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摘 要:為了當代大學生能適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我們注重“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科學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的理解和自學能力,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及工作效率,達到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根本目標,并通過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水平考試I級。
關鍵詞:教學方法 精講多練 實驗
1 引言
社會的快速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科學的迅猛發展與廣泛應用,正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以至人們的工作方式與思維方式的改變產生深遠的影響,且計算機在現代化辦公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能是理所當然的。
當前的高職高專把學生技能的培養作為辦學模式之一,我院把計算機應用技能作為重點培養,因為計算機應用技能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實用技能之一。
通過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文檔的編輯、數據庫統計、網上信息的搜索和資源利用,以及幻燈片制作基礎等基本計算機操作技能,能為將來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幫助。
因此,我院把計算機應用技能作為重點課程建設項目,通過多年來不斷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基本構建起一套
比較完善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體系,形成專業特色鮮明的一門學科。
2 轉變教學理念,努力形成教學特色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轉變教學理念,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和諧統一。
首先,使教師從“教育者”角色轉到“引導者”角色上來。
不再是簡單地“賣”知識,而是把學生帶到知識殿堂的門口,引導學生入門。
其次,使教師從“授人以魚”轉到“授人以漁”上來。
把主要任務放到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上,把重點放在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上。
再次,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做學習的主人上來。
在教學過程中不搞“墨守成規,照本宣科”,而是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把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緊密結合,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使用計算機進行工作和學習。
比如在講解Word時,學生會理解這是一種簡單的打字工具。
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自己設計新年賀卡,既打開了他們的想象空間,又挖掘了他們潛意識的藝術細胞。
當一幅幅精美的賀卡誕生后,他們學習的興趣被激發,轉被動型學習為主動型學習,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
3 明確教學目標,更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參照《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指南》的要求,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及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的行業特色,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注重技能和應用的不同,使得它們在各專業上都有不同的教學內容。
這種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把不同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同等對待的弊端,使不同專業有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求,比較好地實現了計算機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為了及時跟上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注重處理好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相對穩定的關系,不斷更新、精選教學內容,兼并、壓縮或者取消重復或陳舊的內容,突出教學的先進性和應用性。
4 注重“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方式
所謂“精講”,就是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講清課程的要點和基礎知識,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綱舉目張。
所謂“多練”,即讓學生多上機操作,從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提高操作的準確性、迅速性、靈活性和協調性。
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應用能力必須在應用中培養。
“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方法中,“精講”是前提,“多練”是關鍵,“實驗指導”是重要環節。
授課以知識點與實例結合為主,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做到“精講”,教學效果生動直觀,課堂傳授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教師重點講計算機“能做什么”,明確指出學生應該“會做什么”,學生通過上機練習來解決“怎么做”的問題。
安排較多的上機課,如“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時安排比例為1∶1,即36學時講課,36學時上機,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校園網得到教師的答疑。
5 改進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達到“精講多練”,突出基礎知識的掌握,著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我們改變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法,所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都采用多媒體機房與多媒體教學軟件相給合進行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校園網、Internet在教學中的作用,改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條件,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①在用電子教案進行講解時,使用多媒體技術,做到圖文聲并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谥苯邮褂酶鞣N軟件實時操作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同步感受軟件的運行過程。
、垩菔境绦虻恼{試與運行過程,真正實現了“用計算機教計算機”,使教學更具直觀性和互動性,同時大大加快了授課的速度。
、軐W生可以通過校園網、Internet得到教師的答疑,同時設置了“名師解惑信箱”。
6 加強教學督查,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保證計算機的教學取得成效,穩定和發展計算機教師隊伍是重中之重。
我院為了建設好一支計算機教學骨干隊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學院實行部門主任負責制度,主任經常到教室聽課,及時了解教學情況,且要求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為保證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2)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每三個星期組織一次教學研討會,共同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3)形成制度,鼓勵教師在職自學。
鼓勵青年教師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
經常組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和專家進行學術講座,把自己的教學心得言傳身教,形成一種老中青結合的“傳幫帶”體系,保證和穩定教學梯隊的合理性。
(4)學習兄弟院校先進的教學研究經驗。
經常組織教師到兄弟院校參觀和學習,參加省或全國的有關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會議,并積極撰寫論文和教材。
7 嚴格教學,提高考證通過率
我院實行雙證書辦學模式,把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水平考試I級作為我院實行雙證書之一,同時也是我院迎接教學評估的教學成果之一。
由于我院的學生主要來自不同地區,學生所在地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情況不太一樣,有些地方計算機的文化氛圍比較落后,甚至有些鄉鎮學;緵]有計算機的文化環境。
總的來講,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在應用性和實用性方面比較少,作為高職高專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后主要從事技術性行業,因此應該接受動手能力強的教育。
我院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通過參加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水平考試I級來加強學生的計算機技能教育。
為了更多的學生能通過計算機技能考證,教師們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具體措施如下:①對所有新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其明白計算機水平考試的重要性;②對新生進行摸底調查,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加強輔導;③采用“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方法;④考前熟悉考試系統,并進行模擬測試。
我院嚴格按照《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要求,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注重計算機動手能力培養,并且爭取每一位首次參加全國計算機高等學校計算機水平考試I級考試的學生都能順利通過。
參考文獻:
[1]呂永貴.職業教育現代教學方法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0,22.
[2]王潤云.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教育發展研究,2003,2.
[3]孫衛.加強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中應用能力的培養[J].計算機教育,2006,11.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微課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應用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對策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教學實踐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0-08
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論文10-09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分析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02-24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