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述論文模板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化經濟的不斷深入,社會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面對著各種壓力,有很多大學生心理健康這塊出現了問題,針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必須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
第1篇:音樂欣賞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影響及措施
摘要:近年來,在多種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生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與日俱增。
作為心理障礙出現情況最多的高發人群,大學生所受到的壓力一般來自于學校、社會、家庭以及其本身等多個方面。
面對這種情況,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來緩解大學生所承受的壓力,減輕其心理障礙所產生的影響。
本文主要介紹了音樂欣賞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音樂欣賞是如何影響其心理健康及其措施。
關鍵詞:音樂欣賞;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正面影響;措施
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對音樂的旋律、主題進行欣賞,來實現音樂與人心靈的交流。
也有的學校會利用音樂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以達到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作用。
事實上,音樂欣賞課程的開設,不僅僅是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全面素質的重要需要,而且對于有效地調適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預防甚至治療其心理疾病,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到來自家庭、社會、學校等多方面壓力的影響,大學生們不可避免的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這些壓力使他們逐漸的成為了當今社會最易出現心理問題的高危群體。
目前,全國高校對新生入學后將會做一次心理普查,普查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逐年上升,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與進步。
由此看來,大學生的整體發展情況堪憂。
因此,很多院校開設心理教育課程,專門設置了心理咨詢室,但是一味的選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來解決這些心理問題漫長且效果不明顯。
面對這種情況,如何高效合理的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音樂教育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利用音樂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從而達到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作用,發揮其在心理健康引導方面的重要作用。
為解決大學生壓力過大所帶來的一系列心理障礙問題,通過音樂欣賞進行保健的方法應運而生,為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保障。
一、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原因
21世紀,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大學生不僅僅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能知識,還需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但是由于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以及生活環境使其不僅僅經受著學習、人際關系處理等校內生活帶來的壓力,還同時面對著交友、擇業等社會方面以及來自家庭等各個方面壓力。
其主要面對的壓力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不適應新環境所引起的心理問題
作為大學生,所面對的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常常會引起其困惑、矛盾的心理。
初進新環境的無所適從等都會引起學生的心理問題。
(二)人際關系所引起的心理問題
進入大學后,在一個不同于高中封閉式管理的新環境下,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在與身邊的同學交往及和諧共處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從而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很多困難,產生困惑、焦慮、煩躁等心理問題。
(三)就業擇業所帶來的壓力
大學三年轉瞬即逝,在大多數人還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要面臨畢業找工作的情況,且隨著各大高校擴招的開展,大學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致使很多大學生都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甚至會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不安,這些種種情況所帶給大學生的壓力也是不容小覷。
二、音樂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音樂是作為大眾進行休閑放松最為普遍的一種娛樂方式存在。
它不僅僅帶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并為人們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音樂不僅可以緩解人們緊張的情緒,還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情操,使人能夠以一種放松、自然的狀態去緩解過度緊張的身體與大腦。
主題音樂欣賞其本身就是一個進行第二次創造的過程,即人們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會對音樂產生一種獨特的心理體驗和感官刺激,在人們對音樂的主觀意識的支配下主動的釋放自身的情感和感知,從而得到情感的升華。
所謂的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個個體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在以智能為前提的基礎上所形成的能夠良好的表達自身的個性、處世能力以及人際關系能力的一種綜合。
現階段,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有認知療法、人本主義療法、催眠暗示療法、森田療法、精神療法、音樂療法等。
音樂欣賞作為音樂療法的主要措施為處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式。
如何通過音樂欣賞去治療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音樂欣賞就是通過給接受治療的患者播放音樂作品,在聆聽享受的過程中逐漸的與音樂融為一體去感受音樂所富含的情感,從而使人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得到心靈上的滿足與壓力的釋放。
音樂欣賞的主要特點有:1.音樂欣賞能夠引發大學生在情感與心靈上雙重的共鳴,促進大學生釋放那些消極的情緒并從中獲取積極向上的力量。
2.音樂是能夠最為直接且最為高效的直擊大學生的心靈,因而更為深刻的影響大學生的內心世界。
3.音樂所蘊含的情感是無限的賦予人無盡的力量。
美妙的音樂、動人的旋律、婉轉的曲調相輔相成,巧妙結合,在無聲無息中感染大學生的情感,調節抑郁的情緒。
三、音樂欣賞治療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措施與途徑
(一)在音樂欣賞中,讓學生表達出對不同類型音樂所感受出的情感,從而能夠培養出具有豐富的情感世界的學生,使其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
(二)各大高校需要開設音樂欣賞課程,從而能夠及時的為學生的心理變化提供更好的解決辦法讓大學生學習并掌握有關音樂的知識,并通過欣賞音樂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和無盡的力量。
(三)通過多種課外輔助形式的欣賞措施進行調整大學生的生活多姿多樣,且現如今的社會各種電子設備極其發達,大學生可以通過欣賞電視、電臺,電腦等多種媒介所傳播的音樂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水平。
音樂是進行自我表達并且釋放自我情緒以及感知世界的最好的途徑之一。
而情緒則是心理各種復雜的消極、抑郁情緒的堆積,只有通過合適的方式,運用合理科學的辦法將這些消極的、陰暗的感情給散發出去,才能歸于平靜,因而需要一個平臺,而音樂欣賞則為其提供了一個可以發泄的出口,為其釋放壓力,尋找自我。
參考文獻:
[1]趙丹,倪娜.音樂欣賞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影響及措施探討[J].青春歲月,2016,09:95.
