嚓咔嚓,耶!”浩然的小手高高舉過了頭頂,兩個孩子開心的笑了起來,孩子的快樂如此簡單。看到孩子開心的笑容,我想起了我們的小時候。我們上幼兒園遠不如現在,什么玩具都沒有。“拾果果,跳房子”這些看起來很單調的游戲,帶給了我們去多的快樂。而今天的孩子們擁有太多的玩具,讓孩子們原本多彩的世界變得更加五彩繽紛。
事實上,孩子的.快樂不只在于物質的豐富,更在于游戲中的體驗,只要能從游戲中獲得快樂就可以。所以我們應該多陪孩子玩,因為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孩子的參與,再多的玩具也只是擺設。就讓孩子們盡情地玩游戲吧,哪怕只是一些簡單的游戲,也能給孩子帶來許多快樂。
大班教育隨筆6
1、寄即將畢業的孩子
還有一個多月孩子們就要幼兒園畢業了,心中真是不舍,我班的玉珍小朋友今天問我:“王老師,我上一年級,你還教我們嗎?”一轉眼三年過去了,昨天,你們還是一個小不點,一張白紙,你的世界充滿了潔白。今天,你們就要背上小書包,快樂、自信地跨入小學的門檻。祝賀你們,孩子,你們長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寬、那么美!展開你那堅韌的雙翅吧,勇敢地去翱翔!
與你們的三年朝夕相處,我們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每天早上,老師都會等待在門口,迎接你可愛的笑臉;傍晚,目送你離去的身影,好像小鳥歸巢,一天的疲憊也隨之消失。也許,偶爾犯小錯誤的你也曾受到過老師的批評,可老師打心眼里是疼愛你的,因為你是老師的好孩子。
三年孩子的變化太多了,高了!壯了!漂亮了!也懂事了!我真心的希望你們在未來的路上越走越好!
2、門牙有縫有福
我因為兩顆門牙有縫,所以平時不愛笑。孩子們卻有著自己的見解,不信來聽聽:有一天,下課的時候,幾個小朋友的談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聽朱浩洋小朋友說:“你說說,哪個老師漂亮?”依依小朋友說劉:“劉老師漂亮,王老師的牙不好看。”只聽朱浩洋小朋友馬上反駁:“王老師也漂亮,雖然她從來不笑。但是我媽媽說門牙有縫的人有福。”聽到這里,我非常感動,是啊!開學這么長時間,我竟然沒有對他們露出一點笑容,牙齒長得不好又有什么關系呢。
從那以后,每天我都對孩子們露出一點笑容。即使是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親切的、和藹的、關心的、責備的,我用不同的笑來對待孩子們,孩子們也更喜歡我了。
3、給椅子找朋友
活動課剛結束,忽然聽見幾個孩子的爭吵聲,我趕忙跑過去,只見海軒和子陽正拽著椅子不放手。他們看見我好象是見了救星,馬上爭著說:“老師,他搶我的椅子。”子陽又說:“老師,是我先找的這把藍椅子,海軒他拿的是我的。”海軒說:“子陽剛才沒在這坐著,是我先在這坐的。”我問海軒到底是誰先搬過來的這把椅子,海軒說他過來時已經有藍椅子了。事情弄清楚了,是子陽先搬過來的椅子,然后子陽去喝水的時候海軒又過來坐了。看到子陽一臉的無奈,又看看海軒的無辜,我說:“你們兩個人,誰想做一個互相謙讓的好寶寶呀?”兩個寶寶都撅著嘴你看看我,我看著你。但是手還是緊緊的抓著椅子,我告訴海軒說:“海軒咱班還有好多的藍椅子,你再去找一把好嗎,做一個互相謙讓的好寶寶。”這樣,海軒終于松開了手,我又拿了一把藍椅子,海軒接過椅子走了。子陽也坐到了藍椅子上了。
早操過后,我和孩子們說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給自己的椅子找朋友”,找找和你椅子顏色一樣的椅子,然后和你的朋友握握手。子陽和海軒找到了對方,然后握握手,笑了笑。子陽說:“老師我想和海軒換換椅子坐,他是我的好朋友。”我點了點頭,看到兩個孩子快樂的換過椅子我說:“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子陽說:“老師,我喜歡海軒的藍椅子,它也是我的好朋友”。海軒說:“老師我也喜歡子陽坐的這把椅子,它也是我的'好朋友”。發生在孩子之間的“椅子風波”結束了!
