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制藥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方法的思考論文
有機化學課程是制藥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對該課程的掌握,直接關系到制藥專業相繼課程的學習與掌握。通過對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探討,力求針對職業教育的特點,改進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
有機化學是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制藥專業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在所學的學科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通過對有機化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該課程知識內容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后繼幾門課程的學習,如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理學等。然而,有機化學的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如何搞好制藥專業有機化學的教學,使學生即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能夠適應社會對藥學人才的需求,筆者能過對化學理論的學習及教學實踐,取得一些經驗與體會,為了滿足教學的要求,對有機會化學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探索,以供交流。
一、目前制藥、藥劑專業有機化學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由于有機化學學科本身具有涉及的概念多、理論性強、分子結構復雜、反應眾多、反應機理抽象的特點,因此學習難度較大,難于理解、掌握和應用,再者,存在著教學內容繁多與教學時數一再減少的矛盾,所以學生的有機化學知識不夠扎實,在后續課程的學習中,普遍感到有機化學知識不夠用,解決后續課程中一系列問題出現困難。而且有機化學與后續課程存在脫節現象,例如在“有機結構與藥物性質”方面仍缺乏一定的聯系。此外,有機化學中的“藥物”實例與中藥、藥化的聯系也不夠,如由于學時的限制,在有機藥物中有著重要地位的生物堿、雜環化合物、萜類、甾體等都沒有得到更多的介紹,至于如蛋白質、核酸、酶等就更少講授,而酶化合物、蛋白質化合物在藥物中有重要地位,也是新藥發展的一個方向。
二、有機化學教學的改進建設
1、突出重點,優化教學內容
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學科有自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教學中需把握好“重點內容與系統性”,有機化學教材的編排內容通常是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命名、結構、性質和制備等,側重于各類化合物系統性介紹,若如此按部就班地講授,由于教學時數不允許,會出現重點不夠突出的情況,學生也會感到單一、乏味。因此,在不違背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有必要對現行教材進行合理取舍,制藥、藥劑專業相對于藥學、中藥專業來說基礎稍有差距,教學內容應以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主要化學性質為主線,弱化其他內容,選擇回避與“藥”專業相關性小的內容(如用于有機合成的反應),刪去過于抽象、深奧的部分(如重氮甲烷以及卡賓、苯炔中間體等),在教學中從結構特征入手,重點介紹主要的化學性質,分析透徹結構和性質之間的相互聯系,注重反應類型和反應機理的歸納,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使學生最終能通過結構特征分析其主要性質,由性質推測其結構,進行合成和應用,這樣,既可突出重點,又保證了有機化學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使學生既能拓展思維,又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2、將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有機化學課堂教學中,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提高講授效率
例如:立體化學基礎和有機反應機理是有機化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教師只能用二維空間講述分子的三維結構,即使借助分子模型,也難表現復雜分子的結構。而對于一個連續的化學反應更是無法用動態的方式對反應過程進行描述,借助于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可使復雜的三維立體結構形象化,亦可模擬反應過程中化學鍵的變化及反應中間體的產生與轉化,使學生理解易、掌握快。使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對于有著繁多的反應方程式的有機化學作用尤為明顯,既可提高效率,又可增加教學信息量,有利于知識的引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必需”和“夠用”的理論基礎。
3、新舊知識建立聯系,恰當運用比較法教學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新、舊知識與技能互相作用的過程,是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與技能不斷獲取新知識、獲得新技能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引發學生將頭腦中原有的知識經驗與新信息、新知識相互作用、相互鏈接,使學生原有知識得以鞏固,并產生新的生長點和能力。比較法是認識對象間異同點的邏輯方法,通過比較各種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能加深人們對事物的理解,正確區分事物的類別,掌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內在規律。有機化學的教材都是按照官能團分類來安排的,在教學中,要充分把新舊知識點聯系起來,并運用比較法教學對新舊知識點進行比較,如碳碳雙鍵和碳碳三鍵、醇和酚、醛和酮等等。通過對前后知識點進行歸納、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緊扣專業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有機化學課程是藥學專業的基礎課,這就要求教師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強調與專業課的緊密聯系,結合藥物化學、生物化學、藥物分析等相關知識講述,注重知識的融合性,廣泛性和實用性。簡單舉例,苯酚很容易被氧化,無色的苯酚在空氣中能逐漸被氧化而顯粉紅色、紅色或暗紅色,產物復雜,做藥用果導片時,一方面藥典規定要檢測雜質,另一方面要注意貯存方法;講解烯烴順反異構現象時,可以結合維生素A,其可以防治角膜軟化癥、干眼癥、夜盲癥、皮膚干燥等,其結構中具有4個雙鍵,全部是反式構型,如果其中出現順式構型,則生理活性大大降低;講解旋光異構時,對映體的生理活性不同,為讓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此知識點,可以舉例,如上世紀60年代一種鎮靜藥沙利度胺(中國在仿制時稱作反應停),它不但是良好的鎮靜藥物,而且孕婦服用它之后可以減輕孕妊嘔吐反應而被她們樂意使用。很快發現,特別是歐洲,其中一部分生產的嬰兒是缺乏上肢,手掌直接連在肩上的畸胎,亦稱作為海豹兒。這一現象震驚醫學界。后來發現,由于當時使用的藥物是消旋化合物造成了畸胎,原因出自代謝轉化產物。S-(-)構型體內代謝物可滲入胎盤,干擾胎兒的發育,造成畸胎;而R-(+)構型不會產生相同的代謝物,因而并不致畸,這樣解釋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且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印象。
總之,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無論是“教”還是“學”,都必須與“藥”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顯示出有別于其他院校有機化學的特點。
【化學制藥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方法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談有機化學教學的幾點體會論文10-12
大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論文10-10
大學有機化學教學中計算化學軟件的應用論文10-10
制藥工程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研究論文10-11
論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對策的論文10-11
高校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研究論文10-11
有機化學教學改革的實踐研論論文10-12
細談有機化學的幾點體會實驗教學論文10-10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論文10-12
有機化學實驗考核的現狀及有效對策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