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民營企業融資問題-金融管理論文
摘要: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是至今大部分民營企業仍然嚴重受到融資難這個問題的制約。本文首先探討了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然后就如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降低融資風險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 融資 建議
2011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分析報告中顯示,從幾種所有制的發展速度來看,民營經濟的發展速度要高于國有經濟與外資經濟的發展速度,民營經濟已占我國GDP50%以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雖然困擾民營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即融資問題一直深受政府和社會的關注,但是至今大部分民營企業仍然嚴重受到融資難這個問題的制約。
最近的“溫跑跑”事件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由于民間借貸市場資金成本很高,資金鏈斷裂,部分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倒閉,企業負責人“跑路”,盡管很多人認為民間借貸市場資金的成本太高是壓死廣大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部分民營企業倒閉的實際原因可能要復雜的多。許多民營企業大量利用民間資本,大大提高了經營風險,也是其無奈之舉,是民營企業融資難另一個側面的反應。本文首先探討了民營企業融資難的背景和原因,然后就如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如何降低融資風險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融資難幾乎是每個國家民營企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民營企業融資難既有民營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市場不健全,融資渠道較少;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無法評價民營企業信用等級等外部因素。
(一)民營企業自身存在不足
首先,民營企業主要是依靠自身積累和自籌資金啟動發展起來的,規模相對較小,財產抵押實力不足,同時由于信用體系不健全,民營企業信用意識淡薄,有些企業還存在諸如拖欠款、違約、質量欺詐等嚴重影響企業信譽的行為,導致企業缺乏信用基礎,在現行融資機制的基礎上很難通過擔保的方式獲得貸款。其次,民營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很多企業并沒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規范財務制度,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較低,財務狀況不透明,同時由于民營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缺乏高素質人才與高精尖的技術,產品更新換代較慢,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使得金融機構與擔保機構無法準確的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發展潛力。第三,民營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經營者缺少現代管理理念,尚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無法更好的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企業整體的效率。這些都會影響民營企業的融資能力,造成融資難的現狀。
(二)資本市場不健全,融資渠道窄
目前銀行信貸仍然是民營企業融資的最主要的渠道。
第一,由于我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企業的融資渠道還非常少,主要的融資方式有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直接融資,以及直接向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由于直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的門檻很高,大部分民營企業難以達到規定的發行條件,直接融資的難度非常大,機會較少。因此,民營企業只能選擇間接融資。
第二,由于我國曾經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階段,受傳統慣性的影響,金融部門對非公有制企業不能一視同仁,盡管四大國有銀行已經進行了股份制的改造,對民營企業仍有天然的歧視,比如,貸款手續繁雜,抵押條件苛刻等。
第三,銀行的單位貸款處理成本隨貸款規模的上升而下降。民營企業貸款通常以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為主,具有時間緊、次數多、額度小、風險高等特點,銀行為了規避自身的風險更愿意將資金貸方給大企業,而不是發展相對不穩定的民營企業。因此,民營企業在缺少融資渠道的情況下,間接融資之路也異常艱難。
(三)民間借貸資本成本高,風險大
近期,民間借貸非常紅火的溫州不斷傳出老板出逃的事件,一時間又將民間借貸推到人們面前。由于信貸緊縮,金融資源稀缺,許多民營企業苦于無法通過合法的主流金融體系獲得資金,只能通過地下金融或者非法金融獲得資金來維持企業的生存和運營。民間資本的目的就是賺取的收益。根據調查,近來民間借貸利率已普遍漲到年息72%至96%,如此之高的利率讓民營企業又背上沉重的包袱,一旦經營環節出現問題,資金鏈條斷裂,不僅會使企業面臨倒閉的困境,同時也增加了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民間借貸異常高的成本和風險根源于我國金融市場的不完善。
(四)缺乏有效的擔保機構
我國很多地方建立了一些專業的擔保機構,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服務,但是這些擔保機構本身仍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很多擔保公司本身的規模比較小,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弱,為了確保公司的生存和發展,擔保公司會非常謹慎,將預期風險控制在更低的水平上,對貸款企業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選擇經營狀況比較好的企業作為擔保對象。但是,由于很多民營企業并不被看好,往往并不能獲得擔保公司的擔保,從而無法實現融資。