4、意外的收獲
那日午休起床后,外面下起來小雨,孩子們趴在窗口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快樂地談論著關于雨的話題。看到他們興奮不已的樣子,我怎忍心強制性地讓他們坐到小椅子上去呢?還是讓他們欣賞一下大自然的杰作吧。這時,于博小朋友走到我跟前:“張老師,你有沒有雨衣呀”?我說我沒有。他說:“我要去給你買雨衣”?我沒想到從這么小的孩子口中會說出這么貼心的話。這時,有很多小朋友聚攏過來,有的問我冷不冷,要給我衣服穿;有的讓我多喝點熱水,因為媽媽說熱水可以取暖;有的……孩子們那一句句關切的話語感動著我,震撼著我。我不曾想到他們如白紙般的心靈上會點綴著如此絢麗的花朵。他們并非什么也不懂,他們也會體貼人、關心人。
以前我總是認為小孩子只會給老師帶來麻煩。例如:他們會在你上課時大吵大鬧;他們會在吃點心時到處亂跑;他們會在安靜的午休中制造一段段不和諧的插曲……也許孩子的天性就是天真無邪、無拘無束吧。在崇尚個性解放的時代,我們也不能過分約束孩子們的行為,強制性地把他們塑造成家長、教師眼中的“乖”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飛翔的空間,說不定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大班教育隨筆7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真的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人多了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和知識。
本學期開學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調動,我的搭檔也調換了。兩年相處下來多少培養了些默契和感情。開始調換時心里真的有些舍不得。但是后來想想,有時候人換個環境或者換個搭檔也許是自己提升的開始。
開學不久后,學校里一切進入了正軌,開始兩個人相處起來感覺有些生疏或者是不自然。但是慢慢地經過一個月的相處和接觸后,彼此間有了默契。有時候真的是心照不宣,做事情事半功倍。有時候在教育幼兒的問題上大家意見不一致時,也會靜靜地商量,考慮,慢慢的變得越來越融洽,工作起來也越來越默契。在一個班級里,兩位老師的默契度提高了,配合度協調了,感覺孩子們的表現進步也非常大。而且孩子們之間的相處也會很融洽,很團結。孩子們的'協調能力也增強了很多。
無論是在家庭里還是在工作單位上,團結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有愛的心是不能缺乏的。當然做任何事情首先態度是最重要的,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成敗,所以,大家做事情要端正態度,把正能量碰撞出來。把更多的正能量帶給大家。
大班教育隨筆8
生活自理,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就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兒生活自理潛力的構成,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職責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潛力,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此刻的大部分孩子,依靠性強,生活自理潛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我教的大班幼兒剛剛轉入就餐幼兒園,在自理潛力方面明顯不如其他就餐三年的大班幼兒,一個小小的雞蛋皮便折射出幼兒自理潛力的強弱,我班幼兒有很多小朋友不會剝,鬧出了很多笑話。魏會宇小朋友拿到雞蛋后站那不動,問老師:“老師,這個就應怎樣弄呢?”牟炳旭小朋友拿到雞蛋站那不動,我說跟其他小朋友學,還是不動,然后教他先往桌上碰一下,他便碰一下,揉碎皮,他用力過猛,一下捏碎了,蛋黃都出來了,掃了一地,最后勉強吃完了。還有反應快的小朋友邊看邊學,皮隨剝的`不干凈,但是總也會了。第二次吃的時候狀況明顯好轉,都會剝了,吃的也干凈了。
一個小小的雞蛋皮難住了這幫孩子,讓我更是驚嘆,這些心肝寶貝們在家里都是什么樣的生活,真正地小皇帝小公主,但卻讓他們喪失了的鍛煉機會,這需要我們這些大人深省,什么才是對孩子好,怎樣才是愛孩子,該放手時就放手,大膽讓孩子們做吧,他們會做的很好。
大班教育隨筆9
在圣誕節前幾天,我們就開始和幼兒說,圣誕節要到了,我們要打扮教室了。“我們該如何打扮呢?”小朋友們就紛紛的說開了,有的說:“我家里有是的老人”、有的說:“超市里有的賣雪花”有的說:“小班的時候,我的圣誕樹還在家里”……。我就讓幼兒收集一些圣誕節打扮教室的材料,第二天小朋友們把收集來的東西帶來了,有雪花、有氣球、有圣誕樹等等。活動的前一天,我組織小朋友一起裝扮了活動室,把收集來擺在區域區、掛在門上、貼在活動板上等等,為明天的.“請稍等、迎元旦”做好準備。在“慶圣誕、迎元旦”活動中,通過談話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圣誕節。然后邀請幼兒進行表演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在同伴面前大膽的表現自己。在整個活動中從收集材料、打扮教室、幼兒表演活動、好朋友合影、幼兒自制賀卡,幼兒比較的積極,他們親身參與了活動的這個過程,從中也充分的體驗到圣誕節的快樂。就如《指南》指出:體驗是一種活動,也是一種結果。幼兒在“慶圣誕、迎元旦”活動中,即參與了活動,也享受了活動快樂的結果。
