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聲樂藝術多元發展研究論文
在歷史長河中,原生態民歌作為我國的藝術瑰寶和遺產具有極其重要的藝術價值,它從多方面反映了各個民族人民的生活,其審美過程可以豐富審美體驗、喚起審美想象;其審美作用可以深入人心;其審美口味和中華民族的審美理念和審美情趣基本相符[1]。如若要對藝術本質作以深入的探索和理解,就需要對原生態民歌進行科學地發展以及完整地繼承,進而才能以文化底蘊、審美傾向等因素為基礎,探索出我國各個民族歌曲的風格形成的核心。
一、原生態民歌概述
從目前我國民族聲樂作品來看,按照階段性和時間性的特點,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民歌的創作歌曲,一類是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并且在民族聲樂演唱過程當中,這兩類歌曲作品會表現出其所獨有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會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和功能[2],通過廣義角度來分析,原生態民歌是經過長足歷史發展后沉淀而成的,來自于廣大人民的藝術靈感結晶,反映了人們的生活、情感,是一種民歌藝術。其所具備的特點是:在音樂形象上生動而準確,在藝術手法、藝術形式和音樂語言上比較簡練。基于民族風格所創作而成的歌曲主要指在近代和現代歌曲當中從個人角度出發,由作曲者單獨完成,并將該時期人們的主要思想觀念反映出來,抒發內心的意念和情感,對社會生活作以簡單的描寫,在目的性和功能性上都是比較強的。原生態民歌具有如下特征:在音樂結構、語言、體裁上會逐漸形成自我風格,同時地域性會逐漸淡化,從而更符合藝術類歌曲所需要具備的一系列特征。
二、原生態民歌的發展危機
總體而言,在我國各族人民的生活、生產過程中創造了原生態民歌,并且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原創民間歌唱音樂,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鍵部分,也是勞動人民非常自然表達出的音樂。然而,當前民歌所產生的環境不斷變化,我國大部分民歌處于消亡或者瀕臨消亡的狀態。事實上,民歌的發展和繼承是一個非常矛盾、艱難和復雜的過程,并且其發展過程是非常長久的,都是從原生態(即粗糙的)朝著精致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其就會失去內在的發展動力,發展也會受到相應的阻礙,這和“物極必反”這一道理大抵相似。原生態民歌的主要本質在其口頭性、集體性和鄉土性,但是當前時代這些本質都遭遇了非常嚴峻的挑戰。集體性指的是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生產中自然產生的民歌,并在創作加工過程中不斷流傳,其曲調和歌詞都可以由群眾展開集體的改變,但是在大眾傳媒的飛速發展下,此種情況以及非常罕見了。口頭性指的是在民間祖祖輩輩的幫助下,民歌會在其口頭中流傳下來。但是在網絡、廣播和電視普及的當今,此種現象實現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而與民歌內容相一致的民風民俗正代表了民歌的鄉土性,而西方民俗的入侵也削弱了這方面的影響,故而也不能依靠于民歌繼續發展了。由此可見,這些因素都對原生態民歌的發展和生產都會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多元發展
當前最為主要的是對原生態民歌進行有效的保護,在當今,從事民族音樂的教育和研究的同志都應該肩負起保留原生態民歌精髓和特色的責任,讓原生態民歌能夠在我國的歷史更迭中長足發展,深厚扎根,進而在新時代煥發出全新的光彩。中戶民族具有5000年光輝燦爛的歷史,在這歷史長河當中,民族聲樂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傳唱和熱愛,并且其在藝術形式上所具備的千姿百態的特點,使得其逐漸成為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當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構成部分。與此同時,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一直植根在這片音樂文化非常豐厚的沃土當中,并且在長時間的吸收、借鑒以及創新下,我國民族聲樂在教學體系上不斷發展和完善,涌現出了大量優秀的聲樂人才,并且具有民族風格特征的聲樂作品在其創作上不斷繁榮,逐步實現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在當今社會,需要格外重視民族音樂的時代性、藝術性、民族性以及科學性等,關乎民族聲樂發展全局和發展方向問題做出深入的思考。長期以來,我國的民族聲樂一直根植在中國的肥沃土壤中,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創造而形成的,并且能夠體現出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審美意識、欣賞習慣和特點,是一種演唱形式非常多樣的聲樂藝術品種。由于原生態民歌的介入,使得民族聲樂曲目越發浩瀚,演唱技術也逐漸具有獨樹一幟的特點,進而使得中國民族聲樂在演唱風格和演唱形式上變得更加獨特,中華民族聲樂藝術所包含的基礎理論也在逐步完善過程當中,這賦予了民族聲樂藝術別具一格的美學意義,世界聲樂藝術的寶庫也得到了豐富。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問題越來越被廣大人民群眾所關注,在確保各個民族的聲樂藝術所具備的個性都能夠被完整保留下來的同時,也需要對原生態民歌進行相應的保護,由于其擁有其獨特的特點能夠與聲樂藝術相融合,在其特色上具有別具一格的顯著特點。如同對原生態民歌的保護一樣,在對民族聲樂藝術進行多元發展時,要確保自身的獨特文化和風俗不被舍棄,只有在確保此條件被滿足時,才能夠實現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芳.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征[J].藝術評鑒,2018,01:76-77+80.
[2]梁鈺.淺談中國民族聲樂專業的繼承與發展[J].藝術研究,2017,03:106-107.
【民族聲樂藝術多元發展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聲樂藝術中聲樂美學發展思路論文10-10
民族聲樂藝術的聲情美韻論文10-10
聲樂藝術教育人才現狀與發展論文10-11
民族聲樂藝術吸收原生態民歌價值論文10-10
俄僑聲樂藝術對哈爾濱聲樂發展的影響10-26
聲樂藝術再創作論文10-10
當代手風琴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解析論文10-09
聲樂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10-10
群眾聲樂藝術的現狀解析論文10-10
聲樂藝術在電影藝術中的美學價值的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