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優質護理服務在醫院管理中的綜合運用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在醫院管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綜合運用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某院接受治療的70例住院患者參與研究,在患者的醫院管理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分析護理前后的效果。結果:優質護理實施后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管理質量均高于實施前。結論:優質護理服務在醫院管理中的綜合運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醫院管理 優質護理服務 綜合運用
隨著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醫院的規范化管理必須依賴于有效的優質護理,當前護理技術已經實現了較全面的改革,以往傳統的護理模式被改變,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實施使得醫院護理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本研究主要分析在醫院管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綜合運用效果,現對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在下文進行詳細報道。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任意挑選某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住院病例參與研究,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在18-81歲范圍內,年齡平均為(42.7±4.7)歲,其中有扁桃體炎患者12例、糖尿病患者19例、冠心病患者15例、高血壓患者13例、支氣管炎患者11例。
2.方法
優質護理服務實施前,主要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按照傳統護理理念對患者進行護理,患者進入醫院后,護理人員要引導其完成各項常規檢查,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做到科學飲食等。優質護理服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第一,首先護理人員要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后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依據選擇“魚骨圖”分析法,改變之前傳統的護理觀念,將醫院各項規章制度都予以進一步完善,完成對應操作流程的制訂。優質護理實施的目的主要是服務患者,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因此護理人員要完成有效護理模式的制訂,適當調整護理管理工作,提升護理人員護理專業水平,完成每一項護理轉科工作。
第二,對醫院內的護理人員進行合理安排,優質護理服務相較于傳統護理模式在排班上有了很大改變,主要實施雙班制度,目的是保證對于患者護理的安全性。在護理服務實施期間,護理人員不能僅僅按照醫囑進行每一項護理,應該保證在護理中體現足夠的人文關懷,將每一項護理服務都落實到位,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第三,促進健康教育的有效推行,優質護理服務中,健康教育是其中重要內容,患者在住院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主動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方面的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患者在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做好全面的出院指導工作,還可以將患者組織起來開展一個交流會,保證掌握患者內心的想法,收集患者對醫院護理的反饋意見,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改善。
第四,完成完整考核、評估體系的建立,通常一年要對護理人員進行2次工作情況的相關評估,科室選擇的評估依據是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以及工作性質,完成有效考核制度的制訂,從而促進提升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3.評價指標
比較優質護理實施前后護理滿意度情況,具體指標有巡查情況、服務態度、健康教育情況、護理操作技巧、入院接待、溝通交流;另外比較實施前后護理管理質量,具體指標包括環節與流程管理、病房室內管理、出院與入院管理、護理行為管理,所有指標評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
4.統計方法
研究中所用軟件版本為SPSS19.9,對涉及的計量數據進行統計時,選(x±s)代表,t檢驗;客觀對照分析2組人選對象臨床數據,如果其對照結果有差距,表明(P<0.05)。
二、結果
1.優質護理前后護理滿意度比較
優質護理實施后護理滿意度各項指標得分均明顯高于優質護理實施前,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護理管理質量
優質護理實施后護理管理質量各項指標得分均明顯高于優質護理實施前,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三、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強調將患者視為護理的中心,將護理責任制落實到護理人員身上,促進護理專業內涵的深化。優質護理的實施一方面要將以往傳統的護理觀念轉變,完成新的護理管理制度的建立,醫院應該定期培訓護理人員,提升其護理操作水平,具備更專業的護理知識。另外要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細化護理內容,合理安排護理計劃,保證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優質護理實施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明顯提升,護理中、管理質量也得到顯著提升(P<0.05)。
綜上所述,在醫院管理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提高管理效果,避免護患糾紛,值得推廣。
【探析優質護理服務在醫院管理中的綜合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優質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09
優質護理管理的運用效果論文10-12
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的論文10-13
優質護理服務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論文10-08
急診護理管理中團隊管理模式的運用論文10-09
消化內科中優質護理管理的應用論文10-09
兒科優質護理服務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