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寫作指導合集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寫作指導,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1
著名哲學家王爾德說:“我時常追隨父輩的腳印,結果卻迷失了自己。”確實,在如今日新月異的世界,只有大膽出格,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有中國“零售大王”之稱的馬云說:“背對萬人馳行,自然萬里獨一。”他敢于打破常規,勇敢創新,采用新的運營模式。堅持用“倒立”的觀點看人,使“淘寶”旗下的“阿里巴巴”在初出茅廬時就超過老牌勁敵ebav網,他本人更是名利雙收。獨特與出格的思維使他成功了。國家如此,公司如此,個人亦如此。余秋雨常常吸收新異奇特的想法,從另類的角度看問題,并將之融入作品中,所以,他的文章使人讀來有一種超脫與明澈的感覺……可見,只有敢于出格,獨樹一幟,不為生命中狹窄的“巷口”所局限,才能長久發展。走出“巷口”,正是走向遼闊世界的開始。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悲劇的發生正是沒有逃離這宿命般的魔咒?傳奇才女張愛玲說:“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唯有臨摹。”在當時的上海,張愛玲不僅是個有名的才女,更是著名的時尚中人。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因為沒有長遠的目光。更沒有對生命的出格付諸行動,最終只留下了令人悲憫感慨的一生。墨守成規,亦步亦趨,就注定會被時代淘汰,與成功無緣。只有走上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才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景。
斯特里馬特用陽光中的.微塵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不拘地移動,才可能永恒地存在;村上春樹用山野的鮮花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任意地綻放,才可能有繁華的春天:大仲馬用亂石中的珍珠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改變局勢,才可能脫穎而出。所以,萬千世界里,不能讓風沙掩蓋了自己,只有匠心獨運、別出心裁,才可以使靈魂出格,在人生的高地里出奇制勝。
羅素認為,出格之人創造世界,保守之人繁衍種族。當生命之帆落滿風塵,唯有打破常規,大膽出格,才可使其在桃華柳密處覓得小徑,在大江東去時華麗轉身,在萬徑人蹤滅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本文中心明確,筆力集中,論據充分,語言有張力,且能進行理性思考,體現了一定的寫作功底。
“出格”是個多義詞,文章未能很好地破題,論證語段只是散亂無邏輯的排列堆砌,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系。語段開頭缺少導入句,給讀者以突兀之感,且個別語段分析事例時游離于中心之外。
對策
1、破題。“出格”是個多義詞,根據文章內容,我們可以將論點確定為“敢于打破常規,敢于創新”。這樣,文章的中心便明確了。
2、理清思路。先問一個“為什么”:為什么要打破常規呢?分解理由為二:
一是只有打破常規,才能給事物注入無窮的活力;
二是墨守成規只會阻滯事物的發展。這樣一正一反,理由充分。
再說一個“怎么辦”:“出格”不是無原則的放縱,不是無理由的包容,而是一種打破常規、特立獨行的行為。這樣辯證分析,凸顯理性光芒。
3、給論證性的語段加導入句。或名言導入,或理性闡釋,避免事例疊事例,使語段開合有度。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2
“書寫規范,標點正確”屬于文面問題,是文章內容的視覺化。在考場作文中,文面的好壞會給閱卷教師留下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視。
(一)達到基本的書寫要求。有些考生認為反正自己的字不美,因而放棄了書寫要求。其實只要稍加注意,就能使文面提高一個檔次。不求書法之美,但求字字端正;不求遒勁有力,只求筆筆清楚。忌寫連筆字,忌寫細長不穩定的字,忌忽大忽小,忌擠扭成團;字形大致統一,筆畫少的字也不要擠在一起。
(二)不用修改液。使用修改液,雖然改掉了一個字,卻在文面上留下了污跡,再補上的`字往往字道加粗,字跡不清,弄得臟兮兮的一片,影響文面整潔。