大班教育隨筆10
經過和孩子們三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咱們班的孩子對故事、兒歌理解的很快,每次當我宣布要開始講故事的時候他們就會很安靜的用小眼睛看著我,于是我就想到能夠利用兒歌、講故事的形式引導他們,讓他們從中領悟分享,體會分享的愉悅。有一次我講故事《大家一齊玩》,讓他們學習并領悟講:“大家一齊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教育他們要和小兄弟姐妹一齊玩,不可以爭搶玩具。
對于孩子們,最有效的方法就應就是游戲了吧。因此我就利用區角活動的時刻讓幾個孩子在建構區一齊搭積木,在娃娃家玩的時候,我讓孩子分主角扮演,分好工作,比如:讓馬亦心和陳茜小兄弟姐妹專門負責廚房那塊,做好吃的點心,讓黃夢妍小兄弟姐妹哄寶寶睡覺,小醫院就有唐佳怡小兄弟姐妹做醫生,給生病的寶寶看病,讓他們一齊搭建玩具,分工合作,培養幼兒合作潛質和體會分享的愉悅。在去淘氣堡或是滑滑梯的時候咱們也總是不忘提醒一句“注意安全,不可以和小兄弟姐妹搶著玩,要一個輪著一個!”
在小兄弟姐妹離園時,和家長交流幼兒園里的'活動狀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里需要大家一齊分享才能愉悅融洽的生活、游戲。
經過一段時刻我突然發現孩子們為搶奪玩具而爭吵的現象明顯比以前少了,雖然還是會有個別小兄弟姐妹,但是我明白他們,正因我知道他們還小,咱們只有用博大的無私愛心去理解他們,包容他們讓他們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明白分享的愉悅。
大班教育隨筆11
大班的孩子正處于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忙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當孩子確定在撒謊時,就須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那么,怎樣對待撒謊的孩子呢?
首先,成人要識別真假謊言,如果孩子確實說謊,就要以淺顯的'例子幫他認識錯誤,例如用故事《狼來了》來教育孩子。
其二,成人要多關心和愛護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場合指責孩子,更不要因為應對孩子的錯誤姑息、遷就,甚至弄巧成拙。
其三,成人要避免給孩子制造說謊的機會。
大班教育隨筆12
我班有幾個小男孩特別愛打鬧,喜歡惡作劇,每天晨間活動或區域活動時,總愛爭奪和亂丟玩具,在自己的區角里坐不住,喜歡到其他小朋友的區角里搗亂,有時還把一幼兒的文具放到另一幼兒的書包里,有時還干擾同伴活動,我花了好多心血,卻很難改變這一現象。
一天活動時,我走到正在打鬧的胡琦海、吳汶杞面前問:“你倆為什么不好好玩呢?”,其中調皮大王吳汶杞說:“我們不愿意這樣玩,天天這樣玩沒意思。”我問:“那你們想怎樣玩?”“我們要玩打仗的游戲”“我們要玩奧特曼的游戲”“我們要玩警察捉壞人……”他們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我同意了他們的要求,讓他們自由結伴到角色區或表演區里活動游戲。
只見這些小淘氣們腰里別上體操棒,手拿文具盒當對講機,嘰哩哇啦地喊著,還有幾名小朋友在蹲著架勢,擺著手勢,一看就是在玩奧特曼的游戲。他們平日玩時總發生爭執,可今天卻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
這時我才領悟到:他們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喜歡的`游戲。我們做教師的不能忽視孩子們的想法,在和幼兒的關系上,應重視民主、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兒,賦予幼兒主人翁思想。
大班教育隨筆13
托班幼兒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這屬于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處于絕對“自我中心”狀態。在游戲中他們經常會出現別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見別人有的,自己總是想要。
我們在品德教育中,“以理服人”本是我們應恪守的教育原則,講故事也是幼兒教育常采用的方法。那么為什么會讓我們感覺有的孩子似乎“屢教不改”呢?想起教育學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此時我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大家都碰到過類似的情況,托班幼兒剛入園的時候,一個孩子哭著想要別人手中的玩具小熊,老師一看小熊沒有了,就拿了個玩具小貓,搖著遞了過去,這個孩子立刻破涕為笑,和老師一起高興地玩著玩具小貓。這時一個玩小熊的孩子放下小熊去拿小貓,緊跟著,玩小熊的孩子紛紛換成了小貓。可以想像,這些小不點連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心理水平上,我們去給他們講一些抽象的道理,他們自然是難以理解的。在幼教工作的期間,我看到一位老師是這樣的:她對一個搶玩具的孩子說“你把寶寶的玩具搶走了,他沒有了怎么辦?”