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新養老金上調,總體調整水平是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以下的廣東最新養老金上調相關文章,歡迎繼續閱讀:
廣東最新養老金上調【1】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2017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說,日前,國務院部署2017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工作,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為2016年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是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這個調整也是繼去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同步調整之后的再次同步調整。
盧愛紅說,預計會有89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和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
他表示,確定基本養老金5.5%左右的上調比例,是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新形勢慎重作出的決策,統籌考慮了經濟發展狀況、職工工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這次調整的特點,是統一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主要體現社會公平,掛鉤調整體現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可以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同時,此次調整注重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平衡、地區間的平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后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
2017年廣東養老金調整方案細則是怎么樣?2017年廣東養老金調整方案還沒公布,我們先來看看2016年廣東養老金調整方案:
廣東省關于2016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通知
經省政府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準,9月22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財政廳印發了《關于廣東省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粵人社發[2016]172號),從2016年1月1日起調整增加我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范圍為2015年12月31日前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以及2016年1月至6月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全省納入調整范圍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有530多萬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分別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中支出。
根據國家規定,我省總體調整水平為全省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的6.5%,調整方法上采取定額調整、定比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公平與效率相結合。
定額調整就是每人每月加發35元,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執行同樣標準。定比調整就是按本人調整前基本養老金月標準的4.8%加發養老金,有利于激勵參保人足額繳費。傾斜調整,
一是向長繳費年限人員傾斜,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退休人員,每超過1年每月加發1元,激勵參保人長繳多得;
二是向高齡人員傾斜,對2016年6月30日前年齡滿75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加發100元(全年1200元一次性發放);
三是向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傾斜,基本養老金調整后仍達不到所在市企業養老保險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企業養老保險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計發。
目前,各市正在抓緊落實調整養老金的各項工作。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將于9月底前發放到位。
人臉識別技術認證領養老金【2】
據了解,2016年度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已于今年4月啟動。省直離退休人員可以由單位統一申報認證,也可由本人就近到服務網點辦理認證,或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網上認證。無法通過網上或就近認證的,可郵寄紙質認證或委托親屬認證。
據介紹,使用網上人臉識別認證方式是今年認證工作的一大亮點。目前,省社保局已通過共享社保卡管理平臺的照片信息為33.3萬名省直企業離退休人員建立人臉模板。
這部分離退休人員可登錄省社保局門戶網站(http://www.gdsi.gov.cn),點擊“個人年度資格認證”,按操作提示輕點鼠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認證。同時,該局還優化了全省資格認證服務網點。
增加了湛江、佛山、梅州等市的服務網點數量,并將深圳市郵儲銀行141個業務網點納入合作對象,以便于離退休人員就近辦理認證業務。
據了解,今年全省可以辦理資格認證的服務網點共1099個(具體信息可在省社保局門戶網站查詢),比去年增長32.57%。
據了解,今年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的截止日期為6月20日。
逾期未完成認證的,將根據有關規定暫停發放養老金。
為讓更多的離退休人員知曉此事,省社保局采取在媒體刊發通告、給參保單位發送通知、給離退休人員發送手機提示短信、在辦事大廳張貼公告、派發宣傳指引、在局門戶網站發布通知等多種告知方式。省社保局提醒廣大離退休老人,請選擇合適的認證方式按時認證,以免影響養老金按時發放。
廣東等九省市養老金有望年內率先入市【3】
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下稱《投資辦法》)結束征求意見,養老金入市又前進一步。這一投資辦法正式出臺之后,養老金入市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除了廣東、山東等前期已經試點入市的省份,江蘇、浙江、北京等累計結余超千億元的七省市也將成為養老金入市的大熱門。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如果具體的操作方案出臺順利,養老金年內正式入市是大概率事件,但市場對入市的資金數量不必抱有過高期待,進入股市的資金短期內根本達不到預想的6000億元。
“養老保險基金從縣市到省級的資金歸集困難重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楊燕綏說。
入市漸近
6月29日由人社部、財政部會同其他部門起草的《投資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7月13日征求意見結束。
《第一財經日報》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正式的《投資辦法》將于近期出臺,目前一些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較多的省市已經開始做養老金入市的準備工作,前期有1000億元入市的廣東省正在與相關部門商談進一步增加投資的事項,還有些省份開始做前期調研和系統調試。
人社部上月末首次向外公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分省市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全國累計結余超過1000億元的有廣東、江蘇、浙江、北京、山東、四川、遼寧、上海、山西9個省份。這九個省市累計結余共計20291億元,占全部累計結余的66.3%。
其中,廣東省累計結余高達5128億元,為累計結余最多的省份,占到全國總量的六分之一。超過2000億元的省份為江蘇(2793億元)、浙江(2632億元)、北京(2161億元)。累計結余量在1000億~2000億之間的為山東(1933億元)、四川(1927億元)、遼寧(1289億元)、上海(1262億元)、山西(1169億元)。
廣東和山東作為養老金入市的試點,已經各拿出1000億元先后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運營。
本報記者從這兩省投資的情況來看,廣東省入市金額只占到了其累計結余量的五分之一,下一步將進一步增加入市的資金量,山東省入市資金量占到其結余總量的二分之一,應該為當期支付留出一定的資金量,再加上今年初剛剛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委托協議,截至4月末資金還沒有全部到位,年內再增加投資的可能性并不大。
除了廣東、山東等前期已經入市的省份,其他七個累計結余超千億元的省份有望成為首批養老金正式入市的省份。
從累計結余的數據分析推斷,江蘇、浙江、北京這三個結余超過2000億元的省市基金保值壓力最大,最有可能成為近期養老金入市的省份。若按照山東省的投資比例,這三省可用于市場化投資運營的養老金均超過1000億元。