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農機監理中計算機應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論文
當前,信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主要目標是使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傳遞和獲取各種形式的所需信息。其主要內容是實現各種形式的信息交流,以便于人類信息的交流、儲存、檢索、傳輸、利用和再處理等,從而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1]。信息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與農業機械化的聯系也日益密切,兩者相結合不僅可以解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的相關技術、農具及農產品生產銷售問題,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提高農機監理部門的自動化辦公程度,以便高效、方便、快捷地管理農機,更好地服務于農業、農村和農民[2]。
1農機監理應用計算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我國農機監理事業自1984年以來得到了迅猛發展,但監理水平的提高至少受兩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方面,法制不完善,迄今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全國農機監理法律,農機依法監理存在很大困難;另一方面,監理設備少、質量差,技術手段落后。因此,完備的法律法規、精良的技術裝備、先進的技術手段是農機監理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必不可少的條件。計算機作為20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一項先進科技,正逐漸被運用于社會各行各業,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農機監理工作點多、量大、面廣、政策性強的特點以及高效率、高準確度、規范化等要求使引入計算機應用顯得特別必要。
所謂農機監理計算機應用,即是利用計算機對農機監理的有關信息進行存儲、加工、查詢、統計、分析、再現等處理,從中發現工作的特點、動向和規律,為宏觀決策和微觀控制提供可靠依據。在農機監理中引入計算機應用是農機監理工作的需要,是形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是解決一系列矛盾的有效措施。這些矛盾主要體現在:①手工處理農機監理業務不可避免地造成多次重復,造成工作人員負擔過重;②報表之間照應性、一致性差,容易出現錯誤,統計數據的可參考價值大打折扣;③難以在大量農機監理信息中進行快速準確的查詢和統計分析。為了進一步提高監管水平,最大限度地預防農機事故發生,滿足形勢需要,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快速、方便、高效、準確的特點,向現代化科技要效率、要效益。
1.2可行性
在農機監理工作中引入計算機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一是計算機管理軟件通用性強,組合簡便。計算機管理系統可以是一個高度模塊化的開放系統,各個模塊不但有機地聯系,而且每個程序模塊可獨立工作。計算機系統的這種高開放性、可通用性,使其可應用于各級各地農機監理機關。二是計算機系統功能覆蓋面廣、實用性強。計算機系統能完成錄入、檢索、統計、維護、報表自動生成、輔助決策等功能,較全面地滿足了農機監理業務的需要。三是計算機應用入門容易,易于在工作中推廣普及。計算機軟件通常采用菜單驅動、人機對話、漢字提示、代碼錄入,簡單明了,采用的邏輯檢查、確認正誤等技術使之有較強的容錯性。
2計算機應用在農機監理中的重要意義
2.1有利于改善農機安全宣傳效果
通過建立農機監理系統的站點和主頁,積極宣傳各級農機監理部門的職責、農機安全相關法規和政策、農機安全技術標準、農機安全生產動態、農機安全作業常識等。首先,使用網絡的有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傳播信息量大、范圍廣的特點,可以拓寬農機安全宣傳的對象領域。其次,網絡傳播信息刷新快、周期短,及時性、有效性都得到了保證。再次,網絡傳播的信息可以有聲音、圖像、文字等,直觀效果好,感染力強,例如在事故檔案中放上事故現場的照片、文字說明和聲情并茂的解說,其宣傳教育效果比單純的文字說教更有震撼力和感染力[3]。
2.2有利于提高農機監理工作效率,有效堵塞管理漏洞
用信函發送文件、報表,一是傳遞速度慢,二是統計數據需多次重復錄入,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用軟盤報送報表軟盤易損壞,耽誤工作。利用計算機網絡通訊則可實時、準確地查詢和傳遞信息,強化系統管理,方便聯系和溝通。
利用計算機等先進技術裝備,可以大大提高農機監理部門的快速機動反映能力,為查處違章、肇事逃逸車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可大大提高農機事故處理的工作效率,為建設一支高效的監理隊伍創造條件。
在農機監理業務中引入計算機應用,還可以使農機監理人員在辦理各項農機業務時自動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廉潔,有效杜絕業務辦理過程中的人情證、人情牌、超越權限辦理業務、濫施罰款等不正當行為的發生,從而堵塞一系列管理漏洞。
2.3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方便農民群眾
通過在農機監理中引入計算機應用,可以把大量的人力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抽調更多的力量充實到田檢路查、年檢年審和技術服務中去。另外,由于計算機應用大大提高了農機監理工作的效率,從而減少了機手辦理牌證、檢審等的時間,提高了農機監理工作的經濟性,為進一步搞好“文明監理、優質服務”示范窗口創建活動創造條件。
3結語
在農機監理中引入計算機應用,需要農機監理部門制定統一的信息網絡建設規劃,整合農機信息資源,以形成一個網絡暢通、功能強大、制度規范的農機監理信息服務體系[4]。在農機監理中充分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將各農機監理部門連成一個緊密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實現農機監理信息服務體系網絡化、自動化、規范化、制度化、多元化和社會化[5],實現農機相關科技、生產、銷售、監理、政策法規等信息的快速有效傳送,使其在指導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及農機手增效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4參考文獻
[1]邵曉燕.淺談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J].云南檔案,2003(5):25-26.
[2]葛大華.迎面而來的農機化信息時代[J].中國農機監理,2003(7):38-39.
[3]陳碧容,楊義.檔案信息電子化管理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2009(14):258-259.
[4]曹國棟.淺析農業機械化信息服務的作用及發展[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6(7):53-54.
[5]李中才,王福林,郎作鵬.黑龍江省農機化管理信息系統框架結構的設計[J].農機化研究,2004(3):229-230.
【淺談農機監理中計算機應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論文】相關文章:
廣播中計算機的應用論文10-10
淺談計算機應用與軟件開發論文10-09
計算機教育中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論文10-10
企業中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的論文10-09
數據加密技術中計算機安全應用論文10-11
地質勘察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論文10-11
高校管理中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論文10-09
計算機應用技術淺談論文11-04
淺談互聯網模式的計算機應用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