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域金融學視角下我國科技金融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相應的金融市場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金融行業在逐漸脫離原始的運行模式,逐漸向科技金融方向發展,而且由于我國獨有的特色政治導致區域間的金融發展并不相同,我國東南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科技金融進入市場與發展速度較快,而西北地區由于經濟比較落后對于科技金融的承接能力較弱,這就是我國科技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布局不合理,聚集程度不合理,政策支持制度不合理等嚴重制約了科技金融的發展,本文通過對科技金融的相關分析研究從系統建設,環境優化,結構調整等方面提出對策,以期為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區域金融科技金融發展研究對策
一、我國科技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科技金融作為新興金融模式,還沒有被明確的定義,主要就是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科技產業推動經濟發展,而科技產業需要金融支持,且融資額度一般非常大,就造成其風險程度會比較高,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正在摸索中前進。目前我國積極推進科技金融發展,國家與地方相繼出臺一些法規制度引導科技與金融結合,比如鼓勵引進科技保險、開設新三板、成立科技銀行等系列措施,出現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精力有限仍舊存在著布局不合理、區域輻射能力低以及結構失衡等問題。
(1)科技銀行布局不合理。一份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新型科技銀行都是分布在北上廣深等東部發達城市,而中西部地區科技銀行非常少見,即使出現也是出現在像武漢、西安等省會地段中心城市,西部地區專業對準中小科技企業服務的科技銀行遠遠低于東部地區。
(2)區域輻射能力低下,研究表明我國科技金融的擴散效應和輻射能力嚴重不足,除去極少數發達省份之外,科技金融的發展明顯滯后于科技產業發展的速度,而且出現東中西部地區產業分層現象。對于輻射能力較低問題,比如雖然北京的科技金融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對整個京津冀地區的輻射效應卻很弱,作為中心城市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3)中西部地區科技金融發展速度明顯跟不上科技產業成長速度。近些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各種新興產業包括一些科技產業在中西部地區迅速發展,尤其是一些高新技術產業、能源開發產業、公共服務產業等出現從東部轉向西部的勢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速度明顯加快,高新技術企業明顯增多,但是科技產業發展的同時與其配套的金融結構卻還比較落后,和科技產業相關聯的金融產業并不豐富,資本市場的發展緩慢,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
二、我國科技金融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
(1)科技企業布局不合理。由于我國科技企業呈現出“大分散”和“小集中’現象,導致科技金融難以規模化發展。在東部發達地區我國科技企業在科技產業園內密集分布,而金融中心又與產業園毗鄰,因此信息交流方便,科技金融可以實現互相輔助共同發展。而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相比科技企業零星分布、密集度低,中小科技企業經營效益較低,造成金融機構服務成本變相增高,無法實現科技金融規模發展。
(2)區域科技金融結構失衡,從區域科技金融的發展歷程來看,科技創新產業存在產業鏈不完整、集群效應低下、布局失衡等問題。科技產業不合理就會導致為其服務的科技金融在當地難以發展,并且由于產業和金融的不配套,導致科技產業和金融產業相互掣肘的現象發生,如此進一步失衡形成惡性循環。
(3)行政區域劃分不利于金融資源的流動。一般的地方政府都會對本地金融進行壓制防止資金流出從而減小本地企業融資壓力,在沒有獨立創新的前提下原樣照搬其他地區政府對科技金融產業發展采取的措施,例如政府參加風險投資、干涉地區內金融資源配置、插手地方科技信貸平臺等都影響著區域科技金融水平。
三、促進我國科技金融發展的建議
(1)大力發展本地特色科技金融。鼓勵發展多類型的科技金融機構,增強科技金融對地區的輻射力。成立科技創新企業園區金融服務平臺,發展集中型科技園區,在科技金融出現之前打好基礎,為出現之后能夠實現規模化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政府部門在科技產業園區建設之時為科技金融做好規劃,保留科技金融服務位置,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金融發展無位置現象發生。
(2)整合創新科技企業園區內的金融資源,積極推動整個地區的金融合作。首先對中西部發展相對落后地區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支持,比如加大政府引導基金投入比例,加強市場培育,鼓勵科技銀行落戶中西部地區等,根據當地科技產業特色適時進行調整。集中精力在中西部地區建成幾個科技金融中心,然后利用其輻射和擴散效應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另外中西部地區應該呈現開放態度,積極引進發達地區科技金融資源,加強地區科技創新產業與金融之間的聯系。
(3)強化政府職能,改革政府管理機構。打破區域限制,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整合相關政策資源,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互通,保證金融資源充分得到利用。建立科技信用評判標準,完善科技金融信用管理;提高政府部門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加強對科技金融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保證國家政策的及時執行;加大對科技金融人才的引進,建立人才交流信息平臺,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長氛圍,完善科技金融管理服務人才隊伍。
(4)適應科技創新,調整對應金融服務模式。根據當地科技創新特色,靈活運用金融結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產業集群的支持,使科技產業鏈和金融服務鏈環環相扣,深入合作;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結構依據本地市場的需求、本地區的社會狀況進行選擇,達到最合理狀態;另外還可根據行業特點發展場外交易等等。
四、總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金融業的研究一般很少再涉及區域研究,大部分研究者認為地域差別已經不如幾十年前重要,然而通過上述分析發現區域因素仍舊對金融行業擁有巨大的影響。比如在一定區域內中小企業在尋求金融支持時選擇當地銀行進行合作的概率更大,同時銀行對當地企業信息掌握更加全面;科技金融不同于以往的金融模式,作為時代背景下的復合型金融服務,其受到的影響因素眾多,發展比較好的區域有美國硅谷、日本筑波科學城、我國北京中關村等極為少數的幾個地方,而這恰恰說明了科技金融對區域因素比較挑剔,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區域金融特色,本文通過對我國一定區域下面對的科技金融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為我國區域金融運行和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參考文獻:
[1]童藤.金融創新與科技創新的耦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
【區域金融學視角下我國科技金融發展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對能源低碳化發展的金融驅動研究論文10-13
我國的金融法律的制度論文10-13
我國加工貿易發展論文09-09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11-15
我國足球俱樂部發展研究10-26
基于金融創新視角江西旅游業發展10-26
我國區域服務業貿易發展特征分析10-26
電子商務發展對我國經濟影響與對策研究10-26
對金融證券的合作途徑研究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