老師本意是想通過這樣讓他具體地看到“別人沒有了”,從而知道“自己不對了”。而孩子卻很坦然地說去那兒拿一個(那兒即玩具架)。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具備“因為我搶了,所以他沒有了。”這樣的邏輯推理能力,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因此,有時我們絞盡腦汁編的故事也往往會感到白費心機。對孩子的教育本來就不是一加一必然等于二的結果,如果讓孩子形成了逆反心理,就違背了我們的初衷,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與家長溝通聯系,擺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注意隨機引導。孩子的'不良習慣許多是在自小的養育中就開始了。現代獨生子女家庭中,成人對孩子的愛往往是單向的。這種單向的愛,使孩子只會享受家人的關懷、照顧,而不知道還要去關心別人。我們要根據幼兒自我中心的心理特點,在日常生活中耐心持久地加以引導,如引導幼兒能將好吃的、好玩的與他人分享,讓幼兒逐漸體驗到除自己以外還有他人的存在,讓幼兒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狀態。
模仿是3—4歲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行為習慣方面。我們可有意識地為幼兒樹立榜樣,比如當有的孩子聽了對方的請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給同伴玩時,成人則就以和幼兒平等的身份,去幫助幼兒共同游戲的方法,如:“咱倆一起玩吧?”“你先玩,過一會兒再給我們玩。”等等,讓幼兒從簡單地進行模仿,逐漸變為自己成功交往經驗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孩子負面的行為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改善
大班教育隨筆14
最近我發現班上的孩子有了一個壞毛病,那就是撒謊。這天上午戶外活動時,樂樂說:“老師,我要上廁所。”之后佳佳也說:“我也要去。”本來我不覺得怎樣樣。可緊之后有好幾個孩子都說要上廁所,我不禁覺得很奇怪。我便偷偷跟著他們去了廁所,這時,我發現去廁所的這五個孩子中,只有兩個在小便,其余三個在打打鬧鬧,我也沒有說什么,就離開了……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我發現桌子上有一大塊饅頭,我便問:“誰的饅頭沒吃完。”瑞瑞說:“不是我的',我的吃完了。”我說:“你真的吃完了。”他又說:“我給樂樂吃了。”很明顯他在撒謊。
為了糾正孩子的這個錯誤,我在下午的教育活動中給孩子們講了《狼來了》的故事,孩子們聽完故事,了解了撒謊的壞處,我相信對孩子各方面的發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大班教育隨筆15
孩子的一日活動中有很多環節,每天中午的午睡也是很重要的環節之一。每次中午看午睡的時候我發現,我們班總是有幾個孩子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難以入睡,我們采取了很多讓孩子能夠盡快入睡的方法:講故事給孩子聽,但是對于那些難以入睡的'孩子來說,幾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相信這也是一個困擾我們老師的常規的難題。孩子很難午睡,這可怎么辦?
我想:這也許與孩子在家不同的習慣有關。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睡覺時讓家長陪著睡覺,有的孩子從小就沒有午睡的習慣等,這些都與孩子在幼兒園難以入睡有關。我想,給幼兒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在睡覺前,我們可以帶領幼兒做一些安靜的小游戲,還可以講睡前故事給孩子聽等來讓孩子入睡,慢慢的讓習慣成自然。另外我們還可以將午睡房的光線變暗一點,有一個安靜睡覺的氛圍。我們還要注意對于那些特別難以入睡的孩子盡量不要不耐煩的大聲批評,要給他們講一些道理,讓他們明白如果自己不睡覺,在那里做小動作、發出聲音,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睡覺的。
以后在睡覺前,我都會看看是哪個小朋友表現的最好,盡量多用鼓勵的方式來讓他們睡覺。現在,這幾個孩子睡覺都比以前好多了,我想這種方法適合他們吧,在以后的時間里,我還會繼續摸索方法,讓孩子們都能安靜入睡,養成每天午睡的好習慣!
【大班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育隨筆06-11
大班教育隨筆(精選)08-04
大班教育隨筆01-20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7-23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2-26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4-24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8-26
大班教育隨筆12-30
大班的教育隨筆04-06
大班教育的隨筆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