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癥監護室患者護理中ICNSS評分系統的運用論文
重癥監護室優于患者病情危重,并且病情變化較快,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及質量要求很高,本文通過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給予ICNSS評分系統進行護理,取得較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5年6~12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113例為對照組,以2016年1~6月入住我院ICU的患者122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男72例,女41例,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44.62±12.57)歲;APACHEⅡ(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18.24±4.11)分;其中外科手術后43例,重癥胰腺炎37例,消化道大出血21例,急性中毒6例,其他6例。觀察組男75例,女47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2.89±13.25)歲;APACHEⅡ評分(19.02±4.35)分;其中外科手術后47例,重癥胰腺炎38例,消化道大出血24例,急性中毒7例,其他6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即以相同的護患比將患者分配給管床責任護士。
觀察組在患者入住ICU時應用ICNSS評估患者護理需求。ICNSS共16個項目,涵蓋血壓心律、呼吸功能、營養狀態、重要臟器供血情況、睡眠質量、情緒狀態、身體活動能力、語言能力等方面,其評估結果能夠客觀反映患者所需的護理工作量。根據ICNSS評分,適當調整護患比:①得分16~22分,以護患比0.5:1安排護理人員;②評分23~32分,按護患比1:1安排護理人員;③評分33~40分,按護患比1.5:1安排護理人員;④評分超過40分,按護患比2:1安排護理人員。
1.3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入住ICU時間、并發癥情況、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包括護理操作、護理態度、健康教育、病房環境4個方面,總分100分。對比兩組護理考核評分與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共調查全科護理人員26名)。護理考核評分根據我院護理部制訂標準,包括基礎護理(15個項目)、急救護理(15個項目)、消毒隔離(5個項目)病區管理(5個項目)、溝通協作(5個項目)、病歷書寫(5個項目),總計100分。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包括工作量、工作時間、心理壓力等,總計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患者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患者入住i Cu時間、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入住ICU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護理考核評分與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考核評分、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 論
ICU護理工作緊張而繁重,優化護理資源的配置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ICNSS調整ICU患者的護患比配置,能夠改善護理工作質量,提高患者與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分析其原因:①ICNS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夠根據患者病情,預測其存在的護理問題、所需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能夠較準確地反映每位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量,為進行護理資源的配置提供科學的量化依據[3].②ICNSS量表的應用使臨床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保持適中狀態,減少了護理人員的疲勞和緊張感,提高工作積極性與滿意度[4],從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總之,ICNSS量表的應用有利于優化ICU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提高患者及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芳。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在ICU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13):1195.
[2]黃開霞,劉麗。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對重癥監護病房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的合理性評估[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9):1420-1421.
[3]王春鳳。應用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評價ICU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狀況[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01):79-80.
[4]彭巧云。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在ICU護理資源配置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07):98-100.
【重癥監護室患者護理中ICNSS評分系統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人文關懷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2
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的論文10-13
重癥醫學科患者的心理護理10-26
重癥患者機械通氣臨床護理10-26
韌性概念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2
關于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3
循證護理模式在喉癌手術室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1
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2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供電系統中的運用論文10-11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價值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