(五)尚未建立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
我國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信用評價體系,既缺乏有效的信用評價、失信懲罰等相關制度,也缺乏專業性的信用評級公司,很難對民營企業的資產狀況、管理狀況、財務狀況等在信用等級上從法律的角度給予認定。金融機構、擔保機構等在無法確定民營企業信用等級的情況下,不會盲目為民營企業提供貸款,這使得一部分比較有前景的民營企業,因無法及時獲得貸款,發展緩慢,甚至倒閉。
二、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建議
(一)民營企業應加強自身發展,增強內部實力
加強自身發展,增強內部實力是緩解當前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首先,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民營企業一定要跟上市場發展變化的步伐,盡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尤其是財務規章制度,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增強外界對企業的信心。其次,民營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識,堅決杜絕拖欠款、違約、銷售假冒產品等嚴重影響企業信譽的行為,提高資信程度,加強與金融部門的聯系與溝通,為自己創造良好寬松的融資環境。第三,民營企業要不斷轉變發展方式,加強人才的引進和技術開發,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競爭力,為企業自身的發展積累足夠的資金。
(二)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首先,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應逐步放寬民營企業,特別是比較有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等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條件。這樣一方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狀況,另一面也會積極促進民營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其次,金融機構應提升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水平,適當放寬民營企業貸款抵押條件,簡化審批程序,開發一些更適合民營企業的金融產品以滿足民營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可借鑒國外的成熟經驗,建立一些專門以民營企業為目標對象的金融機構,比如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都設立了一些專門的金融機構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總之,完善的資本市場,多種有效的融資渠道是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因素。
(三)適當引導民間資本走進民營企業
降低民間借貸市場的高風險,首先需要對內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允許符合條件的民間借貸機構進入正規金融市場,規范發展民間金融,引導民間借貸行為。同時加快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減少政府對利率形成的干預,引導各種資本合理流動。這樣一方面緩解了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狀況,另一方面也大大的降低了不正規的民間金融給整個金融市場帶來的風險。
(四)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系
融資擔保是民營企業實現融資的重要一環,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系有助于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商業擔保在內的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信用擔保領域,不斷完善擔保制度和運作方式,積極開發擔保業務,切實解決部分民營企業融資擔保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政府也應通過稅收減免、資金支持等措施,幫助擔保機構降低經營風險,最大程度的提高擔保機構的積極性。
(五)加快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民營企業融資難與缺乏民營企業信用評價不無關系,而民營企業信用評價依賴于社會信用體系尤其是民營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因此,應不斷加快企業信用監管系統的建設,根據平時和年檢中收集的信息,對企業進行綜合量化評價,并不斷更新,及時向社會公開企業信用等級,實行動態管理;制定明確合理的獎懲措施,并嚴格落實。同時應通過培訓或者宣傳等方式,提高民營企業管理者以及從業人員的信用意識,提升民營企業整體的信用等級,從而為順利融資打下堅實的信用基礎。
參考文獻:
[1]鹿麗,孫建富,申天恩.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探討,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2]劉惠好.民營企業融資若干問題,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1
[3]孟剛.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困境分析,南方金融,2007
【探究民營企業融資問題-金融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金融組織人才問題探究論文10-07
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探究論文10-08
語言文化差異問題探究論文10-08
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論文10-09
跨境電子商務的通關問題探究論文10-09
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輔導問題探究論文10-08
行業類碩士畢業論文問題及解決思路探究論文10-08
關于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究的論文10-08
企業管理中的員工激勵問題探究的論文10-08
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法律問題的探究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