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學院黨建工作畢業論文
還在為不會寫論文而苦惱嗎,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優秀政治畢業論文,僅供大家參考和閱讀。
導讀:在新的形勢下,站在新的起點,學院黨建工作將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學院黨委將面臨“建設什么樣的保山學院、如何建設保山學院?”“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等命題,在這些根本問題上,學院黨委如何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我個人認為,要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學院黨建工作。規模擴大后涉及學院領導和教職工的思想準備、師資隊伍建設、教育設施的建設等問題,有的院系快速發展,客觀上需要理順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效率,以適應擴招后的新形勢。
關鍵詞:新形勢,改革創新精神,黨建工作。
2009年4月1日,教育部發文原保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保山學院。從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以后,學院的辦學層次、辦學水平和辦學規模將極大提高。在新的形勢下,站在新的起點,學院黨建工作將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學院黨委將面臨“建設什么樣的保山學院、如何建設保山學院?”“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等命題,在這些根本問題上,學院黨委如何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我個人認為,要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學院黨建工作。
1 學院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及存在問題
1.1國際、國內形勢
高等教育的發展不是孤立的,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中國的高等教育必須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政治多極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中國的行動一直沒有停止,在意識形態領域,與中國爭奪年輕一代的斗爭更加激烈。經濟全球化、促使資本、商品、技術、人才和信息更加便捷地跨國流動, 國界已變得日益模糊, 國內市場逐漸變成國際競爭的舞臺。中國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參與世界經濟政治文化事務與活動,加上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多樣化,引起人們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發生深刻的變化, 造成了人們經濟利益關系和思想觀念出現多樣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的特點。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保山學院的辦學將逐步開放,學院的國際化水平將逐步提高;引進的高級人才、外地人才、外籍人才將逐步增多;從外省招收的學生將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師生的視野將更加開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碰撞、融合會更加激烈,甚至西方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對師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學院黨建工作要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和科學方法, 把加強思想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引導廣大黨員和師生正確認識和理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 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把學生培養成忠誠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2新建本科學院面臨的發展形勢
學校從專科升格為本科院校,處于轉性過度期,為了做好本科院校的黨建工作,必須總結專科學校時期的黨建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學院管理體制的改革。包括二級學院的設置、教學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及后勤的社會化改革等,這些改革,將使整個學院師生的思想觀念、辦學模式、管理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黨建工作必須適應大體制改革的需要, 既要面對 現實,遵循教育規律, 又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二是學院擴大辦學規模。學院在“十二五”期間,辦學規模將擴大到8000—10000人。規模擴大后涉及學院領導和教職工的思想準備、師資隊伍建設、教育設施的建設等問題,有的院系快速發展, 客觀上需要理順管理體制, 提高管理效率, 以適應擴招后的新形勢。三是師生情況的變化。學校“升本”以后,學院教師學歷不斷提高,教師地緣結構發生變化,外地、外省教師增加,人文風俗、個性心理和學術思想不同,個體與社會交流的機會增多, 家庭居住的區域擴大,教師的思維獨立性和開創性增強, 空間和自由度更大,群體意識弱化,與院系的聯系則更加松弛, 群體意識弱化,對黨組織的依賴性有可能減弱。而學生多為獨生子女, 他們思維活躍, 好勝心強, 信息來源廣泛, 接受新事物快要求進步, 關心自己的成長與發展但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缺乏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心理調節能力差,人格的多重性明顯, 信用意識弱。由于社會環境變化, 師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都出現多元化。師生的這種變化對學院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存在問題
近幾年來,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學校各黨(總)支部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在廣大黨務工作者和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黨建工作的總體形勢是好的,入黨的青年教職工、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加強。但是,學校黨建工作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學校黨建工作離本科院校黨建工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少數干部及黨員理論學習的意識與上級的要求還存在差距,與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和學習型干部的要求相比,還需要努力。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理論與解決實際問題脫節。組織學習的方式方法簡單,內容單一,針對性不強,效果不理想。少數領導干部、黨員的理論水平、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等。
二是黨(總)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學生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表率作用沒有充分體現。黨(總)支部的理論學習、黨員活動有待加強。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培養、發展,在程序上有待進一步規范,在培訓方法上有待完善。黨支部的設置,有待探索。
三是黨建工作規章制度不健全,界定不明確、空泛,在工作中難以操作。對基層黨組織的目標管理考核,在制度設計及安排上有待改進。
四是少數領導干部和教職工的工作作風、服務態度有待改進。
2 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對策
會議報告中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七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指出黨建工作做作到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改革創新是黨舊社工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