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化學教學主要研究方向論文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向前發展,中學化學教師們早已不再是僅僅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開始思索,開始向研究性的新型教師轉變。然而,我們得承認時下的中學化學老師們所能接觸到的科研雜志無論是在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是遠遠不及大學老師的,這就可能制約了中學化學老師們對最新研究動態的了解,而無法完全發揮出其自身本有的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一優勢。本文就結合新課改,對中學化學教學主要研究方向進行了嘗試性的小結。
1.新課程改革初探
當前正在實行并不斷深化的新課程改革,深刻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即“由以學科為本向以學生發展為本轉變”。這期間出現了新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即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能動性,又融合了教育學當中的“主體理論”。故而,針對三維目標的探討,尤其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討論就擺在了首要的位置。
此外,新課改使用了如人教版、蘇教版、魯科版等幾種教材,故而對各類教材的研究比較是極具吸引力的。與此同時,新課改更強調了探究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以求徹底擺脫傳統教學“一言堂”的情況,因而就如何有效運用新課改倡導的新型教學方式以及及時反饋調控新型教學方式的實際教學效果,也是當前的研究熱點。
2.實驗創新
現代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正逐漸向著綠色化、生活化、簡易化、微型化方向發展,成為實驗創新的一大趨勢。
中學化學實驗的綠色化,不僅是對學生身心的保護,同時也是在幫助學生從小樹立環保的思想。同時,化學實驗之所以要向生活化轉變,是因為源自生活,可更加貼進學生,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實驗,而這又要求教師在改進實驗的時候,要考慮生活因素,并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
中學化學實驗正逐漸向簡易化、微型化方向轉變,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這里所說的簡易化、微型化并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單純的簡化實驗裝置,因為裝置比較小時,相應的實驗現象也比較難觀察,故而就如何能在不影響實驗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簡易化、微型化,就自然的成為當前中學化學實驗創新中的一大難點。
3.考試研究
毋庸置疑,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考試一直是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這其中包括有中考、高考、競賽以及日常測驗,故而對試題的分析研究自然就成了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大熱點。在學生掌握了所學知識,那么了解考試的考點以及考試的常考方式同樣顯得尤為突出。此外,縱觀歷年的化學命題,對其中的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試題,一樣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4.國內外教育對比
我國教育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吸收和借鑒外國先進的教育方式、方法,眼下越來越多的國內中學也開始引進外籍教師,這種東、西方教育文化的交流正處在不斷加強和發展期。作為中學化學教師同樣需要了解外國同行在從事化學教學過程中的行為模式,了解外國教育動態,諸如英國中學的化學周活動等,從而結合自身及所在學校條件有所作為。
5、與化學教學相關學科的研究滲透
現代科學研究早已不再是純理論上的單一學科研究,化學教學也是如此,需要吸收借鑒相關學科的先進理念、方法,從而指導化學教學更趨成熟。有如,江家發老師將PDCA即企業質量管理的方法引入化學課堂的教學,此外,還有將計算機技術運用于化學教學,以及將最新的教育理論實踐于化學的教學過程中等。
6、教學評價與反思
教師教學效果評價一般包括他人評價,自我評價。他人評價當中,又包括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其中鑒于所有的教學目標均是著眼于學生,從而學生的評價變現的很中肯與實際,而這又是當前研究中比較薄弱的。有如,王蘭禎老師將合作學習運用到化學復習課中,就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它結合學生的評價,讓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最突出的就是根據學生的薄弱環節共同指定計劃,這樣即達到了節約課時,又突出了重點,避免了“炒冷飯”、“題海戰”,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反思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后,對課程教學效果的反饋于思考,然而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有一巨大的缺陷,即有著無法克服的滯后性,這就需要我們來謀求更好的教學策略。
在素質教育當中,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通過單一的考試就能體現。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就是根據現行教育需要產生的一種對學生的評價方式,現已有多種形式:紙筆測驗、檔案袋評價、活動表現評價等,不過要尋求簡便易行、客觀公正,同時又能促進學生進步的評價方式,仍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
7、調查報告
運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可以得到具體而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對于研究者熱衷的問題,可以獲得最直接的研究素材,從而分析問題,謀求新的發現與突破。諸如:劉憲慧老師對中學化學作業的現狀調查與思考,就靈活的運用了調查報告的方式,從學生在調查問卷上反映出的中學化學作業的問題:作業數量大、內容形式單一、習題缺乏針對性,并進行了分析與思考,提出了各種基于現狀問題的解決方式:面向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發展、強化探究、倡導合作意識、營造趣味性、體現個人自學。
8、化學史回眸
從波義爾成就《懷疑派的化學家》,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至此誕生以來,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這期間化學工作者們留下了豐富的科學探究事跡。每一位化學工作者的背后都有著一段故事,有著我們值得學習的科學精神。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回眸化學史,合理的選擇一些化學家們的例子,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也能夠很容易的感受到融會其中的化學家的思維與情感,在自身的成長和生活中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高劍南,王祖浩.化學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2001,11
[2]蔡其勇.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培養研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4,17(3):93~97
[3]趙大川.中學化學課程改革的方向[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2,21(2):97~99
[4]寧堅剛.推廣應用微型化學實驗、加強學生素質教育[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1999,1,44
【中學化學教學主要研究方向論文】相關文章:
大數據方向研究生體系研究論文10-08
中學化學實驗綠色化途徑研究論文10-09
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研究論文10-08
綠色理念滲透中學化學教學論文10-08
研究數學教學的論文10-01
教學模式的研究論文10-01
信息技術對中學化學教學的應用論文10-08
新時期中學化學教育教學論文10-10
學前教育管理的主要問題研究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