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行三學期制的思考論文
本文根據三學期制的特點,以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為例進行研究,三學期制下對課程體系構建,以及實現三學期制帶來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的研究。
教育部、中宣部、財政部等七部門2012年1 月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各高校要把實踐育人工作擺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各高職院校要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制訂實踐教學標準,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高職高專類專業不少于總學分( 學時) 的 50%。2014年8月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提出三學期制教學改革模式,經過半年的探索和思考,計算機應用專業由傳統二學期制模式逐步改變為三學期制。
1、三學期制介紹
(1)“三學期制”的含義,它就是在保證正常教學周數和假期周數不變的前提下,把一學年兩學期改變為“兩長一短”三個學期,所謂的短學期是在長學期制“擠”出來一學期。
(2)三學期制由來
“三學期制”最早是在美國產生, 1971年,美國人奧利森等人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為《校歷研究報告》的報告指出1971到1972年間,全美共有77所院校進行了三學期制改革(高校三學期制研究)。而國內高校最早推行三學期制是清華大學,到2012年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相繼推行三學期時間表。
(3)教學時間安排
“三學期制”教學模式為“兩長一短” 三個學期,即秋季學期(16 周)+寒假(約4 周)+春季學期(16周)+夏季學期(8 周)+暑假(約 8 周),總教學周數維持 40 周不變,寒、暑假放假時間有所調整。
2、課程體系構建
三學期的實施,將對課程體系將隨之改變,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高職學生在校由原來的六學期制,改變八學期制,第三年夏季學期學生已經畢業,不在學校。具體課程體系調整見下表1
表1 三學期制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三學期制改革的核心, “短學期”的教學安排中適當增加了拓展技能課程和生產性實習。由于專業的知識結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產品實作,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
3、“三學期制”實施效果
實行三學期制減少學生休息時間,提高學生專業素質與實踐能力,同時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1)整合部分課程體系,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更新與優化,有利于學生在不增加課時負擔的情況下,拓寬知識面,全面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2)有利于教師整合教學、科研的時間,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與發展。實行三學期制,教師可以相對靈活地選擇教學時間,有充足時間從事教學研究和科研,更加有利于參與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
(3)有利于協調學校教育教學資源,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能夠更好地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充分發揮本校師資潛力。
4、存在問題
(1)思想觀念的改變,學校管理人員、師生必須能改變原有的教學思維和學制。領會三學期制的精髓,充分利用學期間隙對自身能力提高。
(2)配套的后勤保障工作難以實現,如就餐問題、學校圖書館開放問題、自習場所開放問題等,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協調。
5、提出思考和建議
(1)思想觀念的轉化需要一定時間,各管理部門、教師和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充分認識和理解學期制改革的重要意義,特別是教師一定要轉變原有教育觀念,對三學期制改革可能帶來的益處與壓力有充分的認識與心理準備。
(2)推行“三學期制”改革。還需要建立之配套的管理體制的改革,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的變革中,要注意統籌規劃、合理構建課程體系,開設出更為靈活、多元、豐富的課程,并不斷完善和優化課程整體結構,處理好長短學期的關系。
(3) 一年兩學期與三學期的銜接問題。一年三學期的教學安排設計和相應制度還不夠成熟,不健全,教學管理運行機制不夠順暢。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參加某些全國性比賽或其他交流 對于辦學層次多的高職院校。
(4)學生家長的認同問題。目前,一方面學生確實感覺到了三學期制帶給他們的收獲,他們也能理解學校為何堅持推行這樣的教學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學生家長對學校推行的三學期制不太了解,這個問題制約著三學期制的有效實施。
事實證明,堅持教育創新,提升高等教育質量,關鍵在于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三學期制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推動高校發展的一把利器。
【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行三學期制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計算機應用課程分層教學思考論文10-09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專業建設思考論文10-09
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優化及創新論文10-09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論文10-09
應用能力為核心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分析論文10-09
現代學徒制微課的計算機專業應用論文10-10
高職計算機教育發展阻力及應用論文10-09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思考論文10-11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設計論文10-09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教學特點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