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專業建設思考論文
多年從事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學工作,對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改革、創新、發展有諸多觀察、想法。本文從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難現狀的思考入手, 根據市場的需求及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從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程建設、教師的培養、多途徑加強計算機實踐課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提出了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建設如何適應市場需求而開展建設。
一、背景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現在招生越來越難,教師也越來越難上課,學生就業是難上加難,這種情況有發展成惡性循環的趨勢,學校,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的素質評價也較低,招生教師也不愿意把學生介紹到計算機應用專業去,計算機應用專業形成這種狀況,不得不讓人思考,原因何在?有解嗎?這些都是一直困擾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工作者的難題。
二、現象分析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網絡無處不在,各種層次的信息技術工作人員需求很大,那為什么中職計算機畢業生又難以找到工作,通過社會調研,現在中職學校的教學存在著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如課程設置不當,針對性不強,教學中實作欠缺,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到位,學生找不到學習的著力點,厭學情緒濃,學校對社會用人層次不清,對適合中職學生的崗位缺少了解,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解決,學生就業能力沒有辦法提高,學生就業困難,久而久之,專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學生就不到業,專業招不到生,老師沒有課上,工作崗位就會減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加強校企融合,弄清人才需求
由于學校與企業缺少溝通,相互缺少了解,企業用什么人?需要哪些技能?學校缺少了解,企業對學校培養人才的方法也不知道?相互脫節,各自為政,加強校企融合,是時代的需求;校企融合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學校可以派遣教師到企業不定時的鍛煉,頂崗工作,可以不定期派遣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企業也可以派遣專家到學校指導教學或進行講座,頂崗教學。這樣長期交流,學校和企業能全方位互相了解,學校可以有明確的目的培養學生技能和職業素養,企業招到學生再次培訓也會從簡,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搞好專業建設,優化課程設置
計算機應用專業是一個有歷史的專業,曾經是一個很紅火的專業,但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發展,計算機知識的普及變成了每個人生存的一個條件,對計算機的簡單使用及專業化使用已經不再是計算機專業學生才能干的工作,因此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要在社會上立得住腳,就要求更專業,更熟練;提高學生的技能就成了計算機專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專業建設就成了首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要搞好專業建設,不是某個人的事,必須要團隊共同努力,用集體的智慧;專業建設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課程設置,課程設置就是根據學生要有的技能和素養來設置,要組織大量的有經驗的教師參與到課程開發中來;一個是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學手段現在可以多樣化,但教學方式一定要改革,如可以采用模塊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怎樣改,也要根據企業的需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中職學校的學生素質與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溥弱,學習能力較差,缺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現在的中職學生的教學應從基本知識入手,技能培訓為主,根據行業細分學習內容,不能面面具到,把辦公、網絡、網站、網頁、圖片、平面設計、動漫制作、影視制作、電子商務作為不同的分支去展開教學,根據學生的主體興趣進行細分化式的教學,做到熟練熟練再熟練,才能把中職業學生培養成初級或中級技能人才。
(三)提高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素質,精心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教師的專業能力決定著教學質量,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在教師的培養中,應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使他們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好的教學能力,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完整的企業工作經驗,學校應通過學校內部建立一個教師培養的機制,利用好學校的條件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同時,也要派出去培訓,一個是理論的提高,另一個是到企業中去鍛煉,后者更為重要,學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來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2)制定政策,鼓勵教師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熟悉計算機專業的發展變化。專業教師對教學要有求“新”的精神,通過多種形勢的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把知識與技能有機的融合,用到教學中去;讓學生能學得輕松,做得輕松,這也要求教師能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用模塊教學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等新的方法完成教學任務。
(3)教師應用走出學校進行社會,利用網絡、實地調查、市場調研等方法隨時關注市場動態,不斷改進教學活動,使其更加適應就業需要。擔任專業教學的教師應利用假期時間積極參加職業實踐,了解勞動市場對計算機人才需求情況,增加職業經驗,從而及時調整在校的專業教學目標和改革教學方法。同時要設法組建一支由專業教師和校外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兼職實訓教師隊伍,這也是培養合格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多途徑加強計算機實踐課教學,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有充足的實訓環境,實訓環境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學校應加強計算機機房的建設、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驗室的建設、計算機網絡實訓室的建設,辦公自動化模擬工作環境的建設,學生通過實訓,動手能力 與掌握的知識協調、融合才能達到企業用人的標準。學校除了有硬件的保障外,專業建設還應通過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設計出企業環境,企業工作任務,用于模塊教學或項目教學中去。
(2)開展技能興趣小組。興趣小組是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的一個好方法,既能鍛煉學生,也能幫助教師完成一些工作,也能幫助學校完成一些交給企業來做的工作,如廣告欄、宣傳欄等。
(3)拓展技能訓練場所。利用實驗室,把學校信息化方面的部分工作交給學生去做,既可以鍛煉學生,也能減輕教師的一些任務。信息中心,學校教師的計算機維修和維護都是學生的實訓場地。
(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在學校有教師的指導,有同學的幫助,但學生最后要走進社會,獨立工作,在工作中學習是信息時代對每個人的要求,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繼續學習能力強弱,決定著一個人以后發展的前途,所以,在校學習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專業建設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思考論文10-11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思考論文10-11
山區中職計算機專業論文10-12
思考和探索后PC時代計算機專業建設論文10-10
創新中職計算機教育的若干思考論文10-11
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10-12
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實踐論文11-05
中職教學下計算機專業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