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巧用因特網拓展小學生課外閱讀
巧用因特網拓展小學生課外閱讀
摘 要 小學階段開展課外閱讀是為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實踐證明,一線教師應該掌握因特網的運用方法和技巧,豐富課外閱讀資料,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因特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閱讀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夠收獲效果。
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能夠為作文積累更多寫作素材。
實踐證明,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最直接、最現實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必須要端正教學態度,善于運用網絡資源,合理、巧妙地運用因特網,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完成課外閱讀任務,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1]。
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應該如何巧妙運用因特網呢?這是值得每一個語文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與探究。
1 充分發揮因特網獨特的視聽效果,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感性思維起到決定性作用,要想取得理想的課外閱讀效果,就必須要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夠落實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依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再是傳授閱讀的技巧與方法,而是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由于小學生對于圖畫、動畫以及形象的聲音較為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因特網獨特的視聽效果,將枯燥乏味的文本文字轉化成為具體、形象的聲像資料,滿足學生的內心需求,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因特網中的閱讀資源與傳統的書本資源最大的區別是,能夠將抽象、枯燥的文字轉變為生動的動畫、美妙的聲音,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抓住學生的眼球,使學生的眼光不再離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的“心”留下來,使整個閱讀過程從內心出發[2]。
如在課上學習《圓明園的毀滅》后,教師不要束之高閣,而是要引導學生運用因特網,了解圓明園的相關資料,特別是圓明園被毀的原因。
通過閱讀圓明園的相關資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圓明園”的展板,通過制作展板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歸納和總結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親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技巧。
另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圓明園該不該重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搜集相關資料,支持自己的觀點。
通過這樣的探討,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2 利用因特網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材料
因特網具有非常豐富的信息資源,且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比較便捷,因此對于課時緊張的語文教師來講,運用因特網開展語文教學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將因特網用于語文教學中確實能夠豐富教學的資源,但是不能夠盲目使用,而是要結合具體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否則會適得其反。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且實踐證明,學生始終帶有積極的情緒參與學習活動,能夠增強閱讀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閱讀興趣被調動之后,教師要注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和指導作用,使學生明白自己應該“讀什么”以及“怎樣讀”,有針對性地去閱讀文本素材,定能夠提高閱讀的有效性[3]。
小學生的選擇能力非常差,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資料,推薦的閱讀資料要具有思想性、文學性以及知識性等特點,同時還能夠適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需求,否則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過閱讀課外材料,不僅能夠感受到漢語語言之美,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的理解,體會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
另外,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急于給出答案,更不要急于苛責學生,而是要善于引導學生,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解決問題,從而感受到文本的語言之美、用詞之妙、結構之奇、描寫之實,從而形成以課文的字、詞、句、段、篇為中心輻射點,將課內課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
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后,教師可以將利用因特網搜集而來的其他有關描寫小動物的文章推薦給學生閱讀,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學生運用因特網搜集閱讀素材的方式方法。
通過大量閱讀描寫小動物的文章,能夠使學生發現描寫小動物文章的寫作特點,使學生明白描寫動物應該從動物的特點出發,才能夠刻畫出較為深刻的形象。
因特網涵蓋的資源非常廣泛,有些閱讀素材適合小學生閱讀,而有些素材并不適合學生閱讀。
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因特網特點,認真篩選和甄別素材,避免學生誤入歧途,適得其反。
3 憑借因特網特有的異地交互功能,為學生拓展自由的閱讀空間
目前,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愛好都存在很大差異,而因特網就猶如一個魔法師,能夠瞬間將古今中外的優秀文本呈現于每一位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可感知的語言材料,使學生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資源,提高語文課程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更能夠增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4]。
傳統的文本教材,學生閱讀本文必須要隨身攜帶,否則就不能夠閱讀。
將因特網運用到課外閱讀之后,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為個性化的、探究式的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因特網系統的多樣化交互形式還能夠促進協作與對話,落實分層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通過調查,大部分學生對教師都存在敬畏心理,因而不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通過因特網,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以及遇到的問題發表到網上,進行討論和分析,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
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板等方式進行網上交流,展示自己的個人主頁,互助推薦一些好的讀物,與他人進行交流,探討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實現異地同步的協作化閱讀[5]。
4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起到指導和引導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靈活地運用因特網,既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還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才能夠確保課外閱讀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學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構成的,必須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要充分利用因特網資源,以豐富學生的閱讀,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為寫作積累素材,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康佩林.讓學生成為“讀書郎”: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J].甘肅教育,2014(13):96.
[2]韋艷和.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問題與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3]鄭惠生.“新媒體時代”小學生最喜歡閱讀哪類課外書: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六[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2):52-59.
[4]付佐華.巧用因特網拓展小學生課外閱讀[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2(Z1):80-81.
[5]巢陽.小語閱讀教學中網絡資源運用現狀的調查與對策:以常州市區為例[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巧用因特網拓展小學生課外閱讀】相關文章:
巧用拓展資源讓課堂更精彩參考教案10-07
因特網英語作文10-09
《牽手因特網》教案設計10-09
巧用時間10-26
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案05-18
巧用“零布頭”時間10-26
巧用姜養豬論文11-14
關于小學生課外閱讀評語07-19
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方案11-05
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方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