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城市規劃的環境藝術設計研究論文
摘要:自上世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對于住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態城市應運而生。而環境的藝術設計則是生態城市建設中的關鍵所在,成為了廣大城市規劃工作者以及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的研究重點所在。本文就著重對生態城市規劃中的環境藝術設計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環境藝術;設計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自己的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居住環境要求,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改善居民的生活狀態,為人們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生態城市的建設也在我國諸多的城市中開展。而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廢氣廢水的排放使得環境不斷的惡化,便使得環境藝術設計在生態城市規劃中變得十分重要。只有進行合理而正確的環境藝術設計才能夠促進城市與生態的和諧發展。
一、生態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上的混淆
在生態城市的發展當中,由于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以及園林設計沒有進行明確的劃分與界限,導致在環境藝術設計的認識上發生了混亂,進而使得設計師在環境設計與規劃當中存在漏洞與失誤。園林綠化設計相比較其他的土木工程來說有較大的不同,在其內藝術性與歷史性的蘊含上相比之其他建筑設施要更豐富,需要設計師自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以及專業知識。而環境藝術設計則是對于某一區域的整體環境進行布局設計,其包含的范圍比之綠化園林要廣的多,例如設計區域的自身生態環境,地面植被與建筑設施的分布與外觀以及區域內各部分之間是否存在聯系和整體的協調性等等。這意味著在對環境進行藝術設計時要考慮到整體的植株分布,要以城市整體的建筑為主導,結合氣候,景觀及其他相關因素進行整部布局設計,也只有充分考慮到這幾方面的因素,才能確保所得的設計為生態設計。
(二)整體實現與局部操作的矛盾
在對生態城市規劃中的環境藝術進行設計時,容易發生局部分隔開來進而導致整體不協調的現象出現。所謂的生態城市,就是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引申得到的一種概念,既是與自然生態相協調的城市系統。但是,在當前的一些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很容易吧某些區域單獨劃分出來進行設計,進而導致整體的不協調或者局部設計功能不能充分發揮的現象出現。例如,對某一區域進行環境藝術設計,充分考慮到該區域內的所有設施與環境體系,使得內部可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如果這一區域沒有其他因素的干擾則完全符合當前社會環境藝術設計的要求。但是,區域必定不會是單獨存在的,其周邊的未進行設計改造的環境部分必定會對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改造的區域產生影響,輕微的影響可能僅會對該區域產生輕微的破壞,而一些較惡劣的環境影響則很容易抵消其內部的可持續發展。整體與局部的矛盾還涉及到城市與農村區域的矛盾,如何統籌這兩方面的因素,使之相互融合,達到城市,建筑,地區,園林之間相互融合,就能創造出一種融合的美感,達到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
(三)利益驅動問題
雖然當前可持續社會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潮流,生態城市的建設是大勢所趨,但是,利益問題同樣是不可忽視并且是影響著生態城市建設的關鍵所在。如何統籌好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是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中利益問題的關鍵所在。在進行城市環境的藝術設計時,必定會涉及到城市中一些傳承的生態景觀與傳統的建筑設施。對這些傳統的部分是進行全部推翻更新還是保養維護,便是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一個體現。僅考慮到當前發展的利益,便很容易造成傳統元素的流逝。因此,為了長遠利益的考慮,對于這些傳統元素進行保護,但在保護的同時要針對它們自身的特點進行周邊環境的改善,充分利用它們自身的價值為生態城市的發展提供可見的利益。
二、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的具體內容
(一)空間設計
空間設計可以說是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基礎性內容。雖然體現在設計圖紙上各部分的分布是處在同一平面上的,但在實際的分布當中卻是空間的,立體的。在這里立體的分布格局當中,人們需要進行諸多的工作以及生活內容。而這些內容統一起來,則離不開建筑設施,綠化設計。建筑設施的立體感很強,是空間設計中的主體所在。其高度,外觀,功能在環境設計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某一區域中的建筑體系沒有一個協調的外觀形象,而是“各自為政”,就會使得布局設計的空間感喪失。只有保證在進行建筑的空間設計時充分考慮周邊環境,達到協調統一,才能增加設計區域的美感。
(二)綠化設計
由于都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中建筑設施的不斷增多,使得城市呈現出一種沉重感,壓迫感,極大的影響著都市中居住的人們的心理狀態。而通過有效的綠化設計,可以降低都市的這種不良影響,在人們的緊張生活節奏中提供一個休憩的場所與放松的區域。一些都市白領在一天繁忙的工作當中,情緒得不到釋放,壓抑在心中,即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與水準,還對自身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產生危害。而綠化場所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暫離工作,親近自然的機會,這種情緒的釋放可以幫助他們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愉悅身心。在進行綠化設計時,設計師們要依據城市的自身特點,進行植株的選擇以及植株的分布。使得移植的植株能夠健康的成長的同時,還要保證植株的外觀與城市整體的理念相協調。例如,對一些水分較多的區域需要選擇抗澇的植株。
(三)水體設計
生態城市的環境設計離不開水體設計這一步。水既是人們與其他生物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質之一,又是環境調節的重要物質之一。但是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廢水廢氣的排放導致水環境不斷的下降,水質受影響極深。在城市的環境設計當中,水體設計是其根本內容。其目的在于,為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飲用水,以及一些生產當中所需的用水,在確保水分供給的同時,還要確保水分的可循環利用,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水資源的浪費。同時,利用水自身的特性,進行環境設計,為人們提供觀賞的水景觀,既增加了城市的美感,又給人們帶來了身心的愉悅。利用水資源設計的景觀通常是一些城內河,人工湖,噴泉等等,這些場景為城市居民提供相應的休憩場所,還為城市增添了一抹不同尋常的亮色,所以說,水體設計是生態城市的環境設計中的根本性內容。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自身居住地的周邊環境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的要求,在生態城市的規劃中對環境藝術進行設計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通過對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進行分析,從而為我國的環境設計提供一條清晰明確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錢麗竹.符號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文化表征解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3(14).
[2]何禮.論環境藝術設計及其個性化[J].藝術科技,2013(1).
【生態城市規劃的環境藝術設計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思考論文10-11
小議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理念論文10-11
生態視野下環境藝術設計構想論文10-11
環境藝術設計的改善措施研究論文10-10
文化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研究的論文10-11
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凸顯論文10-12
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張力因素研究的論文10-11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研究論文10-11
明清環境藝術設計與陳設論文10-10
中高職課程銜接環境藝術設計論文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