(三)不用淺色筆書寫。紙白色淺,對比度不強,即使是好字,也顯不出良好的文面效果。特別是淺圓珠筆寫出來的字,細軟無力,難以辨認。建議考生用純藍墨水書寫(不宜用炭素墨水,因為容易污損文面)。
(四)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文章盡量少修改,非改不可,要使用規范的修改符號,并講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加在上下左右邊框處的修改文字,也應整整齊齊,給人眉目清楚之感。修改時畫出的線條能直勿斜,能少勿多,切忌橫豎交叉呈蛛網狀,更忌隨意涂畫。
(五)熟練使用標點符號。具體應注意:第一,熟悉各種標點的用法,注意標點的位置,比如不在一行之首出現句號、逗號、問號、頓號、分號,可以將這些標點放在上—行的末尾;省略號、破折號占兩格,不要簡化成占一格,也不能斷開,等等。第二,不能隨意加標點,比如一個逗號到底,或者句號只是一個黑點。第三,注意停頓的層級,比如由短到長的停頓,依次用頓號、逗號、分號和句號。
(六)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主要包括:(1)每段開頭空兩格。(2)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分四到六段為宜。人物對話可分行書寫。(3)寫書信類記敘文,要注意書信的行文格式。①稱呼:第一行頂格寫,后面用冒號。“稱呼”用語可視收信人身份而定。②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寫。一般先寫問候語(如“您好”),再寫主要內容。③結尾:寫祝頌語。這類用語應根據對方的身份、職業、寫信的時令等而定。“此致”等可寫在正文末尾,也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夏安”等要另起一行頂格寫。④署名:寫于另起一行的偏右處。親朋好友之間寫信,可在署名前寫上與“稱呼”相應的自稱。⑤日期:寫在署名下一行的右邊。(4)要有統一的有層次的序號。一般來說,最高層序號用一、二、三;第二層次序號用(一)、(二)、(三);第三層次用1、2、3;第四層次用(1)(2)(3)。(5)標題寫在第一行居中位置,副標題前要加破折號。
(七)準確控制字數。高考評卷中,我們經常見到兩種情況:一是字數不夠800字,按評分標準,每少50個字就要扣1分。實際上,字數不夠往往會被認為內容單薄,分數很難上檔次。二是字數太多,洋洋灑灑千字以上,給人以臃腫的感覺,對此閱卷者也會反感。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3
結尾同開頭一樣,也是作文中一道重要工序。如果說開頭有先發制人的功效,那么結尾更有后發制人的威力。結尾好,會使文章顯得結構嚴謹,大放異彩,反之,則會使文章結構松弛,黯然失色。考場作文的結尾,不管采取哪種方式,都要能結得住,斷得下,能夠呼應前文,點明意旨,升華主題。切不可草草收兵,或畫蛇添足。
結尾的要求有哪些?一要簡潔有力;二要照應開頭;三要收束全文;四要令人回味。
一、結尾方法
1.升華式結尾。就是在結尾處寫出肺腑之言,或充滿激情的呼吁,或富有理性的啟迪,給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如《走過一路泥濘》:
【開頭】有多少人在泥濘的路上被牽絆束縛最終倒下?有多少人為了這一路的'泥濘不辭辛勞艱難但頑強的跋涉
【結尾】我們的天空曾經灰暗,我們的天空終將璀璨。沒有猶豫沒有退縮,跨過這一路泥濘吧,你會發現:生命最終是輝煌的!
又如:人生就是一條綿延長遠的道路,只有泥濘才會留下腳印,只有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陽光,只有艱難困苦才能鑄就輝煌。
2.照應(呼應)式結尾。結尾呼應開頭,關合全文,給人以完整的美感。一是呼應標題。文章標題往往與主題有直接的聯系,結尾照應標題不但顯得首尾圓合,而且能顯示出考生的話題意識,強化文章主題。二是呼應開頭。呼應開頭顯得文章結構完整,關合嚴密,寫得好,可給讀者留下整體性的美感。此法當牢記。
如《走過泥濘》:
【開頭】人們常說:人生,就像一段歷程,只有走過,才會留下生命的腳印。是的,一個人的一生只有走過泥濘,才能留下真正的腳印。
【結尾】讓我們一起走過泥濘,留下自己的腳印吧!
3.總結式結尾。在前文敘述、描寫或議論的基礎上,對全文進行概括性總結。此方法較常見。
如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我們就應該堅守信念,在泥濘遍布的生命里,留下堅實而年輕的腳步,在自己的生命里劃下最動人的驚嘆號!
