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樂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
摘要:聲樂作為一種藝術,屬于一種審美意識形態領域,它的發展特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思想道德體系和大眾精神文化內涵,并映射了特定時期社會整體審美文化的趨向,本文從聲樂藝術的語言審美、情感審美、聲腔美和表演審美幾個方面入手,結合聲樂藝術的發展進展及規律,立足聲樂的審美價值,折射音樂的審判意識,培養聲樂藝術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審美;聲樂;藝術;培養
聲樂藝術的審美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審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審美認識、審美能力、審美感受,也不斷與時俱進。每一位聲樂表演者在表演中如何突出表演效果,讓聲樂情感更豐富,塑造的形象更豐滿、更動人,并挖掘出聲樂藝術獨特的審美特征和奇妙的審美感受,這是每一個歌唱者積極探尋和研究的重點。
一、聲樂藝術與審美的關系
我國古代儒家學派高度重視審美與藝術陶冶,在表演、聆聽音樂藝術中追求審美與藝術的結合,從而實現儒家學派“禮樂”的美學宗旨。在正統雅樂的聲樂實踐過程中,戲曲藝術的美學精神,成為中國古典聲樂藝術的典范。中國傳統聲樂藝術以意境美為自己的最高境界,縱觀我國的古代聲樂藝術史,聲樂傳統審美在戲曲藝術成為我國民族傳統藝術中的國粹。每個時代獨特的審美文化,體現出這一時代的思維共性和審美時尚性。某一時期的聲樂藝術抒發了當時審美主體的內在情感,并拍手折射出當時社會的生活風尚。因此,聲樂藝術反映并構成當時的人民大眾社會審美取向,當然同時,大眾審美體系又反作用于聲樂藝術,使聲樂藝術在當時的社會中不斷與時俱進,因此,在探索不同時期聲樂藝術的文化時,根據聲樂藝術的審美取向來看待這一時期的聲樂藝術,結合這一時期的具體社會時代背景、客觀環境因素,來分析我國審美理念的積淀所呈現出的不同的聲樂藝術發展特征,可以為我們建立起開放的、時代的、科學的聲樂藝術審美評定體系。
二、聲樂藝術的審美角度分析
聲樂的審美是以樂表演藝術為中介,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在思想和情感上共鳴,并達成共識的過程。它通過聲樂藝術中的語言、音律、聲腔和表演等方面來傳播,它的審美角度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聲樂藝術的語言審美
聲樂藝術是一種音樂語言的傳播和表達,通過聲樂藝術來表情達意,將聲樂藝術作為情感藝術而言,從某種程度上講,聲樂藝術是一種聲音化了的語言藝術,是一種全世界的語言,全人類的語言。在聲樂審美過程中,文學語言轉化為音樂語言,將語言和旋律完美地融合,達到真善美的審美需求。
(二)聲腔的審美
聲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它需要通過聲腔的音響效果傳達。追求歌唱者如果能自如地控制音色,音量,就能使聲樂的發聲效果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并達到非常好的美感效果。音量和音色控制自如得當,強而不緊,輕而不松。例如:《黃河頌》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在聲腔美學上的崇高和優美,給人以聽覺上的豪邁,用聲腔豐富的表現力,來塑造音樂形象,表達一種英雄的氣魄,借聲腔的氣韻與歌詞格調保持一致,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祖國!
