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摘要介紹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情況,指出實施該項政策的重要作用,分析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以促進農機購置政策的持續穩定實施。
關鍵詞農機購置;農機補貼;成效;對策
農業機械化是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依據,國家有關部門擴大補貼范圍,增加補貼項目,提高補貼金額。目的是為了讓農民都能夠機械化種植,降低勞動強度,增大經濟效益,推動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是推動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最直接、最迅速、最快捷的一項政策。
1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情況
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開始,中央一直貫徹“總量調控,定額補貼,優化結構,確保質量和公正、公開、農民直接受益”的原則,地方一直采用黑板報、廣播、農民信箱等方式進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宣傳,使農民能夠及時了解國家在農業發展方面的政策以及農機購置補貼的申請過程、補貼條件、補貼目錄和相關的程序等,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購置農機,減少農機的閑置率。
農機購置政策實行后,有關部門應該定期進行培訓,避免農民購置農機后不會使用。
另外,培訓也可提高農戶的知識水平,使得農民在沒有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也能夠進行維護與簡單的維修。
購機后應該定期進行質量跟蹤調查,使購置農機的農民能夠在享受國家政策的同時,也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務。
2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作用
自農機購置政策落實以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農民對于農機的購買和使用的積極性,有效地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1促進我國農機生產機型的發展
當購置農機的人越來越多,這項政策的信任度越來越高,取得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時,很多農民漸漸把目標轉向不太常用的大型農機,進行嘗試性購買。當取得的經濟效益比常用小型農機好時,由于良性循環,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根據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購置農機,由此帶動我國農機生產機型的發展[1-2]。
2.2推動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由于機械化種植的效率要比傳統的種植效率高幾倍甚至十幾倍,所以農業機械化可以極大地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同時也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種植效率提高后,農民可利用剩余時間進城務工或種植其他產品,增加收入,也可以發展養殖業。采用機械化種植,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3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使農機生產和維修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農機工業和一些相關產業等能夠使農民創收,增加致富途徑的選擇,如維修農機、農機技術開發、農機維護和農機的銷售、售后服務等。
2.4提高農作物產量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后,采用機械化收割,提高了收割精確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農作物產量。
2.5促進農業機械化及農機的研發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增加了農機市場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機械化建設與農機的研發。很多笨重、不實用的農機逐漸被淘汰,一批經濟、實用、環保、節能、高效的農機將投入生產,促進我國的農業現代化轉型。
3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3.1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沒有細則化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沒有細則化,一些生產農機的企業鉆國家政策的空子,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比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沒有提到農機的維護與原廠維修、農機的使用及推廣等問題,有些廠家則對其另收費。
一些地區培訓農民使用購置的農機時需要交學費,教農民維護農機時需要交維護費,農機的維修或原廠維修需要交維修費,推廣農機時需要農民交推廣費等。農民在享受國家政策的同時,還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導致農民對國家的補貼政策產生誤會。
3.2農機事故問題
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農用機械使用量增加,同時安全隱患也相應地增加。農機事故安全隱患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農民技術水平低,培訓不及時,不能夠熟練使用現代化農機;二是因為生產農機的廠家沒有良好的售后服務,或者售后維修服務費用過高,使得在農機的使用過程中,出現用得起、修不起的狀況,造成安全隱患。
3.3農機購置補貼費用過高
購機補貼目錄中有很多大中型農機,費用比小型農機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農業購置補貼費用過高,而農業部和財政部在下撥補貼資金時,沒有按照一定的比例給足地方專項經費,當地方財力不足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便不能很好地落實。
3.4農機生產廠家的尋租問題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時,會選擇一些信譽好的農機生產廠家當作試點,被當作試點的廠家能獲得較好的收益。很多企業為了利益,賄賂政府工作人員,通過不正當手段取得資格。然而在競標成功后,該企業并沒有把所有的精力用于生產質量合格、性能過硬的農機,導致農機的質量下降,危(下轉第379頁)
(上接第372頁)
險系數增加。
3.5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存在套購行為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中存在套購補貼的行為:有些人在城里有工作,戶口是農村的,符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標準,本不需要購置農機,卻因為想從國家補貼政策中獲利,用自己的名義為不符合標準的人購置農機,使得符合國家補貼的其他人不能夠享受到農機補貼待遇[3-4]。
3.6農民的主動權太少
目前,國家補貼政策的主動權由農機企業掌握,農民沒有太多實際的主動權,導致農機購置中出現很多問題:政府競標選擇的固定農機企業中農民可選擇的農機樣式太少,不能夠選擇真正符合自己種植條件的農機;農機產品價錢偏高,農民沒有足夠的資金購置農機;售后服務不佳,農民維修農機不便。
4對策
4.1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細化
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細化,使一些生產農機的企業沒有空子可鉆。比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應該涉及農機的維護與原廠維修、農機的使用及推廣等問題,避免廠家另收費。農機的售后及原廠維修等問題也需要細則化,使其認真、負責地免費指導農民農機政策細則化后,出現的問題將會減少,農民能夠真正享受國家的補貼政策。
4.2將農機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
隨著購置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農用機械的使用增多,同時安全隱患也相應地增加。就需要專業人員對農民進行安全培訓,按時檢修農機,出現問題馬上解決。同時做好農機的售后及原廠維修工作,讓農民能夠用得起農機,同時也能修得起農機,以使農機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低。
4.3給予地方相應的專項經費
由于大中型農機費用比小型農機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如果農業購置補貼費用過高,地方財力不足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便不能夠很好地實施,給政策的落實造成一定影響。農業部和財務部在下撥補貼資金時按照一定的比例給地方專項經費,解決了農業機械補貼政策資金來源的問題,確保該項政策的落實。
4.4杜絕農機生產廠家的尋租問題
一是嚴格控制招標程序,從生產質量、售后服務、口碑等多方面考察農機生產企業,規范招標流程。招標工作公開化、透明化、規范化,真正實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確保競標成功的農機企業是質量好、技術過硬、口碑佳的規范農機企業,只有這樣的企業競標成功后,才能確保機具的質量。
二是加大處罰力度,從根本上杜絕生產企業的尋租念頭。在處罰上不能草草了事,加大懲罰力度,才能夠從根本上杜絕農機生產廠家的尋租問題。
4.5避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出現套購行為
避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存在的套購行為,則需要相關部門對購置農機的家庭進行全面了解。如果不存在套購行為,相關部門可以對農機購買家庭進行技術跟蹤幫助;如果不定時進行抽查時發現存在套購行為,則需要對購機戶進行嚴懲。將套購行為所得的農機發放給其他符合國家標準的農民使用,以減少農機的閑置率;或者交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4.6增加農民的主動權
國家補貼政策的主動權應該交到農民手中,這樣在農機的購置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將不攻自破。當被競標選擇的固定農機企業不能夠滿足農民的需求時,將主動權(農機購置補貼等)轉到農民手中那么,農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農機。這樣也可以激勵企業不斷地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等問題,以取得競標資格。
5參考文獻
[1] 白人樸,楊敏麗.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研究[J].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 王謙.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3] 鄭麗.淺析烏什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成效、問題及對策[J].新疆農機化,2011(6):38-40.
[4] 今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新特點[J].農家顧問,2012(2):8.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相關文章:
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總結05-24
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10-08
縣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會議簡報01-09
2017年農機補貼政策新變化06-28
縣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10-08
農機購置補貼情況評估自查報告范文06-17
農機購置補貼個人工作總結(精選7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