4.情景式結尾。就是在結尾處用精彩的語言描繪出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畫面,達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包含意蘊,令人回味的效果。多配合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5.談心式結尾。就是在結尾處用真切樸實的語言,用談心的方式,告訴別人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這種方式容易引起別人感情上的共鳴,使人易于接受。
二、結尾常見的毛病
1.虎頭蛇尾,收束無力。有的同學開頭洋洋灑灑,但到結尾處卻無話可說,草草幾句煞尾,或添上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2.有頭無尾,結構欠缺。有的同學寫作速度太慢,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完篇,以致有頭無尾,結構不完整。
3.過分張揚,與文不符。有的同學知道結尾的重要,不管什么文章,都借用一些優美的結尾句,結果造成結尾與正文內容和風格的不符。
4.公式化,空喊口號。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4
如何為高考寫作文?“內容充實、中心明確”的作文是我們作文的基本要求。我們可以形象地說,文章中這兩點的作用是“拉一根頭發,移動全身”。一篇中心模糊、內容枯燥的文章如何能被閱卷老師認可?那么,我們怎樣才能達到這兩點,使我們的作文坐上基層的寶座呢?
(1)圍繞中心寫內容
在一篇文章中,中心思想是靈魂,靈魂是主宰,而內容是文章的血肉。只有血肉豐滿的人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靈魂智慧的人才能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圍繞中心寫內容是作文的關鍵部分。怎么做?首先,在從各種來源選擇材料之后選擇材料。例如,關于“情感上的親近和對事物的理解”的作文可以提醒我們許多相關的材料,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和“都說自己的孩子好”。然而,一旦我們建立了中心,我們必須選擇與我們的中心相關的材料,如“甜蜜的負擔”為中心,我們不能使用“美在于旁觀者的眼睛”的材料。
(2)多面點內容
對內容進行多側面、多層次、多角度的闡述,自然會豐富我們的創作。對于同樣的材料,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豐富內容,通過思考“三個以上”和最大化的內容組成。例如,如果一個人用正常的思維寫母親,他可能會認為母親是一個勤勞善良的女人,是一個愛我們的偉大母親。然而,如果你改變了你的思維方式,你可以豐富你的作文,使用旁注,而不是直接寫你母親的勤奮和善良。通過別人的評論和對幾件事情的描述來表達你母親的上述特征,要比直接寫她好得多。
(3)詳細說明和染料含量
在構圖材料進入我們的思維范圍之前,它應該是一個空白,需要我們非常小心地工作,即觸摸細節。一年的高考作文《黎明前的選擇》描述了一位將軍在1937年7月7日的前一天晚上決定抗日。有這樣一段話:“房間里的.燈亮著,一個穿軍裝的人來回走著,不時發出長長的嘆息。桌上的電報被拿起并放下。看完之后,他搖了搖頭對將軍矛盾心理的描繪非常細致,把內容渲染得非常好,讓我們感覺到選擇的困難。寫作時,我們還必須注意細節。如果我們注意細節,我們也會注意你作文的成功。
(4)由淺入深的內容
作文是綜合能力的考試,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在寫作中,我們通過“定義中心”來豐富內容的另一種方式是“從淺入深”地描述內容,從而使文章在構思和構思上都具有一種在深度上發展的動態美。例如,有一年高考作文《選一個籠子》,主要講的是施為了“盡快消滅吳”而選擇去吳的“籠子”的故事。文章以一個排比句型開始:如果你選擇翅膀,你將擁抱整個藍天;如果你選擇鰭,你將親吻浩瀚的藍色海洋。如果你選擇四條腿,你會欣賞到廣闊的綠色森林。這三句話奠定了文章的開頭,然后文章直奔主題“但我的選擇是一個籠子”。總之,從那以后,文章逐漸深入發展。首先,它說它有一種天生的美麗和勤勞的氣質,然后它說它內心認為它應該為國家做它應該做的事情。因此,它選擇了“籠子”,這是一個連續的線,寫得很自然。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精選3篇)07-28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 3篇09-15
高考作文《重新出發》的寫作指導及范文07-17
作文寫作指導11-29
作文寫作指導11-18
作文的寫作指導11-06
作文寫作指導08-27
中考作文優秀寫作指導自我鑒定寫作指導03-21
高中作文寫作指導08-01
材料作文寫作指導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