(三)聲樂的情感審美
聲樂是情感的藝術,因此情感審美是聲樂藝術的靈魂。成功的歌唱都表達著歌唱者的心靈感受,傾注著歌唱者的愛憎情感,這也是引起聽眾共鳴的真正原因所在。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鋤頭在肩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喔喔喔喔他們唱,還有一支短笛隱約在吹哼,……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云彩是晚霞,衣裳笑意寫在臉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喔喔喔喔他們唱……還有一支短笛隱約在吹響,……牧童的歌聲在蕩漾……在情感審美時真實,聽眾如往事歷歷在目,歌唱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聽眾相互對應,把悠悠樂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曾撩撥起無數人對故鄉的思念,那種飽含著濃濃鄉情、散發著淡淡的鄉愁,這種充滿真實的聲樂情感,藝術感染力強,喚起廣大聽眾的情感共鳴。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
(四)聲樂的表演審美
在聲樂作品的表演過程中,共包含了聲樂技巧和表演效果兩個方面,演唱者在表演時獲得良好的演出效果,除了掌握聲樂技巧外,其中對表演中的審美非常重要。《長相知》男女追求愛情場合中少女對唱的歌詞。這種以對唱形式追求愛情的形式,在我國不少地區的少數民族中早已成為一種古老的傳統的表演方式,女主人公一連列舉了自然界五件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來表達自己追求愛情的心愿,情真意切,將聲樂技巧和表演效果相互糅合,通過表演的推動來完成情節的發展。因此,在聲樂的審美中,表演審美體驗是不可或缺的,歌詞與旋律的情景交融,詞曲音韻規律的節奏盡可能通過旋律更好的表演和烘托歌詞的思想和情感。聲樂表演不僅為欣賞者提供審美,并且培養欣賞者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聲樂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表演者的再創作,它區別于繪畫等非表演性藝術門類,聲樂通過表演者將聲樂作品與聽眾聯系起來,從而最終實現審美價值。那些擁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的聲樂作品都是通過精湛的聲樂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賦予聲樂藝術崇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聲樂演唱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獨唱、重唱、合唱三種。從聽覺效果來看,聲樂獨唱的表演形式,常常是單旋律線條的展現,它的表現范圍很廣,而且是其他演唱形式的基本構成要素,當然很多的聲樂作品,其表演效果是通過重唱和合唱的演唱來表達效果,比如《黃河大合唱》———保衛黃河,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崗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場面宏大,給人震撼的體驗效果。她的深沉、悲壯、激昂、宏偉、雄渾的宏大場面,達到了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的完美結合,是中華民族創作史上的一個經典,她用交響大合唱的形式熱情歌頌了祖國的壯美山河,悠久的歷史,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戰斗意志和斗爭精神;痛斥了入侵者的殘暴;描述了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災難;展現了人民群眾保衛祖國、反抗侵略的壯麗景象。當下的聲樂演唱表演的因不同形式的組合來適應新時代審美群體的需求,很多的聲樂合唱藝術由于自身的群眾性、參與性等表演,突顯出聲樂審美有著與其他表演形式所不及的重要地位。此外,各種民間或官方組織的合唱比賽促進了大眾合唱藝術的發展,很多民間合唱團也極大地鼓舞了群眾對于聲樂合唱的參與性,促進了民間合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他們的聲樂表演完美體現了合唱藝術無與倫比的魅力。綜上所述,在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聲樂的表現力極其豐富,聲樂藝術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它不僅以語言、聲腔、情感、表演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示其審美功能與價值,還培養和引導了欣賞者的審美能力提升,只有主客體審美意識不斷的融合并衍化發展,最終萌生了美的意識與概念,但我們才能有意識地,循序漸進地培養大家的審美能力。總之,聲樂藝術的審美是一種綜合和多維的審美,它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而廣闊,情感不斷深遠而富于變化,在聲樂藝術的審美研究上,必須把握聲樂藝術審美的本質和規律,發現聲樂藝術之間存在的深刻的內在聯系,才能進一步探索和發展聲樂不同于其它藝術的真正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4.
[2]田丁.論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造[J].中國音樂,2002(7).
[3]李晉偉,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
[4]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聲樂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職業藝術院校雙鋼琴教學的學生能力培養論文10-13
數字藝術與審美經驗方式的轉變論文范文10-13
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論文(精選15篇)07-21
論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意義10-26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美術能力再培養10-26
淺談漢字的藝術審美價值10-26
俄僑聲樂藝術對哈爾濱聲樂發展的影響10-26
淺談不同體裁聲樂作品藝術處理論文10-12
聲樂藝術教學的幾點探索10-26
以英美文學為內容依托的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