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改善策略論文
摘要: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擁有量和盈利能力都遠高于私有企業,統計顯示2014年國有企業凈收益率占我國整個財政收益的20%左右,因此對其進行成本管理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然而我國有關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晚,在認識和實踐中仍然存在不少誤區(如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為、成本管理信息不夠真實可靠等),為此本文將就如何改善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進行重點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現狀;改善策略
一、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第一,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為。受到體制的限制,不少國有企業很難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進行戰略規劃,管理者只考慮在職期間的短期利益,盲目擴大企業規模或開發新項目,導致資產的大量沉積;在對資產進行重組時,將虧損企業簡單地視作負擔而一賣了之,而沒有從導致企業虧損的根源出發來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沒有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公積金或彌補虧損,甚至私設小金庫或私開發票,讓企業逐漸背上承重的負債壓力。第二,國有企業的機構繁瑣且分工過細。現階段國有企業呈現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特點,這增加了企業管理中的協調成本和低效率成本。過細的分工會使機構的管理費用,雖然管理費用一般不計入到生產成本中,但仍然會對企業總經營成本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從成本管理的角度來看是不提倡的,需要管理層對機構的布局和人員的配置進行合理調整。第三,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信息不夠真實可靠。不少國有企業現行成本管理制度以產品為核算對象,此種做法只能對產品的成本進行反映,而無法對各部門間的成本責任進行真實反映;部分管理層為謀取私利而亂攤、亂擠成本,少計甚至不計成本,造成虛盈實虧、潛虧嚴重的局面;沒有構建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基層的生產管理、統計數據等存在較多的人為主觀行為,導致成本管理信息的失真。第四,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內部控制不夠完善。管理層不能深刻了解內部控制的內涵,將其簡單地等同于內部牽制或對領導的權利限制,在經營管理中經常出現“特批”行為,致使各級人員無法按照固定程序來處理業務;監事會一般受到董事會的控制,而內部審計機構又常常被經營者控制,兩者缺乏獨立性而導致無法形成有效地內部監督。
二、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改善策略
1.強化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優化工作流程和組織機構
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強化全員成本管理意識。現階段不少國有企業管理層和普通員工對成本認識不夠深入,很難估算出各自崗位在設計、擬定工藝、制定計劃及實施等過程中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為此筆者認為國有企業可以根據不同員工崗位的職責來制定相應的成本目標(在制定成本目標時要根據企業的特點和內部職能部門的職責劃分,劃分不同級別的責任實體來形成系統的控制體系),讓每位員工都清楚認識到所在崗位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優化工作流程和組織機構。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和組織機構都會增加國有企業的成本,為此國有企業要在深入研究現有工作流程必要性和組織機構合理性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核心目標與任務來進行優化整合。此外,國有企業還要構建暢通的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傳送的效率,降低自身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信息成本。
2.采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
近年來世界經濟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我國各行業也進入到微利時代,這意味著國有企業何難像過去一樣依靠較高的價格來謀取經濟利益。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單項成本管理、節能降耗等方法已經很難解決成本和利潤間的矛盾,為此國有企業要積極采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如成本決策方法、廠內經濟核算、價值工程、作用成本管理、目標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班組成本管理等,當然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需要國有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并且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3.拓寬成本管理的范圍,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首先,國有企業要拓寬成本管理的范圍。國有企業成本管理是全過程控制的管理,為此國有企業在強化生產成本管理的同時還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根據年工資指標總額來進行全年分配計劃,減輕員工的稅收負擔,從而在不增加企業成本的前提下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強化全面預算管理,將企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進行資源的整合和配置;通過集中招標、融資租恁等方式來進行大型設備的采購,這樣既能確保獲得供應商的價格和質量優勢,又可以實現資金配置的優化。其次,國有企業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從短期來看,無論是產品研發或技術改造都需要國有企業投入大量的創新成本。但從長遠來看,科技創新不僅會讓國有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通過增加企業的銷售額來提高市場占有率,而且還可以極大地節約能耗、提高經營效率、增加產品附加值及企業在定價方面的自主權,因此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
4.強化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激勵約束機制
針對國有企業經營者存在的嚴重短視行為,筆者認為有效地解決方法就算構建行之有效地激勵約束機制,實行經營者收入和成本管理績效的掛鉤,讓經營者深刻認識到優秀的成本管理除了能夠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還能夠為自身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從而積極的在生產經營中進行推行。對于國有企業經營者在成本管理中暴露的違法違規行為(如私設小金庫、“特批”行為),企業要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追究其責任,嚴重時要送交司法部門。
三、結論
國外國有企業先進的成本管理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例如德國國有企業認為對成本的計量不能簡單依靠貨幣,還應該將耗用的資源考慮在內;日本國有企業通過成本企劃,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上扣除估計的目標利潤,“倒擠”出目標成本或可容許成本;美國國有企業將責任中心劃分為成本中心、投資中心、利潤中心和銷售中心,各個責任中心間的經濟往來通過規范的轉移價格來自行確認。故筆者結合我國國有企業自身的特點,在參考國外先進成本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我國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幾點建議。
參考文獻
[1] 呂偉江.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3(,9):90.
[2] 吳俊英.有關國有企業會計成本控制的分析[J].財會探析,2012(,8):89.
[3] 李長華.當前經濟形勢下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問題與策略探析[J].經營管理,2013(,12):80-81.
【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改善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石油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策略的論文10-10
數字測繪檔案管理現狀及策略論文10-12
現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及改善對策論文10-09
加強建筑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的策略論文10-09
電力信息安全現狀及策略論文10-09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策略分析論文10篇10-12
煤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策略研討論文10-10
淺析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與應對策略論文10-09
我國工業企業成本管理弊端與改進策略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