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通告的寫法是什么
導語:通告是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周知事項時使用的文種,其主要特點是知照性、專業性、約束力。一篇好的通告必須要把整個事件要描述清楚,同時要把內容寫得讓人一看就明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于通告的寫法,歡迎大家參考!
1.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黨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時,使用的下行公文。
2.通告的分類
可分為制約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兩種。制約性通告一般是具備政策性和法律性的,要求有關人員按照流程遵照執行。周知性通告讓有關人員知道就行了,不具備法律性。
3.通告的結構
通告主要由標題、正文和落款這三部分組成。
(1)標題。通告的標題主要由四種大體構成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的.主要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二種是由發文的機關名稱和具體文種構成;三種是事由加文種構成;四種是只用文種“通告”作標題。
(2)正文。通告的正文包括開頭、主體和結束語三部分內容。
開頭主要交代通告的緣由、根據和目的。
主體要求明確具體寫出通告的內容、通告事項的要求和實施措施。
結束語一般單獨設段,用“特此通告”、“此布”等習慣用語作結。
(3)落款。通告的落款應寫明發文機關名稱和發文時間。在標題中有發文機關名
稱的,落款處可以省略,只寫年、月、日,或將發文時間年、月、日寫在標題下方、正文上方。
通告范文
國務院關于打擊盜掘和走私文物活動的通告
近年來,全國各地文物走私和盜掘古墓葬、古遺址的犯罪活動屢有發生,不少文物被盜運出境,不僅使我國文化遺產遭受嚴重破壞,而且敗壞社會風氣,有損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為切實保護我國文物,嚴懲犯罪分子,特通告如下:
一、我國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統屬國家所有,非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私自掘取。(略)
二、文物購銷統由文物部門經營,國內外人士不得私自買賣文物。(略)
三、對盜掘、走私文物知情不舉的,要追究其責任;窩藏、包庇盜掘,走私文物犯罪分子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略)
四、各級人民政府要堅決貫徹《文物保護法》。(略)
五、司法、工商、海關和文化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堅決打擊盜掘和走私文物的違法行為。
六、對揭發檢舉盜掘和走私文物犯罪分子以及破案有功的人員和單位,由文物主管部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給予表彰和獎勵。
七、凡盜竊、私掘、投機倒把和走私文物的違法犯罪分子,在本通告發布之日起兩個月內,向當地自首,徹底坦白,交出非法所得和現存文物的,可予以寬大處理;拒不坦白或繼續違法犯罪的,要從嚴從重懲處。
此告
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通告的寫法是什么】相關文章:
有關通告寫法及范文08-26
行政公文中公告與通告的區別和寫法05-30
方案的寫法04-18
開題報告的寫法05-27
應聘書的寫法10-20
公函格式寫法09-09
公函的格式與寫法09-28
關于批復的寫法06-20
關于悼詞的寫法01-01
會議簡報寫法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