[2]曲曉琳.音樂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
[3]喻方.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7.
第2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化經濟的不斷深入,社會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面對著各種壓力,有很多大學生心理健康這塊出現了問題,針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必須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
文章從原生家庭源頭這塊出發,去解決目前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結合大學生原生家庭的經濟情況和所處家庭的成員構建等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原生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措施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高等教育這塊的扶持力度增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規模也在擴大。
大學生群體人數在增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人數也在增長。
目前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因素來源于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家庭。
原生家庭作為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地方,如果原生家庭出現問題,那將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這塊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2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生家庭類別
原生家庭作為大學生最開始成長的環境,原生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品行和人格。
目前針對于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問題的原生家庭類別,筆者認為最主要有三個類別需要拿出來重點分析,第一個就是經濟條件差的原生家庭,第二個就是父母不和諧的原生家庭,第三個就是單親家庭,這三種類型的原生家庭很容易導致大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3關于原生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這塊很大,筆者根據文章資料,加上個人見解從以下三種原生家庭進行分點論述:
3.1關于貧困原生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貧困將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以下三種影響:第一,比較自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所處的家庭貧困時候,很多的事情就變得不容易。
在沒有上大學時候,學生對經濟這塊感覺不大,主要的是看成績。
可是上了大學之后,開始進行人際交往,開始有自己的社交圈,開始展開自己的感情,這些都需要物質基礎的支撐,如果經濟跟不上,就很容易導致自卑;第二,比較抑郁。
家庭條件變故導致家庭經濟拮據,大學生在背負著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時候,還需要承擔經濟壓力,這就給大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抑郁;第三,比較矛盾。
家庭雖然貧困,但是大學生要面子,本來需要向社會伸手,尋求資助的,但是由于自己愛面子就沒有這么去做,但是赤裸裸的現實擺在自己面前,大學生又想要得到資助,所以這一塊比較糾結,慢慢的越來越矛盾,最終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3.2關于不和諧原生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如果不和睦,將會給大學生帶來很大的困擾。
有些大學生的原生家庭突然發生了變故,導致家庭關系不和睦,使得大學生內心產生巨大的落差,從而帶來心理健康問題。
還有的就是,從小家庭就不和諧,父母經常吵架,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思想和認知發生偏差,也會或多或少的導致心理健康。
家庭不和諧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父母作為孩子最好的老師,長時間的不和諧和壓抑,都會讓孩子感覺不到應該感覺的愛,對符合常規的認知沒有得到健全,隨著時間的推進,當大學生獨立自主的面對生活時候,就會出現認知上的錯誤,就會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3.3關于單親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筆者認為單親家庭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個家庭最主要成員就是父母和子女,如果父母中缺少了一位,那么孩子在成長時候就缺少了父愛或者母愛,對這一塊的缺失,就不太能夠對人性這塊有太正的認知。
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沉默寡言,很容易抑郁,還容易產生妒忌情緒,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愛或者母愛,很容易在對待差異時候產生極端思想。
單親家庭成長的大學生,其內心是渴望被尊重的,但是又很自卑,所以單親家庭成長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很容易出現問題。
4關于解決原生家庭對大學生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的措施
針對于上述的三種原生家庭情況,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筆者針對多年心理輔導經驗,簡要的闡釋一下如何去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4.1關于貧困原生家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措施探究
首先第一點,要告訴大學生,雖然家庭給不了你太多的經濟支撐,但是作為父母已經盡職盡責,應該堅持“一切依靠自己”的想法,不要太在意物質基礎,應該考慮自己目前需要學習,要抱著感恩的心態來看待家庭貧困問題。
4.2關于不和諧原生家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措施探究
要告訴大學生,父母和自己是獨立的,我們應該取長補短,在不和諧的家庭成長,我們更應該知道和諧的珍貴,應該讓自己去改變,讓自己去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和父母無關,應該和善的看待世界,不要因為父母這塊,就認為社會很糟糕。
4.3關于單親原生家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措施探究
針對于這一塊,我們應該看看導致單親的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進行合理的解決。
針對于因為事故但是單親的,我們應該告訴大學生需要自強,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親人,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針對于因為離婚導致單親的,應該從溝通渠道這塊著手,加強教育,讓大學生不要因為這個而相信感情的不忠貞。
5結束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如果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沒有處理好,不僅對于大學生自己來講是很抑郁的,而且對于社會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筆者從原生家庭這塊入手去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去設定課程對大學生進行輔導,這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針對這塊,筆者提出了問題和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給讀者提供思路,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
(作者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春霞,劉維.走出心靈的困境重塑貧困大學生新形象[J].宜賓學院院報,2015,(12):14-15
[2]張曉琴,陳松.高效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4):23
[3]石晶.擦亮貧困大學生心靈的天窗[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5,(12):12
[4]林燕.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探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6,(7):83-84
[5]馬春偉,曹紅娟.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及教育策略[J].陜西教育,2015,(9):6-7
[6]周麗莉,趙瑞玲.淺談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J].華章,2014,(5):254.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述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述10-0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述論文10-01
小學數學反思淺探教育論文03-2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6-24
淺述農村中小學英語課程銜接的現狀教育論文03-2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論文10-0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論文10-01
淺述中學音樂教育的研究性學習10-26
淺述行政管理人員的不良工作習慣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