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內容中興趣點的統計論文
如何在初三階段充分利用好學生對化學內容中的興趣點關系到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喜愛程度,所以比較準確地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也就十分重要。興趣點可以更好地指導教師的教學,讓更多的學生享受著化學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要達到這些目標,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對化學感興趣。如何培養化學興趣?當然先要充分利用好化學的興趣點。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本課題在初三學生中對化學課程內容中的興趣點進行了探查。
一、調查方法
1對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下冊(人教版)的12個單元中課標中的課程內容細化,并對各單元的課程內容中可能的興趣點制訂好問卷調查表。
2對九年級化學課程內容中學生學習的興趣點進行探查,具體操作方法是針對第一階段分散到12個單元的課程內容中的興趣點,在初三年級抽樣300人(共6個教學班,3個A班、3個B班)進行了問卷調查。
3對探查結果進行統計和歸類,其中興趣點和難點的界定標準是原則上按參加調查的300人的30%為界,即如果300張問卷都是有效的話,如果某一個知識點至少有90人認為是感興趣的內容,我們就界定它為興趣點。此外,由于考慮到初三學生的心理特點,所以我們抽樣時界定每個單元的興趣點的選擇不超過5個,這樣有利于他們選擇的準確性。
二、相關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歸類(見右表)
三、結論與討論
根據右表的統計發現如下規律。
1凡是與實驗有關的知識,教師或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做了實驗的相關內容和知識學生都特別感興趣。盡管根據我們的經驗也會得到這樣的結論——化學實驗,學生很感興趣。但是,經過調查,發現學生對實驗內容100%感興趣還是有點出乎所料,即便過濾這樣的并無多大趣味性的實驗學生也是感興趣的。
2具有化學學科特點的內容大部分都感興趣。比如元素符號、原子結構示意圖、化合價、根據化學式的相關計算。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學生對元素符號感興趣,但對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感興趣的程度則大大降低,很多同學認為化學式的書寫是一個難點知識。
3凡是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化學知識學生都很感興趣。如“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試驗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用簡單的實驗方法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如腈綸)織成的布料”。
4與健康生活和營養飲食等相關的知識,學生的興趣也很大。如“了解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機物”、“知道某些物質有損人體健康”、“了解某些元素(如鈣、鐵、鋅等)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等。
四、拓展興趣點的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和分析,為了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點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最大限度地拓展興趣點的影響力,特提出如下建議。
1盡可能創造條件多做實驗。多做實驗應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創造條件做好課堂演示實驗,拓展演示實驗的內容。比如,在講酸的性質時我們可以增加氧化銅與酸的反應,在講鹽的性質時我們可以增加“銅鹽、鐵鹽與可溶性堿反應”的實驗,讓學生不斷感受化學實驗中的美,不斷創新和改革課堂演示實驗。比如講燃燒的條件時改革教材中的實驗模式,那樣不環保,應采用一種更環保的實驗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反思和質疑。課堂上的演示實驗盡可能地把實驗現象做到明顯,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演示實驗。第二個層面是做好學生分組實驗(實驗活動)。在學生完成分組實驗時盡可能鼓勵學生攜帶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到實驗室完成實驗。第三個層面是鼓勵學生完成各種課外實驗,通過表揚和獎勵的形式鼓勵課外實驗完成好的同學。由此讓學生多感受化學的魅力,使學生對化學學科產生濃厚興趣,并且讓這種興趣延伸到整個學習階段,讓化學實驗成為化學學習中的一種正催化劑。
2創造性地合理安排興趣點知識的學習。根據調查,學生對元素符號、化合價等感興趣,但對于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綜合性化學用語興趣就不大。究其原因,元素符號第一次在化學學習中出現,學生對此有較大的好奇心。同時元素符號確實給化學學習帶來方便,即元素符號的書寫比中文名稱更簡單。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要求,從緒言課開始讓學生接觸元素符號。在人教版第一單元學完后,及時把元素符號的教學內容提前學。把元素符號的教學內容放到第一單元后學習有明顯的好處:第一,學生剛接觸化學,興趣非常濃、學習熱情很高,記憶元素符號當然也更有效果。第二,人教版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每一課時都有實驗,加上元素符號這一沒有實驗的教學內容時學生不會明顯地感覺枯燥,相反還會覺得有新鮮感,有利于學生對元素符號的掌握。第三,第一單元學完后進行形成性單元測驗時可以對元素符號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檢驗,這也有利于學生對元素符號的掌握。而且在接下來的第二、第三單元教學和測驗中還可以對元素符號的內容進行強化和檢驗,這樣到第四單元學化學式時也就輕松多了。
3盡可能將化學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關聯在一起。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知識都很感興趣,故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就非常重要。如從食品包裝袋中干燥劑的成分探究引入,講解各種干燥劑的使用,各種化學物質在空氣中可能變質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如充分利用電視廣告,多利用藥品和保健品的使用說明書和最大使用量等來了解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從學生身邊的日常用品如校服、筆、球鞋出發,了解合成材料及其應用以及與天然材料的區別,利用化學知識指導我們健康生活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分利用好學生的興趣點是每一位化學老師必須高度關注的問題,這關系到學生能否順利地完成該學科的學業,能否喜愛該學科。
【分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內容中興趣點的統計論文】相關文章:
大數據與統計學分析方法比較論文11-13
分析電子商務中的數據安全論文04-26
案例分析論文11-07
初中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探究論文(精選9篇)08-08
化學與生活論文07-22
綠色化學論文07-28
化學與健康論文11-16
分析師生交往中理解關系的缺失與重建論文(精選7篇)07-13
員工統計分析報告12-10
企業統計分析報告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